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729发布日期:2018-08-04 17:3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配件产品。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接线端子包括一端连接在一起的线芯套和导线套。适用于这种接线端子的导线由线芯段和包覆段组成,其中,线芯段的线芯外露而未被外皮包覆,包覆段的线芯被外皮包覆。

接线端子在使用时,导线的线芯段插设在线芯套内,包覆段插设在导线套内。为了防止导线自接线端子上脱落,通常在线芯段插设至线芯套内后,向接线端子的线芯套施压,使得线芯套发生形变而与导线的线芯段牢固地组装在一起。

当导线的包覆段受到外力作用时,包覆段会相对于导线的线芯段晃动,导致安装在接线端子内的线芯段容易断裂。

因此,如何提高接线端子的使用可靠性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可靠性高的接线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

该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套管;其中,

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线芯套和导线套,所述线芯套的一端和所述导线套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套管包括连接段和导线配合段;

所述连接段套设在所述端子本体外,以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端子本体上;

所述导线配合段自所述导线套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线芯套的方向延伸,以与导线的包覆段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线芯套、所述导线套和所述套管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包覆部分所述线芯套和全部所述导线套。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的内壁上设有胶层。

可选地,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有胶层。

可选地,所述导线配合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线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导线配合段的长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导线配合段被配置为与导线的包覆段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套管由热塑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套管为PE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套管的导线配合段可与导线的包覆段配合在一起,从而分散了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有利于减弱包覆段相对于导线的线芯段的晃动,有效地避免了线芯段断裂。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端子本体-1,线芯套-11,导线套-12,套管-2,连接段-21,导线配合段-22,胶层-23,导线-3,线芯段-31,包覆段-3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和套管2。

端子本体1包括线芯套11和导线套12。线芯套11的一端和导线套1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通常,线芯套11可为金属材质,例如铜等;导线套12可为硬质绝缘塑料材质,例如PVC(聚氯乙烯)、PC(聚碳酸酯)等。

导线的线芯段可插设在线芯套11内,包覆段可插设在导线套12内。线芯套11受力形变后可与导线的线芯段组装在一起。

套管2包括连接段21和导线配合段22。连接段21套设在端子本体1外,以将套管2固定在端子本体1上。连接段21可通过过盈配合、热压或胶粘等方式固定在端子本体1上。

导线配合段22自导线套12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线芯套11的方向延伸,以与导线的包覆段相配合。导线配合段22与导线的包覆段之间的配合可为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等。导线配合段22与导线的包覆段之间的配合可通过热压或导线配合段22的塑性变形等方式实现。

使用时,先将导线的线芯段插设在线芯套11内,并将导线的包覆段插设在导线套12内。此时,套管2的导线配合段22与导线的包覆段配合在一起,起到支撑导线,分散导线受力的作用。接着向线芯套11施压,使得线芯套11发生形变而与导线的线芯段牢固地组装在一起。

本公开的接线端子的套管2的导线配合段22可与导线的包覆段配合在一起,从而分散了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有利于减弱包覆段相对于导线的线芯段的晃动,有效地避免了线芯段断裂。

可选地,线芯套11、导线套12和套管2同轴设置。三者的同轴设置有利于更有效地分散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护导线的效果。

可选地,连接段21包覆部分线芯套11和全部导线套12。这种设置有利于在保证套管2有效地连接在端子本体1的基础上,控制接线端子的成本。

可选地,连接段21的内壁上设有胶层23。在该实施方式中,胶层23可起到填满套管2和端子本体1之间的缝隙的作用,防止套管2与端子本体1脱离,更有效地分散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此外,胶层23还可起到粘接套管2和端子本体1的作用。

可选地,套管2的内壁上设有胶层23。在该实施方式中,胶层23可起到填满套管2和端子本体1以及导线之间的缝隙的作用,防止套管2与端子本体1以及导线脱离,更有效地分散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此外,胶层23还可起到粘接套管2和端子本体1以及导线的作用。

可选地,导线配合段2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线套12的长度。这种设置有利于套管2更好地支撑导线,更有效地分散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以起到更好的保护导线的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段21和导线配合段22的长度相等。这种设置有利于在保证套管2有效地保护导线的基础上,控制接线端子的成本。

可选地,导线配合段22被配置为与导线的包覆段过盈配合。根据导线配合段22的材质的不同,导线配合段22与导线的包覆段之间的过盈配合可通过对导线配合段22热压的方式实现,或由导线配合段22自身的塑性变形等的方式实现。

导线配合段22与包覆段过盈配合可使得套管2和导线更紧密地接触,从而使用套管2更有效地支撑导线。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可被分散,从而有利于减弱包覆段相对于导线的线芯段的晃动,避免线芯段断裂。

可选地,套管2由热塑性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要对套管2的导线配合段22进行热压处理。进行热压处理后的导线配合段22可紧密地包覆在导线的包覆段外,从而分散了导线的包覆段受到的外力,有利于减弱包覆段相对于导线的线芯段的晃动,有效地避免了线芯段断裂。

进一步地,套管2为PE(聚乙烯)材质。PE材质的套管2成本较低。

下面,以图3和图4中示出的接线端子实施例的使用状态,说明本公开的接线端子:

如图3和图4所示,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和套管2。

端子本体1包括线芯套11和导线套12。套管2包括连接段21、导线配合段22和胶层23。线芯套11、导线套12和套管2同轴设置。

连接段21包覆部分线芯套11和全部导线套12,胶层23位于连接段21和端子本体1之间。导线配合段22自导线套12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线芯套11的方向延伸。

使用时,先将导线3的线芯段31插设在线芯套11内,并将导线3的包覆段32插设在导线套12内。此时,套管2的导线配合段22环绕在导线3的包覆段32外,导线配合段22与包覆段32间隙配合。接着向线芯套11施压,使得线芯套11发生形变而与导线的线芯段组装在一起。套管2可起到支撑导线3,分散导线3受力的作用。

下面,以图5中示出的接线端子实施例的使用状态,说明本公开的接线端子:

如图5所示,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和套管2。

端子本体1包括线芯套11和导线套12。套管2包括连接段21、导线配合段22和胶层23。套管2为PE(聚乙烯)材质。线芯套11、导线套12和套管2同轴设置。

连接段21包覆部分线芯套11和全部导线套12,胶层23位于连接段21和端子本体1之间。导线配合段22自导线套12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线芯套11的方向延伸。

使用时,先将导线3的线芯段31插设在线芯套11内,并将导线3的包覆段32插设在导线套12内。此时,套管2的导线配合段22环绕在导线3的包覆段32外。接着向线芯套11施压,使得线芯套11发生形变而与导线的线芯段组装在一起。同时,对导线配合套22进行热压处理,使得导线配合段22紧密地包覆在包覆段32外。套管2可起到支撑导线3,分散导线3受力的作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