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及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233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及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及具有该含油轴承端盖总成的电机,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包括端盖、套设于电机转轴上且收容于端盖内的含油轴承、设于端盖与含油轴承之间的轴承润滑剂和以间隙配合方式套设于电机转轴外并紧固连接端盖的密封环,密封环沿电机转轴的轴向紧密贴合于含油轴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环进行防止轴承润滑剂泄漏出端盖外,使得轴承润滑剂可采用耐高温性能较差的轴承油脂,降低了轴承润滑剂的成本。同时,由于密封环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故在电机转轴运行过程中,密封环不会随电机转轴一起转动,有效消除了电机转轴与密封环摩擦的隐患,充分保证了密封环密封性能的长期有效性。
【专利说明】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及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及具有该含油轴承端盖总成的电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技术中,含油轴承安装于电机端盖上并没有设计防漏油结构,从而导致电机在高温环境容易出现轴承润滑剂溢出的现象(即漏油现象)发生。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0004]一种方案是轴承润滑剂采用耐高温性能较佳的轴承油脂(如在温度超过150°C下仍不会液化的轴承油脂),这样,可防止轴承润滑剂在高温环境下液化溢出端盖外的现象发生;但是,该方案会导致轴承润滑剂的成本比较高昂,从而会导致电机的成本较高,进而会降低电机的市场竞争力。
[0005]另一种方案是减小端盖上供电机转轴穿设的轴孔孔径,并在电机转轴上套设一个密封圈,并使密封圈与电机转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该方案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1)减小端盖上轴孔的孔径,会缩小端盖上轴孔与电机转轴的配合间隙,从而存在电机转轴与轴孔内壁摩擦的隐患;2)密封圈与电机转轴过盈配合设置,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密封圈会随着电机转轴进行转动,且密封圈与电机转轴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从而会导致密封圈的快速磨损,进而严重影响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能的长期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及具有该含油轴承端盖总成的电机,其旨在解决现有电机含油轴承使用的轴承润滑剂耐高温要求高及防漏油密封圈设置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包括端盖、套设于电机转轴上且收容于所述端盖内的含油轴承、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含油轴承之间的轴承润滑剂和以间隙配合方式套设于所述电机转轴外并紧固连接所述端盖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沿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紧密贴合于所述含油轴承上。
[0008]具体地,所述端盖包括具有轴承腔室的本体和沿所述本体轴向延伸的套筒,所述含油轴承和所述轴承润滑剂均设于所述轴承腔室内,所述密封环穿设连接所述套筒。
[0009]具体地,所述密封环具有穿设于所述套筒内的穿设部和卡于所述套筒外的卡位部。
[0010]具体地,所述套筒包括沿其轴向朝远离所述含油轴承的方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和沿所述轴向延伸部端部朝向所述轴向延伸部中心轴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径向延伸部,所述密封环的外壁上径向凹设有环状卡槽,所述穿设部和所述卡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环状卡槽的两侧,所述径向延伸部卡插于所述环状卡槽内。
[0011]优选地,所述轴向延伸部呈直筒状。
[0012]优选地,所述径向延伸部沿所述轴向延伸部垂直弯折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轴承润滑剂为纤维油脂。
[0014]进一步地,含油轴承端盖总成还包括压环和压盖,所述压盖盖合固定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压环的内侧抵顶于所述含油轴承的外壁上,所述压环的外侧抵顶于所述压盖的内壁上,所述轴承润滑剂设于所述端盖、所述含油轴承和所述压环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通过密封环与含油轴承上的轴向紧密贴合,可达到有效密封轴承润滑剂的目的,这样,即使轴承润滑剂在高温环境下液化,轴承润滑剂也不会泄漏出端盖外,从而使得轴承润滑剂可采用耐高温性能较差的轴承油脂,进而利于降低轴承润滑剂的成本。同时,由于密封环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故在电机转轴运行过程中,密封环不会随电机转轴一起转动,有效消除了电机转轴转动时与密封环摩擦的隐患,充分保证了密封环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能的长期有效性。
