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031发布日期:2018-08-10 21:1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热管理一直是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核心,风冷散热是锂电热管理有效的方式之一,现有风冷散热主要通过风扇循环将电池模组内部热量导出。但风扇的面积有限,不能完全适配电池模组的大小,这样就会导致电池模组内部各个位置导出热量不均匀,电池模组内部温度不均匀对于电池性能影响较大,使得电池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工作充放效率有所差异,循环寿命也会有不同,更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内部各位置热量不均匀,严重影响电池模组寿命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罩设在所述电池模组外部的导风罩、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且与所述导风罩连接的第一端板、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导风罩连接的第二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外侧的用于将所述导风罩内的电池模组散发出的热量导出的第一风扇,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第一端板上与所述第一风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中心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风部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端板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端板导风条,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从所述第一端板边缘向其中心延伸至所述第一出风部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端板导风条组成第一端板风道。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呈弧线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风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的边缘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口经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口经,所述第一端板风道呈八字型。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一端板的边缘向所述的第二出风口的方向,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的高度依次增加。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导风罩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第二端板上出气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出风部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中心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出风部上设置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的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二端板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二端板导风条,所述第二端板导风条从所述第二端板边缘向内延伸至所述第二出风部且与所述第四出风口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端板导风条组成第二端板风道。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板导风条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的结构相同。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板风道与所述第一端板风道的结构相同。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还包括穿杆、与穿杆配合的螺母、第一端板固定架和第二端板固定架,所述第一端板固定架、第一端板、电池模组、第二端板和第二端板固定架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穿杆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穿杆通过所述固定孔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端板固定架、第一端板、电池模组、第二端板和第二端板固定架,并在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两侧与所述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由于设置了第一端板导风条,其不仅可以完成电池模组中心的热量导出,也可完成电池模组外围的热量的导出,使得电池模组内部各个位置的热量更加均衡,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中的风扇工作时的风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10、罩设在所述电池模组10外部的导风罩20、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一端且与所述导风罩20连接的第一端板30、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10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导风罩20连接的第二端板4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30外侧的用于将所述导风罩20内的电池模组10散发出的热量导出的第一风扇50,所述第一端板30与所述第二端板4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板40上设置有出气孔41;

所述第一端板30上与所述第一风扇5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中心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风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口31,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31连通的第二出风口32,所述第一端板30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端板导风条33,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33从所述第一端板30边缘向其中心延伸至所述第一出风部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32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端板导风条33组成第一端板风道34。

当电池模组10工作产生热量后,所述第一风扇50开始工作,将所述导风罩20内的电池模组10产生的热量抽至所述第一端板30内侧面处,其中电池模组10中心的热量从所述第一出风部上的第一出风口31被抽至第一风扇50外部,其中所述电池模组10外围的热量经过所述第一端板风道34的引导从所述第一端板30边缘处被抽至所述第二出风口32,并通过所述第一风扇50被抽至第一风扇50的外部,实现了电池模组10的散热,本实用新型中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由于设置了第一端板导风条33,其不仅可以完成电池模组10中心的热量导出,也可完成电池模组10外围的热量的导出,使得电池模组10内部各个位置的热量更加均衡,提高了电池模组10的寿命。图3中箭头表示电池模组内部热量的流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33呈弧线设置,可见减小第一端板风道34阻力,以获得最大导风量。

具体的,所述第一端板风道34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30的边缘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出风口32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口经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口经,使得所述第一端板风道34呈八字型。这样所述电池模组10外围的热量从所述第一端板风道34的第一端部进入所述第一端板风道34,并由于第一端部的口经与所述第二端部的口经的设置,使得所述热量带着一定的压力进入所述第二出风口32,并以可以以一定的速度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增加热量的流速。

进一步的,沿着所述第一端板30的边缘向所述的第二出风口32的方向,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33的高度依次增加,这样可以使得电池模组10中的更多的热量进入所述第一端板风道34,提高散热效率。

具体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端板风道34的宽度、第一出风口31、第二出风口32的大小来调节电池模组10各个位置的导风量,进而平衡电池模组10各个位置的散热效率,实现电池模组10的均温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电池模组10中各位置的温度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中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风扇(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上,且所述第二端板4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端板30的结构相同,所述导风罩20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21。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第二端板40上出气孔4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出风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出风部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中心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出风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出风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出风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的第四出风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端板40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二端板导风条(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端板导风条从所述第二端板40边缘向内延伸至所述第二出风部且与所述第四出风口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端板导风条组成第二端板风道(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所述第二端板导风条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端板导风条3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端板风道与所述第一端板风道34的结构相同。

这样,当导风罩20内电池模组10体积较大、散热量较大时,则同时启动第一风扇50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50和第二风扇同时向外抽风,由于所述导风罩20通风孔21的设置,可使得导风罩20内外形成循环,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和散热的均匀性。

具体的,所述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还包括穿杆60、与穿杆60配合的螺母70、第一端板固定架80和第二端板固定架90,所述第一端板固定架80、第一端板30、电池模组10、第二端板40和第二端板固定架90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穿杆60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穿杆60通过所述固定孔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端板固定架80、第一端板30、电池模组10、第二端板40和第二端板固定架90,并在所述第一端板30和第二端板40的两侧与所述螺母70紧固,实现所述电池模组10与所述第一端板30、第二端板40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导风功能的电池模组,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