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8474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正极集电体140中的端子连接部141、加强部146、147以及连结部148同样的构成,故省略说明。
[0277]在此,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92和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94形成为间隔相同,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93和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95也形成为间隔相同。此外,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94和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95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191侧相反的一侧的间隔变窄。即,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94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95的间隔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191侧的间隔D7相比,与端子连接部191侧相反的一侧的间隔D8变窄。
[0278]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蓄电元件,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尤其是在如下的情况下有效:在使2个内侧电极体连接部彼此间的间隔变窄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使正极集电体190与电极体连接。另外,在本变形例3中,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多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至少I个电极体连接部形成为,在与电极体的连接部分,厚度变薄。关于负极集电体150,也能够采用同样的构成。
[0279](变形例4)
[0280]接着,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进行说明。
[0281]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正极集电体240的构成的立体图。
[0282]如该图所示,正极集电体240具有端子连接部241、外侧电极体连接部242、243、内侧电极体连接部244、245、加强部246、247、以及连结部248。在此,端子连接部241、外侧电极体连接部242、243、内侧电极体连接部244、245、以及加强部246、247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正极集电体140中的端子连接部141、外侧电极体连接部142、143、内侧电极体连接部144、145、以及加强部146、147同样的构成,故省略说明。
[0283]连结部248具有加强筋(bead)部249。具体来说,加强筋部249是为了提高连结部248的强度而形成于连结部248的加强部。即,与配置有加强部246、247的外侧电极体连接部242、243相比,内侧电极体连接部244、245与端子连接部241的连接强度更低,所以在内侧与外侧的连接强度之差较大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设置加强筋部249来调整连接强度之差。
[0284]这样,连结部248担负作为如下的加强部的作用: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244、245以及端子连接部241连接,并加强内侧电极体连接部244、245与端子连接部241的连接强度。
[0285]在此,加强筋部249形成为在连结部248的中央部分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并且向正极集电体240的内侧(X轴方向负侧)突出。即,加强筋部249通过连结部248的外侧(X轴方向正侧)的面具有凹形状而连结部248的内侧(X轴方向负侧)的面具有凸形状的加强筋而形成。
[0286]另外,加强筋部249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连结部248的外侧(X轴方向正侧)的面具有凸形状而连结部248的内侧(X轴方向负侧)的面具有凹形状的加强筋而形成。此外,加强筋部249也可以构成为,仅一个面具有凸形状,另一个面不具有凹形状而是平面形状。
[0287]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蓄电元件,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尤其是连结部248具有加强筋部249,所以能够使正极集电体240的强度提高,并能够使耐振动性或耐冲击性提高。关于负极集电体150,也能够采用同样的构成。
[0288](变形例5)
[0289]接着,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进行说明。
[0290]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蓄电元件11的构成的图。另外,在该图中,示出了透视容器主体111,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容器100的内部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0291]如该图所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电元件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蓄电元件10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还具备底面间隔件600。另外,关于其他的构成,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蓄电元件10同样的构成,故省略详细说明。
[0292]底面间隔件600是配置于容器100的底面部(容器主体111的底面部)的平板状的绝缘构件,其配置于隔着电极体相对置的2个侧面间隔件即间隔件400以及500的下方。具体来说,底面间隔件600与间隔件400的间隔件底面部440、以及间隔件500的间隔件底面部540连接,将间隔件底面部440与间隔件底面部540连结。
[0293]即,通过将底面间隔件600与间隔件底面部440以及间隔件底面部540进行固定,从而在容器100的底面部侧将隔着电极体相对置的2个间隔件400与500连结。
[0294]例如,能够在将间隔件400以及500从电极体的两侧安装于正极集电体140以及负极集电体150之后,将底面间隔件600与间隔件底面部440以及间隔件底面部540进行固定,由此制造蓄电元件11。
[0295]另外,底面间隔件600和间隔件底面部440以及间隔件底面部540的固定方法可以是嵌合、焊接、熔敷、粘接、紧固螺丝等任何方法。此外,底面间隔件600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棒状等。此外,关于底面间隔件600的材质,只要是绝缘性的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定。
[0296]此外,底面间隔件600只要将间隔件400以及500在容器100的底面部侧进行连结即可,并不限定于与间隔件底面部440以及540进行固定。即,例如在间隔件400以及500没有间隔件底面部440以及540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底面间隔件600固定于间隔件400以及500的下端部。
[0297]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蓄电元件11,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尤其是将隔着电极体相对置的2个间隔件400以及500在容器100的底面部侧进行了连结,所以即使在对蓄电元件11从外部施加有振动、冲击时,也能够使耐振动性或耐冲击性提高。
[0298]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电元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即,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所有点均为例示而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299]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加强部与连接至I个电极体的2个电极体连接部中的一者的电极体连接部进行了连接,但也可以配置有与2个电极体连接部的双方连接的2个加强部。即,也可以还配置有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端子连接部连接的加强部。
[0300]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加强部与外侧电极体连接部连接,但也可以取代外侧电极体连接部而与内侧电极体连接部连接。
[0301]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加强部与端子连接部的侧面以及外侧电极体连接部连接,但也可以例如与端子连接部的背面以及外侧电极体连接部连接。
