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67125阅读:来源:国知局
a上侧的上侧结构部分的沿着高度方向Z的长度为1.5mm左右。另外,从固定部4的下表面4a到弹性片部6的顶端为止的沿着高度方向Z的长度、即从固定部4的下表面4a向下侧突出并插入于基板3的孔部3b的下侧结构部分的沿着高度方向Z的长度L2为0.2mm左右,比基板3的板厚短。
[0086]通过将插入口 5c与触点部7之间的距离设为1.7mm左右,能够利用充分分离的两个位置来保持线状导体2a。由此,能够容易地以使线状导体2a相对于基板3竖立的状态保持线状导体2a,而不使线状导体2a倒向与基板3平行的方向。因此,能够缩小线状导体2a在基板面3a上占用的空间。
[0087]在触点部7和弹性片部6向基板3的孔部3b中插入0.2mm左右的状态下,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被固定于基板3。即使采用将触点部7设置在基板3之上的结构,为了将插入口 5c与触点部7充分地分离,也需要将插入口 5c设置于与基板面3a进一步分离的位置。因此,在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中配置于基板3上侧的上侧结构部分在高度方向Z上会大型化。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触点部7配置于基板3所具备的孔部3b的内侧,使触点部7在孔部3b的内侧与线状导体2a导通接触。这样一来,能够使插入口 5c与触点部7充分分离,同时,与将触点部7配置于与固定部4的下表面4a相比更靠下侧的量(与长度L4大致相同的长度的量)相应地,能够使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中配置于基板3的上侧的上侧结构部分在高度方向Z上小型化。
[0088]另外,即使采用触点部7向基板3的下侧突出,在基板3的下侧与线状导体2a导通接触的结构,也会容易发生下述状况:障碍物与该接触部分接触,触点部7因该冲撞而与线状导体分离,或者,灰尘和/或尘土等异物附着于该接触部分而发生接触不良。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触点部7与线状导体2a在孔部3b的内侧进行导通接触,能够利用形成孔部3b的内壁3bl来保护接触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的连接可靠性。
[0089]如图6所示,若将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展开,则顶面部5的纵片部5b配置在左右方向X上的大致中央且在前后方向Y上的两端侧。固定部4设置在纵片部5b的左右方向X上的两端侧。顶面部5的横片部5a从固定部4朝向外侧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因此,由于横片部5a未配置于在将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展开的状态下所受限的空间,所以能够自由地设计其长度。因此,通过将横片部5a的长度设计得长或短,能够配合线状导体2a的直径而自由地改变插入口 5c的大小。另外,在固定部4中,弹性片部6从左右方向X上设置有横片部5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这样,能够毫无浪费地利用一张金属板来设置小型的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
[0090]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小型的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 ο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连接可靠性、作业效率良好的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
[0091]第二实施方式〔图9?图16〕:
[0092]在本实施方式中,X方向与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的短边方向相当,Y方向与长边方向相当。
[0093]作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的顶面部5,示出了具有一对横片部5a和一对纵片部5b的例子。与此相对,可以设为具有由一张金属板形成的顶面部12的方式。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I的弹性片部6,示出了从固定部4延伸出的例子。与此相对,可以设为从顶面部12延伸出的方式。
[0094](固定部)
[0095]如图9?图13所示那样,固定部13、13在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11中的左右方向X上的两端侧且在前后方向Y上的两端侧各形成有一个。因此,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11合计有4个固定部13。另外,固定部13具有与基板面3a平行的板面,由沿着左右方向X的矩形的金属板形成。对该固定部13进行钎焊,由此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11固定于基板3。
