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501发布日期:2019-03-27 09:5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属于工业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军用电子领域,信号的处理速度要求越来越快,对传递高速信号的连接器需求也越来越多,且系统向着集成化,微型化发展,因此对体积小、引脚密度高、传输速率高的连接器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用于子板背板之间的高速传输连接器,大都体积比较大,而体积较小的连接器,无法实现高速传输,无法在体积与传输速度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因此急需一种传输速率高、体积较小、端子数量多的连接器插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速率高、体积较小、端子数量较多的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基座合件及电介质板,基座合件包括基座本体、护管、若干插针,插针与护管连接于基座本体,基座本体包括上基座及下基座,基座合件连接于电介质板,外壳用于将基座合件盖合于电介质板,护管套接于插针外侧壁。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基座本体包括上基座及下基座,插针与护管连接于下基座。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插针包括插针一及插针二。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护管的基座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基座的矩形槽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插针一包括依次设置的插针一弹片、插针一凸起、倒刺凸包一、凸起一、插针一凹槽及插针一尾端。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插针二包括依次设置的插针二弹片、插针二凹槽、倒刺凸包二、凸起二及插针二尾端。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下基座设有下基座圆槽,下基座圆槽内设有矩形孔或下基座圆孔,矩形孔连接针一,下基座圆孔连接插针二,下基座圆槽连接护管,上基座设有用于穿过护管与插针的上基座圆孔。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上基座底部还设有基座凹槽。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下基座的底部还设有凸台及底部凹槽;凸台连接底部凹槽。

前述的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相邻上基座圆孔之间还设有哑铃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容纳较多的端子,端子外部的护管能够对插针起到保护的作用,两插针上的凸起、倒刺凹槽能够增强插针与基座之间的固定力,下基座底部的凸台及底部凹槽能够起到保护插针的作用,哑铃孔能够控制导体合件之间的差分阻抗,提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合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合件底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合件底部主视图;

图5是图4沿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针一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针二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合件与印制板压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护管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20-基座合件;30-电介质板;100-外壳;200-上基座;300-护管;400-插针一;500-下基座;600-插针二;201-上基座圆孔;202-哑铃孔;203-基座凹槽;301-矩形槽;401-倒刺凸包一;402-凸包;403-插针一弹片;404-插针一尾端;405-插针一凹槽;406-插针一凸起;501-矩形孔;502-下基座圆槽;503-下基座圆孔;504-凸台;505-底部凹槽;601-倒刺凸包二;602-凸起二;603-插针二弹片;604-插针二尾端;605-插针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包括外壳100、基座合件20及电介质板30,基座合件20包括基座本体、护管300、若干插针,插针与护管300连接于基座本体,基座本体包括上基座200及下基座500,基座合件20连接于电介质板30,外壳100用于将基座合件20盖合于电介质板30,护管300套接于插针外侧壁,基座本体包括上基座200及下基座500,插针与护管300连接于下基座500。护管300的基座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基座的矩形槽301(图9),矩形槽301能够使护管300的底部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护管300插入至下基座圆槽502时,能够配合更为紧密,

下基座500设有下基座圆槽502,下基座圆槽502内设有矩形孔501或下基座圆孔503,矩形孔501连接针一400,下基座圆孔503连接插针二600,下基座圆槽502连接护管300,上基座200设有用于穿过护管300与插针的上基座圆孔201。

如图3所示:为使插针二600更容易地压入下基座500中,在下基座500上设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凹槽505,下基座500上设有凸台504,目的是保护插针二600,防止插针二600接触到待安装的PCB板,避免产生跪针。

如图4所示:相邻上基座圆孔201之间还设有哑铃孔202,当相邻插针组成导体合件时,处于中间的哑铃孔202,使相邻导体合件之间形成空气段,降低相邻导体合件之间的介电常数。

结合图5至图7:本实施例的插针有两种,包括插针一400及插针二600。插针一400(图6)包括依次设置的插针一弹片403、插针一凸起406、倒刺凸包一401、凸起一402、插针一凹槽405及插针一尾端404,

插针二600(图7)包括依次设置的插针二弹片603、插针二凹槽605、倒刺凸包二601、凸起二602及插针二尾端604。

插针一弹片403与插针二弹片603均有三个弹片,插针加工之后,三个弹片中间向内弯曲,对与之连接的接头起到预压紧的作用。

当插针一400与插针二600通过矩形孔501插入至下基座500时,凸起一402及凸起二602与下基座500的下表面连接,防止插针被拔出,倒刺凸包一401及倒刺凸包二601与矩形孔501的内壁进行连接,进一步加强插针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8所示:上基座200底部还设有基座凹槽203,其目的是当基座合件20装配在电介质板30上时,使用工具插入槽203中,可以使上基座200从基座合件20上分开,方便电连接器的维修。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容纳较多的的端子,端子外部的护管300能够对插针起到保护的作用,两插针上的凸起、倒刺凹槽能够增强插针与基座之间的固定力,下基座底部的凸台504及底部凹槽505能够起到保护插针的作用,哑铃孔202能够控制导体合件之间的差分阻抗,提升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