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62134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B⑶(Bipolar-CMOS-DMOS)工艺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常规的双极型晶体管(bipolar)如图1所示,集电区埋层2上N型掺杂的外延形成的N型集电区3,采用高掺杂的集电区埋层2 (NBL),以降低集电区3电阻,采用高浓度高能量N型注入(N-SINK),连接集电区埋层2,形成集电极引出端。在N型外延上方注入中浓度的掺杂P型杂质形成基区5,然后重N型掺杂构成发射极,最终完成双极型晶体管的制作。在集成工艺中,由于NBL注入浓度非常高,会导致器件正常工作时候,基区与NBL之间产生大量的碰撞电离,影响器件的开态击穿电压(on-BV)。而为了得到较高的on-BV,必须降低此垂直型NPN管下方NBL浓度,但是这样会影响到集电区的电阻,并且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集成工艺平台上其它的器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0005]第一步,在轻掺杂的P型衬底上,进行N型埋层的注入,埋层注入利用掩膜版避开所述垂直型NPN器件的基区区域;
[0006]第二步,进行热过程推进,使注入的N型杂质向基区下方扩散,使得所述垂直型NPN器件P型基区下方的N型杂质浓度提高,N型埋层形成连通;
[0007]第三步,生长N型外延层;
[0008]第四步,利用掩膜版定义集电区沉阱,进行N型沉阱的注入;
[0009]第五步,利用掩膜版定义基区,进行P型基区的注入;
[0010]第六步,进行局部场氧化,形成场氧;
[0011]第七步,利用掩膜版进行发射区以及集电区接触注入区的杂质注入;再利用掩膜版进行基区接触注入区杂质注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中,P型衬底的体浓度为IxlO15?9xl015CM_3,N型埋层注入的杂质为磷、砷或锑,其体浓度为IxlO18?5x1019CM_3。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步中,N型埋层热推进的温度为900?1500°C,时间为10?500mino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步中,N型外延的体浓度为IxlO15?Ix117C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步中,N型沉阱用于连接集电区下的N型埋层,其体浓度为5xl018 ?5x1020CM-3。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步中,P型基区的体浓度为5xl016?9x1017CM_3。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七步中,发射区以及集电区接触注入区的体浓度为IxlO2ci?IxlO21CM-3 ;基区接触注入区的体浓度为Ix12q?1x1021CM-3。
[0018]本发明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N型埋层不采用大面积普注的方式,而是避开NPN器件的作为基区的区域,在其外围进行注入,然后通过热推进使外围的N型注入向基区下方扩散,使N型注入区连通,形成所述垂直型NPN器件的N型埋层,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既保证了器件较高的击穿电压,同时也具有较低的集电区电阻。
【附图说明】
[0019]图1?7是本发明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制造方法步骤图;
[0020]图8是TCAD模拟的传统的垂直型NPN器件与本发明工艺制造的器件净掺杂浓度分布图;
[0021]图9是TCAD模拟的传统的垂直型NPN器件与本发明工艺制造的器件击穿电压曲线图;
[0022]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制造方法工艺流程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是P型衬底,2是埋层注入区,3是N型外延,4是N型沉阱,5是P型基区,6是场氧,7是N型发射区,8是基区接触注入区,9是集电区接触注入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0026]第一步,如图1所示,在体浓度为IxlO15?9xl015CM_3的轻掺杂的P型衬底I上,进行N型埋层2的注入,N型埋层2注入的杂质为磷、砷或锑,其体浓度为IxlO18?5x1019CM_3。埋层2注入利用掩膜版避开后续将要作为所述垂直型NPN器件的基区的区域。
[0027]第二步,如图2所示,进行N型埋层的热推进,使注入的N型杂质向基区下方扩散(图中基区未示出,因基区还未形成,后续基区形成于埋层之上的外延层中,可参考图5),使得所述垂直型NPN器件P型基区下方的N型杂质浓度提高,N型埋层形成连通.
