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29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当在户外环境下使用连接器时,需要采取防水措施以防止连接器直接暴露在雨水下。然而,这些防水措施使连接器的结构复杂性和尺寸加大。需要分立的部件(诸如一防水壳体和一防水密封件),而这些部件增加了成本。

为了代替这些防水措施,已提案能够容易地将水排出到外面的连接器,由此降低连接器的结构复杂性、尺寸和成本。这些连接器将端子的腐蚀降低至使腐蚀不再是一个实际问题的程度(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5是现有技术的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在该图中,811是连接器基座,其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孔816以及在基座81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一狭缝状的金属配件收容凹部817。一接头(joint)端子金属配件851插入基座811的前面。接头端子金属配件851具有在基座81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一基部853以及从基部853突出的多个端子部852。当基部853收容在金属配件收容凹部817内时,各个端子部852露出在对应的端子收容孔816内。

端子收容孔816在纵向方向上贯通基座811,且与导线的前端连接的导线端子(未在图中示出)插在与插入的接头端子金属配件851相对的一侧。导线的插入各个端子收容孔816的导线端子与对应的端子部852接触并使多条导线建立电连接。

一凸缘状的环状肋板844形成在基座811的靠近前端的外周,且一盖体841经由一柔性连接片845与环状肋板844连接。在接头端子金属配件851的基部853收容在金属配件收容凹部817内之后,移动盖体841以覆盖基座811的前表面。通过这种方式,基座811的前端收容在盖体841的内部空间842内,同时基座811的外周被覆盖。结果,即使暴露于雨水下时,水也不会从基座811的前面进入端子收容孔816。

因为基座811的后面没有被覆盖,所以水可以经由导线之间的空隙从后面进入端子收容孔816。然而,当覆盖基座811的前端部时,将内部空间842和外面连通的一连通孔843形成在盖体841的下侧。因此,进入端子收容孔816的水不会滞留在端子收容孔816内而是经由连通孔843排到外面。结果,不会腐蚀导线和接头端子金属配件851。

专利文献1:特许专利公开号JP2014-232584

然而,当现有技术的连接器未用固定工具(securing tool)固定基座811且改变连接器的姿势以使连通孔843朝上时,水可能经由连通孔843进入端子收容孔816而可能腐蚀导线和接头端子金属配件85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连接器来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其在即使改变连接器的姿势时使水难以进入端子收容凹部,且其能容易地(readily)将进入到端子收容凹部内的水排出到外面,其容易制造、具有简单的成本低的结构、容易操作且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多个端子,能够分别接触分别与多条导线的端部连接的多个相对端子;以及一基座,收容安装的所述多个端子。所述基座具有:一端子收容凹部,在所述基座的下端部上开口,所述端子收容凹部收容插入的所述多个相对端子;以及一头部,用于将所述端子收容凹部的上端封闭。所述头部包括一顶板部以及多个侧板部。各个侧板部包括:一通水孔,将所述端子收容凹部的内部与所述基座的外部连通;以及一防水肋板,形成在所述通水孔的周围并且从该侧板部的外表面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各个防水肋板形成为包围一通水孔的至少一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各个防水肋板形成为连续包围一整个的通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各个防水肋板包括:一第一肋板,沿所述顶板部和一侧板部延伸且形成为包围一通水孔的至少一半;以及一第二肋板,从侧板部以突出量小于所述第一肋板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顶板部是一大体长方形的元件,各个侧板部是从所述顶板部的四侧的侧端中的其中之一延伸的一元件,所述头部的四个拐角的各拐角处形成一通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各个端子具有:共有部;多个连接臂部,从所述共有部延伸;以及接触部,连接各个连接臂部的前端,所述接触部接触一相对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相对端子脱出的一对保持器,所述一对保持器均包括一保持器本体,所述保持器本体包覆所述基座的处于所述头部下方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各个保持器本体包括:一对侧板部,互相面对;一公抵接部,形成在一个侧板部的前端缘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一母抵接部,形成另一个侧板部的前端缘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一对保持器贴接于所述基座时,一个保持器本体的公抵接部和母抵接部分别与另一个保持器本体的母抵接部和公抵接部凹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在即使改变连接器的姿势时使水难以进入端子收容凹部,且其能容易地(readily)将进入到端子收容凹部内的水排出到外面。这种连接器也容易制造、具有简单的成本低的结构、容易操作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安装有一保持器的一连接器的一对立体图,其中,图1(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连接器的一视图,而图1(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连接器的一视图。

