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轧装置、滚轧方法、产生的电解质膜以及由至少一个这样滚轧出的膜形成的电力存储组件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32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2个圆柱体112和122之间的空间附近发生堵塞,则下圆柱体122在气动元件131上施加竖向向下力,这压缩该元件131内部的空气并且产生距圆柱体112和122微小的距离(通过下圆柱体122的运动)。如果在元件131中获得大于预定压力的压力,这可以触发释放阀132。因此空气从气动元件131离开使气动元件131放气,并且这能够使水平杆150落下并且能够完全释放下圆柱体122的运动,从而使圆柱体112和122的旋转和滚乳停止(由于对下圆柱体122的运动的检测)。
[0098]在这种情况下,明显的是,控制机构160通过复位机构180保持在适当位置,复位机构180确保该组调节杠杆164和170没有游隙的稳定接触。这样,在恢复到生产状态期间,通过随后对元件131重新加压,圆柱体112和122的初始位置在不需要额外调节的情况下重新获得。
[0099]现在将描述附图5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0100]图5示出了装置100,装置100包括框架106 (在图5中部分示出),框架106承载包括上圆柱体112的固定组件110和包括下圆柱体122的可动组件120,下圆柱体122通过接触机构130朝向上圆柱体112受压,接触机构130包括气动元件131,气动元件131抵靠水平杆被支撑,水平杆将两个铰接臂连接,两个铰接臂支撑下圆柱体122进行旋转,并且水平杆在两个铰接臂之间延伸。
[0101]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与之前参照图2至图4描述的实施例的实质不同之处在于控制机构160的结构。事实上,图5中示出的控制机构160这里也在圆柱体122的每个端部处包括成组的两个杠杆164和170,所述两个杠杆164和170置于可动组件120与控制螺钉162之间。但两个杠杆164和170不与位于下圆柱体122的臂下方的水平杆接触,而在下圆柱体122的轴线X2附近的区域123中以及膜F在圆柱体112与122之间通过的位置直接与下圆柱体122的轴承121接触。
[0102]图5中示出的设置在可动组件120的每个端部上的调节装置160是数字控制的,其中并联地使调节装置160产生增量。
[0103]根据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为了使不同杠杆之间的联接尽可能地精确,每个元件在必须形成接触的位置附近(轴承120和一个杠杆170)都装配有销127、177,销127、177为此目的插入在设置在轴承121或杠杆170的凹部中,并且如有必要产生不同元件之间的线性接触。
[0104]更确切地,图5示出了在165 (D)处铰接在框架106上的初级杠杆164。初级杠杆164在E处抵靠螺钉162的端部被支撑,又在C处被支撑在联接到次级杠杆170的销177上。
[0105]次级杠杆170在171 (A)处铰接在框架106上并且在B处压靠与下圆柱体122的轴承121成一体的销127。
[0106]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复位机构180包括若干受压地预加应力的弹簧182。
[0107]更确切地,根据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包括弹簧182的复位机构180设置成分别连结到两个杠杆164和170中的每一个。
[0108]根据图5中示出的特定且非限制性实施例,第一杠杆164的比率为4而第二杠杆170的比率为6。
[0109]控制机构160的调节螺钉162此时通过马达161驱动。该马达161可以根据在滚车L机的输出部处采集的测量值在闭合回路中进行控制。
[0110]还明显的是,根据图5,杠杆164和170没有抵靠框架106支撑而是通过相应的轴线165和171 (杠杆164和170能够绕轴165和171枢转)连接到框架106。然而,杠杆164和170的旋转轴线165和171具有与前一实施例的支撑点C和D相同的作用,都能够在杠杆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使力倍增并且使位移距离倍减。
[0111]检测装置也包括装配有本体192和探针194的传感器,但此时本体192附接到框架106并且抵靠属于可动组件120的臂124的突起部125。
[0112]其它改变特别包括的是,轴承121在气动元件131上的支撑通过支撑板140直接支撑而不是通过枢转联接杆支撑(如之前参照图2描述的,其中,支撑板又安装到枢轴(没有力的加倍))。
[0113]现在将描述附图6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0114]图6也示出了装置100,装置100包括框架106,框架106承载包括上圆柱体112的固定组件110和包括下圆柱体122的可动组件120,下圆柱体122通过接触机构130朝向上圆柱体112受压,接触机构130包括气动元件131,气动元件131联接到水平杆150,水平杆150将两个在X3处铰接的臂124连接,臂124支撑下圆柱体进行旋转。
