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44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来,原油价格快速持续上涨,同时常规能源即石油,煤炭等的大量开采和消耗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新的清洁能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情况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晶体(单晶硅或多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已经形成了产业化,随着技术的进步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率日益得到提高,因此薄膜型电池组件也在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成为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公知技术中的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由压花超白保护玻璃, EVA 等填充材质,用导线连接(串联、并联)的若干个晶体基板(太阳能电池芯片),背面保护层组成,把这些元件用真空热层压机加热层压成整体,然后安装边框和接线盒,成为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薄膜型电池(组件) ,在保护玻璃表面上直接按顺序形成,透明电极层、薄膜半导体层和后面电极层,然后用激光等手段按需求将各层割开,再连接各部分,随后用EVA 等填充材质和背面保护膜进行背面保护。

太阳光透过保护玻璃照射到太阳能电池芯片产生光伏效应,照射到电池芯片的太阳光并非全部被利用,其中电池芯片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间隙和焊带,因此,当太阳光通过玻璃板照射到太阳能电池芯片上时,部分太阳光会被电池芯片之间的间隙透过和焊带遮挡,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吸光率,降低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将被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相邻电池片间的空隙以及焊带遮挡的太阳光折射至无遮挡的地方,以增加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太阳光的吸收率;同时增大受光面积,以增加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光的利用率,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前板、前胶膜层、若干电池片组成的电池片阵列、背胶膜层和背板,其中,所述前板包括玻璃,所述玻璃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上具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凹面包括底面和连接底面的非平面;至少一个所述凹陷结构分布在玻璃与所述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对应的位置上。

优选的,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拱形。

优选的,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波形。

优选的,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连续锯齿形。

优选的,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结构的平面。

优选的,凹陷结构的宽度W1大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宽度。

优选的,凹陷结构的宽度W1为0.3-50㎜,所述凹陷结构的最深深度H1为0.03-10 ㎜。

优选的,凹陷结构的最深深度H1与玻璃厚度H的比为1:100-1:2。

优选的,凹陷结构的长度L1与玻璃长度L的关系为L-60㎜≤L1≤L-10㎜。

优选的,凹陷结构沿玻璃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安装外框,所述安装外框包覆所述前板/前胶膜层/电池片阵列/背胶膜层/背板的四周边缘以密封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安装外框内的玻璃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为平面。

优选的,玻璃的底面为光面或绒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凹陷结构的底面和非平面的设计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积,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线通过底面和非平面的结构能够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2)凹陷结构布置于焊带及电池片间距的对应位置,此结构设置能够将焊带遮挡损失和电池片间隙损失的光进一步利用起来,以增加电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结构的非平面上设有凸起结构。光线通过两个非平面上的凸起结构分别聚焦于焊带与电池片间隙附近的电池片上,成功的将原本由焊带遮挡和电池片间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电池片上,激发产生的电荷能够更快的迁移到焊带上;采用这种凹陷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组件发电量。

(4)凹陷结构中两个非平面之间采用平面或弧面过渡。使得玻璃自清洁功能增强,可以起到导流作用,不会轻易残留灰尘水珠树叶等物质挡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凹陷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前胶膜层和电池片阵列的侧切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凹陷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前胶膜层和电池片阵列的侧切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凹陷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前胶膜层和电池片阵列的侧切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前板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4中包括:

1——玻璃、2——前胶膜层、3——电池片阵列、4——后胶膜层、5——背板、6——安装边框、11——凹陷结构、12——封装边、13——凸起结构,14——底面、15——非平面、16——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前板、前胶膜层、电池片阵列、背胶膜层和背板,前板一般为透明体,以便增强透射度,使得光线最大限度的透过其射入电池片阵列上,提升了电池组件功率。具体可以采用玻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如图13至图14所示,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玻璃1、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和背板5,如图1至图3所示,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上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凹陷结构11,其中,凹陷结构11的凹面包括底面14和连接底面的非平面15;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11分布在玻璃与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对应的位置上。此处,凹陷结构11为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向玻璃1邻近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内凹的凹陷结构;玻璃的一侧是指玻璃自身的一侧,并非是在玻璃一侧上设有的膜层的一侧;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结构的平面。

