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74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也可以形成为与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143不同的长度。
[0149]在此,在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中,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件,在卷绕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X轴方向平行的虚拟轴)的方向上彼此错开地卷绕。而且,正极以及负极在各自的错开的方向的端缘部,具有未形成活性物质层的部分(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
[0150]具体来说,第一电极体161在卷绕轴方向的一端(X轴正方向的端部),具有层叠了正极的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端部161a以及161b。此外,同样地,第二电极体162在X轴正方向的端部,具有层叠了正极的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端部162a以及162b。另外,端部161a、161b以及端部162a、162b包含在上述的端部160a内。
[0151]而且,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通过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等的焊接等而与第二电极体162的正极侧的端部162b接合。此外,关于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3也同样地,通过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等的焊接等而与第一电极体161的正极侧的端部161a接合。
[0152]此外,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通过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等的焊接等而与第二电极体162的正极侧的端部162a接合。此外,关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5也同样地,通过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等的焊接等而与第一电极体161的正极侧的端部161b接合。
[0153]即,在第一电极体161,连接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3以及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5,在第二电极体162,连接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以及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这样,在多个电极体连接部中,在多个电极体中的I个电极体的正极或负极连接配置有2个电极体连接部。
[0154]此外,该多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至少I个电极体连接部形成为:在与电极体的连接部分,厚度变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电极体连接部形成为:在与电极体的连接部分,厚度变薄。
[0155]即,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141侧的厚度(Dl)相比,与第二电极体162的连接部分的厚度(D2)变薄。此外,关于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3也同样地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141侧的厚度相比,与第一电极体161的连接部分的厚度变薄。
[0156]此外,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141侧的厚度(D3)相比,与第二电极体162的连接部分的厚度(D4)变薄。此外,关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5也同样地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141侧的厚度相比,与第一电极体161的连接部分的厚度变薄。
[0157]加强部146、147是与多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任意一个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端子连接部141连接,加强该电极体连接部与端子连接部141的连接强度的部位。此外,加强部146,147与连接至I个电极体的2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至少I个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端子连接部141连接。
[0158]S卩,加强部146、147与多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最外侧的电极体连接部即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143以及端子连接部141连接,加强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143与端子连接部141的连接强度。具体来说,加强部146与端子连接部141的侧面(Y轴方向正侧的侧面)以及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连接,加强部147与端子连接部141的侧面(Y轴方向负侧的侧面)以及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3连接。
[0159]这样,在正极集电体140中,形成为与I个电极体连接的2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一者的电极体连接部与端子连接部141的连接强度大于另一者的电极体连接部与端子连接部141的连接强度。即,形成为多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最外侧的电极体连接部与端子连接部141的连接强度大于其他的电极体连接部与端子连接部141的连接强度。
