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失控电路芯片及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0360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失控电路芯片及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心控制电路及防漏电或触电保护器,特别涉及一种防失控电路芯片及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



背景技术:

为了核实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设计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专业书籍、报刊),也检索了相关专利文献,未发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及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

现有挂网运行的漏电保护器种类繁多,在正常时对交流用电器的漏电或人体触电都基本能进行有效保护控制,但普遍潜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当漏电保护器本身若发生异常故障时,其保护功能就会失效而形成失控拒跳,遇有漏电或触电就不能及时切断交流电源,也就不能保护触电者人身安全!第二,漏电保护器交流电源侧及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插脚插孔若接触电阻过大,通过大电流时大发热,温升过快过高,引起火灾发生。然而,这还符合该行业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和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现实中,任何机电产品又是难免会发生异常故障的,例如:漏电保护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和脱扣线圈是最容易发生断线或短路故障的,或者电路某处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引起失控失效也是常见的,此时,遇有漏电流信号也不能触发控制电路动作而形成拒跳,不能及时切断供电,失去漏电保护作用;至于安装接线使用维护不当,造成发热过快、温升过高、引起火灾事故,更是容易发生。这都是该领域久被忽视的技术难题。因此,现行的漏电保护器都只有设置试验按钮检验其安全保护功能是否有效,并警告使用者定期检验功效。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往往会忽视或忘记或不方便进行有效性检验,这就让大量功能失效的假安漏电保护器隐藏在电网上运行,对人身潜伏着致命的危险!相反,人们还误认为它是安全有效的!所以,现行的漏电保护器在异常失效时容易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可见,先解决技术难题、后提升技术标准既是大众用电安全急需,也是电器行业发展机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流行的漏电保护器及其专用核心控制电路,经常因本身异常故障而失控失效,不能及时切断电源,或过热引起火灾,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其本身发生异常故障或非常过热时,也能及时可靠地进行安全保护控制,强迫断开交流电源,能防失效防触电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触电的“本质性保证安全”的防漏电保护器及其防失控电路芯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以防失控电路芯片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用其信号输入端和安控输入端或外基设置端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线圈在串联电阻上的两个分压点;用其两个相位相反的输出端连接控制驱动电路或执行电路,而执行电路控制交流电源。用输入直流电位差维持核心电路处于常通状态,控制驱动执行电路接通负载交流电源;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线圈感应的漏电或触电信号电压,触发核心电路处于锁存封闭状态,强迫驱动执行电路切断负载交流电源,实现漏电保护控制;用核心电路内跌底防护器监控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线圈断线和电路某处开路或短路等异常故障,并进行安全保护控制,强迫驱动电路或执行电路切断负载交流电源;用核心电路的安控输入端或外基设置端连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监控连接端子接触温度是否过高,并进行过热保护控制。

按照上述技术思路和方法,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或技术方案是:作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所采用的电路结构特征:包括第一单元电路和第二单元电路及其共用的基准调位电路(5)和防反恒压电路(9)及撑底高锁电路(8),所述第一单元电路包括第一跌底防护器(1)和第一触基锁存器(2),所述第二单元电路包括第二触基锁存器(6)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所述第一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1连接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监测输入端和第一触基锁存器(2)的触发输入端,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连接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输出端,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限位输入端Vw1连接第一触基锁存器(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2连接第二触基锁存器(6)的触发输入端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监测输入端,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连接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输出端,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限位输入端Vw2连接第二触基锁存器(6)的输出端;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安控输入端Vk连接撑底高锁电路(8)的输入端,撑底高锁电路(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限位输入端Vw1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限位输入端Vw2;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外基设置端Vm连接基准调位电路(5)的外设输入端,基准调位电路(5)的内基设置端Vf连接第一触基锁存器(2)和第二触基锁存器(6)的两个基位设置端;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防反恒压电路(9)的输出电压V+0连接第一单元电路和第二单元电路及基准调位电路(5)的三个电源输入端,防反恒压电路(9)的电源输入端V+1外接直流电源电压V+1端,防反恒压电路(9)的电源地端GND外接直流电源地端GND。