如图1至图3所示,凹陷结构的底面14为平面或弧面,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14形成的拱形。本实施例的底面14选用平面;且每个非平面15上分别具有一个凸起结构13,该凸起结构13在玻璃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该凸起结构也可以为非规则性的任意结构。本实施例优选圆弧,圆弧在凹陷结构的开口边沿与底面连接的平面上形成拱形,增大了受光面积,光线通过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结构聚焦于电池片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凹陷结构的底面和非平面上的设计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积,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线通过凹陷结构能够多次反射折射,在凹陷结构里,反射走的那部分光线经过非平面上的凸起结构的折射又回到凹陷结构上,这样又会有一部分光线折射到电池片上,所以说提高了光的利用率,避免了玻璃的向光面为平面,光线一部分折射到电池片上了,一部分就反射出去造成的光的利用率低;

(2)凹陷结构布置于焊带及电池片间距的对应位置,此结构设置能够将焊带遮挡损失和电池片间隙损失的光进一步利用起来,以增加电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结构的非平面上设有凸起结构。光线通过两个非平面上的凸起结构分别聚焦于焊带与电池片间隙附近的电池片上,成功的将原本由焊带遮挡和电池片间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电池片上,激发产生的电荷能够更快的迁移到焊带上;采用这种凹陷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组件发电量。

(4)凹陷结构中两个非平面之间采用平面或弧面过渡。使得玻璃自清洁功能增强,可以起到导流作用,不会轻易残留灰尘水珠树叶等物质挡光;

(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不需要采用逐日系统也可有效的利用一天各个时段的太阳光,降低了电池组件安装成本。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起结构13沿玻璃的长度方向延伸。光线通过两个非平面上的凸起结构分别聚焦于焊带与电池片间隙两边的电池片上,成功的将原本由焊带遮挡和电池片间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电池片上,进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如图2-图3所示,凹陷结构的宽度W1大于或等于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和焊带宽度;凹陷结构11的底面宽度W2与电池片间隙以及焊带的宽度相对应,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定,有利于当凹陷的底面距离电池片阵列较近时,更好的将两个非平面交界处的死角区域的光线利用起来,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太阳光的吸收率。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板中H为玻璃1的厚度,W为玻璃1的宽度,L为玻璃1的长度, H1为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W1为凹陷结构的宽度,L1为凹陷结构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H1与玻璃厚度H的比为1:100-1:2,进一步的,的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H1为0.03-10㎜,凹陷结构11的宽度W1为0.3-50㎜,凹陷结构11的长度L1与玻璃长度L的关系为L-60㎜≤L1≤L-10㎜。

本实用新型凹陷结构的深度是毫米级的,自然环境中增透作用稳定,自洁性更好,表面容易清洁。区别于凹陷结构的深度是纳米级的,纳米级的凹陷深度实质上是很小的离子腐蚀坑,细小的腐蚀坑对光的增透贡献不大,容易在日晒雨淋风沙的环境中被逐渐腐蚀磨平,进而减小增透作用;纳米结构的槽中累积的污垢等杂质不容易清除,进一步影响光的利用率。

如图1-图4所示,优选,凹陷结构11为沿玻璃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结构,凹陷结构11在电池片阵列3的受光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大致为矩形。

如图4、图14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安装外框6,安装外框6包覆玻璃1/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背板5的四周边缘以密封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安装外框6内的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为平面,安装外框6与前板/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背板5的四周边缘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前板中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上设有对应安装外框设置的封装边12,距离玻璃1的四个边缘的距离D2为5-30㎜。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前板中玻璃1的朝向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即面对电池片阵列3的受光面可以为光面或绒面(例如毛玻璃),绒面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例如可以为具有微米或纳米级的凹凸结构,肉眼观察,并无明显的凹或者凸,其仅在精确度为微米或纳米级的观察仪器下能显示无规律的凹凸结构,具体的,凹和/或凸结构的最深深度远远低于本申请所述凹陷结构的最深深度H1。另一一侧,即,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的玻璃1朝向太阳。进一步的,背板5的材质可以与前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具体如图13至图14所示,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玻璃1、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和背板5,如图5-图7所示,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上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凹陷结构11,其中,凹陷结构11的凹面包括底面14和连接底面的非平面15;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11分布在玻璃与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对应的位置上。此处,凹陷结构11为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向玻璃1邻近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内凹的凹陷结构;玻璃的一侧是指玻璃自身的一侧,并非是在玻璃一侧上设有的膜层的一侧;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结构的平面。

