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735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电子装置已普遍存在于社会上各个角落中,且由于因特网蓬勃发展,让使用者若欲获得实时信息、传输文件或邮件等便可通过电子装置链接于网络进行作业,并藉由网络来搜寻各种信息、实时通讯或在线游戏等。

再者,一般电子装置大都会利用连接器来达成与电路板的连接,且连接器可提供网络插头接设于其内,并与复数讯号端子连接,藉此将讯号透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使电子装置链接于网络进行作业。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网络接口连接器中的端子一般包括主体部、分别成型于主体部前后两端的弹性触臂和折弯部以及位于折弯部后端的焊接部,该折弯部在冲切出来并未折弯时,其与焊接部在同一平面,相邻两焊接部之间成型有料块以固连,且该焊接部后端与料带上的料桥一体固定,这样导致端子的尾部连料过长,以致使整个端子结构品质尺寸不稳定,易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折弯、扭曲等损坏变形现象,另外,端子在后期需要对未折弯的折弯部进行折弯时,由于全部焊接部并不是在同一平面上,以致必须先将料带上的料桥折断,再通过治具才可将折弯部进行折弯处理,导致工序增加,不仅使端子加工工序变得繁琐,还增加了治具和人工成本,且由于切断料带后,整个端子结构不利于夹取或吸附,导致不利于自动化生产,对生产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料带以及若干与料带连接的端子,所述料带上成型有料桥组,该料桥组中料桥的端部均与端子的中间部分固连,并对端子形成支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桥与端子固连部分设置有预折断痕。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桥组包括有成型于料带同一边并位于两侧的第一、第二料桥以及若干位于第一、第二料桥之间的第三料桥,该第三料桥端部与相邻两个端子的中间部分连接,第一、第二料桥均连接一个端子的中间部分。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的中间部分成型有对称的第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料桥端部两侧成型有第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该端子的第二连接块,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与该端子相邻的另一端子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料桥端部成型有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与位于最左侧的端子中的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料桥端部成型有第四连接部,该第四连接部与位于最右侧的端子中的第二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包括有主体部、弯折成型于主体部前端的弹性触臂以及成型于主体部后端并呈L字形的折弯部和弯折成型于折弯部上的焊接脚,该主体部与料带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主体部后端与所述料桥组中料桥的端部固连,该焊接脚为自由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网络接口连接器中的塑胶座紧固的卡位结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对称成型于折弯部两侧的第一、第二卡位凸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部两侧还成型有相互交错分布的第一、第二限位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料桥组中料桥的端部均与端子的中间部分固连,以此可使料桥最大程度的减到最短距离,使本实用新型结构品质尺寸稳定,即可保证整体结构正位度尺寸稳定,可有效避免易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折弯、扭曲等损坏变形现象,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由于端子的折弯部后端和焊接脚整体均可自由活动,以此可直接在冲切形成未折弯的折弯部和焊接脚后,可直接折弯折弯部和焊接脚,以完成加工,而不需要将料桥切断后,再通过额外治具对未折弯的折弯部行折弯处理,以此可简化整个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可降低治具和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

3、端子中的第一、第二卡位凸块与网络接口连接器中塑胶座的端子孔组装固定,并形成间隙配合,其无需铆压就可实现卡位定位,并可达到防止端子翘曲的功效。

4、所述料桥与端子固连部分设置有预折断痕,以致使本实用新型在插装固定于网络接口连接器的塑胶座中后,可快速将料桥从端子上断开,操作起来更加简便,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断料带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断料带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网络接口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网络接口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折断料带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料带 10 料桥组 100 预折断痕

11 第一料桥 111 第三连接部 12 第二料桥

121 第四连接部 13 第三料桥 131 第一连接部

132 第二连接部 2 端子 201 第一连接块

202 第二连接块 21 主体部 211 第一限位凸块

212 第二限位凸块 22 弹性触臂 23 折弯部

24 焊接脚 25 卡位结构 251 第一卡位凸块

252 第二卡位凸块 3 网络接口连接器 31 塑胶基座

311 对接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为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其包括料带1以及若干与料带1连接的端子2,其中,所述料带1上成型有料桥组10,该料桥组10中料桥的端部均与端子2的中间部分固连,并对端子2形成支撑,由于料桥组10中料桥的端部均与端子2的中间部分固连,以此可使料桥最大程度的减到最短距离,使本实用新型结构品质尺寸稳定,即可保证整体结构正位度尺寸稳定,可有效避免易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折弯、扭曲等损坏变形现象,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料桥与端子2固连部分设置有预折断痕100,以致使本实用新型在插装固定于网络接口连接器的塑胶座中后,可快速将料桥从端子上断开,操作起来更加简便,有利于提高产品组装效率。

所述料桥组10包括有成型于料带1同一边并位于两侧的第一、第二料桥11、12以及若干位于第一、第二料桥11、12之间的第三料桥13,该第三料桥13端部与相邻两个端子2的中间部分连接,第一、第二料桥11、12均连接一个端子2的中间部分。具体而言,所述端子2的中间部分成型有对称的第一、第二连接块201、202;所述第三料桥13端部两侧成型有第一、第二连接部131、132,该第一连接部131连接该端子2的第二连接块202,其之间设置有预折断痕100,该第二连接部132连接与该端子2相邻的另一端子的第一连接块201,其之间设置有预折断痕100;所述第一料桥11端部成型有第三连接部111,该第三连接部111与位于最左侧的端子中的第一连接块201连接,其之间设置有预折断痕100;所述第二料桥12端部成型有第四连接部121,该第四连接部121与位于最右侧的端子中的第二连接块202连接,其之间设置有预折断痕100。