[0096](顶面部)
[0097]顶面部12设置成与基板面3a分离,如图9?图13所示那样,由大致矩形的一张金属板形成,并具有插入口 12b。
[0098]在顶面部12的四个角落各连接一个脚部12a。脚部12a分别从固定部13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顶面部12利用脚部12a被支撑成与基板面3a分离的状态。
[0099]插入口 12b在顶面部12的大致中央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贯通孔。另外,插入口 12b设置于下述的基板3所具备的孔部3b的上侧。
[0100]插入口 12b形成为可供线缆2的线状导体2a穿通但不供被覆部2b插入的大小。
[0101]这样,将插入口 12b形成为设置于形成顶面部12的一张金属板的贯通孔,由此能够将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11整体形成为更简单的结构,而且更小型化。
[0102]另外,顶面部12利用脚部12a被支撑成也与下述的触点部15在高度方向Z上分离的状态。由此,能够使插入口 12b与触点部15分离,在插入口 12b与触点部15之间形成线状导体2a的插入路径16。
[0103](弹性片部)
[0104]弹性片部14由金属片形成,从顶面部12前后方向Y上的大致中央且左右方向X上的两端侧各延伸出。如图9?图13、图15、图16所不那样,弹性片部14具有弯曲部14a、倾斜部14b以及引导部14c。
[0105]弯曲部14a与顶面部12相连接,由向外弯曲的形状形成。该弯曲部14a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弹性片部14整体能够发生弹性变形。
[0106]倾斜部14b与弯曲部14a相连接,朝向高度方向Z上的下方向也是接近插入于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11的状态的线状导体2a的方向倾斜。另外,弹性片部14的下侧配置在固定部13的下表面13a的下侧。
[0107]引导部14c设置为在弹性片部14的顶端侧沿着高度方向Z和左右方向X的金属片。引导部14c通过将弹性片部14的顶端侧的前后方向Y上的一端侧弯折成大致直角而设置。相互对置的第一弹性片部14A与第二弹性片部14B所具有的引导部14c、14c,在前后方向Y上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形成为相互不干涉的结构。另外,这些引导部14c、14c是相互对置的。引导部14c、14c的间隔可以形成为可供线状导体2a通过的程度。
[0108](触点部)
[0109]如图15、图16所示那样,触点部15设置于弹性片部14所具有的倾斜部14b的顶端侧。另外,触点部15设置于构成第一弹性片部14A与第二弹性片部14B的金属片的顶端侧的角部。设置于第一弹性片部14A与第二弹性片部14B的第一触点部15A与第二触点部15B是相互对置的。
[0110]如上述那样,倾斜部14b的顶端侧配置于与固定部13的下表面13a相比靠下侧长度L4之处。另外,设置于该上述顶端侧的触点部15配置于与固定部13的下表面13a相比靠下侧与长度L4大致相同长度之处。另外,相互对置的第一触点部15A与第二触点部15B的间隙L2被设置成,在线状导体2a未穿通的状态下比线状导体2a的直径窄。
[0111]在第一触点部15A与第二触点部15B的间隙L2和插入口 12b之间形成有线状导体2a的插入路径16。
[0112](使用方法的说明)
[0113]如图16所不那样,在基板3上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基板3的孔部3b。另外,如上述那样,触点部15配置在与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11的固定部13的下表面13a相比靠下侧与长度L4大致相同的长度之处。将该触点部15配置在基板3所具备的孔部3b的内侧,在该状态下将固定部13钎焊于基板3的基板面3a。由此,能够将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11固定于基板面3a。
[0114]将线缆2的线状导体2a插入在高度方向Z上的位于触点部15上侧的插入口 12b。此时,线状导体2a经过设置于第一弹性片部14A、第二弹性片部14B且相互对置的引导部14c、14c之间,朝向第一触点部15A与第二触点部15B的间隙L2向下侧插入。将线状导体2a朝向高度方向Z上的下侧进一步插入,由此线状导体2a的顶端部朝向下侧按压第一弹性片部14A与第二弹性片部14B。由此,弹性片部14的弯曲部14a发生弹性变形,因而弹性片部14作为整体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相互对置的第一触点部15A与第二触点部15B的间隙L2扩张至与线状导体2a的直径相同程度,间隙L2能够供线状导体2a穿通。
[0115]停止线状导体2a的插入动作,由此形成于构成弹性片部14的金属板的角部的触点部15会切入线状导体2a。线状导体2a被相互对置的第一触点部15A与第二触点部15B从两侧切入而按压夹持,由此线状导体2a与第一触点部15A和第二触点部15B可靠地导通接触。在该状态下,线状导体2a被维持成相对于基板3竖立的状态。这样,使线状导体2a在竖立的状态下与基板3导通连接,由此能够减少线状导体2a在基板面3a上所占有的空间。因此,即使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