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安装有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侧视图,其中,图2(a)是从窄侧观察到的一视图,而图2(b)从宽侧观察到的一视图。

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安装有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平面图,其中,图3(a)是一俯视图,而图3(b)是一仰视图。

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移除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立体图,其中,图4(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连接器的一视图,而图4(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连接器的一视图。

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移除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侧视图,其中,图5(a)是从窄侧观察到的一视图,而图5(b)是从宽侧观察到的一视图。

图6(a)和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移除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平面图,其中,图6(a)是一俯视图,而图6(b)是一仰视图。

图7(a)和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一保持器的一第一立体图和一第二立体图,其中,图7(a)和图7(b)是从相反的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图8(a)和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保持器的一第三立体图和一第四立体图,其中,图8(a)和图8(b)是从相反的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图9(a)和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保持器的一对平面图,其中,图9(a)是一俯视图,而图9(b)是一仰视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基座的一对剖视图,其中,图10(a)示出了未安装端子时的基座,而图10(b)示出了安装端子时的基座。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有导线的基座的一剖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出水的流动方向的一基座的一对剖视图,其中,图12(a)是一直立的视图,而图12(b)是一倒立的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出水的流动方向的一基座的一对剖视图,其中,图13(a)是一倾斜的视图,而图13(b)是倒立的倾斜的视图。

图14(a)和图14(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出水的流动方向的连接器的一对侧视图,其中图14(a)是一倾斜的视图,而图14(b)是一倒立的倾斜的视图。

图15是现有技术的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连接器

11、811:基座

11a:基座本体

11b:下端部

11c:矛形开口

11e:矛形部

12:头部

12a:顶板部

12b、22b:侧板部

12c:上方通水孔

13:凸缘部

13b:第一导向肋板

13c:第二导向肋板

13d:止挡凹部

14:肋板

14a:大肋板

14b:小肋板

15:分隔壁

15a:大分隔壁

15b:小分隔壁

16:端子收容凹部

16a:中央凹部

16b:相对端子收容部

16c:连通凹部

16d:凹部顶面

17a:锁定凸部

17b:上方凸部

17c:锁定侧方凸部

21、21A、21B:保持器

22:保持器本体

22a、25a:基板部

22c:鼓出部

22d:止挡凸部

22e1:公抵接部

22e2:母抵接部

23:下板部

23a:下方通水孔

25:接合臂

25b:耳部

27:锁定板部

27a:锁定凹部

27c:锁定侧方凹部

51:端子

51a:共有部

51b:连接臂部

51c:接触部

61:相对端子

61a:导线连接部

61b:相对接触部

61c:端子矛形部

91:导线

816:端子收容孔

817:金属配件收容凹部

841:盖体

842:内部空间

843:连通孔

844:环状肋板

845:柔性连接片

851:接头端子金属配件

852:端子部

853: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参照附图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详细的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安装有一保持器的一连接器的一对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安装有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侧视图,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安装有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平面图,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移除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立体图,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移除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侧视图,图6(a)和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移除保持器的连接器的一对平面图,图7(a)和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一保持器的一第一立体图和一第二立体图,图8(a)和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保持器的一第三立体图和一第四立体图,以及图9(a)和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保持器的一对平面图。在图1(a)、图1(b)和图4(a)、图4(b)中,图1(a)和图4(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连接器的视图,而图1(b)和图4(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连接器的一视图。在图2(a)、图2(b)和图5(a)、图5(b)中,图2(a)和图5(a)是从窄侧观察到的一视图,而图2(b)和图5(b)从宽侧观察到的一视图。在图3(a)、图3(b)、图6(a)、图6(b)和图9(a)、图9(b)中,图3(a)、图6(a)和图9(a)是俯视图,而图3(b)、图6(b)和图9(b)是仰视图。在图7(a)、图7(b)和图8(a)、图8(b)中,图7(a)、图7(b)和图8(a)、图8(b)是从相反的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在这些图中,1表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后述的多条导线91的端部连接于该连接器。

该连接器1可以使用在各种类型的设备和装置(诸如家用用电气装置和汽车中的那些)中。然而在下面的说明中,它用在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和装置(诸如一空调的室外机或者安装在室外的一热水桶(hot tub))中。换句话说,尽管有一基座、壳体或者盖体,但连接器安装在直接暴露于雨水下的位置处的设备或者装置内。连接器1不必使用一固定元件被固定在设备或者装置的内部且可以改变姿势。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解释连接器1的各部分的结构和操作的指示方向的表述(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取决于连接器1及其组成部件在图中所示的姿势。当连接器1或其组成部件的姿势发生变化时,解释也将响应姿势发生变化。