[00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机,其包括电机转轴和上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所述含油轴承和所述密封环均套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
[0017]具体地,所述电机转轴包括第一轴部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部外径的第二轴部,所述含油轴承套于所述第一轴部上,所述密封环沿其中心轴向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轴部间隙配合的轴孔,所述密封环通过所述轴孔套于所述第二轴部上。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故,一方面降低了电机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电机的密封性能和电机运行的长期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与电机转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包括端盖1、套设于电机转轴7上且收容于端盖I内的含油轴承2、设于端盖I与含油轴承2之间的轴承润滑剂3和以间隙配合方式套设于电机转轴7外并紧固连接端盖11的密封环4,密封环4沿电机转轴7的轴向紧密贴合于含油轴承2,含油轴承2具有朝向密封环4的第一轴向端面21,密封环4具有紧密贴合于第一轴向端面21上的第二轴向端面4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通过密封环4上第二轴向端面411与含油轴承2上第一轴向端面21的紧密贴合,可达到有效密封轴承润滑剂3的目的,这样,即使轴承润滑剂3在高温环境下液化,轴承润滑剂3也不会泄漏出端盖I外,从而使得轴承润滑剂3可采用耐高温性能较差的轴承油脂,进而利于降低轴承润滑剂3的成本。同时,由于密封环4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转轴7上的,故在电机转轴7运行过程中,密封环4不会随电机转轴7 —起转动,有效消除了电机转轴7转动时与密封环4摩擦的隐患,充分保证了密封环4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密封环4密封性能的长期有效性。
[0026]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端盖I包括具有轴承腔室110的本体11和沿本体11轴向延伸的套筒12,含油轴承2和轴承润滑剂3均设于轴承腔室110内,密封环4穿设连接套筒12。套筒12的设置,主用用于实现端盖I与密封环4的连接,其结构简单。
[0027]具体地,如图1?4所示,密封环4具有穿设于套筒12内的穿设部41和卡于套筒12外的卡位部42,穿设部41位于套筒12与电机转轴7之间,第二轴向端面411为穿设部41背对卡位部42的轴向端面。穿设部41与套筒12的配合,可限制密封环4安装于端盖I上后的径向移动位移和轴向移动位移;卡位部42与套筒12的配合,可进一步限制密封环4安装于端盖I上后的轴向移动位移,进而有效保证了密封环4安装于端盖I上的稳固可靠性。
[0028]具体地,如图1?4所示,套筒12包括沿其轴向朝远离含油轴承2的方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121和沿轴向延伸部121端部朝向轴向延伸部121中心轴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径向延伸部122,密封环4的外壁上径向凹设有环状卡槽43,穿设部41和卡位部42分别位于环状卡槽43的两侧,径向延伸部122卡插于环状卡槽43内。轴向延伸部121的内壁轮廓与穿设部41的外壁轮廓配合设置,且穿设部41的外壁紧密贴合于轴向延伸部121的内壁上,这样,利于保证密封环4的密封性能。轴向延伸部121内壁与穿设部41外壁的紧密贴合,可对密封环4起到径向限位作用,径向延伸部122与环状卡槽43的卡插连接,可对密封环4起到轴向限位作用;这样,充分保证了密封环4安装于端盖I上的稳固可靠性。
[0029]优选地,轴向延伸部121呈直筒状,这样,轴向延伸部121的内壁轮廓和穿设部41的外壁轮廓均呈圆柱状,其利于简化端盖I和密封环4的结构设计、加工过程,并利于轴向延伸部121内壁与穿设部41外壁的紧密贴合,从而利于保证密封环4的密封性能。
[0030]优选地,径向延伸部122沿轴向延伸部121垂直弯折设置,其利于简化端盖I和密封环4的结构设计、加工过程,并利于保证径向延伸部122卡插于环状卡槽43内的稳固可靠性。
[0031]优选地,轴承润滑剂3为纤维油脂,纤维油脂具体为参杂有羊毛等纤维杂质的轴承油脂。纤维油脂含油率高、保油性能好、高温稳定性佳、抗氧化性佳,这样,利于减少漏油现象的发生,并利于保证含油轴承2的含油率,保证了电机转轴7与含油轴承2的良好润滑性能,进而利于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
[0032]具体地,密封环4可由橡胶材料制成,其利于密封环4的加工成型,并利于保证密封环4的密封性能。
[0033]优选地,密封环4 一体注塑成型,其生产过程简单、利于大批量生产。
