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剥线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097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剥线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线路的接线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剥线接线端子。
目前国内市场上通用的接线端子,多为普通的单面接续结构,每个接线端子整齐排列垂直固定在同一平面的端子基座上,每个端子外套有端盖,通过端子端盖上的接续孔进行接线,并旋转端盖或扭动螺丝进行固定。由于该接线端子的进线和出线是紧密的排列在同一平面内的基座上,接线时除第一排外围的端子易接续外,其余的接续孔都互相遮挡,操作时必须将导线前端折弯90°,从端子之间的间隙中穿过才能穿进接续。因此,存在着费时、费力、操作困难,接线混乱、检查和维修困难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出线分为上下两层,线路走向层次分明,便于接线和维修,不需专用工具便可操作,既省时又省力的自剥线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接线端子包括对称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和下半部均由两个压线体及内设有扁槽的接线体构成。上部与下部之间通过带有卡槽的卡簧进行上下卡接而构成电气连接。
上述的压线体与接线体之间采用铰接式连接,且两压线体可在同一铰轴上背向旋转打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U型接续原理,当电线被压入卡簧的U型卡槽时,其绝缘层被槽内的锋利切面双面切开接通线路,从而既提高了接线可靠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不需任何专用跳线工具便可操作,具有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检修容易的特点。
(3)接线端子内填充有绝缘树脂,可防水防潮,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且减小接剥力,降低接触电阻,改善电气性能。
(4)进线与出线分为上下两层,每两个接线端子构成一个独立的单体,一个单体可接两对线,线路走向层次分明,便于用户灵活运用,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排列组合,且发生故障时更换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参见图1、2该接线端子具有对称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与下半部均由包含有两个压线体1、接线体2的三部分构成,上下两接线体之间采用左、右双面卡接,压线体1与接线体2采用铰链式连接,两接线体之间通过4个带有U型槽的卡簧3进行上下卡接构成电气连接,上、下接线端是通过卡簧两端的U型卡槽将绝缘层切开而接通线路的。接线端子内填充有用于绝缘防水的树脂材料,可改善电气性能。
该接线端在装配时,先将四个卡簧从一端接线体2下方扁槽中插入至卡位,再将两接线体对接卡紧,将一定数量的接线端子排列装入端子基座后,再依次装上压线体1即可。
接线时先松开压线体1与接线体2之间的卡勾,将压线体绕铰轴向上旋转90°,将电线从两个圆形插线孔中插入,然后转下压线体1卡紧即可。为便于线路检测,在压线体的上端面设有测试孔4。
本接线端子适用导线线径为0.4mm~0.7mm,采用PBT阻燃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自剥线接线端子,由对称的上半部与下半部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半部与下半部均由包含有两个压线体(1)及内设有扁槽的接线体(2)构成,上部与下部之间通过带U型卡槽的卡簧(3)进行上下卡拉而构成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压线体(1)与接线体(2)之间采用铰接式连接,且两压线体可在同一铰轴上背向旋转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位于压线体(1)的上端面设有线路测试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接线端子采用ABS阻燃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剥线接线端子,由对称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构成。其特点是上半部与下半部块包含有两个压线体和接线体三部分,且两压线体可在同一铰轴上背向旋转打开。其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通过设有U型槽的卡簧进行上下卡拉构成电气连接。每两个接线端子构成一个独立的单体,每一单体可接两对线,比一个接线端子构成的一个独立单位所占用的面积更小。其进线与出线分为上下两层,具有线路走向分明,操作方便,检修容易等特点。
文档编号H01R4/24GK2250578SQ9524639
公开日1997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汉平 申请人:广州珠江通信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