连接器1包括:一基座11,具有大体长方形形状,由一绝缘性材料(诸如一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多个端子51,由导电金属制成,安装在基座11中,以能够分别接触分别与多条导线91的端部连接的多个相对端子61;以及一保持器(retainer)21,用作相对端子保持(holding)元件,由一绝缘性材料(诸如一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以防止所述多条导线91和所述多个相对端子61从基座11中脱出。

基座11包括:一基座本体11a,具有大体长方形形状;一凸缘部13,形成为从基座本体11a的上端外周突出;以及一头部12,形成为覆盖基座本体11a的上端面。基座11设有在基座11内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端子收容凹部16。端子收容凹部16的上端由头部12封闭而下端在基座本体11a的下端部11b开口。

端子收容凹部16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分隔壁15分成一中央凹部16a、并排设置在中央凹部16a的两侧的相对端子收容部16b以及将中央凹部16a和各个相对端子收容部16b连通的连通凹部16c。如图6(b)所示,中央凹部16a是在下端部11b上开口的平行于基座11的宽侧面延伸的一细长的长方形的狭缝状的凹部。中央凹部16a收容所述多个端子51的共有部51a。共有部51a收容在中央凹部16a内,从而共有部51a的上表面抵接位于端子收容凹部16的最里面部分(最上面部分)处的凹部顶面(ceiling)16d。

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中央凹部16a的两侧均并排设置四个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然而,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的数量可以对应导线91的数量而相应改变。也可以改变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的间距。各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收容一个端子51的接触部51c。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端子51具有:共有部51a,具有长方形形状且为平板状;多个细长的连接臂部51b,从共有部51a的左侧和右侧向共有部51a的横向外侧延伸;以及细长的接触部51c,连接于各个连接臂部51b的前端。如图10(b)所示,一连接臂部51b连接于一接触部51c的部分以大体直角弯折。结果,各个接触部51c的前端收容在各个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同时面向基座本体11a的下端部11b。注意的是,各个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不必均收容有一接触部51c。换句话说,如果有必要,接触部51c的数量可以小于可用的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的数量。

分隔壁15具有:一对大分隔壁15a,平行于基座11的宽侧面延伸,以限定中央凹部16a的左侧和右侧;以及多个小分隔壁15b,沿与大分隔壁15a垂直的方向从各个大分隔壁15a朝向基座11的宽侧面延伸,以限定相邻的相对端子收容部16b之间的界限(boundaries)。注意的是,狭缝状槽形的多个连通凹部16c形成于所述一对大分隔壁15a,以使中央凹部16a与各个相对端子收容部16b连通。所述多个端子51的各个连接臂部51b通过连通凹部16c设置到端子收容凹部16的最里面的部分处。

一矛形部11e形成于基座本体11a的宽侧面且在位置上与各个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相对应。各个矛形部11e在下端连接于基座本体11a而上端保持自由以形成悬臂板状的元件。各矛形部11e的上端接合收容在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的后述的一相对端子61的端子矛形部61c。注意的是,一矛形开口11c形成在基座本体11a的宽侧壁上的各个矛形部11e的上方。所述开口将一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的内部和基座本体11a的外部连通,以能够收容一端子矛形部61c。

一锁定凸部17a接合一保持器21的一锁定凹部27a,一锁定侧方凸部17c接合一保持器21的一锁定侧方凹部27c,且位于锁定凸部17a和锁定侧方凸部17c上方的一上方凸部17b以能够支撑一保持器21的一鼓出部22c形成在基座本体11a的窄侧面上。用于与一保持器21的一止挡凸部22d接合的一止挡凹部13d形成在基座本体11a的宽侧面上方的凸缘部13的下表面上。

头部12包括:长方形形状的平板状的一顶板部12a以及从顶板部12a的四侧的侧端向下延伸的平板状的侧板部12b。上方通水孔12c形成在靠近上端的位置,亦即靠近位于基座本体11a的窄侧面上方的侧板部12b的横向方向上的两端。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这些上方通水孔12c分别在头部12的四个拐角处将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的最里面的部分和基座11的外部连通。

