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2332发布日期:2018-07-13 21: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用来安装在一电路板。



背景技术:

2014年8月11日,usb协会公布了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其插头连接器能够正反两个方向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能够传输usb2.0及usb3.1信号,这个连接器命名为usbtypec连接器。目前,能传输usb2.0信号的usbtype-c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在手持设备,比如智慧手机及平板电脑中。

然后,该等手持设备越来越趋向小型化,但是电连接器的前端对接口因需符合规范而保持特定的尺寸,所以,如何设计满足规范但同时也能适应小型化趋势,成为各连接器厂商需要攻克的难题。

所以,希望提供一种适用小型化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适用小型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来水平地安装在一个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两排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舌板、固定部及安装部,所述对接舌板具有相对的上、下对接面,所述固定部定义有前、后端面,所述安装面定义有上、下表面,所述对接舌板自固定部的前端面向前延伸,所述对接舌板在其邻近固定部的根部设有加厚的台阶部,所述安装部自固定部的后端面向后延伸;所述每一端子包括裸露在所述对接舌板的上、下对接面的接触部、延伸出安装部的接脚及连接接触部与接脚的中间部;所述端子的中间部包括彼此相连上水平部、中连接部及下水平部,所述中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端子提前弯折,可以减少电连接器安装部的高度,适用于小型化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其安装在电路板。

图2为图1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沿图1虚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前视图。

图5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图1的仰视图。

图7为图1中第一塑胶体与端子及金属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7注塑后与第二塑胶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图1中两排端子与金属板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的主视图。

图13为沿图11虚线b-b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5为供图11电连接器安装于其上的电路板的上表面视图。

图16为图11中两排端子与金属板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每排端子中的料带还未切除。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公开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为一插座连接器,其水平地安装在一个电路板900的缺口901内,形成沉板结构,用来与对接连接器(即插头连接器,未图示)相对接,从而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端子20及金属内壳30与金属外壳40。

参图2,同時结合图3-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具有前端面112的固定部11、自固定部的前端面112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12,所述固定部的后端面则向后延伸出一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的上表面131与固定部11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金属内壳30固定在所述固定部11且包围对接舌板12而在其与对接舌板之间形成对接腔101,如图3、图4所示。所述金属外壳40包括固定在金属内壳30外周的前盖部41以及与前盖部41相连的竖直部42,所述竖直部42与所述固定部的前端面112共同构成限制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抵挡面a。所述金属外壳40还包括自竖直部42向后弯折出并贴覆在安装部13上表面的后盖部43。绝缘本体的固定部11主要用来定位及固定所述金属内壳30,安装部13则用来承载在所述电路板900上。所述安装部13的上表面131低于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顶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舌板12在邻近固定部11处设置有加厚的台阶部122,固定部11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台阶部122的上表面,同时也低于对接舌板的前半部分的上对接面。本发明去除部分绝缘本体10,如此,使得电连接器前后的长度由8.3毫米缩短至7.3毫米,尤其适用于手持设备中,减少电连接器在设备中的占据空间。一般而言,限于保证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力,对接腔的前后长度保持不变,本发明绝缘本体中去除固定部11的上半部,使得安装部13的前后距离变长,同时后盖部43也可以设计得长些,如此,使得电连接器承载在电路板900上的固持力增加。

参图1及图5所示,所述金属外壳的前盖部41包括焊接在金属内壳30顶面的顶壁411、自顶壁向下弯折的两个侧壁412,侧壁的下缘弯折出安装脚415,安装脚包括水平片4151及竖直片4152,水平片用来支撑在电路板900的上表面,水平片的前边缘具有冲压凹陷4153,竖直片4152则用来插入电路板对应的通孔(如图1所示)。所述侧壁具有向后延伸的延伸臂413,所述后盖部43包括向下弯折的后壁431,所述后壁向前弯折出凸耳432,所述凸耳432与所述延伸臂413相焊接。所述后壁431设有将端子的接脚23裸露其内的缺口4311。