作为优选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其电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跌底防护器(1)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稳压二极管WD11或恒流源IR11、第一触基锁存器(2)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12、电阻R11、R12,基准调位电路(5)包括电阻R31、稳压二极管WD31、二极管D32,防反恒压电路(9)包括二极管D31,撑底高锁电路(8)包括二极管D11、D21,第二触基锁存器(6)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电阻R21、R22,第二跌底防护器(7)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稳压二极管WD21或恒流源IR21;所述第一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1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反相输入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12的正相输入端(+)及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2的输出端和电阻R11的内端,电阻R11的外端和二极管D11负极都接至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稳压二极管WD11负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输出端就是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所述第二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2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1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的两正相输入端(+)及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的输出端和电阻R21的内端,电阻R21的外端和二极管D21负极都接至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稳压二极管WD21负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输出端就是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安控输入端Vk连接二极管D11、D21的正极,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限位输入端Vw1,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限位输入端Vw2;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外基设置端Vm连接二极管D32负极,二极管D32正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2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的两反相输入端(-)以及电阻R31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WD31负极作为基准调位电路(5)的内基设置端Vf,稳压二极管WD31正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A12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1、A22的电源地端GND作为整个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电源地端GND,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1负极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11、A12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1、A22的电源输入端(V+0),二极管D31正极作为整个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电源输入端V+1外接直流电源电压V+1端;或者用其它电子器件构成功能等效的电路来等效替换实施例1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根据实施例1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2中二极管D12、二极管D22和非门F2及其电路连接。

作为优选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2,其电路特征在于:在完全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电路基础之上,再补接二极管D12、二极管D22和非门F2;所述二极管D12正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输出端,二极管D12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和二极管D11负极及电阻R11的外端;所述二极管D22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和二极管D21负极及电阻R21的外端,二极管D22正极连接非门F2的输出端,非门F2的输入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输出端;或者用其它电子器件构成功能等效的电路来等效替换实施例2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

作为优选的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是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由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为其供电,其应用电路如附图3所示:图中还包括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前级检测电路、后级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H;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由环形铁心、初级线圈n1、n2和次级线圈n3组成,所述前级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和电阻3R1、3R2、3R3构成,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就是核心器件RAH,所述后级驱动电路由电阻3R7、3R8和稳压二极管3WD1、3WD2及三极管3TV1、3TV2构成,所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3J和二极管3D3构成;所述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的两个交流输入端(L1~N1)连接在交流负载侧两交流电线L1、N1之上,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输出的直流电压V+2高于直流电压V+1,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初级线圈n1、n2是并穿入环形铁心孔中的两根交流电源线L1、N1,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是绕在其环形铁心上的线圈,所述次级线圈n3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次级线圈n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3R2、3R3的串接点上,电阻3R3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电阻3R2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端GND,电阻3R1一端连接直流电压V+1,电阻3R1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所述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1连接电阻3R7一端,电阻3R7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3WD1正极,稳压二极管3WD1负极连接在三极管3TV1基极,三极管3TV1发射极连接直流电压V+2,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2连接电阻3R8一端,电阻3R8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3WD2负极,稳压二极管3WD2正极连接三极管3TV2基极,三极管3TV2发射极连接电源地端GND,所述执行电路中二极管3D3负极连接三极管3TV1集电极,二极管3D3正极连接三极管3TV2集电极,继电器3J线圈两端并接在二极管3D3两极,继电器3J的两对常开触点3J连接控制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QD为人工启动按钮,按下后接通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根据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3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和电阻3R6及其电路连接。

作为改进的第一例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插头插座,其应用电路也如附图3所示:在完全采用所述的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基础之上,再增加过热保护电路;所述过热保护电路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和电阻3R6构成,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用于监控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一端接电源地端GND,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另一端连接电阻3R6一端,电阻3R6另一端连接在核心器件RAH的外基设置端Vm之上。

