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及含有该连接导线的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7936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及含有该连接导线的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及含有该连接导线的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发电是使用大面积的P-N结二极管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产生光生载流子发电,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力,具有使用简单、环保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尤其受到普遍的重视。
[0003]现有技术中占主导地位并大规模商业化的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上通常印刷有三根主栅,在生产太阳能组件时使用3根横截面积为0.4mm2的镀锡焊带将太阳能电池片进行串联然后封装成太阳能组件。目前主流的太阳能电池片尺寸为156mm*156mm,主栅与主栅之间的距离为52mm,这意味着距离最远位置产生的电流要经过副栅传输26_才能到达主栅。为了尽量减少副栅对电池片的遮挡,副栅横截面积不宜过大;如果电子在副栅上的传导距离过长,那么将导致组件的串联电阻变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将太阳能电池片的主栅从三根增加至四根从而减少串联电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组件的输出功率,但是串联电阻减少的幅度并不明显。多主栅技术即大幅度增加电池片主栅数量同时缩窄主栅的宽度,这样就不能使用横截面积过大的焊带(连接导线),以免造成过多的遮挡或裂片。
[0004]现有连接导线用于背接触太阳电池也存在诸多不足,众所周知,背接触太阳电池包括MWT、EWT和IBC等多种结构,其中IBC是目前唯一可商业化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IBC技术将P-N结放置于电池背面,正面无任何遮挡同时减少了电子收集的距离,因此可大幅度提高电池片效率。IBC电池在正面使用浅扩散、轻掺杂和Si02钝化层等技术减少复合损失,在电池背面将扩散区限制在较小的区域,这些扩散区在电池背面成点阵排列,扩散区金属接触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呈现为数量众多的细小接触点。IBC电池减少了电池背面的重扩散区的面积,掺杂区域的饱和暗电流可以大幅减小,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得以提高。同时通过数量众多的小接触点收集电流使电流在背表面的传输距离缩短,大幅度降低组件的串联内阻。
[0005]IBC背接触电池由于具有常规太阳能电池难以达到的高效率而备受业界关注,已经成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宄热点。但现有技术中IBC太阳能电池模块P-N结位置相邻较近且均在电池片背面,连接时容易形成短路,现有导线对IBC电池模块数量众多的小接触点进行串联得到的组件不理想。
[0006]综上所述,现有的连接导线应用于多主栅技术领域会存在对电池片有过多遮挡或裂片等问题,应用于IBC电池模块技术领域则存在难以连接背面数量众多的小接触点、易短路、且产生的应力过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与电池组件连接、应力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直径细小、横截面积小,且容易与电池组件连接、制备成本低,连接电池片时应力较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连接导线的电池组件。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其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包括内导电金属材料层和外助焊金属材料层,内导电金属材料层的直径或者外接圆的直径为0.12mm?0.98mm ;外助焊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为 12 μπι ?38 μπι。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还可以包括以下附属技术方案:
[0011]其中,内导电金属材料层的直径或者外接圆的直径为0.15mm?0.28mm ;夕卜助焊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为15 μπι?24 μπι。
[0012]其中,内导电金属材料层的直径或者外接圆的直径为0.38mm?0.78mm ;外助焊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为16 μπι?35 μπι。
[0013]其中,连接导线横截面的面积为0.0lmm2?1.1mm20
[0014]其中,内导电金属材料层横截面的面积为0.03mm2?0.20mm2。
[0015]其中,内导电金属材料层横截面的面积为0.22mm2?0.80mm2。
[0016]其中,内导电金属材料层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中的任一种。
[0017]其中,述内导电金属材料层为金、银、铜、铝、钢、铜包铝或铜包钢中的任一种;外助焊金属材料层为锡、锡铅合金、锡铋合金或锡铅银合金中的任一种。
[00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技术方案为:
[0019]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片和连接导线,连接导线是上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电池片是多主栅电池片或者IBC电池片。
[00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由小横截面积导电金属作为内导电金属材料层,在小横截面积导电金属外层通过浸镀或电镀处理镀上易于焊接的助焊金属材料,所述连接导线细小、横截面积小,且容易与电池组件连接、制备成本低,小尺寸连接导线减小了对太阳能电池片的应力。
[0022]圆形连接导线采用圆形导电金属材料作为核心,其特点是便于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卡线等异常。方形或椭圆形连接导线采用方形或椭圆形导电金属材料作为核心,其特点为使用时更易与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焊接区域对准,提高焊接精度。
[0023]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太阳能组件用超细连接线可以很好的解决IBC太阳能电池的串联问题,因为超细连接线可以避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P-N结距离较近容易短路的技术问题,同时可以适应IBC太阳能电池背板接触点分散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形内导电金属材料层横截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形太阳能用连接导线横截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导电金属材料层为铜包铝的圆形太阳能用连接导线横截面示意图
[0027]1、内导电金属材料层;2、外助焊金属材料层;10、铜;11、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29]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连接导线,包括内导电金属材料层I和外助焊金属材料层2,内导电金属材料层的直径或者外接圆的直径为0.12mm?0.98mm ;外助焊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为12μηι?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