[0160]更具体来说,加强部146是从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的上端部(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沿着端子连接部141的侧而(Y轴方向正侧的侧面),在端子连接部141的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的肋材(rib)。此外,加强部147是从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3的上端部(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沿着端子连接部141的侧面(Y轴方向负侧的侧面),在端子连接部141的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的肋材。
[0161]另外,加强部146、147并不限定于肋材,只要是起到加强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143与端子连接部141的连接强度的作用的形状,就可以是平板状等任何形状。此外,加强部146、147设为用与其他部位相同材质来形成,但也可以通过强度比其他部位高的材质来形成。
[0162]连结部148是将与多个电极体连接的多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相邻的2个电极体连接部进行连结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具体来说,连结部148将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5进行连结。此外,连结部148连接于端子连接部141的后方的侧面(X轴方向正侧的侧面)的中央部分,还具有将端子连接部141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以及145进行连接的功能。
[0163]此外,连结部148配置在多个电极体中的相邻的2个电极体之间。S卩,连结部148配置在第一电极体161与第二电极体162之间。此外,连结部148通过与间隔件400抵接,来限制正极集电体140的移动。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164]此外,在正极集电体140中,端子连接部141、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以及143、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以及145、加强部146以及147、和连结部148通过对I块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以及/或者拉伸加工而形成。即,各个电极体连接部不从端子连接部141扭转而进行折弯等来形成。
[0165]接着,对于绝缘构件120以及130的构成详细进行说明。另外,绝缘构件120以及绝缘构件130具有同样的构成,因此以下进行对于绝缘构件120的说明,省略对于绝缘构件130的说明。
[0166]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构件120的构成的立体图。具体来说,该图是从里侧的斜下方观察图3所示的绝缘构件120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0167]如该图所示,绝缘构件120具备绝缘构件主体部121、以及绝缘构件壁部122。绝缘构件主体部121是绝缘构件的主体,是配置在正极集电体140与容器100的盖体110之间对正极集电体140与容器100进行绝缘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此外,在绝缘构件主体部121,形成有插入正极端子200的连接部210的开口部120a。
[0168]在此,开口部120a为圆形状的贯通孔,具体来说,具有与连接部210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另外,开口部120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状、四边形状等,但优选为与连接部210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此外,开口部120a只要是插入连接部210的开口部则也可以不是贯通孔,也可以是切口成半圆形状、矩形状的切口部等。
[0169]绝缘构件壁部122是从绝缘构件主体部121的外缘向下方(Z轴负方向)突起的突起状的壁部,将平板状的构件形成为环状使得包围绝缘构件主体部121的外缘的周围。在此,绝缘构件壁部122具有与后面叙述的间隔件400的第二突起部411、412卡合的卡合部122a、122b0
[0170]卡合部122a、122b是平板状的部位,通过与该间隔件400的第二突起部411、412进行卡合,来限制间隔件400向容器100内的移动。另外,卡合部122a、122b也可以是从绝缘构件主体部121的外缘向下方(Z轴负方向)突起的突起状的部位(突起部)。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171]接着,对于间隔件400以及500的构成详细进行说明。另外,间隔件400以及间隔件500具有同样的构成,因此以下进行对于间隔件400的说明,省略对于间隔件500的说明。
[0172]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间隔件400的构成的立体图。具体来说,该图是从里侧的斜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间隔件400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0173]此外,图9A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间隔件400的第一限制部分413的构成放大来表示的立体图。此外,图9B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间隔件400的第二限制部分即内侧限制部分414以及外侧限制部分421、431的构成放大来表示的立体图。具体来说,图9A是将图8所示的间隔件400的A部放大来表示的图,图9B是将图8所示的间隔件400的B部放大来表示的图。
[0174]另外,内侧限制部分414以及外侧限制部分421、431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二限制部分”中,第一限制部分413以及该第二限制部分(内侧限制部分414以及外侧限制部分421、431)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限制部”中。
[0175]如这些图所示,间隔件400具备间隔件主体部410、间隔件侧壁部420以及430、和间隔件底面部440。间隔件主体部410是间隔件400的主体,具有第二突起部411以及412、第一限制部分413、构成第二限制部分的内侧限制部分414、和限制部侧方配置部415以及