作为优选的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是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由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为其供电,其应用电路如附图4所示:图中还包括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前级检测电路、执行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H;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由环形铁心、初级线圈n1、n2和次级线圈n3组成,所述前级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和电阻4R1、4R2、4R3构成,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就是核心器件RAH,所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4J和二极管4D2、4D3构成;所述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的两个交流输入端(L1~N1)连接在交流负载侧两交流电线L1、N1之上,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输出的直流电压V+2高于直流电压V+1,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初级线圈n1、n2是并穿入环形铁心孔中的两根交流电源线L1、N1,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是绕在其环形铁心上的线圈,所述次级线圈n3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次级线圈n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4R2、4R3的串接点上,电阻4R3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电阻4R2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端GND,电阻4R1一端连接直流电压V+1,电阻4R1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所述执行电路中继电器4J线圈两端并接在二极管4D3两极,二极管4D2、4D3正极相接后,二极管4D2负极连接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1,二极管4D3负极连接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2,继电器4J的两对常开触点4J连接控制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QD为人工启动按钮,按下后接通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根据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4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和电阻4R6及其电路连接。

作为改进的第二例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插头插座,其应用电路也如附图4所示:在完全采用所述的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基础之上,再增加过热保护电路;所述过热保护电路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和电阻4R6构成,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用于监控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一端接电源地端GND,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另一端连接电阻4R6一端,电阻4R6另一端连接在核心器件RAH的外基设置端Vm之上。

作为优选的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是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由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为其供电,其应用电路如附图5所示:图中还包括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前级检测电路、安控电略、后级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H;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由环形铁心、初级线圈n1、n2和次级线圈n3组成,所述前级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和电阻5R2、5R3构成,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就是核心器件RAH,所述安控电路仅由电阻5R6承担,所述后级驱动电路由电阻5R7、5R8和稳压二极管5WD1、5WD2及三极管5TV1、5TV2构成,所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5J和二极管5D3构成;所述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的两个交流输入端(L1~N1)连接在交流负载侧两交流电线L1、N1之上,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输出的直流电压V+2高于直流电压V+1,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初级线圈n1、n2是并穿入环形铁心孔中的两根交流电源线L1、N1,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是绕在其环形铁心上的线圈,所述次级线圈n3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外基设置端Vm,次级线圈n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5R2、5R3的串接点上,电阻5R3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电阻5R2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端GND,电阻5R6一端连接直流电压V+2,电阻5R6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所述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1连接电阻5R7一端,电阻5R7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5WD1正极,稳压二极管5WD1负极连接在三极管5TV1基极,三极管5TV1发射极连接直流电压V+2,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2连接电阻R8一端,电阻5R8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5WD2负极,稳压二极管5WD2正极连接三极管5TV2基极,三极管5TV2发射极连接电源地端GND,所述执行电路中二极管5D3负极连接三极管5TV1集电极,二极管5D3正极连接三极管5TV2集电极,继电器5J线圈两端并接在二极管5D3两极,继电器5J的两对常开触点5J连接控制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QD为人工启动按钮,按下后接通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根据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5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及其电路连接。

作为改进的第三例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插头插座,其应用电路也如附图5所示:在完全采用所述的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基础之上,再增加过热保护电路;所述过热保护电路是在原有电阻5R6两端并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构成,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用于监控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与电阻5R6并联之后,并联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并联的另一端连接在直流电压V+2之上。

作为优选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或实施例2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若第一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1和或第二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2的直流守备电位,也就是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电位(即两个触基锁存器的两个触发输入端电位)略低于内基设置端Vf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反相输入端(-)设置的内部基准限位(在基准调位电路(5)内部基本由稳压二极管WD31和电阻R31的稳压值稳定,也可通过二极管D32负极对电源地端GND串接可调电阻来外调内部基准限位),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输出端都分别输出低电位,由于电阻R12、R22的正反馈作用,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锁存在守备状态,分别维持低电位输出;集成运算放大器A12输出的低电位经电阻R1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1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低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一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1),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低电位至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拉动外电路导通工作;集成运算放大器A22输出的低电位经电阻R2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2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低于其正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二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2),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高电位至第二单元电略的驱动输出端Vo2推动外部电路导通工作;使执行电路接通交流电源。此时,实施例2所述二极管D12和二极管D22和非门F2只是分别对限位输入端Vw1和限位输入端Vw2起反向隔离作用。