所述安装臂413在凸片432的下方延伸出安装脚414,后壁431也在其邻近凸片432处向下延伸出安装脚433,上述安装脚均插入电路板对应的通孔,且焊接在通孔内,参图1所示。金属内壳30大致呈囊状结构,而金属外壳40的前盖部41的上半部大致为矩形,并非完全紧紧贴覆在金属内壳30的对应壁面,金属外壳40的前盖部41的下半部则与紧紧贴覆在金属内壳30的对应壁面。

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端子20包括两排端子。一第一塑胶体15通过注塑成型的方法注塑在下排端子20b与金属板50上,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然后将上排端子20a放置在第一塑胶体15的上表面,如图8所示,再将第二塑胶体16通过注塑成型注塑在第一塑胶体15上,从而将上排端子20a与第一塑胶体15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埋设有上、下排端子及金属板50的绝缘本体1。

所述对接舌板12具有相对的两个对接面123,每一对接面预设成供十二个端子设置的端子位,该等端子位分别被定义为p1至p12,即符合usbtype-c规范,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设置端子的端子位则设置有端子槽124,未设置端子的端子位则未设置端子槽,对应的端子位标号也没有标示,即在图8中省略了上对接面的p2、p3、p8、p10、p11,同样,下对接面省略了p2、p3、p5、p10、p11,图3显示剖面图恰好且在p8端子位上,所以剖面图中恰好无上排端子。结合图3所示,所述述每一端子20具有裸露在所述对接舌板的对接面123的接触部21、延伸出安装部的接脚23以及连接接触部与接脚的中间部22,每一接脚23具有焊接垫2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位p1与p12分别设置有一接地端子g,所述端子位p4与p9分别设置有一电源端子p,所述端子位p2、p3、p10与p11未设置端子。结合图9、10所示,上、下排端子的接触部21彼此上、下对齐,中间部22则弯折,使得上、下排端子的焊接垫231横向排成一排,且上、下排端子的焊接垫彼此交替排列设置。更近一步的,所述两排端子的焊接垫231横向排列成一排,且所述上、下排端子中彼此对应的两个电源端子p的焊接垫231p彼此肩并肩毗邻,上、下排端子中彼此对应的两个接地端子g的焊接垫231g彼此肩并肩毗邻。如此,接地端子/电源端子的焊接垫231可以与所述电路板900上的对应同一导电垫片相焊接。更上位的是,所述端子包括两排端子,两排端子的接触部21彼此竖直对齐,至少其中一对上、下对齐的端子的焊接垫彼此肩并肩毗邻,用来焊接在电路板的同一导电垫片。本实施例中,上对接面的端子位p8,下对接面的端子位p5也可以填充有端子。

参图9、图10所示,所述金属板50为短板结构,金属板仅位于上、下排端子的接触部21之间,仅延伸至台阶部122,图3清楚可见。接地端子g的前末端211g抵接在金属板50,从而建立金属板的接地路径。上排端子20a中的接地端子g在其中间部22处设置有向外凸伸的上定位耳221,下排端子20b的接地端子在其中间部处设置有向外凸伸的下定位耳222,参图8所示,上定位耳221位於安装部13,下定位耳222位于固定部12处,而金属板50的后边缘位于下定位耳222的前方,如此,该金属板适用于被去除上半部的固定部及低构型的安装部13。

图11至图16公开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20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基本结构相同,为避免赘述,相同元件采用相同标号,下文主要介绍不同点。首先,参图11所示,第二实施例的金属外壳40的前盖部的形状与金属内壳30的形状相匹配,前盖部紧密贴覆在金属内壳的外侧,在第二实施例中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可以一体成型,两者也并无内外的位置关系,仅为区别名称而已,所述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统称为遮蔽壳体;参图12所示,安装部的前端面112为完整结构,其整体构成限制对接连接器插入的阻挡面a。