如果有必要,上方通水孔12c可以形成在基座本体11a的窄侧面上方的侧板部12b上,可以形成在靠近侧板部12b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央,或者可以形成在靠近侧板部12b的下端。另外,上方通水孔12c也可以为5个或更多或者为3个或更少。如图所示,上方通水孔12c优选形成在头部12的四个拐角处、靠近位于基座本体11的窄侧面上方的侧板部12b的横向方向的两端以及靠近顶板部12a的上端。

如图2(b)和图5(b)所示,上方通水孔12c的开口形状为长方形。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形状。该开口可以是任何形状。为方便起见,在下面的说明中,上方通水孔12c的开口形状为大体长方形,如图2(b)和图5(b)所示。

向外突出的檐状肋板14作为防水肋板在侧板部12b的外表面上形成在上方通水孔12c的开口的周围。这些肋板可以仅包围上方通水孔12c的开口的一部分但是优选地为上方通水孔12c的开口的一半以上。甚至更优选地,这些肋板无间断地连续包围上方通水孔12c上的开口。

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肋板14由所述长方形的开口两侧的大肋板14a或主肋板以及所述长方形开口的其他两侧的小肋板14b或次肋板构成。大肋板14a是在基座本体11a的窄侧面的上方的侧板部12b和顶板部12a上延伸的且如图2(b)和图5(b)所示的明显向外突出的厚的楔形檐状的元件。如图2(b)和图5(b)所示,小肋板14b是比大肋板14a向外突出少的薄的楔形檐状的元件。

注意的是,在大肋板14a和小肋板14b之间在厚度上和突出的量上的差别不是必须的。此外,这些肋板14不必连续包围上方通水孔12c的开口,在开口的局部区域可以存在缺口。例如,可以去掉一些小肋板14b或者可以全部省略小肋板14b。

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向外突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在下端连接于凸缘部13的上表面的一第一导向肋板13b形成在基座本体11a的宽侧面上方的侧板部12b的横向方向的中央。此外,向上突出的第二导向肋板13c在上方通水孔12c的下方形成在凸缘部13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具有一对保持器21。在图1(a)、图1(b)至图3(a)、图3(b)中,所述一对保持器21按给予的附图标记21A和21B区分。然而,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具有相同的结构。当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不必区分时,它们在解释中统称为保持器21。

保持器21具有:一保持器本体22,形状类似于切成两半的角管的半体;一下板部23,从保持器本体22的下端向前突出;一接合臂25,从下板部23向上突出的;以及一锁定板部27,形成在保持器本体22上。

保持器本体22具有:一平板状的基板部22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一对侧板部22b,从基板部22a的左侧缘和右侧缘向前延伸且互相面对;一鼓出部22c,靠近基板部22a的上端缘形成;止挡凸部22d,形成在各个侧板部22b的上端缘;一公抵接部22e1,形成在一个侧板部22b的前端缘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一母抵接部22e2,形成在另一个侧板部22b的前端缘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当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贴接于基座11时,公抵接部22e1和母抵接部22e2相互凹凸配合,以将保持器21A的两个侧板部22b的前端缘和保持器21B的两个侧板部22b的前端缘密封。

锁定板部27是下端连接于保持器本体22的基板部22a而上端自由的一悬臂式的U形的板元件。一锁定凹部27a形成在锁定板部27的中央部分且在板厚方向上贯通锁定板部27,锁定凹部27a的外周由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基板部22a的锁定侧方凹部27c限定。

当两个保持器21贴接于基座11时,接合臂25的上端接触或者接近收容在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的相对端子61,以防止相对端子61从基座11中脱出。因此,多个接合臂25对应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的数量而形成。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两个接合臂25形成在各个保持器21的下板部23上。注意的是,下方通水孔23a作为排水孔形成在下板部23的未被接合臂25占据的位置并且在板厚方向上贯通下板部23。

各个接合臂25包括:一基板部25a,平行于保持器本体22的基板部22a延伸;以及耳部25b,连接在基板部25a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形成为厚度比基板部25a厚。当保持器21贴接于基座11,基板部25a横向于中央凹部16a且在耳部25b进入左右的相对端子收容部16b的同时进入左右的连通凹部16c。

如图1(a)、图1(b)至图3(a)、图3(b)所示,所述一对保持器(即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贴接于基座11,以包覆在基座本体11a的周围。注意的是,当连接器1将使用时(即当多条导线91被连接并且导线91的与相对端子61连接的端部收容在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时),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才被贴接。出于说明目的,图1(a)、图1(b)至图3(a)、图3(b)未示出端部与相对端子61连接且收容在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的导线91。

