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15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时间继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间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时间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时间继电器,其液晶屏与导电条的固定一般采用泡沫垫和塑料块结合的结构,然后采用PCB板和界面框架将塑料块、泡沫垫、导电条和液晶屏压到一起,虽然起到了固定液晶屏和保护作用,但是该结构装配时需要两次安装,且材料种类一般为工程塑料和泡沫垫,物料的管理和装配时人工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时间继电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时间继电器,包括界面框架、液晶屏、导电条和PCB板,还包括位于液晶屏和PCB板之间的定位件,该定位件设有用于触靠于液晶屏的基准定位面、用于抵靠于PCB板的弹性结构,在定位件安装前,其弹性结构顶端和基准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后PCB板和液晶屏的间距,定位件的其余结构的顶端和基准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安装后PCB板和液晶屏的间距;所述液晶屏和定位件限位在界面框架和PCB板之间,所述导电条限位在液晶屏和PCB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还设有用于定位导电条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为杠杆式弹性摆臂,在定位件安装前,该弹性摆臂的一端顶端为弹性摆臂的最高端,并与基准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后PCB板和液晶屏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包括侧板,侧板的高度小于安装后PCB板和液晶屏的间距,所述弹性摆臂和限位结构设在该侧板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摆臂远离限位结构的一端向上设有凸起,在定位件安装前,该凸起顶端为弹性摆臂的最高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摆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弹性摆臂在安装前呈水平状态。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底板,该底板设在所述侧板底部,并位于所述弹性摆臂正下方,该底板的底面构成所述基准定位面。

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为上下贯通的限位槽,所述导电条插装于该限位槽,且导电条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限位槽的上下两端外。

进一步,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导电条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小于导电条的长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定位件的弹性结构固定液晶屏,不仅可以在固定液晶屏的同时保证液晶屏不被压坏,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所述弹性件,并利用所述限位结构来定位导电条,还可以提高导电条的接触可靠性,有效减小导电条的不必要浪费,即解决传统导电条宽度必须与界面框架的宽度一致,才能保证接触点的可靠性,从而造成导电条不必要浪费的问题。

3、所述弹性结构优选包括所述杠杆式弹性摆臂,使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特点,还能更加有效的固定液晶屏和使导电条的连接更加可靠。

4、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可根据需要通过更改模具进行加长或者缩短,进一步减少导电条的不必要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时间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与导电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与导电条装配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时间继电器,包括界面框架4、液晶屏3、导电条2和PCB板1,还包括位于液晶屏3和PCB板1之间的定位件5,该定位件5设有用于触靠于液晶屏的基准定位面521、用于抵靠于PCB板1的弹性结构、用于定位导电条2的限位结构,在定位件5安装前,定位件5的弹性结构顶端和基准定位面521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后PCB板1和液晶屏3的间距,定位件5的其余结构顶端和基准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安装后PCB板1和液晶屏3的间距。所述液晶屏3和定位件5限位在界面框架4和PCB板1之间,所述导电条2限位在液晶屏3和PCB板1之间,使液晶屏3通过导电条2与PCB板1电性连接。所述定位件5的其余结构是指定位件除弹性结构之外的其它结构。

所述定位件5包括侧板53,侧板53的高度小于安装后PCB板1和液晶屏3的间距,如此可以防止其他零件的尺寸超差(例如:PCB板1和液晶屏3的安装间距过小)和杠杆压入后,定位件变形,如果过高的话,对液晶屏或者PCB板的受力不均匀,存在风险。所述弹性结构和限位结构设在该侧板53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为杠杆式弹性摆臂54,在定位件安装前,该弹性摆臂54远离限位结构的一端顶端为弹性摆臂的最高端,并与基准定位面521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后PCB板1和液晶屏3的间距。所述弹性结构弹性摆臂54的数量具体为两个(所述弹性摆臂54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弹性摆臂54靠近限位结构的一端与侧板53一体相连,弹性摆臂54远离限位结构的一端向上设有凸起541,该凸起541的顶端构成所述弹性结构的顶端,即,在定位件5安装前,该凸起541顶端与和基准定位面521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后PCB板1和液晶屏3的间距。在安装前,各弹性摆臂54处于水平状态,并相平行,且各弹性摆臂的凸起541等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5还包括底板52,该底板52设在所述侧板53底部,并位于所述弹性摆臂54正下方,该底板52的底面构成所述基准定位面521。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上下贯通且侧面开口的限位槽51,所述导电条2插装于该限位槽51,且导电条5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限位槽51的上下两端外,导电条2要经过压缩才能进行导电,导电条5的高度大于限位槽51的高度,保证导电条2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能与PCB板1和液晶屏3形成良好接触。所述限位槽51的宽度D略大于导电条2的宽度,所述限位槽51的长度L略大于导电条2的长度,既方便安装,又避免导电粒子堆积造成导电条2导电可靠性低的问题。

安装时,将导电条2竖直插入定位件5的限位槽51中,将液晶屏3置于界面框架4的内侧底部,将定位件5的基准定位面521触靠在液晶屏3的背面上,将PCB板1置于定位件5的弹性摆臂54的上方,并利用界面框架4和PCB板1将液晶屏2和装配有导电条2的定位件5压在一起,完成装配。需要注意的是,定位件的基准定位面521到弹性结构顶端之间距离(定位件安装前)必须大于安装后液晶屏3与PCB板1间距,定位件的其余结构的顶端与其基准定位面521之间的距离则略小于安装后PCB板1和液晶屏3的间距,以此保证有效固定液晶屏3及保护液晶屏3不被压坏。安装前,各弹性摆臂54处于水平状态,安装后,各弹性摆臂54的凸起541被PCB板1下压,使弹性摆臂54发生弹性形变而呈倾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5采用杠杠式的弹性摆臂54,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固定液晶屏3的同时保护液晶屏3不被压坏。其中:定位件的弹性摆臂54的最高端到基准定位面的距离(也即定位件的最大高度H)必须比安装后液晶屏3与PCB板1间的距离大,这样才能够起到固定液晶屏3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对液晶屏3起到保护作用;定位件5的其它位置高度必须略小于安装后液晶屏3与PCB板1间的距离小,才能避免装配过程压坏液晶屏3。

定位件5在x方向上有限位槽51,通过限位槽51的宽度D所在的面来定位导电条2,这样在z方向上,导电条可以较灵活地上下移动。安装PCB板1时,由于定位件5的高度H被压缩,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力,通过杠杠式弹性摆臂54的作用,力将被分解成z方向的固定力和x方向的力,其中z方向的弹力是固定液晶屏3,x方向的力使得定位件5与界面框架面4贴平,缩小定位件5与界面框架间4的缝隙,使得导电条2在z方向上的压缩,不会向x方向传递,使导电条2连接更加可靠。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时间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中的定位件的结构等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