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4127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利用电流驱动的发光元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便是利用OLED作为发光元件的显示器,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自发光型的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广视角、高对比、高反应速度的优点,从而被视为取代液晶显不器的最佳选择。OLED显不器不像一般的液晶显不器,本质上OLED显不器不须要偏光片便能达成显示功能。因此,OLED显示器的外表面通常是光滑平坦的,当光线从外界投射向OLED显示器时,入射的光线从OLED显示器表面反射向观看者,因此干扰了使用者所看到的显示影像。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偏光膜或抗反射膜贴附在显示器的外侧表面,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含基板、光吸收层、主动阵列结构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光吸收层配置在第一表面上,且光吸收层具有至少一个露出第一表面一部分的开口。主动阵列结构位于第二表面上,且包含至少一条资料线、至少一条栅极线以及至少一个电性连接栅极线和资料线的开关元件。在垂直基板的方向上,光吸收层同资料线与栅极线的其中至少一条重叠。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开关元件,且在垂直基板的方向上,有机发光二极管与开口重叠。
[000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主动阵列结构还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以及至少一个驱动晶体管,其中驱动晶体管电性桥接驱动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且在垂直基板的方向上,光吸收层与驱动线重叠。
[000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主动阵列结构还包含至少一条电容线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电容线的电容结构,且其中开关元件具有一个连接电容结构的漏极,且在垂直基板的方向上,光吸收层与电容线重叠。
[000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其中第一电极位于有机发光层与主动阵列结构之间。
[000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宽度大致上等于开口的宽度。
[0008]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此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提供基板,该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b)形成主动阵列结构在第一表面上;(C)形成第一保护层覆盖主动阵列结构;(d)形成光吸收层在第二表面上,光吸收层具有多个露出第二表面的开口 ;(e)形成第二保护层覆盖光吸收层;以及(f)移除第一保护层,以露出主动阵列结构;(g)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在露出的主动阵列结构上。
[000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述方法是依序进行步骤(a)至步骤(g)。
[001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在步骤(g)之后,还包含:形成保护基板覆盖有机发光二极管。
[001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在步骤(g)之后,还包含:移除第二保护层。
[001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保护层包含正型光阻,且第二保护层包含负型光阻;或者第一保护层包含负型光阻,且第二保护层包含正型光阻。
[001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pl)提供基板,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p2)形成光吸收层在第一表面上,光吸收层具有多个露出第一表面的开口 ;(p3)形成保护层覆盖光吸收层;(p4)形成主动阵列结构在第二表面上;以及(P5)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主动阵列结构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动阵列结构的电路构成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动阵列结构与光吸收层的俯视不意图。
[0017]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6A-图6E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中多个工艺过程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公开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实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说明。
[0021]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叙述许多特定细节以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以下的实施例。然而,可在无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为简化附图,公知的结构与装置仅示意性地显示在图中。
[0022]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0的剖面示意图。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0包含基板110、光吸收层120、主动阵列结构130、以及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150。
[0023]基板110具有第一表面111以及第二表面112,且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相对。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大致平行。基板110可为刚性基板或是可挠性基板。举例而言,基板110可为玻璃基板、不锈钢基板、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基板、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基板、聚酰亚氨基板、聚碳酸酯基板或可挠性超薄玻璃基板。
[0024]光吸收层120配置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上,并且光吸收层120具有至少一个露出第一表面111 一部分的开口 122。在一实施方式中,光吸收层120可吸收波长在约380nm至约780nm范围内的光线,更明确地为约400nm至约700nm。在一实施方式中,光吸收层120可吸收波长介于约400nm至约700nm范围内每一波长的光线,且平均的光吸收率为约70%至约100%。在一实施方式中,光吸收层120的图案大致上呈现矩阵式的外观,更具体的说,光吸收层120的每一开口 122的轮廓为矩形,并且每一开口 122大致上对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不器100的每一个次像素区域。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光吸收层120为多个长条图案所构成,而且每一个开口 122的轮廓为长条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吸收层120的图案为网状。在一具体实例中,光吸收层为包含黑色染料(或颜料)、光阻材料以及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物。在另一实施例中,光吸收层可包含无机黑色颜料(pigment)以及铅硼硅玻璃的混合物,并利用高温烧结程序,使黑色颜料借由铅硼硅玻璃而粘固在基板110上。
[0025]更详细地说,光吸收层120是配置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0的外侧表面,用来吸收从外界投射向面板的环境光线,从而提高显示画面的品质。一般而言,基板110具有光滑平坦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当光线从外界投射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0时,平坦的第一表面111及/或主动阵列结构130中的金属层131形成极佳的反射面,入射的光线从金属层131及/或第一表面111反射向使用者,因此干扰了使用者所看到的影像画面。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使用偏光膜或抗反射膜贴附在显示器的外侧表面。但是,偏光膜或抗反射膜会同时吸收显示器所发出的光线,造成显示器的亮度降低。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而言,这却造成极大的困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