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659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晶体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绝缘棚.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 Transistor:1GBT)是广泛应用于逆变器、电机驱动等高电压大电流领域的电力元器件,应具有关断时的阻断电压,即击穿电压(breakdown voltage)高,导通压降低的特点。
[0004]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IGBT结构剖面图,为了图纸的简洁明了,图1所示的剖面仅为左侧,右侧是与左侧对称的;如图1所示,为了具备高击穿电压的性能,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延伸N-漂移区的物理长度或采用低浓度晶圆(衬底)的方法,但是,这会导致N-漂移区的电阻增加,从而出现导通压降增大,电力损耗加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导通压降增大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减小P基区(P-base)之间的结型场效应管(Junct1n Field-Effect Transistor,JFET)中的电阻,但是这会导致关断(OFF)时凹入式棚■极(recessed gate)出现电场增强效应(Field enhancement effect)(即P基区和N-漂移区的曲面电场增强),从而导致击穿电压降低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能缓解现有的IGBT导通压降大的问题,并消除关断时P型基区和N-漂移区的曲面发生的电场集中,从而能提高击穿电压,确保IGBT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正面外延生长成的N-漂移区;在上述N-漂移区上制备形成栅极和发射极的上部端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集电极的下部端子;在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栅极结构处设有刻蚀沟槽,在所述刻蚀沟槽内注入P型掺杂剂,P型掺杂剂扩散形成P型屏蔽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P型屏蔽层的厚度为0.Ιμπι?ΙΟμ??;所述P型屏蔽层的浓度为10ncm 3至 10 19cm 3。
[0008]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准备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外延生长形成预定厚度的N-漂移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集电极的下部端子;
52、对半导体衬底上表面上预定形成栅极的部分进行沟槽刻蚀,在刻蚀处内注入P型掺杂剂;
53、在刻蚀的所述沟槽内壁上形成绝缘膜,在所述绝缘膜的表面形成由导体构成的导电栅极; 54、在预定形成基区的部位刻蚀掉导体,并在该刻蚀部位注入P型掺杂剂;
55、对步骤S2注入的P型掺杂剂及步骤S4注入的P型掺杂剂进行热处理,使其扩散,形成P型屏蔽层和基区;
56、在所述N-漂移区上进行光刻加工,在光刻处注入N型掺杂物,引出形成发射极。
[0009]进一步的,所述P型掺杂剂为+3价的硼离子,通过扩散或离子注入工艺注入所述沟槽的刻蚀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绝缘膜由可以采用二氧化硅、氧氮化硅、氮化硅、氧化铪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0011]作为优选,所述构成导电栅极的导体由多晶硅、钨、铝中的一种或上述物质的化合物制成。
[0012]本发明公开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通过在栅极的下方加入一个P型屏蔽层,能缓解现有的IGBT导通压降大的问题,并消除关断时P型基区和N-漂移区的曲面发生的电场集中,从而能提高击穿电压,确保IGBT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在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阐述。
[0015]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2的正面外延生长成的N-漂移区3 ;在上述N-漂移区3上制备形成栅极6和发射极7的上部端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2的背面形成集电极的下部端子;在半导体衬底2表面形成栅极结构处设有刻蚀沟槽,在所述刻蚀沟槽内注入P型掺杂剂,P型掺杂剂扩散形成P型屏蔽层9 ;
作为优选,所述P型屏蔽层9的厚度为0.Ιμπι?ΙΟμπι;所述P型屏蔽层的浓度为10ncm 3至10 19cm 3,0.1 μ m和10 μ m是考虑实际IGBT实施例的尺寸和栅极的大小选择的最小厚度和最大厚度,实际上,小于0.1 μπι的P型屏蔽层难以实现,大于10 μπι的Ρ型屏蔽层也难以通过硅的扩散实现。
