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膜及具有该透明导电膜的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540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透明导电膜及具有该透明导电膜的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具有该透明导电膜 的卷料。
【背景技术】
[0002] 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都采用触摸式屏幕,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 的输入设备已十分流行和普遍,因此作为触摸屏必不可少的透明导电膜需求量也越来越 大。其中,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较为常用。透明导电膜中ITO(IndiumTinOxide,掺锡氧 化铟)导电膜具有高的导电率、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机械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 最常用的薄膜材料。IT0导电膜在制作过程中,既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 挺性,以免过于柔韧而易于折伤,两种性能较佳地结合以提高整体制程的良率。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具柔韧性与适当挺性透明导电膜, 以提尚整体制程的良率及避免折伤。
[0004] 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IT0导电膜,所述IT0导电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设的IT0 导电层、光学调整层、基材层以及硬涂层,透明导电膜还包括连接在IT0导电膜下表面的耐 热增挺保护膜,所述耐热增挺保护膜包括保护膜基材层及设置在保护膜基材层上表面的黏 着层,所述黏着层上表面粘结IT0导电膜的硬涂层的下表面。
[0005] 进一步地,所述IT0导电膜的基材层厚度选择在23um至188um之间。
[0006] 进一步地,所述IT0导电膜的基材层与所述耐热增挺保护膜的保护膜基材层的厚 度之和选择在145um至250um之间。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导电膜柔韧性测试的卷筒筒内的直径在12mm以内。
[0008]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导电膜柔韧性测试的卷筒筒内的直径在10mm以内。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导电膜挺性测试中的夹角小于30度。
[0010]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导电膜挺性测试中的夹角小于20度。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调整层(112)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高低折射率层交叠搭配而 成。
[0012] 此外,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卷料。
[0013] 一种卷料,由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卷曲形成。
[0014]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透明导电膜通过在IT0导电膜结合耐热增挺保护 膜,使得IT0导电膜在兼有本身的柔韧性同时还具有所需的挺性,并且确保整体制程的良 率,避免折伤。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 明。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
【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卷料的立体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明导电膜的截面整体图;
[0019] 图3为图2所示透明导电膜细化的层结构截面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明导电膜挺性测试时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透明导电膜柔韧性测试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3] 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卷料100,由透明导电膜10卷曲形成。请参阅图2及图3, 所示为透明导电膜10的截面图层结构,透明导电膜10包括ITO导电膜11及连接在ITO导 电膜11下表面的耐热增挺保护膜12。ITO导电膜1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设的ITO导电层 111、光学调整层112、基材层113以及硬涂层114。
[0024] ITO导电层111为铟锡氧化物导电层,其氧化锡(Sn02)比例介于1~10%间,并 以薄膜沉积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光学调整层112上,并经由150°C下经过60分钟老化处理, ITO导电层111的表面电阻经1N盐酸浸泡3分钟后,其变化率5 20%,所述ITO层3厚度 为20nm~30nm,ITO层3的表面电阻优选为兰400D/口,〇/□为薄膜电阻的单位,即欧 姆/平方。
[0025] 光学调整层112形成于基材层113的上表面上,用于调整入射光的折射率,光 学调整层112可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结构组合而成。为一低折射率层时,折射率优选为 1. 35-1. 5,厚度优选为5-70nm。光学调整层112可以选择以下材料的一种或多种制得:氟 化镁、硅的氧化物,硅的氮氧化物,压克力树脂等,优选二氧化硅但并不限于以上材料。光学 调整层112为一层以上的结构时,使用高低折射率层交叠搭配而成,高折射率层之折射率 优选为1. 6-2. 3,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 35-1. 5。
