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538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属于电气元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组成,其中,隔膜起到了防止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接触而发生短路的作用,同时,隔膜能够使电解质中的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穿越,从而实现离子传导的作用。

现有隔膜的热稳定性较差,在较高的温度下易发生收缩变形而导致正负极材料接触发生短路,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隔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耐热收缩性和具有优异的电极密合性的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包括微孔膜和设置在微孔膜两侧的芳纶树脂涂覆层,在所述芳纶树脂涂覆层内均匀分散有无机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无机填料为纳米陶瓷粉或纳米勃姆石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微孔膜的厚度大于所述芳纶树脂涂覆层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微孔膜为聚乙烯微孔膜或聚丙烯微孔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芳纶树脂涂覆层中具有芳纶树脂,芳纶树脂与电解质具有高亲和性,能够提高电解质的润湿性,有助于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在芳纶树脂涂覆层中均匀分散有无机填料,有助于提高隔膜的抗氧化性,这种优异的抗氧化性有助于提高能量密度,同时具有优异的热尺寸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显著提高耐热性的同时兼顾闭孔功能,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的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二的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微孔膜;2-芳纶树脂涂覆层;3-无机填料层;4-网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包括微孔膜1和设置在微孔膜1两侧的芳纶树脂涂覆层2,微孔膜的厚度大于所述芳纶树脂涂覆层的厚度。

在涂覆芳纶树脂涂覆层2时,其浆液内均匀搅拌有无机填料,使在涂覆成型的涂覆芳纶树脂涂覆层2内具有均匀分散的无机填料3。其中无机填料为纳米陶瓷粉或纳米勃姆石粉。

本实施例的微孔膜选用聚乙烯微孔膜或聚丙烯微孔膜。

实施例二,如附图2所示,锂离子电池用芳纶涂覆隔膜包括微孔膜1和设置在微孔膜1两侧的芳纶树脂涂覆层2,在芳纶树脂涂覆层2与微孔膜1之间填充有无机填料层3;在无机填料层3与微孔膜1之间具有网织层4;网织层4采用长、短纤维交错铺叠而成;微孔膜1的厚度大于芳纶树脂涂覆层2的厚度,微孔膜1的厚度为28μm,芳纶树脂涂覆层2的厚度为8μm;无机填料层3为纳米陶瓷粉或纳米勃姆石粉铺叠而成;所述微孔膜1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或聚丙烯微孔膜。短纤维长度为5-10mm,在铺叠成网的时,能够形成较好的分散效果;长纤维长度为15-30mm,能够增强隔膜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提高抗弯曲性能。

芳纶树脂涂覆层2与电解质具有高亲和性,能够提高电解质的润湿性,有助于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无机填料层3有助于提高隔膜的抗氧化性,这种优异的抗氧化性有助于提高能量密度;另外再配有网织层,在芳纶树脂涂覆层、无机填料层、网织层等结构的共同作用下,使本实用新型制成的隔膜具有优异的热尺寸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耐热收缩性优异、具有低关闭温度、还具有优异的电极密合性的电池用隔膜,显著提高耐热性的同时兼顾闭孔功能,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