[0034]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还包括压环5和压盖6,压盖6盖合固定于端盖I上,压环5的内侧抵顶于含油轴承2的外壁上,压环5的外侧抵顶于压盖6的内壁上,轴承润滑剂3设于端盖1、含油轴承2和压环5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压环5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压紧含油轴承2,从而可保证含油轴承2安装于轴承腔室110内的稳固可靠性;另一方面可防止轴承润滑剂3朝向电机内部(电机机壳内)泄漏。压盖6的设置,可锁紧压环5,从而可保证压环5在端盖I上安装的稳固可靠性。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电机,其包括电机转轴7和上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含油轴承2和密封环4均套设于电机转轴7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故,一方面降低了电机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电机的密封性能和电机运行的长期稳定性。
[0036]具体地,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电机转轴7包括第一轴部71和外径小于第一轴部71外径的第二轴部72,含油轴承2套于第一轴部71上,密封环4沿其中心轴向贯穿设有与第二轴部72间隙配合的轴孔44,密封环4通过轴孔44套于第二轴部72上。第一轴部71和第二轴部72的交界处形成第一轴肩,第一轴肩可对密封环4起到进一步轴向定位的作用,利于保证密封环4在电机转轴7上定位的可靠性。
[0037]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含油轴承端盖总成设有两个,第二轴部72对应设有两个,两第二轴部72分别设于第一轴部71的两侧。
[0038]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电机转轴7还包括径向尺寸大于第二轴部72径向尺寸的第三轴部73,第三轴部73设于第二轴部72之远离第一轴部71的一端。第二轴部72和第三轴部73的交界处形成第二轴肩,第二轴肩可对密封环4起到进一步轴向定位的作用,利于保证密封环4在电机转轴7上定位的可靠性。第三轴部73上可安装叶轮、转盘、导轮等可由电机直接驱动旋转的部件(图未示)。本实施例,第三轴部73只设有一个,即只有一个第二轴部72的端部延伸设有第三轴部73,另一个第二轴部72的端部没有延伸设置第三轴部73 ;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根据具体电机的应用需求,第三轴部73也可设有两个,两第三轴部73分别设于两第二轴部72之背对第一轴部71的端部。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包括端盖、套设于电机转轴上且收容于所述端盖内的含油轴承和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含油轴承之间的轴承润滑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间隙配合方式套设于所述电机转轴外并紧固连接所述端盖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沿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紧密贴合于所述含油轴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具有轴承腔室的本体和沿所述本体轴向延伸的套筒,所述含油轴承和所述轴承润滑剂均设于所述轴承腔室内,所述密封环穿设连接所述套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具有穿设于所述套筒内的穿设部和卡于所述套筒外的卡位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沿其轴向朝远离所述含油轴承的方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和沿所述轴向延伸部端部朝向所述轴向延伸部中心轴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径向延伸部,所述密封环的外壁上径向凹设有环状卡槽,所述穿设部和所述卡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环状卡槽的两侧,所述径向延伸部卡插于所述环状卡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延伸部呈直筒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延伸部沿所述轴向延伸部垂直弯折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润滑剂为纤维油脂。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环和压盖,所述压盖盖合固定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压环的内侧抵顶于所述含油轴承的外壁上,所述压环的外侧抵顶于所述压盖的内壁上,所述轴承润滑剂设于所述端盖、所述含油轴承和所述压环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9.电机,包括电机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含油轴承端盖总成,所述含油轴承和所述密封环均套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轴包括第一轴部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部外径的第二轴部,所述含油轴承套于所述第一轴部上,所述密封环沿其中心轴向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轴部间隙配合的轴孔,所述密封环通过所述轴孔套于所述第二轴部上。
【文档编号】H02K5/16GK204205792SQ20142051931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黄成栋, 唐剑武, 史国俊, 陈辉 申请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