2.当第一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1和或第二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2检测到外部漏电或触电信号电压、或传感信号电压幅度达到触发设定值时,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电位(即两个触基锁存器的两个触发输入端电位)略高于内基设置端Vf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反相输入端(-)设置的内部基准限位,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输出端都分别输出高电位,由于电阻R12、R22的正反馈作用,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分别维持高电位输出;集成运算放大器A12输出的高电位经电阻R1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1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电位突然超高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一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1),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使外电路截止;集成运算放大器A22输出的高电位经电阻R2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2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电位突然超高于其正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二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2),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此时在实施例2中,再补接的二极管D12通过稳压二极管WD11对集成运算放大器A11正相输入端(+)电位反馈得更高,也触发锁定在封闭状态;再补接的二极管D22和非门F2通过稳压二极管WD21对集成运算放大器A21反相输入端(-)电位反馈得更高,也触发锁定在封闭状态。这就适应防触电保护器遇触发信号时保证安全控制的高可靠要求。

3.当信号输入端Vi1或Vi2检测到外部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电路、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开路、或悬空、或对电源正极短路等故障时,使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电位也高于内基设置端Vf电位,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分别维持高电位输出,进而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电路截止;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4.当信号输入端Vi1或Vi2检测到的外部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电路、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使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电位极低,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都输出低电位,由于电阻R12、R22的正反馈作用,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锁存在常通状态,分别维持低电位输出,低电位经电阻R11抬升和稳压二极管WD1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高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Vi1(即第一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使外电路截止;集成运算放大器A22输出的高电位经电阻R21抬升和稳压二极管WD2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高于其正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二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2),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5.当外基设置端Vm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因二极管D32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外基设置端Vm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只会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分别维持高电位输出,进而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电路截止;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6.当安控输入端Vk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因二极管D11、二极管D21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安控输入端Vk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只会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7.当驱动输出端Vo1和或Vo2发生短路故障时,只会使内部集成运算放大器A11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维持在封闭状态,使外部驱动电路处于截止状态,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也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某个驱动输出端Vo1或Vo2发生对地短路、或对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因常见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内部有防过流短路保护,加上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内部也有防短路保护,故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然,另外还有更好的防失控的技术措施,置于特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难以透露或公开。

8.当直流稳压电源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时,当然只会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根据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中第一单元电路和第二单元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其中第一跌底防护器(1)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特性互补,输出电平相位相反,用其串控执行电路,就可简单地实现对交流负载(用电器)的安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各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都是采用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作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其电路工作原理也大致相同,所以,只需选第一例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为例,简述其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1.人工按下启动按钮QD后,执行电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维持吸合状态,持续接通交流电源,漏电保护器电路系统及其被控交流负载得电工作。若被控交流负载正常工作,无漏电或触电发生,通过交流电源线L1、N1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环形铁心内感应的磁通抵消为零,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的两端无交流电流或电压产生,此时,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的直流守备电位略低于安控输入端Vk和外基设置端Vm直流电位,将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维持在守备状态,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驱动输出端Vo1输出低电平,驱动输出端Vo2输出高电平,控制驱动电路导通,使执行电路继电器维持吸合状态,持续接通交流电源。

2.若被控交流负载发生漏电或触电,使交流电源线L1、N1上产生不平衡交流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环形铁芯内产生感应磁通,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的两端就产生感应电流或电压信号,若该信号电压大于设定值,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在原直流守备电位上叠加交流电压后产生的复合电位高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基设置端Vf设定的基准限位时,则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立即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使其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其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使漏电或触电得到正常安全保护。

