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220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电机的双轴承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润滑装置的电机。
背景技术
双轴承机构是电机装配中常用的一种转轴支撑装置。传统的双轴承润滑是从内轴承侧注油,从外轴承侧排出废油。此种轴承装配机构在电机高速运转中,外轴承部分润滑油脂会部分挤压至内轴承侧,影响内轴承侧润滑油脂排出,导致内轴承侧润滑油脂积累过多从而影响内轴承的轴承润滑,致使内轴承出现温升过高现象。因此,如何有效排出电机双轴承的润滑油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该装置利于双轴承润滑油脂排出,能够防止因轴承润滑油脂积累过多导致温升过高而影响轴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润滑装置的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包括轴承室、 内轴承、外轴承、轴承内盖、轴承外盖以及废油盒,所述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具有注油空间, 与所述轴承室上的注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轴承室上设有内外贯通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的一端与废油盒连通,另一端连通内轴承与轴承内盖之间的排油通道。优选地,所述注油通道从所述轴承室外侧斜向延伸至所述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的注油空间。优选地,所述轴承室和轴承内盖通过螺钉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设有挡圈并由所述挡圈间隔形成注油空间。优选地,所述注油通道位于所述内轴承和外轴承的上方,所述排油孔位于所述内轴承和外轴承的下方。优选地,所述轴承室上的排油孔为水平的通孔。优选地,所述轴承室上的排油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转轴以及支撑所述转轴的双轴承机构,所述双轴承机构设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适用于设有双轴承机构的电机。使用时,润滑油脂从双轴承中间注入,一部分润滑油脂润滑外轴承后,从外轴承外侧挤出,经轴承外盖排出至废油盒积累处;另外一部分油脂润滑内轴承,从内轴承内侧挤出,经内轴承与轴承内盖之间的排油通道和轴承室上的排油孔最终排出至废油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分利于轴承润滑油脂的排出,能够避免轴承因润滑油脂积累过多致使轴承温升过高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减少电机的维护成本。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轴承室上的排油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根据轴承润滑油脂粘度的不同,设计合理的排油角度,有利于润滑油脂的排出,可解决油脂排出困难的技术问题,使电机可任意选择不同粘度的轴承润滑油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设有上述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由于上述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的电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图。图中1.轴承室 2.内轴承 3.外轴承 4.轴承内盖 5.轴承外盖 6.废油盒 7.转轴8.挡圈9.螺钉10.注油通道11.排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该装置利于双轴承润滑油脂排出,能够防止因轴承润滑油脂积累过多导致温升过高而影响轴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润滑装置的电机。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包括轴承室1、内轴承2、外轴承3、轴承内盖4、轴承外盖5以及废油盒6,轴承外盖5轴向固定外轴承3的外圈,轴承内盖4轴向固定内轴承2的外圈。组装时,首先将轴承内盖4装配在转轴7上,再依次装上内轴承2、轴承室1、挡圈 8和外轴承3,接着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9将轴承室1和轴承内盖4固定,然后将轴承外盖 5固定在轴承室1上,最后安装废油盒6。挡圈8使内轴承2与外轴承3之间形成注油空间,注油通道10位于内轴承2和外轴承3的上方,从轴承室1外侧斜向延伸至内轴承2与外轴承3之间的注油空间,轴承室1 上设有内外贯通的排油孔11。排油孔位11于内轴承2和外轴承3的下方,其一端与废油盒6连通,另一端连通内轴承2与轴承内盖4之间的排油通道。使用时,润滑油脂从双轴承中间注入,高速旋转中润滑油脂两侧分流,一部分润滑油脂润滑外轴承3后,从外轴承3外侧挤出,经轴承外盖5排出至废油盒6积累处;另外一部分油脂润滑内轴承2,从内轴承2内侧挤出,经内轴承2与轴承内盖4之间的排油通道和轴承室1上的排油孔11最终排出至废油盒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分利于轴承润滑油脂的排出,能够避免轴承因润滑油脂积累过多致使轴承温升过高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减少电机的维护成本。[0030]上述实施例中的排油孔为水平的通孔,作为一种改进,根据轴承润滑油脂粘度的不同,可设计合理的排油孔角度,从而有利于润滑油脂的排出,以解决油脂排出困难的技术问题,使电机可任意选择不同粘度的轴承润滑油脂。当然,上述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除了上述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转轴以及支撑所述转轴的双轴承机构,所述双轴承机构设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为上文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及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包括轴承室、内轴承、外轴承、轴承内盖、轴承外盖以及废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具有注油空间,与所述轴承室上的注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轴承室上设有内外贯通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的一端与废油盒连通,另一端连通内轴承与轴承内盖之间的排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通道从所述轴承室外侧斜向延伸至所述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的注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和轴承内盖通过螺钉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设有挡圈并由所述挡圈间隔形成注油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通道位于所述内轴承和外轴承的上方,所述排油孔位于所述内轴承和外轴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上的排油孔为水平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上的排油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8.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转轴以及支撑所述转轴的双轴承机构,所述双轴承机构设有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包括轴承室、内轴承、外轴承、轴承内盖、轴承外盖以及废油盒,所述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具有注油空间,与所述轴承室上的注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轴承室上设有内外贯通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的一端与废油盒连通,另一端连通内轴承与轴承内盖之间的排油通道。该装置利于双轴承润滑油脂排出,能够防止因轴承润滑油脂积累过多导致温升过高而影响轴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设有所述电机双轴承润滑装置的电机。
文档编号H02K5/16GK202334098SQ2011204786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广, 王建良, 邓方林, 邹强龙, 阳辉力, 龚天明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