[030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集电体的连结部配置在相邻的2个电极体之间,但连结部的位置也可以是电极体的侧方等,并不限定于配置在2个电极体之间。
[0303]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间隔件的第一限制部分配置在相邻的2个电极体之间,但第一限制部分的位置也可以是电极体的侧方等,并不限定于配置在2个电极体之间。
[0304]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集电体和电极端子通过基于连接部的紧固而连接,但基于连接部的连接方法并不限定于紧固,也可以通过任何方法来连接。
[0305]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蓄电元件具备2个电极体,但蓄电元件也可以仅具备I个电极体,还可以具备3个以上的电极体。即,蓄电元件只要具备I个以上的电极体即可,集电体所具有的多个电极体连接部只要与该I个以上的电极体连接即可。
[0306]例如,图22中示出仅具备I个电极体的蓄电元件的情况的间隔件的一例。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间隔件401的构成的立体图。
[0307]如该图所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间隔件401取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间隔件400的第一限制部分413、内侧限制部分414、以及限制部侧方配置部415、416、417而具备突出部
417。S卩,由于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电元件仅具备I个电极体,因而I个集电体仅具有2条电极体连接部。因此,间隔件401具有作为通过与该2条电极体连接部进行抵接来限制集电体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分的外侧限制部分421、431,但不具有第一限制部分413以及内侧限制部分414。
[0308]具体来说,外侧限制部分421以及431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朝向电极体突出地形成,其是通过第三上表面部421a以及431a与正极集电体的2条电极体连接部的前端部进行抵接(卡合)来限制正极集电体向第二方向(电极体连接部的长边方向、Z轴方向)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分。由此,间隔件401能够抑制正极集电体的摇动,因而能够抑制正极集电体发生变形或产生损伤,使耐振动性或耐冲击性提高。
[0309]这样,在本变形例中,例示了蓄电元件仅具备I个电极体的情况,并示出了间隔件不具有第一限制部分而具有第二限制部分的构成,但间隔件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第二限制部分而具有第一限制部分。即,例如在蓄电元件具备2个以上的电极体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不具有第二限制部分而具有第一限制部分的间隔件,能够抑制集电体的摇动,并能够使耐振动性或耐冲击性提高。
[0310]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集电体的2个电极体连接部与I个电极体连接,但与I个电极体连接的电极体连接部的数量并无限定,既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0311]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第二方向为Z轴方向,但第二方向只要是与第一方向(X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即,第二方向既可以是Y轴方向,也可以是其他的与X轴方向交叉的方向。
[031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负极集电体具有与正极集电体同样的构成,但也可以仅正极集电体具有上述的构成。或者也可以仅负极集电体具有上述的构成。
[0313]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固定于容器的固定构件是将集电体与容器进行绝缘的绝缘构件,但固定构件只要是固定于容器的构件即可,并不限定于该绝缘构件。
[0314]此外,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任意组合而构筑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也可以在上述变形例2或3中实施变形例I所涉及的变形,或者在上述变形例I?3中实施变形例4所涉及的变形,或者在上述变形例I?4中实施变形例5所涉及的变形。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上述那样的蓄电元件来予以实现,也能够作为蓄电元件所具备的集电体、间隔件或绝缘构件来予以实现。
[0315]工业实用性
[0316]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蓄电元件等。
【主权项】
1.一种蓄电元件,具备: 电极端子; 电极体; 集电体,其将所述电极端子以及所述电极体电连接;以及 容器,其容纳所述电极体以及所述集电体, 所述集电体具有: 端子连接部,其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以及 电极体连接部,其与所述电极体连接, 所述蓄电元件还具备间隔件,所述间隔件配置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电极体连接部的侧方, 所述间隔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通过在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电极体连接部的长边方向上与所述集电体的一部分进行抵接,来限制所述集电体向所述长边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蓄电元件具备多个所述电极体, 所述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部分,所述第一限制部分朝向所述电极体突出地形成,并通过与所述集电体的一部分进行抵接来限制所述集电体向所述长边方向的移动, 所述第一限制部分配置在所述多个所述电极体中的相邻的2个所述电极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集电体具有多个所述电极体连接部、以及将多个所述电极体连接部中的相邻的2个电极体连接部进行连结的连结部, 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限制部分通过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连结部进行抵接,来限制所述集电体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限制部分具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配置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电极体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限制部具有第二限制部分,所述第二限制部分朝向所述电极体突出地形成,并通过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电极体连接部的前端部进行抵接来限制所述集电体向所述长边方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电极体连接部的前端部向远离所述电极体的方向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间隔件在所述长边方向上与所述容器的底面部直接或间接地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蓄电元件具备隔着所述电极体相对置的2个所述间隔件, 所述2个间隔件是在所述容器的底面部侧进行连结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蓄电元件还具备固定于所述容器的固定构件, 所述间隔件以及所述固定构件的至少一者具有通过与另一者进行卡合来限制所述间 隔件向所述容器内的移动的第二突起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从集电体悬挂电极体的构成中也能抑制集电体受损的蓄电元件。为此,本发明的蓄电元件(10)具备:正极端子(200);电极体;正极集电体(140),其将正极端子(200)以及电极体电连接;以及容器(100),其容纳该电极体以及正极集电体(140),正极集电体(140)具有:端子连接部,其与正极端子(200)连接;以及电极体连接部,其与电极体连接,蓄电元件(10)还具备配置于正极集电体(140)的电极体连接部的侧方的间隔件(400),间隔件(400)具有通过在正极集电体(140)的电极体连接部的长边方向上与正极集电体(140)的一部分进行抵接来限制正极集电体(140)向该长边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
【IPC分类】H01M10-04
【公开号】CN104795586
【申请号】CN201510012931
【发明人】岸本知德
【申请人】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公告号】DE102015200482A1, US20150207125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