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389发布日期:2018-06-01 20:5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属于电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应用于车辆启动的锂电池较少,锂电池的电芯一般为长方体结构,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左侧面、右侧面、前端面、后端面,电芯左、右侧面的面积要大于上、下表面和端面的面积。锂电池电芯仅能输出固定的电压及电流,但对于汽车之类需要大电压或大电流的动力机械而言,即需要串联或并联多个电芯,并以多组转接板或转接线进行连接,而没有规划的排列及连接方式,会增加整体所占用的空间,并且此类电池要求启动电流很大,瞬时功率大,电芯之间连接方式采用转接板连接,电芯的正负极靠的比较近,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热量,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即有可能会融化相关的保护结构,导致电路短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20146826.5)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模组,包括一电池壳,电池壳的盖板上设有正极导电极柱与负极导电极柱,而一壳体结合于盖板的底端,壳体内设有第一定位区及第二定位区,第一定位区及第二定位区之间设有隔板,且该第二定位区位于正、负极导电极柱的下方,而该第一定位区设有数个具间隔的定位板,借以在数个电芯置放于第一定位区内时,借助该定位板隔离定位任二个电芯,并使数个电芯与正、负极导电极柱形成一定间距,以确保使用安全。

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借助定位板隔离定位任二个电芯,确保使用安全,同时便于散热,但是这种方案使得锂电池体积庞大,电芯容易晃动,电芯侧面不与壳体侧壁相贴合,容易发生空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便于电芯组散热的避免电芯发生空鼓的锂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电池,包括电芯、用于容纳电芯的电池壳、盖在电池壳上方的电池盖,电池壳内安装一用于固定多个电芯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方架设一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汇流排区,所述汇流排区包括用于穿设多个同极极耳的并联区和用于穿设多个正、负极极耳的串联区。区与区的分界处设置绝缘墙。

所述电池盖穿设极柱,所述电池盖与所述极柱固定连接,极柱下端连接一用于连接电极座的导电体。

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架把多个电芯固定在一起,进而一同放置于电池壳中,支架与电池壳的侧板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散热,同时支架为框架结构,便于电芯的热量及时挥发出来,并且电芯之间彼此贴合在一起,降低电芯发生空鼓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端盖把电芯进行分组放置,需要并联的电芯极耳放置于并联区,需要串联的电芯极耳放置于串联区,合理规划电芯的连接布局,同时设置绝缘墙对电芯的正负极进行隔离,避免电路短路。

所述极柱与电池盖可一体注塑成型,相比极柱固定于电池内部的方案,极柱的位置相对稳定,便于电池盖的安装,不需要校正极柱安装位置,提高了电池盖的安装精度和装配效率。极柱与电极座设置导电体,导电体的长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极柱与电芯的安装位置可调,极柱与电极座间隔可设置较远,便于散热。导电体分别与极柱和电极座螺接,相比现有技术的焊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延展性,抗震效果好,连接处不容易失效。

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架固定电芯组,使其可靠的固定在一起,不会晃动以及空鼓;设置端盖对电芯组的极耳进行隔离,能有效避免电路短路,并且电芯之间可以安全的贴合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电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绝缘墙矗立于汇流排区,绝缘墙沿分界区域横纵布置,其包括横向布置的横向绝缘墙和纵向布置的纵向绝缘墙,使得不同区域的极耳能够彼此隔离,有效避免电路短路。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横向绝缘墙沿着端盖居中布置,把端盖一分为二。所述纵向绝缘墙从横向绝缘墙侧面延伸至端盖边缘,形成所述汇流排区。不同的区域穿设不同的极耳,进而确定电芯的安装位置,使得电芯布局合理,提高电芯的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横向绝缘墙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基座,两端设置设有用于连接极耳的电极座,控制电路板安装于端盖的中间位置,其一端与电芯组的正极相连接,一端与电芯组的负极相连接,能够有效减少布线长度,布局更加合理,使其结构紧凑。所述基座四周设置用于螺接电路板的螺纹柱体。所述电极座端部设置用于螺接导电体的安装孔,为节省材料以及减少占用空间,基座和电极座分别为片状结构,无法与其他零部件有效螺接,因此设置螺纹柱体或螺母件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螺接,结构简单、实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串联区包括穿设多个正极极耳的正极部、穿设多个负极极耳的负极部,所述正极部与负极部之间设有串接部。所述串联区和并联区分别开设用于穿设极耳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口径下端宽,上端窄,便于穿设极耳,同时当极耳穿过以后,能够有效限位极耳位置。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导电体呈片状,其两端分别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用于螺接极柱的第一通孔和用于螺接电极座的第二通孔,紧固件穿过导电体的通孔分别螺接极柱和电极座,使其三者的连接更加可靠,抗震效果好,不易失效。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由于电芯的电极座放置于电池壳中,电池盖也是一个壳体,电池盖扣合于电池壳中,为了能安装导电体,所述第一通孔从下方穿设第一紧固件,第二通孔从上方穿设第二紧固件,解决了导电体不易安装固定的难题。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电池盖相邻极柱设置穿设孔,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穿设孔和第二通孔,将导电体拧紧在电极座上。拧紧工具穿过穿设孔,带动紧固件拧紧在电极座的连接螺母上,进而实现导电体固定于电极座上。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导电体开设遇到过大电流能够熔断的保险部,所述保险部的宽度小于导电体主体结构的宽度。在导电体上设置保险部,当极柱与电极座长时间过载后,会产生较多热量,导电体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保险部熔断,断开极柱和电极座的连接,保护整个电路。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极柱的竖向投影与电极座的竖向投影不重合,所述导电体的材料为铜合金,其沿着水平方向布置。极柱和电极座错位安装,两者通过导电体相连接,尽量增加极柱和电芯的电极座的安装距离,便于电芯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架把多个电芯固定在一起,进而一同放置于电池壳中,支架与电池壳的侧板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散热,支架与电芯紧密减少电芯空鼓的可能,结构实用,方案切实。

