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3545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电化学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封入有能够充放电的蓄电元件的电化学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或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作为适用于存储备份等用途 的电源,使用能够表面安装的电化学器件、例如双电层电容器或裡离子电池等。
[0003] 该电化学器件通常包括:具有上表面开口的凹部的绝缘性壳体、将该壳体的凹部 水密和气密地闭塞的导电性盖、封入在该闭塞凹部内的能够充放电的蓄电元件和电解液、 设于壳体的安装面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用于将该正极端子和蓄电元件的正极侧电连接 的正极配线、用于将该负极端子和蓄电元件的负极侧电连接的负极配线(参照专利文献 1)。
[0004] 上述蓄电元件将由活性物质构成的规定尺寸的第一电极片、由活性物质构成的规 定尺寸的第二电极片、由离子透过片构成的规定尺寸的隔片按第一电极片、隔片、第二电极 片的顺序层叠而构成。由于隔片使用具有比两电极片的外形尺寸稍大的外形尺寸的片,所 W该隔片的外周部分从两电极片向外侧稍微伸出。因此,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材料 有时因电化学器件的种类而相同和不同。
[0005] 另外,上述隔片承担防止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短路的作用、在第一电极片 和第二电极片的相对面间保持电解液的作用、容许所保持的电解液中的离子移动的作用, 因此,通常使用具有适于实现该些作用的厚度的纤维类多孔质片。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 有由具有空隙率约20?50%的高密度层和空隙率约50?80%的低密度层的多孔质片构 成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隔片。
[0006] 但是,在上述电化学器件中,电解液主要含浸于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隔片 中,该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大幅流动,但当在该过程中在两电极片中的电解液产生 分解或劣化等,则随之含浸于隔片的被两电极片夹着的部分的电解液被引入两电极片,虽 然该部分的电解液量为极微量,但也会产生减少的现象。
[0007] 在产生了该种现象的情况下,隔片的被两电极片夹着的部分从隔片的从两电极片 向外侧伸出的部分引入与被引入两电极片的量相当的量的电解液。但是,隔片的从两电极 片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厚度与被两电极片夹着的部分的厚度相同,且吸液度也相同,因此, 难W从自两电极片向外侧伸出的部分向被两电极片夹着的部分立刻引入电解液。另外,也 与含浸于从两电极片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电解液量为微量相互作用,在屡次产生上述现象 时,不能消除隔片的被两电极片夹着的部分的电解液量的减少,因该现象的累积而导致充 放电特性的降低。
[000引此外,上述"吸液度"的用语相当于在JIS - L - 1907规定的白雷克法炬yreck method)的吸水速度。另外,说明书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中,作为上述"吸液度"的单 位,使用 mm/lOmin。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 - 278068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 85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器件,即使在隔片的被两电极片夹着的部分屡 次产生电解液量减少的现象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消除该现象。
[0015]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的电化学器件包括壳体、盖、蓄电元件。
[0017] 上述壳体具有开口的凹部。
[0018] 上述盖与上述壳体的开口侧结合,在与上述凹部之间形成闭塞部。
[0019] 上述蓄电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多孔质的隔片。上述第一电极片具有 第一主面和形成于上述第一主面的周围的第一边缘面。上述第二电极片具有与上述第一主 面相对的第二主面、和形成于上述第二主面的周围的第二边缘面。上述隔片设置于上述第 一主面和上述第二主面之间。上述蓄电元件被封入上述闭塞部内,能够充放电地构成。
[0020] 上述电化学器件中,上述隔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部分。
[0021] 上述第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电极片和上述第二电极片之间。上述第二部分从上 述第一电极片和上述第二电极片向外侧伸出。上述第=部分设置于上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 部分,且与上述第一边缘面和上述第二边缘面的至少一方相接触。
[0022] 如果在充放电过程中两电极片中的电解液产生分解或劣化等,则随之含浸于隔片 的被两电极片夹着的第一部分的电解液被引入两电极片,虽然该部分的电解液量为极微 量,但也有产生减少的现象,根据本发明,即使产生该现象,含浸于第二部分的电解液也能 够根据吸液度差马上被引入第一部分,立即进行对该第一部分的电解液补充。另外,由于在 第二部分中含浸有相当量的电解液,所W即使屡次产生上述现象,也能够每次都立即进行 向第一部分的电解液补充。目P,即使在隔片的被两电极片夹着的部分屡次产生电解液量减 少的现象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消除该现象,且也能够将因该现象的累积而可能 产生的充放电特性的降低防患于未然。