3.当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发生断线故障时,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开路、或悬空、或与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或Vi2电位冲高,立即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其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其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4.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或Vi2检测到的外部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电路、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使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电位极低,低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部两个跌底防护器的垫底限位,触发两个跌底防护器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5.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外基设置端Vm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因二极管D32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外基设置端Vm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只会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6.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安控输入端Vk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因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部二极管D11、二极管D21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安控输入端Vk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只会使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7.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驱动输出端Vo1和驱动输出端Vo2发生短路故障时,或当某个驱动输出端Vo1或Vo2发生对地短路、或对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因常见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内部有防过流短路保护,加上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内部也有防短路保护,故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然,另外还有更好的防失控的技术措施,置于特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难以透露或公开。

8.当直流稳压电源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时,当然只会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9.若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接触电阻过大,通过大电流时大发热,温升过快过高,使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的等效阻值迅速减小,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外基设置端Vm电位和内基设置端Vf的基准限位下降,当低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的直流守备电位时,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在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中,因取消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及电阻3R6,就没有防过热保护功能,如果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升过快过高,就会引起火灾发生。

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在正常工作时对交流负载的漏电或触电能进行安全保护控制,而且在其自身发生常见的异常故障时,或非常过热时,也能及时可靠地进行安全保护控制,强迫继电器切断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和用电者置于安全状态,能避免或防止自身故障失效时的触电事故,确保用电时人身安全。因而,本实用新型中防漏电保护器是一种能防过热、防失效、防触电的“本质性保证安全”的防漏电保护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在正常时,能灵敏地检测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感应的微弱漏电或触电信号、以及各种微弱的传感信号,并按设置要求进行维持守备状态和触发封闭状态的控制,以控制外部驱动电路的导通或截止,对交流负载执行通电或断电控制;在异常时,还对于其本身输入、输出、设置或控制、电源等各端口发生的开路故障,或各端口之间发生的相邻短路和交叉短路故障,或非常过热故障,都能及时可靠地进行安全保护,控制外部驱动电路截止,强迫执行电路切断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和用电者置于安全状态。因而,本实用新型中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完全具备各种防失控功能,安全性能高,属于通用性强的核心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安全控制的技术领域。

2.采用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技术设计的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不仅在正常工作时对交流负载的漏电或触电能进行维持守备状态和触发封闭状态的控制,而且在其本身输入、输出、设置或控制、电源等各端口发生的开路故障时,或各端口之间发生的相邻短路和交叉短路故障时,或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和继电器J线圈发生开路、短路故障时,或发生非常过热故障时,也能及时可靠地进行安全保护控制,强迫驱动执行电路切断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和用电者置于安全状态,能避免或防止自身异常故障时的触电事故,确保用电时人身安全。因而,本实用新型中防漏电保护器是一种“本质性保证安全”的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其极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也可推动该技术领域国家技术标准的更新升级,超越国际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结构框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或实施例2电路原理图;

图3是以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的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图;

图4是以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的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图;

图5是以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的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图。

在图1中:第一单元电路包括第一跌底防护器(1)和第一触基锁存器(2),第二单元电路包括第二触基锁存器(6)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基准调位电路(5)和防反恒压电路(9)及撑底高锁电路(8)均为两个单元共用的电路。

图3至图5是采用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作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对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结构框架图的具体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结构框架图,图中上方虚线框内为第一单元电路,图中下方虚线框内为第二单元电路,所述第一单元电路包括第一跌底防护器(1)和第一触基锁存器(2),所述第二单元电路包括第二触基锁存器(6)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基准调位电路(5)和防反恒压电路(9)及撑底高锁电路(8)均为两个单元共用的电路。

