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7107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将压缩机中的定子从电机外壳中分离出来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包括定子和包围定子的电机外壳,现有技术中利用高周波加热分离定子和电机外壳的方法如下将定子套入气缸拉杆中,利用铜线保护罩和卡环将定子锁在拉杆上,利用高周波线圈将与定子贴合的电机外壳钢板加热至250-300度,使钢板软化,气缸拖动定子使其从外壳中拔出。采用高周波加热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在分离过程中,气缸需多次拖曳定子,操作麻烦、效率低;2.气缸多次拖曳定子容易造成外壳刮伤,増加报废成本;3.加热外壳钢板时,容易因温度过高导致绑紧定子的铜线烧断;4.由于通过手动控制气缸工作,在分离过程中气缸拖曳定子的速度和频率不稳定,容易刮伤外壳,安全性及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不易造成电机外壳受损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解决一种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固定框,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底部并用于接收定子和隔离电机外壳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对应上方并用于加热电机外壳的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对应上方并用于分离电机外壳和定子的动カ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和动力机构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动カ机构设置在固定框顶部。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对电机外壳加热,使电机外壳低温发热膨胀,控制器控制动力机构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固定机构接收定子。上述动カ机构包括油缸或气缸,所述油缸或气缸的推杆穿过固定框底部向下对准加热机构,推杆下端安装有用于挤压并稳定定子的定子固定罩。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框底部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固定上板,所述固定座和固定上板上开有与定子相匹配的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与所述定子固定罩对应。所述加热机构为高周波加热线圈,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高周波加热线圈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定高周波加热线圈的加热温度,同时控制高周波加热线圈的加热与否。油缸或气缸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油缸或气缸的启动与否。上述固定框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杆,固定杆顶端通过固定螺母固定有安装板。底板与安装板平行,两者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底板上,动カ机构安装安装板上。固定机构将定子固定在推杆的对应下方后,加热机构加热电机外壳,使电机外壳软化,油缸或气缸带动推杆向下推动定子,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在推送过程中,推杆端部的定子固定罩起挤压和稳定定子的作用。固定上板固定定子,使定子对准落料通孔,加热机构对电机外壳加热,油缸或气缸推动推杆,在电机外壳软化时把定子从所述落料通孔中推出。所述落料通孔成由两部分构成,落料通孔包括上部通道和与上部通道连通的下部通道,所述上部通道呈漏斗状或圆柱孔状的通道,所述下部通道为呈圆柱孔状的通道,上部通道的通道口径大于定子半径,下部通道的通道口径与定子半径匹配。上部通道的高度为0. l-3mm。当推杆推送定子经过落料通孔时,电机外壳被卡在落料通孔上部分,定子则无阻碍通过落料通孔。工作时,定子固定在固定上板处,定子对准落料通孔,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对电机外壳加热,当外壳软化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动カ机构工作,推杆推动定子从落料通孔推出,电机外壳被阻隔在固定上板上。在工作过程中,推杆匀速推动定子,推杆端部的定子固定罩起稳定和挤压定子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和动カ机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动カ机构推动定子过程中,推杆匀速推动,避免推送过程不稳定,导致刮伤外壳而造成报废。2.本实用新型在推杆端部安装有定子固定罩,在推送定子过程中利用定子固定罩挤压和稳定定子,在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时安全稳定,可靠性强。3.本实用新通过在固定机构上设置落料通孔,动カ机构把定子从落料通孔中推出,避免通过铜线锁定定子,从根本上避免在外壳加热时铜线烧断的现象。4.本实用新型的落料通孔上部半径大,下部半径小,在定子经过落料通孔时,外壳被卡在落料通孔外面,简单而快捷的分离定子和电机外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公开了ー种用于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的分离装置,该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图1中,一种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8上的固定框1,设置在所述固定框I底部并用于接收定子和隔离电机外壳的固定机构2,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2对应上方并用于加热电机外壳的加热机构3,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3对应上方并用于分离电机外壳和定子的动カ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3和动カ机构4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动カ机构4设置在固定框I顶部。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3对电机外壳加热,使电机外壳低温发热膨胀,控制器控制动カ机构4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固定机构2接收定子。[0022]上述固定框I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底板11,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固定杆12,固定杆顶端通过固定螺母13固定有安装板14。