本实用新型设置端盖把电芯进行分组放置,需要并联的电芯极耳放置于并联区,需要串联的电芯极耳放置于串联区,合理规划电芯的连接布局,同时设置绝缘墙对电芯的正负极进行隔离,避免电路短路,使其结构紧凑。

所述极柱与电池盖可一体注塑成型,相比极柱固定于电池内部的方案,极柱的位置相对稳定,便于电池盖的安装,不需要校正极柱安装位置,提高了电池盖的安装精度和装配效率。极柱与电极座设置导电体,导电体的长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极柱与电芯的安装位置可调,极柱与电极座间隔可设置较远,便于散热。导电体分别与极柱和电极座螺接,相比现有技术的焊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延展性,抗震效果好,连接处不容易失效。

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架固定电芯组,使其可靠的固定在一起,不会晃动以及空鼓;设置端盖对电芯组的极耳进行隔离,能有效避免电路短路,并且电芯之间可以安全的贴合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电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换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面方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盖与支架、电芯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端盖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转换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盖,2-电池壳,3-支架,4-电芯,5-端盖,11-穿设孔,12-极柱,13-绝缘盖帽,14-导电体, 111-固定镶件, 141-第一通孔,142-第二通孔,143-保险部,151-第一紧固件,152-第二紧固件,31-框架,32-压紧板,33-支撑板,34-上接片,35-H形板,36-连接片,321-折边,351-螺栓,352-紧固螺母,331-底板通槽,41-电芯表面,42-电芯侧面,43-电芯端面,44-极耳,51-纵向绝缘墙,52-横向绝缘墙,53-通槽,54-串接部, 542-基座,541-螺纹柱体,55-电极座,551-螺母件,A-并联区,B-串联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12所示,一种锂电池,包括电芯4、用于容纳电芯4的电池壳2、盖在电池壳2上方的电池盖1。电池壳2内安装一用于固定多个电芯4的支架3,所述支架3为框架31结构,其侧面连接一用于压紧电芯侧面42的压紧板32。紧板32可以直接抵触电芯4的侧面,也可以通过其他保护结构,间接抵触于电芯4侧面。

所述支架3上方架设一端盖5,所述端盖5设置汇流排区,所述汇流排区包括用于穿设多个同极极耳44的并联区A和用于穿设多个正、负极极耳44的串联区B;区与区的分界处设置绝缘墙。

所述电池盖1穿设极柱,所述电池盖1与所述极柱固定连接,极柱下端连接一用于连接电极座55的导电体14。所述电池壳2上方罩设一电池盖1,所述电芯4包括电芯表面41、电芯侧面42、电芯端面43。

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架3把多个电芯4固定在一起,进而一同放置于电池壳2中,支架3与电池壳2的侧板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散热,同时支架3为框架31结构,便于电芯4的热量及时挥发出来;设置压紧板32压紧电芯4的侧面,避免电芯4空鼓,压紧板32和框架31螺接,方便拆卸,当电芯4放置框架后,再把压紧板32安装于框架31上,使得压紧板32能够与电芯4的侧面紧密贴合,结构实用,方案切实。

本实用新型设置端盖5把电芯4进行分组放置,需要并联的电芯4极耳44放置于并联区A,需要串联的电芯4极耳44放置于串联区B,合理规划电芯4的连接布局,同时设置绝缘墙对电芯4的正负极进行隔离,避免电路短路。