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电路连接方式如下:所述第一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1连接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监测输入端和第一触基锁存器(2)的触发输入端,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连接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输出端,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限位输入端Vw1连接第一触基锁存器(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2连接第二触基锁存器(6)的触发输入端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监测输入端,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连接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输出端,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限位输入端Vw2连接第二触基锁存器(6)的输出端;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安控输入端Vk连接撑底高锁电路(8)的输入端,撑底高锁电路(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跌底防护器(1)的限位输入端Vw1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限位输入端Vw2;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外基设置端Vm连接基准调位电路(5)的外设输入端,基准调位电路(5)的内基设置端Vf连接第一触基锁存器(2)和第二触基锁存器(6)的两个基位设置端;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防反恒压电路(9)的输出电压V+0连接第一单元电路和第二单元电路及基准调位电路(5)的三个电源输入端,防反恒压电路(9)的电源输入端V+1外接直流电源电压V+1端,防反恒压电路(9)的电源地端GND外接直流电源地端GND。

二、对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具体说明:

(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或实施例2电路原理图。图2中实施例1所述第一跌底防护器(1)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稳压二极管WD11或恒流源IR11、第一触基锁存器(2)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12、电阻R11、R12,基准调位电路(5)包括电阻R31、稳压二极管WD31、二极管D32,防反恒压电路(9)包括二极管D31,撑底高锁电路(8)包括二极管D11、D21,第二触基锁存器(6)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电阻R21、R22,第二跌底防护器(7)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稳压二极管WD21或恒流源IR21。

图2中实施例1电路连接方式如下:所述第一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1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反相输入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12的正相输入端(+)及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2的输出端和电阻R11的内端,电阻R11的外端和二极管D11负极都接至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稳压二极管WD11负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输出端就是第一单元电略的驱动输出端Vo1;所述第二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2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1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的两正相输入端(+)及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的输出端和电阻R21的内端,电阻R21的外端和二极管D21负极都接至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稳压二极管WD21负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输出端就是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安控输入端Vk连接二极管D11、D21的正极,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限位输入端Vw1,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限位输入端Vw2;所述两单元电路共用的外基设置端Vm连接二极管D32负极,二极管D32正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2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2的两反相输入端(-)以及电阻R31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WD31负极作为基准调位电路(5)的内基设置端Vf,稳压二极管WD31正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A12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1、A22的电源地端GND作为整个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电源地端GND,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1负极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11、A12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1、A22的电源输入端(V+0),二极管D31正极作为整个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电源输入端V+1外接直流电源电压V+1端;或者用其它电子器件构成功能等效的电路来等效替换实施例1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根据实施例1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2中二极管D12、二极管D22和非门F2及其电路连接。

图2中实施例2的电路特征在于:在完全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电路基础之上,再补接二极管D12、二极管D22和非门F2;所述二极管D12正极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输出端,二极管D12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和二极管D11负极及电阻R11的外端;所述二极管D22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和二极管D21负极及电阻R21的外端,二极管D22正极连接非门F2的输出端,非门F2的输入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输出端;或者用其它电子器件构成功能等效的电路来等效替换实施例2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

(二)图2中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具体实施例1或实施例2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若第一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1和或第二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2的直流守备电位,也就是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电位(即两个触基锁存器的两个触发输入端电位)略低于内基设置端Vf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反相输入端(-)设置的内部基准限位(在基准调位电路(5)内部基本由稳压二极管WD31和电阻R31的稳压值稳定,也可通过二极管D32负极对电源地端GND串接可调电阻来外调内部基准限位),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输出端都分别输出低电位,由于电阻R12、R22的正反馈作用,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锁存在守备状态,分别维持低电位输出;集成运算放大器A12输出的低电位经电阻R1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1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低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一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1),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低电位至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拉动外电路导通工作;集成运算放大器A22输出的低电位经电阻R2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2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低于其正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二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2),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高电位至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推动外部电路导通工作;使执行电路接通交流电源。此时,实施例2所述二极管D12和二极管D22和非门F2只是分别对限位输入端Vw1和限位输入端Vw2起反向隔离作用。