[0016]本发明公开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通过在栅极的下方加入一个Ρ型屏蔽层,能缓解现有的IGBT导通压降大的问题,并消除关断时Ρ型基区和Ν-漂移区的曲面发生的电场集中,从而能提高击穿电压,确保IGBT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0017]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准备半导体衬底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外延生长形成预定厚度的Ν-漂移区3,在所述半导体衬底2的背面形成集电极1的下部端子;
52、对半导体衬底2上表面上预定形成栅极6的部分进行沟槽刻蚀,在刻蚀处内注入Ρ型掺杂剂,在具体实施中,此时注入的Ρ型掺杂剂可为+3价的硼离子,通过扩散或离子注入工艺来实现; 53、在刻蚀的所述沟槽内壁上形成绝缘膜,在所述绝缘膜的表面形成由导体构成的导电栅极;所述绝缘膜就是栅极氧化膜,可以采用二氧化硅、氧氮化硅、氮化硅、氧化铪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所述构成导电栅极的导体由多晶硅、钨、铝中的一种或这些物质的化合物制成;
54、在预定形成基区的部位刻蚀掉导体,并在该刻蚀部位注入P型掺杂剂,形成P型掺杂区;
55、对步骤S2注入的P型掺杂剂及步骤S4注入的P型掺杂剂进行热处理,使其扩散,形成P型屏蔽层9和基区4 ;热处理工序是为了基区和P型屏蔽层的退火而进行的;
56、在所述N-漂移区上进行光刻加工,在光刻处注入N型掺杂物,在N型掺杂区5引出形成发射极7。
[0018]如上述工艺步骤所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公开的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IGBT不同,在栅极下方插入P型屏蔽层,而且在形成栅极前,先进行沟槽蚀刻工序,蚀刻后立即注入P型掺杂物,无需使用掩膜,而且屏蔽层的形成是与热加工形成基区4同时进行的,因此能节省热预算。
[0019]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正面外延生长成的N-漂移区;在上述N-漂移区上制备形成的栅极和发射极的上部端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包括集电极的下部端子;在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栅极结构处设有刻蚀沟槽,在所述刻蚀沟槽内注入P型掺杂剂,P型掺杂剂扩散形成P型屏蔽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屏蔽层的厚度为0.1 μ m ~ 10 μ mD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屏蔽层的浓度为 10ncm 3至 10 19cm 3。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51、准备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外延生长形成预定厚度的N-漂移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集电极的下部端子; 52、对半导体衬底上表面上预定形成栅极的部分进行沟槽刻蚀,在刻蚀处内注入P型掺杂剂; 53、在刻蚀的所述沟槽内壁上形成绝缘膜,在所述绝缘膜的表面形成由导体构成的导电栅极; 54、在预定形成基区的部位刻蚀掉导体,并在该刻蚀部位注入P型掺杂剂; 55、对步骤S2注入的P型掺杂剂及步骤S4注入的P型掺杂剂进行热处理,使其扩散,形成P型屏蔽层和基区; 56、在所述N-漂移区上进行光刻加工,在光刻处注入N型掺杂物,引出形成发射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剂为+3价的硼离子,通过扩散或离子注入工艺注入所述沟槽的刻蚀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由可以采用二氧化硅、氧氮化硅、氮化硅、氧化铪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导电栅极的导体由多晶硅、钨、铝中的一种或上述物质的化合物制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正面外延生长成的N-漂移区;在上述N-漂移区上制备形成栅极和发射极的上部端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集电极的下部端子;在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栅极结构处设有刻蚀沟槽,在所述刻蚀沟槽内注入P型掺杂剂,P型掺杂剂扩散形成P型屏蔽层。本发明公开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通过在栅极的下方加入一个P型屏蔽层,能缓解现有的IGBT导通压降大的问题,并消除关断时P型基区和N-漂移区的曲面发生的电场集中,从而能提高击穿电压,确保IGBT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IPC分类】H01L21/331, H01L29/739, H01L29/06
【公开号】CN105322003
【申请号】CN201510636248
【发明人】赵喜高
【申请人】深圳市可易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