[0026] 基材层113为可透光材质,且表面均匀且平整,其材质可为例如PET、PEN、PC、COP、 或COC中的一种,优选为PET膜。
[0027] 硬涂层114为具有抗刮伤效果的滑性硬涂层或含有突出粒子的抗炫光硬涂层,其 膜厚为〇? 5~5 y m。
[0028] 耐热增挺保护膜12包括保护膜基材层121及设置在保护膜基材层121上表面的 黏着层122,黏着层上表面粘结ITO导电膜的硬涂层的下表面。保护膜基材层121与所述基 材层113材质相同,较佳地选择PET膜。
[0029] 请参阅图4,对透明导电膜进行挺性测试,取一L*W(长*宽)为20*5cm的透明导 电膜片材10,置于大理石或玻璃平台20上,片材10需为平整无翘取状态,置于大理石平台 边缘,片材10的长度的一端悬空l〇cm,平台上余下的10cm通过荷重21压住片材10,然后量 测片材悬空的末端与水平线的夹角,夹角越小,片材挺性越佳(最小为0度,最大为90度)。 并且同样的方式对透明导电膜片材10的ITO导电膜11进行挺性测试。测得的相关参数及 结论如下。(制程操作性中,〇易操作,A尚可操作,X不易操作(易折伤))。
[0030] ITO导电膜11挺性测试数据请参阅下表一;
[0031] 表一,
[0032]
[0033] 透明导电膜10挺性测试数据请参阅下表二;
[0034] 表二,
[0035]
[0036] 从表一可看出,因薄型化需求,ITO膜基材厚度越做越薄,但因挺性不佳造成制程 操作不易,降低良率。从ITO导电膜基材厚度在125um以下时,挺性约20度,介于可操作的 临界边缘;厚度到达188um时,基本不需搭配额外增挺保护膜即可符合制程需求。如此,透 明导电膜10在无耐热增挺保护膜12时,ITO导电膜基材厚度选择在125um以上,出于厚度 考虑,较佳地选在188um以下。结合参阅表2,透明导电膜10具有耐热增挺保护膜12时, 根据挺性要求下偏夹角需小于30度,挺性更佳为20度以下,ITO膜基材层厚度与保护膜基 材层厚度之和选择在145um至250um之间,可确保制程需求。并且,增挺耐热保护膜基材以 PET保护膜为佳。
[0037] 请参阅图5,对透明导电膜进行柔韧性测试,取一 20*5cm(长*宽)的透明导电膜 片材10,置于一承载平台30上,并选用不同卷径的滚轮31,片材10延该滚轮31绕曲180 度,后再弯回原样,观察片材10的膜面是否龟劣,并且测量导电膜前后电阻变化,超过10% 则表示该卷料不合格。经测试,该透明导电膜柔韧性需达到卷径(即卷成卷筒后筒内的直 径)12_以内,柔韧性更佳为卷径10_以下。该透明导电膜贴附增挺保护膜后,经温度130 度,时间30分钟测试,其翘曲程度小于20_,符合柔韧性测试要求。
[003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透明导电膜通过在ITO导电膜结合耐热增挺保护膜,使得 ITO导电膜在兼有本身的柔韧性同时还具有所需的挺性,并且确保整体制程的良率,避免折 伤。
[0039]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 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 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透明导电膜(10),包括ITO导电膜(11),所述ITO导电膜(11)包括从上至下 依次层设的ITO导电层(111)、光学调整层(112)、基材层(113)以及硬涂层(114),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连接在ITO导电膜(11)下表面的耐热增挺保护膜(12),所述耐热增挺保护膜 (12)包括保护膜基材层(121)及设置在保护膜基材层(121)上表面的黏着层(122),所述 黏着层(122)上表面粘结ITO导电膜(11)的硬涂层(114)的下表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导电膜(11)的基材 层(113)厚度选择在23um至188um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导电膜(11)的基材 层(113)与所述耐热增挺保护膜(12)的保护膜基材层(121)的厚度之和选择在145um至 250um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柔韧性测试 的卷筒筒内的直径在12_以内。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柔韧性测试 的卷筒筒内的直径在IOmm以内。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挺性测试中 的夹角小于30度。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挺性测试中 的夹角小于20度。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整层(112)为一 层或一层以上的高低折射率层交叠搭配而成。9. 一种卷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透明导电膜(10)卷曲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具有该透明导电膜的卷料,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ITO导电膜及连接在ITO导电膜下表面的耐热增挺保护膜,其中,ITO导电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设的ITO导电层、光学调整层、基材层以及硬涂层,耐热增挺保护膜包括保护膜基材层及设置在保护膜基材层上表面的黏着层,黏着层上表面粘结ITO导电膜的硬涂层的下表面,以将ITO导电膜与耐热增挺保护膜连接形成所述透明导电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兼具ITO导电膜本身的柔韧性并且确保制程中有适当的挺性,增加整体制程的良率及避免折伤。
【IPC分类】G06F3/041, H01B5/14
【公开号】CN204667902
【申请号】CN201520393926
【发明人】胡文玮
【申请人】汕头万顺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汕头万顺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光电薄膜分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