所述极柱与电池盖1可一体注塑成型,相比极柱固定于电池内部的方案,极柱的位置相对稳定,便于电池盖1的安装,不需要校正极柱安装位置,提高了电池盖1的安装精度和装配效率。极柱与电极座55设置导电体14,导电体14的长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极柱与电芯4的安装位置可调,极柱与电极座55间隔可设置较远,便于散热。导电体14分别与极柱和电极座55螺接,相比现有技术的焊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延展性,抗震效果好,连接处不容易失效。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支架3结构实施例,所述支架3的框架31上表面设置上接片34,其与端盖5相贴合,所述端盖5开设若干用于穿设极耳44的极耳44通槽53。所述框架31下表面设有一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33开设用于减重、散热的底板通槽331。所述框架31前、后端面分别连接一横放的H形板35,所述H形板35安装于框架31上端部。所述支撑板33上表面连接一用于与电芯4下表面相贴合的垫片。所述框架31下端部设有外伸的连接片36,所述连接片36设有与电池壳2的螺接的连接孔。

所述压紧板32为带有折边321的片状板材,所述折边321周边设置多个用于螺接框架31的通孔。所述折边321延伸至框架31外表面的外侧,两者通过紧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351和与螺栓相配套的紧固螺母352。所述螺栓351长度大于紧固螺母352的厚度和折边321的厚度之和,其固定于框架31的外表面,并依次穿设折边321的通孔、紧固螺母352,紧固螺母352把压紧板32拧紧在框架31上。相邻压紧板32设有用于与电芯侧面42相贴合的保护垫,保护垫位于压紧板和电芯侧面之间,使得电芯侧面能够均匀受力,避免局部受力。

如图6-8所示本实用新型端盖5结构实施例,所述端盖5的串联区B包括穿设多个正极极耳的正极部、穿设多个负极极耳的负极部,所述正极部与负极部之间设有串接部54。所述串联区B和并联区A分别开设用于穿设极耳44的通槽53,所述通槽53的口径下端宽,上端窄,便于穿设极耳44,同时当极耳44穿过以后,能够有效限位极耳44。所述串联区B的通槽53个数是并联区A的通槽53个数的2倍。

所述端盖5为绝缘的片状材料,其周边开设用于螺接支架3的连接孔。所述绝缘墙矗立于汇流排区。绝缘墙沿分界区域横纵布置,其包括横向布置的横向绝缘墙52和纵向布置的纵向绝缘墙51,所述横向绝缘墙52沿着端盖5居中布置,把端盖5一分为二;所述纵向绝缘墙51从横向绝缘墙52侧面延伸至端盖5边缘,形成所述汇流排区。

所述横向绝缘墙52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基座542,两端设置设有用于连接极耳的电极座55。所述基座542四周设置用于螺接电路板的螺纹柱体541;所述电极座55端部设置用于螺接导电体14的安装孔端部设置用于螺接导电体14的安装孔。所述螺母件551安装于电极座55端部的下表面,电极座55端部开设通孔,所述螺母件551的螺纹孔与所述通孔的竖向投影重合。

如图9-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1结构实施例,电池盖1的极柱底部开设螺纹孔,其连接一用于连接电极座55的导电体14,所述导电体14为片状结构,其制造材料为铜合金。所述极柱包括正极导电极柱、负极导电极柱,其凸出于电池盖1上端面。

所述极柱的竖向投影与电极座55的竖向投影不重合,两者保持一定距离,使其散热性好。所述导电体14沿着水平方向布置,其两端分别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用于螺接极柱的第一通孔141和用于螺接电极座55的第二通孔142。所述第一通孔141从下方穿设第一紧固件151,第二通孔142从上方穿设第二紧固件152。所述电池盖1相邻极柱设置穿设孔11,第二紧固件152依次穿过穿设孔11和第二通孔142,将导电体14拧紧在电芯4的电极座55上。所述穿设孔11上端设置一绝缘盖帽13,其下端设置设置用于螺接第二紧固件152的固定镶件111,所述固定镶件111可以为螺母,第二紧固件152为对应型号的内六角螺丝柱。所述电极座55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电芯4的极耳44,增大电芯4的输出功率,所述电极座55设置连接螺母,所述第二紧固件152和第二通孔142以及连接螺母的竖直投影相重合。

所述导电体14开设遇到过大电流能够熔断的保险部143,所述保险部143的宽度小于导电体14主体结构的宽度,保险部143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导电体14上设置保险部143,当极柱与电极座55长时间过载后,会产生较多热量,导电体14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保险部143熔断,断开极柱和电极座55的连接,保护整个电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