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9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联电池模块、多个汇流板组件、多个固定件及多个导热件;每个并联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两个固定支架;所述两个固定支架结构相同且包括一个第一支架及一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地放置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两端且都包括主体;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主体向靠近所述单体电池的方向延伸形成多个用于收容所述单体电池的收容单元及多个固定部;多个所述固定部以所述主体的中心呈对称分布且开设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穿孔;所述多个并联电池模块相邻排列;所述汇流板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并联电池模块之间且开设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穿孔及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多个并联电池模块固定且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热件环绕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外壳上且与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外壳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所述固定部互相朝对方的一端形成有位于所述穿孔周围的止挡凸缘或者止挡收容部;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固定部形成的所述止挡凸缘或者止挡收容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固定部形成的所述止挡收容部或者止挡凸缘对应;所述止挡凸缘及所述止挡收容部都为中空圆柱形且高度对应,所述止挡凸缘的外径对应于所述止挡收容部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及第二散热孔,且所述第一散热孔的直径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直径大;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相间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包括侧壁;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卡扣及卡扣槽;所述第一支架侧壁上的所述卡扣及所述卡扣槽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侧壁上的所述卡扣槽及所述卡扣对应;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卡扣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的结构相同且与所述卡扣围设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卡扣槽的收容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板及第二汇流板;所述第一汇流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并联电池模块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板设置于每个所述并联电池模块的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主体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汇流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汇流板与所述第二汇流板相连且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池模组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上设置有极片,其中一个极片作为正极输出端子,另一个极片作为负极输出端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中间设置有预埋螺母;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块及采集板;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开设有与所述预埋螺母对应的凹槽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采集板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及与所述预埋螺母对应的螺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并插入所述预埋螺母内将所述采集板固定在所述多个并联电池模块的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侧壁上;通过螺丝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将所述采集板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输出端子或者负极输出端子连接导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端板;所述固定端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且包括第一固定端板及第二固定端板,所述第一固定端板及第二固定端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两个隔板;其中一个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板靠近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汇流板的一侧,另一个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板靠近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汇流板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板及所述第二汇流板都开设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端板及第二固定端板都开设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杆及与所述螺杆对应的螺母;所述螺杆两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杆穿过多个所述并联电池模块的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的穿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并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的配合将多个所述并联电池模块固定且电性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采集板对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多个所述并联电池模块的底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