[0115]图6还示出了包括两个杠杆164和170的控制机构160,杠杆164和170置于可动组件120与附接到框架106的控制螺钉162之间。
[0116]初级杠杆164在D处铰接在框架106上并且在E处抵靠螺钉162的端部被支撑,并且又在C处支撑在次级杠杆170上。距离比DE/DC大于I以实现上述力的倍增。
[0117]次级杠杆170在A处铰接在框架106上,在B处抵靠联接到下可动组件120的杆150被支撑。距离比AC/AB同样大于I以实现上述力的倍增。
[0118]复位机构180逆着调节螺钉162施加的力对第二杠杆170加压。因此,即使弹性接触机构130被移除,次级杠杆170仍保持抵靠初级杠杆164被支撑并且初级杠杆仍保持与调节螺钉162接触。
[0119]当然,之前描述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涵盖根据其范围的所有变型。
[0120]图7还在特定实施例中组合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变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其进行描述。
[0121]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变型中,气动元件131可以由集成有机械保险器的弹性机械元件133取代,例如通过断裂起始器135预加压力的弹簧,如图7中所示。还明显的是,气动元件的弹性封套的形式不限于已经在前面的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
[0122]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也可以包括若干并列的接触机构130。因此,在附图7中更确切地示出了框架106与可动组件120之间并列的两个弹性机械接触元件133a和133b。
[012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控制机构160可以不包括杠杆,而是包括单个手动调节螺钉162 (或者任何等效的装置,比如机动螺钉、凸轮或者具有滚珠螺杆的电动致动器等),手动调节螺钉162直接靠置在轴承121或者下圆柱体122的臂部124上,或者甚至包括支撑在轴承的可动区域上的坡度楔块上。图7示出了这种调节致动器,该调节致动器位于基准162下方,直接对联接至可动组件120的轴承121的止挡部129施加应力。
[0124]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可动圆柱体122与框架106的连接装置可以不是通过枢转臂部124所实现的枢转连接装置,而是横向于滚乳方向的直线式侧部连接装置 128。
[012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还能够以相同并且不独立的方式来驱动位于下圆柱体122的任一侧上的两个控制机构160。
[0126]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也可以包括防弯曲装置,该防弯曲装置阻止上圆柱体112在由于产品碾压而造成的推力的作用下在其中心处略微的挠曲。
[0127]当自动地控制可动装置时,可选地,在膜制造期间,可动装置根据从测量传感器获得的数据、特别是根据定位在辊乳机的输出部处的厚度被控制。图7中用附图标记195示出了这种厚度传感器。
[0128]如前所述,可动圆柱体122通常为装置的下圆柱体,并且弹性接触机构130定位在下圆柱体122下方且施加向上的竖向力。然而,可动圆柱体122可以是上圆柱体。圆柱体也能够定位在相同的水平高度处,如图7所示,膜F的移位方向在滚乳区域中是竖向的。
[0129]固定组件110和可动组件120分别可以包括如图2、图5和图6中示出的单个圆柱体(辊乳机类型的圆柱体,称作DU0)、如图7所示的位于固定组件110上的两个圆柱体(辊乳机类型的圆柱体,称作QUARTO),固定组件110包括工作圆柱体112a,工作圆柱体112a与膜接触并且被支撑在支撑圆柱体112b上,可动组件120也包括工作圆柱体122a,工作圆柱体122a面向圆柱体112a和支撑圆柱体122b或者甚至多于两个圆柱体(例如,称为“Sendzimir vault” 的棍乳机等)。
[0130]优选地,具有其耳轴的圆柱体成一体而具有良好的几何形状,并且最重要的具有最优的尺寸稳定性,而不管运行状况(特别地,温度和滚乳应力)如何。
[0131]明显的是,在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极为有利,这是因为本发明在膜宽度的范围内产生了几乎等于微米级别的精度,所述膜宽度双倍于将被定位到电池中的两个膜的常规宽度(或者总计约为31cm)。
[0132]出于简化的目的,以上描述提及滚乳“膜”。但本发明不必限于特定类型的膜(特别是单层膜)。多层膜能够滚乳成单件或者在进行滚乳造操作时能够同时进行另外的操作。
[0133]例如,图2示出了同样是根据本发明的对复合结构进行层压和滚乳,复合结构在输入端3处包括单独的膜F0、Fl和F2,例如,中心电解质膜FO夹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