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44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向两端,相互向外地突出形成有爪54。
[0055]下面,参照图1OA - 10C、图1lA — IlC对罩体60的构造进行说明。
[0056]罩体60通过将金属板切断为所需要的形状、弯曲加工而形成,具有:沿着壳体40的侧壁45配置的细地延伸的延伸部61、和从延伸部61的两端向同一方向直角弯曲并分别延长形成的延长部62。这些延长部62在壳体40的一对侧壁46的各半部沿侧壁46配置。
[0057]在延伸部61的延伸方向两端分别突出形成有弹簧片63,另外,分别突出形成有基板连接部64。
[0058]弹簧片63由在与延伸部6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从延伸部61向上方突出形成且以前端位于罩体60的内侧(延长部62弯曲的侧)的方式向下方折回的基部63a、从基部63a的前端向延伸部61的延伸方向延长形成的中间部63b、从中间部63b的前端向与延伸部6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长形成的接片部63c构成。
[0059]接片部63c从中间部63b的前端向下方突出形成之后,成为向上方折回的形状,以比中间部61更靠罩体60的内侧的方式设置。此外,接片部63c的前端以朝向延伸部61侧的方式弯曲。
[0060]具有上述的形状的弹簧片63如图1OC所示那样弯曲加工之前的形状(展开形状)成为曲柄形状的形态。
[0061]基板连接部64与弹簧片63相反地从延伸部61向下方突出形成,用于与表面安装连接器100的基板的接地图形的连接。
[0062]另一方面,在各延长部62突出形成有卡止片65。卡止片65在从延长部62向上方突出形成后,成为以前端位于罩体60的内侧的方式向下方折回的形状,在其前端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突出形成有爪65a。另外,在各延长部62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部66,位于该突部66和基板连接部64之间的延伸部61和延长部62的连结部分在上方错开高出I台阶。
[0063]连接器100通过在壳体40上分别压入触点50及罩体60而组装。
[0064]触点50从壳体40的下面向壳体40的触点插入孔42压入并安装。触点50的接触部52配置于壳体40的槽41,外部连接部51的前端从侧壁45稍稍突出。
[0065]罩体60的一对卡止片65向设于壳体40的侧壁46的凹部49压入并安装于壳体40。延伸部61的下面与侧框48接触,另外,高出I台阶的延伸部61和延长部62的连结部分的下面与角框47接触。基板连接部64插入于侧框48和角框47间的间隙。
[0066]弹簧片63的基部63a成为围绕侧壁45的上面的形状,前端位于侧壁45的内侧。中间部63b和侧壁45的内面分离,接片部63c成为相对于侧壁45的内面位于中间部63b的内侧,且前端朝向上方即朝向对方连接器插入的一侧的状态。
[0067]在壳体40上安装有一对罩体60,通过一对罩体60,壳体40成为被包围的状态。
[0068]如上述那样,安装触点50及罩体60后,完成图5A — 5D、图6A、6B所示的连接器100。
[0069]图12A - 12C表示与连接器100嵌合的对方连接器(插头连接器)200,对方连接器200构成为包括:成为长方形状的厚板状的壳体70和排列保持于壳体70内的多个触点80。壳体70设为树脂制,触点80嵌入成形并配置于壳体70。
[0070]在壳体70的上面形成有与连接器100的凸部44卡合的凹部71,在该凹部71的周围,框状地构成向连接器100的槽41、43插入、嵌合的嵌合部72。触点80以规定的间距分别排列于嵌合部72的一对长边,以包围嵌合部72的方式设置并在嵌合部72的外面、内面及上面露出。触点80的一端作为外部连接用从壳体70的下面侧向侧方突出。此外,在该例中,位于嵌合部72的一对长边的各两端的触点80’制成与连接器100的罩体60的弹簧片63接触的接地触点。
[0071]图13A表不为将表面安装于基板(图不省略)的连接器100和表面安装于另一基板(图示省略)的对方连接器200嵌合而使之对向的状态,图13B表示连接器100和对方连接器200嵌合的状态。另外,图14A、14B表示连接器100和对方连接器200嵌合的状态的剖面。
[0072]连接器100和对方连接器200的嵌合通过向连接器100的槽41、43插入对方连接器200的嵌合部72来进行。由此,如图14A所示,以对方连接器200的触点80被连接器100的触点50的接触部52夹持的方式将两者接触、连接。
[0073]另一方面,对方连接器200的接地触点80’如图14B所示与连接器100的罩体60的弹簧片63的接片部63c接触,两者被连接。
[0074]这样将连接器100和对方连接器200电连接。
[0075]在上述的连接器100中,与现有的连接器相同,罩体60具有与对方连接器200的接地触点80’接触的弹簧片63,但是,弹簧片63具有向与罩体60的延伸部61的延伸方向、即壳体40的侧壁45的与高度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的中间部63b。该中间部63b与侧壁45的内面分离且可弹性变形,因此,由于具有这种中间部63b,从而在该例中能够大幅加长弹簧片63的长度。而且,由于制成围绕侧壁45的上面的形状的弹簧片63的基部63a的弯曲半径也变大,且作为弹簧发挥功能,因此,该基部63a也有助于加长弹簧片63的长度。
[0076]因此,根据具有上述的构成的连接器100,即使使连接器100的高度低,也能够制成使罩体60的弹簧片63柔软,具有可靠性、耐久性的连接器,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低高度。