如图5-图7所示,凹陷结构的底面14为平面或弧面,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波形或类似非标准波等。本实施例的底面选用平面;且每个非平面15上分别具有多个凸起结构13,该凸起结构13在玻璃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该凸起结构也可以为非规则性的任意结构。本实施例优选圆弧,多个圆弧相连在凹陷结构的开口边沿与底面连接的平面上形成波浪形。增大受光面积,光线通过截面为圆弧的凸起结构聚焦于电池片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凹陷结构的底面和非平面上的设计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积,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线通过凹陷结构能够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2)凹陷结构布置于焊带及电池片间距的对应位置,此结构设置能够将焊带遮挡损失和电池片间隙损失的光进一步利用起来,以增加电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结构的非平面上设有凸起结构。光线通过两个非平面上的凸起结构分别聚焦于焊带与电池片间隙附近的电池片上,成功的将原本由焊带遮挡和电池片间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电池片上,激发产生的电荷能够更快的迁移到焊带上;采用这种凹陷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组件发电量。

(4)凹陷结构中两个非平面之间采用平面或弧面过渡。使得玻璃自清洁功能增强,可以起到导流作用,不会轻易残留灰尘水珠树叶等物质挡光;

(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不需要采用逐日系统也可有效的利用一天各个时段的太阳光,降低了电池组件安装成本。

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起结构13沿玻璃的长度方向延伸。光线通过两个非平面上的凸起结构分别聚焦于焊带与电池片间隙两边的电池片上,成功的将原本由焊带遮挡和电池片间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电池片上,进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如图5-图8所示,凹陷结构的宽度W1大于或等于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和焊带宽度;凹陷结构11的底面宽度W2与电池片间隙以及焊带的宽度相对应,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定,有利于当凹陷的底面距离电池片阵列较近时,更好的将两个非平面交界处的死角区域的光线利用起来,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太阳光的吸收率。

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板中H为玻璃1的厚度,W为玻璃1的宽度,L为玻璃1的长度, H1为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W1为凹陷结构的宽度,L1为凹陷结构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H1与玻璃厚度H的比为1:100-1:2,进一步的,的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H1为0.03-10㎜,凹陷结构11的宽度W1为0.3-50㎜,凹陷结构11的长度L1与玻璃长度L的关系为L-60㎜≤L1≤L-10㎜。

本实用新型凹陷结构的深度是毫米级的,自然环境中增透作用稳定,自洁性更好,表面容易清洁。区别于凹陷结构的深度是纳米级的,纳米级的凹陷深度实质上是很小的离子腐蚀坑,细小的腐蚀坑对光的增透贡献不大,容易在日晒雨淋风沙的环境中被逐渐腐蚀磨平,进而减小增透作用;纳米结构的槽中累积的污垢等杂质不容易清除,进一步影响光的利用率。

如图8所示,优选,凹陷结构11为沿玻璃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结构,凹陷结构11在电池片阵列3的受光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大致为矩形;非平面上的多个凸起结构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积,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线通过凹陷结构能够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如图8、图14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安装外框6,安装外框6包覆玻璃1/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背板5的四周边缘以密封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安装外框6内的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为平面,安装外框6与前板/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背板5的四周边缘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前板中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上设有对应安装外框设置的封装边12,距离玻璃1的四个边缘的距离D2为5-30㎜。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前板中玻璃1的朝向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即面对电池片阵列3的受光面可以为光面或绒面(例如毛玻璃),绒面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例如可以为具有微米或纳米级的凹凸结构,肉眼观察,并无明显的凹或者凸,其仅在精确度为微米或纳米级的观察仪器下能显示无规律的凹凸结构,具体的,凹和/或凸结构的最深深度远远低于本申请所述凹陷结构的最深深度H1。另一一侧,即,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的玻璃1朝向太阳。进一步的,背板5的材质可以与前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具体如图13至图14所示,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玻璃1、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和背板5,如图9-图12所示,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上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凹陷结构11,其中,凹陷结构11的凹面包括底面14和连接底面的非平面15;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11分布在玻璃与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对应的位置上。此处,凹陷结构11为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向玻璃1邻近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内凹的凹陷结构;玻璃的一侧是指玻璃自身的一侧,并非是在玻璃一侧上设有的膜层的一侧;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结构的平面。