[0023] 另外,由于设于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第S部分与两电极片的任意边缘面相接 触,所W,可通过从第=部分向该电极片补充电解液的补充作用来抑制含浸于第一部分的 电解液被引入两电极片而该第一部分的电解液量减少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化学器件的外观立体图。
[0025]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化学器件的沿着S11 - S11线的放大剖面图。
[0026]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放大俯视图。
[0027]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蓄电元件的配置前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引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隔片母材的配置方法(蓄 电元件的配置方法)的图。
[0029] 图6(A)是图2所示的电化学器件中的蓄电元件的主要部分概略剖面图,炬)是比 较例的电化学器件中的蓄电元件的主要部分概略剖面图。
[0030]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化学器件的外观立体图。
[0031] 图8是本发明第=实施方式的电化学器件的外观立体图。
[0032]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化学器件中的蓄电元件的配置前的结构的 立体图。
[0033]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隔片的配置方法(蓄电元 件的配置方法)的图。
[0034] 符号说明
[0035] 100、200、300…电化学器件
[0036] 11…壳体
[0037] 11a…凹部
[00%] 12 …盖
[0039] 13…蓄电元件
[0040] 13a…第一电极片
[0041] 13b…第二电极片
[0042] 131c、132c、133c、13c,…隔片
[0043] 13cl、13cl'…高吸液度部
[0044] 13c2、13c2'…低吸液度部
[0045] 13c3、13c3' …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7] [第一实施方式]
[0048] 图1?图5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化学器件。图1和图2所示的电化学器 件100包括壳体11、盖12、蓄电元件13、正极端子14、负极端子15、正极配线16、负极配线 17。
[0049] <壳体的结构〉
[0化0] 壳体11由氧化侣等绝缘体材料构成,形成为具有规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长方 体形状。另外,在壳体11的上表面形成有俯视轮廓为矩形且具有规定深度的开口的凹部 11a。目P,壳体11在其上面具有凹部11a的开口,其下表面被作为安装面使用。另外,在从 上观察壳体11时的四个角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俯视轮廓形成大致1/4圆的切口 1化。 在该壳体11上,除设有正极端子14、负极端子15、正极配线16和负极配线17之外,还设有 禪合环18和集电膜19。
[0051] 正极端子14由金等导电体材料构成,其形成为从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的 中央到下表面的截面成L字形,且具有规定的宽度。负极端子15由金等导电体材料构成, 其形成为从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的中央到下表面的截面成L字形,且具有与正极 端子14大致相同的宽度。
[0052] 省略图示,在因壳体11的材料等,即使在该壳体11的侧面和下表面直接形成正极 端子14和负极端子15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密合力的情况下,也可W预先在壳体11的侧面和 下表面形成用于提高正极端子14和负极端子15相对于该侧面和下表面的密合力的密合辅 助层(例如从壳体侧依次排列有鹤膜和镶膜等)。
[0053] 正极配线16由鹤等导电体材料构成,W从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的中央到 集电膜19的下表面的方式形成于该壳体11的内部。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正极配线16 包括;具有与正极端子14大致相同的宽度的部分(无符号)、从该部分向内侧延伸的合计 =个带状部16a、从各带状部16a的端向集电膜19延伸的合计=个柱状部16b。各柱状部 1化的位置在壳体11的凹部11a的底面不同,该各柱状部16b的上表面在该凹部11a的底 面露出。另外,正极配线16的从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露出的部分与正极端子14的 侧面部分电连接。
[0化4] 负极配线17由鹤等导电体材料构成,W从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的中央 到该壳体11的上表面的方式在壳体11的内部形成其一部分,且在壳体11的侧面和上表面 形成另一部分。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负极配线17包括;具有与负极端子15大致相同的 宽度且位于壳体11内的部分(无符号)、从该部分向外侧延伸且位于壳体11内的合计两个 带状部17a、与各带状部17a连续位于壳体11的两个切口 1化的内面上的合计两个带状部 17b、与各带状部1化连续位于壳体11的上表面上的合计两个扇状部17c。另外,负极配线 17的从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露出的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