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7405发布日期:2021-04-30 09:3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连接器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路连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插头与插座的配合,从而实现电路的连通,现有的插头与插座的连接通常采用相互挤压的弹簧拨片进行固定,从而防止脱落。但现有的弹簧拨片之间的挤压力较小,在无支撑物支撑的时候,由于连接器自身的重力,容易造成连接位置脱落,同时连接位置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连接位置短路或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使得连接稳定性降低。为此,提出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插头与插座连接器之间易脱落的问题;以达到加强插头与插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目的,保证插头与出走连接器之间的稳定性,保证插头用电及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插座及插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插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插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插座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壳,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插头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壳,所述第一连接壳与所述第二连接壳之间通过所述螺母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座的外壁和所述插头的外壁均设有限位部,所述插头外壁的限位部与所述插座外壁的限位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壳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壳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座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插座周向方向均匀设有滑动槽和限位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限位槽相连通,且所述滑动槽与所述限位槽组成“l”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滑动槽一端的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抵制板,所述抵制板与所述凹槽内壁之间连接有抵制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内壁均设有与所述滑动槽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与所述滑动槽的数量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尾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尾端均连接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螺母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连接壳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壳靠近所述第一外螺纹的内壁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二连接壳靠近所述第二外螺纹的内壁设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二内槽内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内槽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外壁靠近所述螺母的位置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螺母之间连接有拉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结构简单,且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加固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并且保证稳定性,避免出现在无支撑物支撑造成连接位置脱落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插头与插座连接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橡胶环和密封圈相互配合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提高连接器的防水性,且有利于防止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等污染物从连接缝隙中进入到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处对连接位置造成影响,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的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连接件、11为第一连接壳、12为第一外螺纹、13为第一内槽、14为轴承、15为拉绳、2为第二连接件、21为第二连接壳、22为第二外螺纹、23为第二内槽、24为橡胶环、3为插座、4为插头、5为螺母、6为限位部、61为滑动槽、62为限位槽、63为凹槽、64为抵制板、65为抵制弹簧、7为限位块、8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1与插座3活动连接,第二连接件2与插头4活动连接,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通过螺母5相连接;工作时,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方便拆卸与安装,两者通过螺母5相连接,从而保证了插头4和插座3连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1,第一连接件1包括与插座3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壳11,第一连接壳11与插座3相匹配,第二连接件2包括与插头4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壳21,第二连接壳21与插头4相匹配,第一连接壳11与第二连接壳21相匹配。

插座3的外壁和插头4的外壁均设有限位部6,插头4外壁的限位部6与插座3外壁的限位部6方向相反;其中第一连接壳11通过限位部6与插头4相连接,第二连接壳21通过限位部6与插座3相连接。

参阅图2,限位部6包括沿插座3周向方向均匀设有滑动槽61和限位槽62,滑动槽61与限位槽62相连通,且滑动槽61与限位槽62组成“l”状结构。

限位槽62靠近滑动槽61一端的侧壁设有凹槽63,凹槽63内转动连接有抵制板64,抵制板64与凹槽63内壁之间连接有抵制弹簧65,抵制弹簧65将抵制板64一端撑起。

第一连接壳11的内壁和第二连接壳21的内壁均设有与滑动槽61相匹配的限位块7,限位块7的数量与滑动槽61的数量一致。

第一连接壳11的尾端和第二连接壳21的尾端均连接有密封圈8,密封圈8为橡胶材质,且密封圈8呈喇叭状结构,密封圈8远离第一连接壳11的一端朝向密封圈8中间聚拢。

工作时,先将密封圈8的尾端翻至第一连接壳11的外壁,然后将第一连接壳11中的限位块7对着插座3外壁的滑动槽61插入,限位块7插进滑动槽61底部后,沿着限位槽62的方向旋转第一连接壳11至合适位置松手,抵制板64受抵制弹簧65的作用对限位块7起到抵制作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壳11套接在插座3的外壁并处于一定的固定状态,避免出现误碰第一连接壳11使得第一连接壳11掉落,最后将密封圈8翻回,使得密封圈8包裹在插座3的外壁,以此避免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等污染物从连接缝隙中进入到插头4与插座3的连接处,对连接位置造成影响,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按照上述方法将第二连接件2安装在插头4上,或者将第一连接件1活动连接在插头4上,第二连接件2活动连接在插座3上,也可实现插头4与插座3的连接效果。

参阅图3和图4,第一连接壳11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12,螺母5通过第一外螺纹12与第一连接壳11螺纹连接。

第二连接壳21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22,第二外螺纹22与第一外螺纹12相匹配。

第一连接壳11与第二连接壳21之间通过螺母5相连接。

第一连接壳11靠近第一外螺纹12的内壁设有第一内槽13;第二连接壳21靠近第二外螺纹22的内壁设有第二内槽23,第二内槽23内连接有橡胶环24,橡胶环24的尾端与第一内槽13相匹配。

第一连接壳11的外壁靠近螺母5的位置套接有轴承14,轴承14与螺母5之间连接有拉绳15,拉绳15能够限制螺母5的旋转范围,有利于防止螺母5旋转过头从第一连接壳11上掉落。

把第一连接壳11活动连接在插座3上,把第二连接壳21活动连接在插头4上,之后,将螺母5安装在第一连接壳11上,然后将插头4插进插座3里,此时第一连接壳11与第二连接壳21相接,橡胶环24位于两个连接壳内壁之间,能有效遮盖两个连接壳处的间隙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再将螺母5从第一连接壳11上旋转至两个连接壳之间即可实现第一连接壳11与第二连接壳21之间的连接,从而加固插头4与插座3的连接,操作简单快捷,其中插头4外壁的限位部6与插座3外壁的限位部6方向相反,有效避免连接后的第一连接壳11和第二连接壳21因误碰发生周向转动导致连接器掉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其中橡胶环24和密封圈8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提高连接器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加固插头4与插座3的连接并且保证稳定性,避免出现在无支撑物支撑造成连接位置脱落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插头4与插座3连接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