当所述一对保持器(即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贴接于基座11时,锁定凹部27a接合锁定凸部17a,且锁定板部27被接合。在这种方式下,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锁定在基座11上并被防止脱离基座11。止挡凸部22d接合止挡凹部13d,锁定凹部27a接合锁定凸部17a,公抵接部22e1与母抵接部22e2凹凸接合。在这种方式下,基座11的处于凸缘部13下方的所有侧面被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包覆。此外,基座本体11a的下端部11b的与端子收容凹部16的中央凹部16a对应的部分由两个下板部23包覆。

以下是对具有这种构造的连接器1的阻止水的进入的功能和促进水的排出的功能的说明。

图10(a)和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基座的一对剖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有导线的基座的一剖视图,图12(a)和图1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出水的流动方向的一基座的一对剖视图,图13(a)和图13(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出水的流动方向的一基座的一对剖视图,以及图14(a)和图14(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出水的流动方向的连接器的一对侧视图。在图10(a)和图10(b)中,图10(a)示出了未安装端子时的基座,而图10(b)示出了安装端子时的基座。在图12(a)和图12(b)中,图12(a)是一直立的视图,而图12(b)是一倒立的视图。在图13(a)、图13(b)和图14(a)、图14(b)中,图13(a)和图14(a)是倾斜的视图,而图13(b)和图14(b)是倒立的倾斜的视图。

图10(b)是沿图6(b)的A-A线作出的一剖视图。图10(a)以及图11至图13(a)、图13(b)均是在相同的位置作出的剖视图。

如图10(b)所示,端子51收容在端子收容凹部16内,以使共有部51a的上表面与位于端子收容凹部16的最里面(最上面)部分处的凹部顶面16d接触。此外,接触部51c以大体直角弯折并连接于连接臂部51b,且接触部51c收容在各个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内并使接触部51c的前端面对基座本体11a的下端部11b。

当导线91的端部从基座本体11a下方插入到相对端子收容部16b中时,如图11所示,与导线91的端部连接的相对端子61接触接触部51c并与端子51建立电连接。

相对端子61是通过冲压弯折导电金属板形成的一体元件,且包括一导线连接部61a、一相对接触部61b以及一端子矛形部61c。导线连接部61a固定于导线91且与导线91内的导电芯线建立电连接。导线连接部61a通过夹接固定导线和芯线在内。相对接触部61b是从导线连接部61a的前端向上延伸的一筒状的部分。相对接触部61b通过将接触部51c挟持在筒内而与接触部51c接触。端子矛形部61c为切起形成的片,以使片的前端倾斜向下延伸,端子矛形部61c进入基座11的矛形开口11c并接合矛形部11e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使水不太可能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且使可能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内的水易于排出。例如,在图10(a)中,实线箭头示出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内的水如何经由下端部11b上的端子收容凹部16的开口并经由矛形开口11c和上方通水孔12c排出。为方便解释起见,图10(a)中未示出安装的端子51。

当连接器1处于本来的姿势(即直立的姿势)时,如图12(a)中实线箭头所示,来自外面的水(诸如雨滴)在基座11的外侧上流动且水不太可能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

为方便解释起见,来自外面的水示出为沿重力方向落下,但由于受水平方向强风的影响它可能从水平方向飞向连接器1。

当连接器1处于倒立的姿势时,如图12(b)中的实线箭头所示,来自外面的水(诸如雨滴)从下端部11b上的端子收容凹部16的开口进入基座11但不会滞留在端子收容凹部16内,因为进入的水经由矛形开口11c和上方通水孔12c被排出到外面。

当连接器1以一定角度倾斜时,如图13(a)中实线箭头所示,来自外面的水(诸如雨滴)从倾斜一定角度的一矛形开口11c和一上方通水孔12c进入基座11。然而,水不会滞留在端子收容凹部16内,因为进入的水经由均以一定角度倾斜的一矛形开口11c、一上方通水孔12c和下端部11b上的端子收容凹部16的开口而被排出到外面。

当连接器1被倒立且以一定角度倾斜时,如图13(b)中实线箭头所示,来自外面的水(诸如雨滴)从均以一定角度倾斜的一矛形开口11c、一上方通水孔12c以及下端部11b上的端子收容凹部16的开口进入基座11。然而,水不会滞留在端子收容凹部16内,因为进入的水经由均以一定角度倾斜的一矛形开口11c和一上方通水孔12c被排出到外面。