底板11与安装板14平行,两者水平放置;上述底板上设有固定机构2,上述安装板上设有动カ机构4。本实施例中,上述动カ机构为油缸41,油缸固定在安装板上,油缸的推杆42穿过安装板向下对准加热机构,推杆下端安装有用于挤压并稳定定子的定子固定罩43。上述固定机构将定子固定在推杆的对应下方,加热机构加热电机外壳,使电机外壳软化,油缸或气缸带动推杆向下推动定子,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在推送过程中,推杆端部的定子固定罩起挤压和稳定定子的作用。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框I底部上的固定座21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固定上板22,所述固定座和固定上板上开有与定子相匹配的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与所述定子固定罩43对应。固定上板固定定子,使定子对准落料通孔,加热机构对电机外壳加热,油缸推动推杆,在电机外壳软化时把定子从上述落料通孔中推出。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通孔成由两部分构成,落料通孔包括上部通道和与上部通道连通的下部通道,所述上部通道呈漏斗状或圆柱孔状的通道,所述下部通道为呈圆柱孔状的通道,上部通道的通道口径大于定子半径,下部通道的通道口径与定子半径匹配。上部通道的高度为3_。当推杆推送定子经过落料通孔时,电机外壳被卡在落料通孔上部分,定子则无阻碍通过落料通孔。上述加热机构包括高周波加热线圈3,高周波加热线圈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定高周波加热线圈的加热温度,同时控制高周波加热线圈的加热与否。上述油缸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油缸的启动与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精确的调节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电机外壳过分融化造成报废;在电机外壳融化到一定程度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油缸工作,推出定子,油缸速率可调,推动过程匀速稳定。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设置在油缸的推杆对应下方,上述加热机构设在固定机构和油缸之间;上述推杆,高周波加热线圈通孔和落料通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工作吋,电机定子固定在固定上板处,定子对准落料通孔,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对电机外壳加热,当外壳软化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动カ机构工作,推杆推动定子从落料通孔推出,电机外壳被阻隔在固定上板上。在工作过程中,推杆匀速推动定子,推杆端部的定子固定罩起稳定和挤压定子的作用;在推动定子过程中,推杆穿过高周波加热线圈通孔向下推动定子。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8) 上的固定框(I),设置在所述固定框(I)底部并用于接收定子和隔离电机外壳的固定机构(2),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2)对应上方并用于加热电机外壳的加热机构(3),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3)对应上方并用于分离电机外壳和定子的动力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3)和动力机构(4)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动力机构(4)设置在固定框(I)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油缸或气缸(41),所述油缸或气缸的推杆(42 )穿过固定框(I)底部向下对准加热机构,推杆下端安装有用于挤压并稳定定子的定子固定罩(4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框(I)底部上的固定座(21)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固定上板(22), 所述固定座和固定上板上开有与定子相匹配的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与所述定子固定罩 (43)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机构(3)为高周波加热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框(I)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底板(11),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杆(12),固定杆顶端通过固定螺母(13)固定有安装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通孔包括上部通道和与上部通道连通的下部通道,所述上部通道呈漏斗状或圆柱孔状的通道,所述下部通道为呈圆柱孔状的通道,上部通道的通道口径大于定子半径,下部通道的通道口径与定子半径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与电机外壳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固定框,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底部并用于接收定子和隔离电机外壳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对应上方并用于加热电机外壳的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对应上方并用于分离电机外壳和定子的动力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和动力机构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固定框顶部。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对电机外壳加热,使电机外壳低温发热膨胀,控制器控制动力机构分离定子与电机外壳,固定机构接收定子,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优点,安全性高且不易造成电机外壳受损,有利于提供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H02K15/02GK202856558SQ2012206133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邓昌灼, 曹建光, 付国靖 申请人:Tcl瑞智(惠州)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