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5786阅读:2289来源:国知局
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端盖和机壳,端盖和机壳之间是设有密封圈,所述的端盖与机壳连接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置于环形凹槽内,在不影响电机防水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在端盖上开设环形凹槽,为密封圈提供安装位置,通过设置密封圈实现端盖和机壳之间的密封,密封性能好,成本低,效率高,而且电机外观的美观度得到提升。
【专利说明】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三相异步电机是由定子、转子、端盖、机壳组成,定子上压入机壳组件,再放转子,在机壳的两端处盖上端盖,由于电机对固体、液体的防护要求较高,所以电机的端盖和机壳连接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传统的三相电机的电机防护工艺是在端盖与机壳的连接处涂上密封胶,这种工艺操作难度大,需要专业的操作工,耗时耗力,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涂胶不均匀,涂胶线歪斜,粗细不匀,对电机的外观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端盖和机壳,端盖和机壳之间是设有密封圈,所述的端盖与机壳连接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置于环形凹槽内。
[0005]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不影响电机防水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在端盖上开设环形凹槽,为密封圈提供安装位置,通过设置密封圈实现端盖和机壳之间的密封,密封性能好,成本低,效率高,而且电机外观的美观度得到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0008]图3是端盖的剖视图;
[0009]图4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种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电机包括定子10、转子20、端盖30和机壳40,端盖30和机壳40之间是设有密封圈50,所述的端盖30与机壳40连接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31,密封圈50置于环形凹槽31内。
[0011]所述的环形凹槽31的槽底为圆弧状状,所述的密封圈50为O形密封圈。
[0012]所述的密封圈50截面尺寸大于且接近环形凹槽31的槽宽尺寸。
[0013]所述的端盖30上设有用于连接机壳40的连接孔32,所述的环形凹槽31位于连接孔32的外侧。也就是说环形凹槽31位于连接孔32和端盖30边缘之间的之间的位置。
[0014]在不影响电机防水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在端盖30上开设环形凹槽31,为密封圈50提供安装位置,通过设置密封圈50实现端盖30和机壳40之间的密封,密封性能好,省去大量人力物力,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而且电机外观的美观度得到提升。环形凹槽31的槽底为半圆状,密封圈50为圆形结构,密封圈50的表面与环形凹槽31的槽底形状吻合,两者贴合的更加紧密,密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50的截面直径为1.6mm,环形凹槽31的槽宽尺寸为1.5mm,,密封圈50略大于环形凹槽31的尺寸,保证密封圈50填充满环形凹槽31。从而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电机包括定子(10)、转子(20)、端盖(30)和机壳(40),其特征在于:端盖(30)和机壳(40)之间是设有密封圈(50),所述的端盖(30)与机壳(40)连接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31 ),密封圈(50)置于环形凹槽(31)内,所述的密封圈(50)截面尺寸大于环形凹槽(31)的槽宽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31)的槽底为圆弧状,所述的密封圈(50)为O形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30)上设有用于连接机壳(40)的连接孔(32),所述的环形凹槽(31)位于连接孔(32)的外侧。
【文档编号】H02K5/04GK203734421SQ201420035210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孔令伟, 张小军 申请人: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