2.当第一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1和或第二单元电路信号输入端Vi2检测到外部漏电或触电信号电压、或传感信号电压幅度达到触发设定值时,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电位(即两个触基锁存器的两个触发输入端电位)略高于内基设置端Vf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的两个反相输入端(-)设置的内部基准限位,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输出端都分别输出高电位,由于电阻R12、R22的正反馈作用,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分别维持高电位输出;集成运算放大器A12输出的高电位经电阻R1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1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1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电位突然超高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一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1),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使外电路截止;集成运算放大器A22输出的高电位经电阻R21抬升并输送至稳压二极管WD21正极,再经稳压二极管WD2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电位突然超高于其正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二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2),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此时在实施例2中,再补接的二极管D12通过稳压二极管WD11对集成运算放大器A11正相输入端(+)电位反馈得更高,也触发锁定在封闭状态;再补接的二极管D22和非门F2通过稳压二极管WD21对集成运算放大器A21反相输入端(-)电位反馈得更高,也触发锁定在封闭状态。这就适应防触电保护器遇触发信号时保证安全控制的高可靠要求。

3.当信号输入端Vi1或Vi2检测到外部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电路、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开路、或悬空、或对电源正极短路等故障时,使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电位也高于内基设置端Vf电位,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分别维持高电位输出,进而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电路截止: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4.当信号输入端Vi1或Vi2检测到的外部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电路、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使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电位极低,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都输出低电位,由于电阻R12、R22的正反馈作用,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锁存在常通状态,分别维持低电位输出,低电位经电阻R11抬升和稳压二极管WD1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的正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高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Vi1(即第一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第一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1使外电路截止;集成运算放大器A22输出的高电位经电阻R21抬升和稳压二极管WD21垫升,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的反相输入端(-)电位仍然略高于其正相输入端(+)电位(即第二跌底防护器的监测输入端电位Vi2),则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第二单元电路的驱动输出端Vo2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5.当外基设置端Vm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因二极管D32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外基设置端Vm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只会将集成运算放大器A12、A22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分别维持高电位输出,进而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电路截止;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6.当安控输入端Vk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因二极管D11、二极管D21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安控输入端Vk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只会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1输出高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21输出低电位至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部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7.当驱动输出端Vo1和或Vo2发生短路故障时,只会使内部集成运算放大器A11和集成运算放大器A21维持在封闭状态,使外部驱动电路处于截止状态,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也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某个驱动输出端Vo1或Vo2发生对地短路、或对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因常见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内部有防过流短路保护,加上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内部也有防短路保护,故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然,另外还有更好的防失控的技术措施,置于特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难以透露或公开。

8.当直流稳压电源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时,当然只会强迫执行电路断开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置于安全状态。

根据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中第一单元电路和第二单元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其中第一跌底防护器(1)和第二跌底防护器(7)的特性互补,输出电平相位相反,用其串控执行电路,就可简单地实现对交流负载(用电器)的安全控制。

三、具体说明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

(一)图3是以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的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图。其中:

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是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防漏电保护器,由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为其供电,其应用电路如附图3所示:图中还包括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前级检测电路、后级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H;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由环形铁心、初级线圈n1、n2和次级线圈n3组成,所述前级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和电阻3R1、3R2、3R3构成,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就是核心器件RAH,所述后级驱动电路由电阻3R7、3R8和稳压二极管3WD1、3WD2及三极管3TV1、3TV2构成,所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3J和二极管3D3构成。