所述端子2包括有主体部21、弯折成型于主体部21前端的弹性触臂22以及成型于主体部21后端并呈L字形的折弯部23和弯折成型于折弯部23上的焊接脚24,该主体部21与料带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主体部21后端与所述料桥组10中料桥的端部固连,该焊接脚24为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接块201、202成型于主体部21后端。

由于料桥组10中所有料桥的端部均与主体部21后端部分固连,以致使折弯部23后端和焊接脚24整体均可自由活动,以此可直接在冲切形成未折弯的折弯部23和焊接脚24后,可直接折弯折弯部23和焊接脚24,以完成加工,而不需要将料桥切断后,再通过额外治具对未折弯的折弯部23进行折弯处理,以此可简化整个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可降低治具和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在插装于网络接口连接器的塑胶座中后,再通过料桥与端子2固连部分设置的预折断痕100折断料桥,其无需特定工具就可直接折断料桥,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也就是说,可通过自动化机械手夹取或吸附定位料带部分,再将其插装于网络接口连接器的塑胶座中,即可实现自动化组装生产,大大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折弯部23上设置有用于与网络接口连接器中的塑胶座紧固的卡位结构25。具体而言,所述卡位结构25包括对称成型于折弯部23两侧的第一、第二卡位凸块251、252,该第一、第二卡位凸块251、252外侧均设置有引导斜面,当端子插装于网络接口连接器中塑胶座的端子孔后,该第一、第二卡位凸块251、252组装固定,并形成间隙配合,其无需铆压就可实现卡位定位,并可达到防止端子翘曲的功效。

所述主体部21两侧还成型有相互交错分布的第一、第二限位凸块211、212,该第一、第二限位凸块211、212与第一、第二卡位凸块的功效基本相同。

结合图5、6所示,为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该网络接口连接器3包括有塑胶座31以及组装于塑胶座31中的所述的端子2,端子2中的弹性触臂22显露于塑胶座31中设置的对接插口311内。该端子2在与塑胶座31组装时,与端子2连接的料带1并没有折断,仅在完成组装形成完整的网络接口连接器3后,才折断与端子2连接的料带1,如图7所示,以此可使整个网络接口连接器3可通过自动化完成,以提高网络接口连接器3的组装效率,且组装起来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由于料桥组10中料桥的端部均与端子2的中间部分固连,以此可使料桥最大程度的减到最短距离,使本实用新型结构品质尺寸稳定,即可保证整体结构正位度尺寸稳定,可有效避免易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折弯、扭曲等损坏变形现象,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由于端子2的折弯部23后端和焊接脚24整体均可自由活动,以此可直接在冲切形成未折弯的折弯部23和焊接脚24后,可直接折弯折弯部23和焊接脚24,以完成加工,而不需要将料桥切断后,再通过额外治具对未折弯的折弯部23进行折弯处理,以此可简化整个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可降低治具和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端子中的第一、第二卡位凸块251、252与网络接口连接器中塑胶座的端子孔组装固定,并形成间隙配合,其无需铆压就可实现卡位定位,并可达到防止端子翘曲的功效。

上述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001:提供金属板片,并放置于模具中;

S002:对金属板片进行冲切成型,使金属板片前端形成若干端子的主体部21及弹性触臂22,该主体部21及弹性触臂22为平板状结构;且金属板片后端一次冲切并弯折成型若干端子的折弯部23及焊接脚24,该折弯部23前端与主体部后端一体连接,且金属板片后端还形成有料带1及与料带一体连接的料桥组10,该料桥组10中料桥的端部与主体部后端固连,并对端子2形成支撑,其中,料桥端部与主体部后端之间冲切有预折断痕;

S003:将弹性触臂22弯折成型于主体部上,且该弹性触臂22相对主体部倾斜,以形成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

于S002中,所述端子2中主体部后端形成有对称的第一、第二连接块201、202;所述料桥组10包括有成型于料带1同一边并位于两侧的第一、第二料桥11、12以及若干位于第一、第二料桥11、12之间的第三料桥13,其中,第三料桥13端部两侧成型有第一、第二连接部131、132,该第一连接部131连接该端子2的第二连接块202,且其之间冲切有预折断痕,该第二连接部132连接与该端子2相邻的另一端子的第一连接块201,且其之间冲切有预折断痕;所述第一料桥11端部成型有第三连接部111,该第三连接部111与位于最左侧的端子中的第一连接块201连接,且其之间冲切有预折断痕;所述第二料桥12端部成型有第四连接部121,该第四连接部121与位于最右侧的端子中的第二连接块202连接,且其之间冲切有预折断痕。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步骤简单,且端子的折弯部直接折弯处理,而不需要将料桥切断后,再通过额外治具对未折弯的折弯部23进行折弯处理,不仅简化整个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可降低治具和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