当所述一对保持器(即保持器21A和保持器21B)贴接于基座11时,矛形开口11c被侧板部22b包覆,且与下端部11b处的端子收容凹部16的中央凹部16a对应的开口被下板部23包覆。这更加使得水不太可能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在这种情况下,一上方通水孔12c是开着的且一下方通水孔23a形成于下板部23。此外,下端部11b上的与端子收容凹部16的相对端子收容部16b对应的的开口未被包覆。结果,进入到端子收容凹部16的水能被顺利地排出到外面。

因为肋板14在外面围绕上方通水孔12c的开口形成,所以里面的水被顺利地排出到外面而外面的水被阻止进入到连接器内。在图14(a)和图14(b)中,在外面上方通水孔12c周围的水流以粗线箭头标示。

当连接器1以一定角度倾斜时,如图14(a)所示,通过檐状的大肋板14a和小肋板14b,来自外面的水(诸如雨滴)被阻止进入上方通水孔12c。通过第一导向肋板13b和第二导向肋板13c,基座11外表面上的水被阻止流动到达上方通水孔12c且被引导水从凸缘部13的上表面落下。

当连接器1倒立且以一定角度倾斜时,如图14(b)所示,通过小肋板14b,来自外面的水(诸如水滴)被阻止进入上方通水孔12c。主要通过第一导向肋板13b和凸缘部13,基座11外表面上的水被阻止流动到达上方通水孔12c且被引导从表面落下。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连接器1包括:多个端子51,能够分别接触分别与多条导线91的端部连接的多个相对端子61;以及一基座11,收容安装的所述多个端子51。基座11具有:一端子收容凹部16,在基座11的下端部11b上开口,端子收容凹部16收容插入的所述多个相对端子61;以及一头部12,将端子收容凹部16的上端封闭。头部12包括一顶板部12a以及多个侧板部12b,各个侧板部12b包括将端子收容凹部16的内部与基座11的外部连通的一上方通水孔12c以及形成在上方通水孔12c的周围并从侧板部12b的外表面突出的一防水肋板14。

通过这种方式,水难于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即使改变连接器1的姿势也是如此),且进入到端子收容凹部16的水能容易地被排出到连接器1的外面。因此,无需使用特殊的部件(诸如防水壳体或者防水密封件)就能保证一定程度的防水。结果,连接器1的构造简单、体积小、便于操作且可靠并且能降低成本。

此外,各个防水肋板14优选形成为包围一上方通水孔12c的至少一半。更优选地,各个防水肋板14形成连续包围一整个的上方通水孔12c。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来自外面的水经由上方通水孔12c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

此外,各个防水肋板14包括:一大肋板14a,沿顶板部12a和一侧板部12b延伸且形成为包围一上方通水孔12c的至少一半;以及一小肋板14b,从侧板部12b的外表面以突出量小于大肋板14a突出。通过这种方式,当连接器1不处于倒立姿势时,能有效地阻止来自外面的水经由上方通水孔12c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

此外,顶板部12a是一大体长方形的元件,各个侧板部12b是从顶板部12a的四侧的侧端中的其中之一延伸的元件,且头部12的四个拐角的各个角处形成一个上方通水孔12c。因为头部12的四个拐角的各个角处形成一个上方通水孔12c,所以水难以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即使连接器1的姿势改变亦是如此),且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的水能顺利被排出到连接器1的外面。

各个端子51具有:共有部51a;多个连接臂部51b,从共有部51a延伸;以及接触部51c,连接于各个连接臂部51b的前端。在这里,接触部51c也与一相对端子61接触,通过这种方式,与各条导线91建立电连接。

此外,连接器1包括用于防止相对端子61脱出的一对保持器21,所述一对保持器21均包括一保持器本体22,保持器本体22包覆位于基座11的处于头部12下方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各个保持器本体22包括:一对侧板部22b,互相面对;一公抵接部22e1,形成在一个侧板部22b的前端缘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一母抵接部22e2,形成在另一个侧板部22b的前端缘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一对保持器21贴接于基座11时,一个保持器本体22的公抵接部22e1和母抵接部22e2分别与另一个保持器本体22的母抵接部22e2和公抵接部22e1凹凸配合。通过这种方式,防止来自外面的水进入端子收容凹部16。

在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中,说明了与特定优选实施例相关的特性。参照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能构思其它的实施例、修改以及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一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