[0028]第三步,如图3所示,生长N型外延层3 ;所述N型外延层3的体浓度为IxlO15?IxlO17CM'
[0029]第四步,如图4所示,利用掩膜版定义集电区N型沉阱,进行N型沉阱4的注入;所述N型沉阱4用于连接集电区下的N型埋层,其体浓度为5xl018?5x102°CM_3。
[0030]第五步,如图5所示,利用掩膜版定义基区,进行P型基区5的注入;P型基区5的体浓度为5xl016?9x1017CM'
[0031]第六步,如图6所示,进行局部场氧化,制作场氧6。
[0032]第七步,如图7所示,利用掩膜版进行发射区7、基区接触注入区8以及集电区接触注入区9的杂质注入。发射区7以及集电区接触注入区9都为重掺杂N型区,其体浓度为1χ102°?1x1021CM_3 ;再利用掩膜版进行基区接触注入区8的P型杂质注入,基区接触注入区8的体浓度为IxlO20?IxlO21CM'
[0033]利用上述工艺制作出的垂直型NPN器件,利用TCAD (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Design)进行仿真得到如图8所示的掺杂浓度分布图。图中(a)是基于传统工艺制作的垂直型NPN器件的杂质分布图,(b)是本发明工艺制造的垂直型NPN器件的杂质分布图,N型埋层注入区域不包括P型基区下方,通过高温推进使注入的杂质向P型基区的下方扩散。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N型埋层往靠近发射区下方的方向上,其浓度是逐渐变淡的,存在分布梯度,而不是像(a)中传统工艺普注掺杂形成的均匀的N型埋层。图9是传统工艺与本发明形成的器件的on-BV仿真曲线图,其中NBL-NBL表示本发明的P型基区下方两者NBL之间的距离,传统工艺形成的P型基区下方NBL的体浓度非常高,器件在工作状态下,P型基区与NBL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碰撞电离,而本发明P型基区下方的NBL不是直接离子注入形成,基区下方的NBL浓度较低,从图9的仿真结果证明,本发明相对于传统工艺形成的器件,在保证较低的集电区电阻情况下,具有更高的on-BV值。
[003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在轻掺杂的P型衬底上,进行N型埋层的注入,埋层注入利用掩膜版避开所述垂直型NPN器件的基区区域; 第二步,进行热过程推进,使注入的N型杂质向基区下方扩散,使得所述垂直型NPN器件P型基区下方的N型杂质浓度提高,N型埋层形成连通; 第三步,生长N型外延层; 第四步,利用掩膜版定义集电区沉阱,进行N型沉阱的注入; 第五步,利用掩膜版定义基区,进行P型基区的注入; 第六步,进行局部场氧化,形成场氧; 第七步,利用掩膜版进行发射区以及集电区接触注入区的杂质注入;再利用掩膜版进行基区接触注入区杂质注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所述P型衬底的体浓度为IxlO15?9xl015CM_3,N型埋层注入的杂质为磷、砷或锑,其体浓度为IxlO18 ?5x1019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N型埋层热推进的温度为900?1500°C,时间为10?50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N型外延的体浓度为IxlO15?IxlO17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N型沉阱用于连接集电区下的N型埋层,其体浓度为5xl018?5x102°CM_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P型基区的体浓度为5xl016?9x1017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中,发射区以及集电区接触注入区的体浓度为1χ102°?Ix121CM-3 ;基区接触注入区的体浓度为IxlO20 ?IxlO21C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其基区下方的N型埋层是通过在基区两侧的注入,然后通过热推进形成连通,基区正下方不进行埋层注入,这样形成的器件既具有低的集电区电阻,同时也拥有较高的击穿电压,本发明所述垂直型NPN器件的制造方法,适用于BCD工艺,仅需修改集电区埋层的离子注入掩膜版,不需其他的离子注入,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不增加制造成本。
【IPC分类】H01L21-265, H01L21-331
【公开号】CN104576364
【申请号】CN201310509002
【发明人】慈朋亮, 李娟娟, 钱文生, 胡君, 刘冬华, 石晶, 段文婷
【申请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