参图13至图15所示,所述电连接器200用来水平地安装在一个电路板900设置的一缺口901内。电连接器2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两排端子20,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舌板、固定部及安装部,对接舌板具有相对的上对接面132a与下对接面132b,所述固定部定义有前端面112与后端面113,安装面13定义有上表面131与下表面132,对接舌板12自固定部11的前端面112向前延伸,对接舌板13在其邻近固定部的根部设有加厚的台阶部122,13安装部自固定部的后端面113向后延伸。所述每一端子20具有裸露在所述对接舌板的对接面的接触部21、延伸出固定部的接脚23及连接接触部与接脚的中间部22。所述两排端子的焊接垫231横向排列成一排,且所述上、下排端子中对应的两个电源端子p的焊接垫231彼此肩并肩毗邻,对应的两个接地端子g的焊接垫231彼此肩并肩毗邻。如此,接地端子/电源端子的焊接垫231可以与所述电路板900上的对应同一导电垫片902相焊接。所述电路板900具有与上述焊接垫对应的导电垫片902,其中电源端子的两个毗邻焊接垫231p对应一个横向加宽的电源导电垫片902p,其中电源端子的两个毗邻焊接垫231g亦对应一个横向加宽的接地导电垫片902g。所述电源导电垫片902p与接地导电垫片902g的宽度为0.55毫米,其他导电垫片为0.3毫米,所有导电垫片902之间的间距为0.2毫米,所有导电垫片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为0.9毫米。在端子设置上,第二实施例系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对接面的端子位p8,下对接面的端子位p5也设置端子,因p5、p8一般为侦测端子,方便将该连接器适用在各种情况,尤其是目前usbtype-c连接器集合了多种不同的应用,也方便模具开发的标准化。本发明中,所述两排端子分别包括一对usb2.0端子,所述usb2.0端子中上、下对齐的负极端子的焊接垫231d也彼此肩并肩毗邻,共用一个加宽的负极导电垫片902d-。

参图13及图16,可以看到,为了尽最大可能地降低电连接器200在电路板900上的高度,电连接器的安装部13的高度已经很低了。但是对接舌板12及端子接触部21因需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而需要符合规范,本发明通过将上、下排端子的中间部22提前弯折,使得端子能埋设在绝缘本体10内,尤其是高度很低的安装部13部分。

每一端子的中间部22包括彼此相连上水平部224、中连接部225及下水平部226,上水平部224与接触部21相连,下水平部226与接脚相连,所述中连接部225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部11内,在最佳实施例,中连接部225为竖直结构,当然也可以包括稍微倾斜的情况。即,中连接部225定义有上弯折点2251及下弯折点2252,上弯折点位于固定部11的前端面112后方,下弯折点2252位于固定部11的后端面113前方。所述下排端子的中连接部的上弯折点2251位于上排端子的中连接部的上弯折点的前方;所述下排端子的中连接部的下弯折点2252位于上排端子的中连接部的下弯折点的前方。下排端子的下水平部226延伸出固定部11且裸露在水平部13的下表面132。下排端子20b的中间部22的后部223裸露在安装部13的下表面132,用以减少安装部的高度。图16显示了每排端子之间的料带24还未切除的状况,可以清楚看出,除了端子提前弯折后,端子中间部22的前、后部分之间的左右偏移也更加剧烈,尤其是电源端子p的中间部22,中间部22具有前偏移部227及后偏移部228,前、后偏移部朝同一方向弯折,前偏移部227位于台阶部122或者固定部11内,后偏移部228位于安装部13内。所述下排端子的后偏移部228裸露在安装部的下表面132,其他端子则仅作一次偏移。如此,安装部的高度可以从1.2毫米变成0.7毫米。

本发明的上、下仅是相对概念,就第一、第二实施例而言,下表面主要指明邻近电路板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