[0077]此外,弹簧片63构成为,因中间部63b的存在,从而即使与对方连接器200的接地触点80’接触而变形,弹簧片63的接片部63c的前端也不与弹簧片63的另一部位接触。由此,即使在由于例如弹簧片63的尺寸、加工偏差或与对方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的偏差等而弹簧片63产生不可避免的大的变形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形,能够获得良好的变形状态。
[0078]图15作为这种状态的一例,表示由于尺寸偏差,而在侧壁45的内面侧弯曲的接片部63c的前端部分(弯曲部分)的长度变长的弹簧片63’与接地触点80’接触时的状态,可知弹簧片63’的接片部63c的前端与弹簧片63’的其它部位不接触,获得良好的变形状态。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排列保持在所述壳体的触点; 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周围的罩体, 所述罩体由板材构成,并具备沿所述壳体的侧壁延伸的延伸部和与对方连接器的接地触点接触的弹簧片, 所述弹簧片具有:沿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从所述延伸部突出形成且以前端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的方式折回的基部、从所述基部的前端向所述延伸方向延长形成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的前端向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长形成的接片部, 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侧壁的内面分离, 所述接片部相对于所述内面位于所述中间部的内侧且前端朝向所述对方连接器插入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片的展开形状为曲柄形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片部的前端向所述内面侧弯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片部的前端向所述内面侧弯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即使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接地触点接触而使所述弹簧片变形,所述接片部的前端也不与所述弹簧片的其它部位接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即使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接地触点接触而使所述弹簧片变形,所述接片部的前端也不与所述弹簧片的其它部位接触。
7.如权利要求I?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片分别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两端。
8.如权利要求I?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形为长方形状, 所述罩体具有从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向相同方向弯曲成直角且分别延长形成的延长部。 由一对所述罩体包围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I?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表面安装于基板, 与所述基板的接地图形连接的基板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罩体。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由壳体、排列保持在壳体的触点、安装于壳体的周围的罩体构成,罩体由板材构成,并具备沿壳体的侧壁延伸的延伸部和与对方连接器的接地触点接触的弹簧片。弹簧片具有:沿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从延伸部突出形成且以前端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的方式折回的基部、从基部的前端向所述延伸方向延长形成的中间部、从中间部的前端向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长形成的接片部,中间部与所述侧壁的内面分离,接片部相对于所述内面位于中间部的内侧且前端朝向所述对方连接器插入的一侧。即使将连接器低高度化,也能够使罩体的弹簧片柔软,能实现连接器的低高度化。
【IPC分类】H01R13-516, H01R13-648
【公开号】CN104795696
【申请号】CN201410754256
【发明人】竹永悠一, 镰田一史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Jae电子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公告号】US2015020724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