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786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USB Type C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考2016年6月8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CN105655796A号,其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上端子模组、金属加强板以及下端子模组,其中上端子模组、金属加强板以及下端子模组外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包覆体。由于这样的电连接器可以应用到不同场合,从而端子的焊接部需要不同的折弯高度。现有技术需要多套模具来实现不同折弯高度的电连接器,从而导致模具生产成本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的电连接器,其可调整端子的焊接部之折弯高度,从而使得电连接器可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上端子模组、金属加强板、下端子模组以及包覆体,所述上端子模组包括上排端子和注塑成型在上排端子外的上绝缘体,所述下端子模组包括下排端子和注塑成型在下排端子外的下绝缘体,所述上端子模组、金属加强板及下端子模组沿竖直方向依次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端子模组,所述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分别具有向后延伸超出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的焊脚部,其中所述包覆体包括注塑成型在端子模组前端的第一包覆体和注塑成型在焊脚部的第二包覆体,所述第一包覆体和第二包覆体由两次不同的注塑成型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第一包覆体和第二包覆体由两次不同的注塑成型形成,端子的焊脚部可以在第二包覆体成型前,根据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调整出相应的折弯高度,从而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包覆体形成有位于前端的舌板部、位于后端的基部以及连接于舌板部和基部之间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在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舌板部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所述基部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台阶部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包括分别暴露在舌板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平板状接触部。

进一步地,所述焊脚部包括平行于接触部的延伸部、自延伸部呈90度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以及自弯折部呈90度再次弯折形成的电路板接脚。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电路板接脚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加强板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设置在端子模组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具有横向延伸露出第一包覆体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扣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去掉第二外壳的立体图。

图3是如图2所示电连接器去掉金属外壳的立体图。

图4是如图3所示端子模组未注塑成型第二包覆体的立体图。

图5是如图4所示端子模组的焊脚部折弯前的立体图。

图6是如图5所示端子模组组装前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如图6所示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7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上端子模组1、金属加强板2、下端子模组3以及包覆体4。

上端子模组1包括上排端子11和注塑成型在上排端子11外的上绝缘体12,下端子模组3包括下排端子31和注塑成型在下排端子31外的下绝缘体32。上端子模组1、金属加强板2及下端子模组3沿竖直方向依次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端子模组,所述上排端子11和下排端子31分别具有向后延伸超出上绝缘体 12和下绝缘体32的焊脚部51。

包覆体4包括注塑成型在端子模组前端的第一包覆体41和注塑成型在焊脚部51的第二包覆体42,所述第一包覆体41和第二包覆体42由两次不同的注塑成型形成。第一包覆体41形成有位于前端的舌板部411、位于后端的基部413 以及连接于舌板部411和基部413之间的台阶部412,所述台阶部412在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舌板部411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所述基部413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台阶部412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上排端子11和下排端子 31包括分别暴露在舌板部411的上表面421和下表面422的平板状接触部53和固定于上绝缘体12和下绝缘体22内的固定部52。

焊脚部51包括平行于接触部53的延伸部511、自延伸部511呈90度弯折形成的弯折部512以及自弯折部512呈90度再次弯折形成的电路板接脚513。延伸部511的延伸方向与电路板接脚513的延伸方向相同。

金属加强板2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所述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分别设置在端子模组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分别具有横向延伸露出第一包覆体41的扣持部23,所述扣持部23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扣合。

电连接器100还包括金属外壳61和包覆在金属外壳61外的第二外壳62,所述金属外壳61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槽63,以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第二外壳62设有两个翼部64,每一翼部64设有用于螺钉将电连接器100固定至外部电路板的螺钉孔641。金属外壳61的顶部还设有灌胶孔611,所述灌胶孔611用于灌注防水胶水。

如下将介绍上述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

一种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上端子模组1、金属加强板2以及下端子模组3,所述上端子模组1 包括上排端子11和注塑成型在上排端子11外的上绝缘体12,所述下端子模组 3包括下排端子31和注塑成型在下排端子31的下绝缘体32,所述上排端子11 和下排端子31分别具有向后延伸超出上绝缘体12和下绝缘体32的焊脚部51;

(2)将上端子模组1、金属加强板2以及下端子模组3沿竖直方向依次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端子模组;

(3)在端子模组的前端注塑成型第一包覆体41,所述上排端子11和下排端子12分别包括暴露在第一包覆体41上、下表面的平板状接触部53;

(4)将焊脚部51按照预定折弯高度进行折弯;

(5)在焊脚部51外注塑成型第二包覆体42,所述焊接部51包括包覆于第二包覆体42内的镶埋部和延伸在第二包覆体42外的电路板接脚513。

镶埋部包括平行于接触部53的延伸部511和自延伸部511呈90度弯折形成的弯折部512,所述电路板接脚53自弯折部512呈90度弯折形成。所述延伸部511的延伸方向与电路板接脚513的延伸方向相同。

金属加强板2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所述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分别设置在端子模组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分别具有横向延伸露出第一包覆体41的扣持部23,所述扣持部23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第一包覆体41和第二包覆体42由两次不同的注塑成型形成,端子的焊脚部51可以在第二包覆体42成型前,根据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调整出相应的折弯高度,从而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