如图9-图11所示,凹陷结构的底面14为平面或弧面,非平面为沿凹陷结构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连续锯齿形。本实施例的底面14选用平面;且每个非平面15上分别具有多个凸起结构13,该凸起结构13在玻璃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该凸起结构也可以为非规则性的任意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三角形,多个三角形相连在凹陷结构的开口边沿与底面连接的平面上形成锯齿形,增大了受光面积,光线通过截面为圆弧的凸起结构聚焦于电池片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凹陷结构的底面和非平面上的设计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积,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线通过凹陷结构能够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2)凹陷结构布置于焊带及电池片间距的对应位置,此结构设置能够将焊带遮挡损失和电池片间隙损失的光进一步利用起来,以增加电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结构的非平面上设有凸起结构。光线通过两个非平面上的凸起结构分别聚焦于焊带与电池片间隙附近的电池片上,成功的将原本由焊带遮挡和电池片间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电池片上,激发产生的电荷能够更快的迁移到焊带上;采用这种凹陷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组件发电量。

(4)凹陷结构中两个非平面之间采用平面或弧面过渡。使得玻璃自清洁功能增强,可以起到导流作用,不会轻易残留灰尘水珠树叶等物质挡光;

(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不需要采用逐日系统也可有效的利用一天各个时段的太阳光,降低了电池组件安装成本。

如图9-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起结构13沿玻璃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凸起结构形成沿玻璃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光线通过两个非平面上的多个凸起结构分别聚焦于焊带与电池片间隙两边的电池片上,成功的将原本由焊带遮挡和电池片间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电池片上,进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如图9-图11所示,凹陷结构的宽度W1大于或等于相邻两个电池片的间隙和焊带宽度;凹陷结构11的底面宽度W2与电池片间隙以及焊带的宽度相对应,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定,有利于当凹陷的底面距离电池片阵列较近时,更好的将两个非平面交界处的死角区域的光线利用起来,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太阳光的吸收率。

如图9-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板中H为玻璃1的厚度,W为玻璃1的宽度,L为玻璃1的长度, H1为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W1为凹陷结构的宽度,L1为凹陷结构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H1与玻璃厚度H的比为1:100-1:2,进一步的,的凹陷结构11的最深深度H1为0.03-10㎜,凹陷结构11的宽度W1为0.3-50㎜,凹陷结构11的长度L1与玻璃长度L的关系为L-60㎜≤L1≤L-10㎜。

本实用新型凹陷结构的深度是毫米级的,自然环境中增透作用稳定,自洁性更好,表面容易清洁。区别于凹陷结构的深度是纳米级的,纳米级的凹陷深度实质上是很小的离子腐蚀坑,细小的腐蚀坑对光的增透贡献不大,容易在日晒雨淋风沙的环境中被逐渐腐蚀磨平,进而减小增透作用;纳米结构的槽中累积的污垢等杂质不容易清除,进一步影响光的利用率。

如图9-图12所示,优选,凹陷结构11为沿玻璃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结构,凹陷结构11在电池片阵列3的受光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大致为矩形;其中,非平面上的多个凸起结构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积,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线通过凹陷结构能够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如图12、图14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安装外框6,安装外框6包覆玻璃1/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背板5的四周边缘以密封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安装外框6内的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为平面,安装外框6与前板/前胶膜层2/电池片阵列3/背胶膜层4/背板5的四周边缘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前板中玻璃1的背离电池片阵列的一侧上设有对应安装外框设置的封装边12,距离玻璃1的四个边缘的距离D2为5-30㎜。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前板中玻璃1的朝向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即面对电池片阵列3的受光面可以为光面或绒面(例如毛玻璃),绒面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例如可以为具有微米或纳米级的凹凸结构,肉眼观察,并无明显的凹或者凸,其仅在精确度为微米或纳米级的观察仪器下能显示无规律的凹凸结构,具体的,凹和/或凸结构的最深深度远远低于本申请所述凹陷结构的最深深度H1。另一侧,即,背离电池片阵列3的一侧的玻璃1朝向太阳。进一步的,背板5的材质可以与前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