416。
[0176]第二突起部411、412配置于间隔件主体部410的上端部(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其是向上方(Z轴正方向)突起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第二突起部411、412通过与绝缘构件120进行卡合,从而对间隔件400相对于绝缘构件120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且限制间隔件400向第一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177]第一限制部分413配置于间隔件主体部410的上部(Z轴方向正侧的部分)的中央部分,其是向前方(X轴方向负侧)突起,并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部位(限制部)。即,第一限制部分413配置在多个电极体中的相邻的2个电极体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2个电极体即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之间),朝向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突出地形成。
[0178]由此,第一限制部分413加强间隔件400的强度。此外,第一限制部分413通过与正极集电体140进行卡合,来限制正极集电体140向正极集电体140的电极体连接部的侧方即第一方向(X轴方向)、以及正极集电体140的电极体连接部的长边方向即第二方向(Z轴方向)的移动。
[0179]具体来说,如图9A所示,第一限制部分413具有第一上表面部413a以及第一突起部413b。第一上表面部413a是第一限制部分413的上侧(Z轴方向正侧)的面,是配置于正极集电体140的连结部148的下方的平面形状的部位。此外,第一突起部413b是从第一上表面部413a向上方(Z轴方向正侧)突起的沿Y轴方向延伸的肋材,突出地配置于正极集电体140的侧方。
[0180]然后,第一上表面部413a通过与正极集电体140进行卡合来限制正极集电体140向第二方向的移动,第一突起部413b通过与正极集电体140进行卡合来限制正极集电体140向第一方向的移动。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181]内侧限制部分414配置于间隔件主体部410的下部(Z轴方向负侧的部分)的中央部分,其是向前方(X轴方向负侧)突起,并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部位(限制部)。即,内侧限制部分414配置于2个电极体即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之间,朝向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突出地形成。由此,内侧限制部分414加强间隔件400的强度。
[0182]具体来说,如图9B所示,内侧限制部分414比第一限制部分413更向前方(X轴方向负侧)以及侧方(Y轴方向)突出,具有第二上表面部414a以及414b。S卩,第二上表面部414a以及414b是通过内侧限制部分414比第一限制部分413更向侧方(Y轴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内侧限制部分414的上侧(Z轴方向正侧)的面,是配置于正极集电体140的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以及145的下方的平面形状的部位。
[0183]然后,内侧限制部分414的第二上表面部414a以及414b通过与正极集电体140进行卡合,来限制正极集电体140向第二方向(Z轴方向)的移动。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另外,内侧限制部分414还担负从下方支撑第一限制部分413,加强第一限制部分413的强度的作用。
[0184]限制部侧方配置部415、416配置于间隔件主体部410的上部(Z轴方向正侧的部分)的第一限制部分413的两侧方(Y轴方向的两侧),其是向前方(X轴方向负侧)突起,并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部位。限制部侧方配置部415、416具有如下功能:加强间隔件400的强度,并且对间隔件400相对于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进行定位。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185]间隔件侧壁部420、430是从间隔件主体部410的两侧面朝向前方(X轴负方向)突出的部位。具体来说,间隔件侧壁部420、430是沿着间隔件主体部410的两侧面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且平板状的部位,具有构成间隔件400的第二限制部分的外侧限制部分 421、431。
[0186]外侧限制部分421、431配置于间隔件侧壁部420、430的下部(Z轴方向负侧的部分),其是向前方(X轴方向负侧)突起,并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部位(限制部)。即,外侧限制部分421、431配置于2个电极体即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的两侧,朝向第一电极体161以及第二电极体162突出地形成。由此,外侧限制部分421、431加强间隔件400的强度。
[0187]具体来说,如图9B所示,外侧限制部分421以及431向间隔件主体部410内突出,外侧限制部分421具有第三上表面部421a,外侧限制部分431具有第三上表面部431a。即,第三上表面部421a以及431a是通过外侧限制部分421以及431向彼此对置的方向(第三上表面部421a为Y轴负方向,第三上表面部431a为Y轴正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外侧限制部分421以及431的上侧(Z轴方向正侧)的面,是配置于正极集电体140的下方的平面形状的部位。
[0188]然后,外侧限制部分421以及431的第三上表面部421a以及431a通过与正极集电体140进行卡合,来限制正极集电体140向第二方向(Z轴方向)的移动。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189]另外,第三上表面部421a以及431a是形成为朝向间隔件主体部410内高度变高的倾斜面。即,第三上表面部421a形成为朝向Y轴负方向高度变高,第三上表面部431a形成为朝向Y轴正方向高度变高。由此,能够限制正极集电体140向Y轴方向的移动。
[0190]间隔件底面部44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