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电路连接方式如下:所述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的两个交流输入端(L1~N1)连接在交流负载侧两交流电线L1、N1之上,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输出的直流电压V+2高于直流电压V+1,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初级线圈n1、n2是并穿入环形铁心孔中的两根交流电源线L1、N1,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是绕在其环形铁心上的线圈,所述次级线圈n3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次级线圈n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3R2、3R3的串接点上,电阻3R3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电阻3R2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端GND,电阻3R1一端连接直流电压V+1,电阻3R1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所述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1连接电阻3R7一端,电阻3R7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3WD1正极,稳压二极管3WD1负极连接在三极管3TV1基极,三极管3TV1发射极连接直流电压V+2,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2连接电阻3R8一端,电阻3R8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3WD2负极,稳压二极管3WD2正极连接三极管3TV2基极,三极管3TV2发射极连接电源地端GND,所述执行电路中二极管3D3负极连接三极管3TV1集电极,二极管3D3正极连接三极管3TV2集电极,继电器3J线圈两端并接在二极管3D3两极,继电器3J的两对常开触点3J连接控制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QD为人工启动按钮,按下后接通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根据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3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和电阻3R6及其电路连接。

作为改进的第一例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插头插座,其应用电路也如附图3所示:在完全采用所述的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基础之上,再增加过热保护电路;所述过热保护电路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和电阻3R6构成,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用于监控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一端接电源地端GND,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另一端接电阻3R6一端,电阻3R6另一端接在核心器件RAH的外基设置端Vm之上。

(二)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如下:

1.人工按下启动按钮QD后,执行电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维持吸合状态,持续接通交流电源,漏电保护器电路系统及其被控交流负载得电工作。若被控交流负载正常工作,无漏电或触电发生,通过交流电源线L1、N1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环形铁心内感应的磁通抵消为零,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的两端无交流电流或电压产生,此时,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的直流守备电位略低于安控输入端Vk和外基设置端Vm直流电位,将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维持在守备状态,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驱动输出端Vo1输出低电平,驱动输出端Vo2输出高电平,控制驱动电路导通,使执行电路继电器维持吸合状态,持续接通交流电源。

2.若被控交流负载发生漏电或触电,使交流电源线L1、N1上产生不平衡交流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环形铁芯内产生感应磁通,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的两端就产生感应电流或电压信号,若该信号电压大于设定值,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在原直流守备电位上叠加交流电压后产生的复合电位高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基设置端Vf设定的基准限位时,则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立即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使其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其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使漏电或触电得到正常安全保护。

3.当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发生断线故障时,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开路、或悬空、或与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或Vi2电位冲高,立即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其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其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4.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或Vi2检测到的外部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电路、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使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电位极低,低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部两个跌底防护器的垫底限位,触发两个跌底防护器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5.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外基设置端Vm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因二极管D32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外基设置端Vm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只会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6.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安控输入端Vk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因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部二极管D11、二极管D21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安控输入端Vk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只会使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7.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驱动输出端Vo1和驱动输出端Vo2发生短路故障时,或当某个驱动输出端Vo1或Vo2发生对地短路、或对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因常见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内部有防过流短路保护,加上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内部也有防短路保护,故不会引起失控。当然,另外还有更好的防失控的技术措施,置于特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难以透露或公开。

8.当直流稳压电源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时,当然只会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9.若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接触电阻过大,通过大电流时大发热,温升过快过高,使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的阻值迅速减小,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外基设置端Vm电位和内基设置端Vf的基准限位下降,当低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的直流守备电位时,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3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3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在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中,因取消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NTC及电阻3R6,就没有防过热保护功能,如果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升过快过高,就会引起火灾发生。

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在正常工作时对交流负载的漏电或触电能进行安全保护控制,而且在其自身发生常见的异常故障时,或非常过热时,也能及时可靠地进行安全保护控制,强迫继电器切断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和用电者置于安全状态,能避免或防止自身故障失效时的触电事故,确保用电时人身安全。因而,本实用新型中防漏电保护器是一种能防过热、防失效、防触电的“本质性保证安全”的防漏电保护器。

四、具体说明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

(一)图4是以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的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图。其中:

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是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由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为其供电,其应用电路如附图4所示:图中还包括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前级检测电路、执行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H;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由环形铁心、初级线圈n1、n2和次级线圈n3组成,所述前级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和电阻4R1、4R2、4R3构成,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就是核心器件RAH,所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4J和二极管4D2、4D3构成。

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电路连接方式如下:所述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的两个交流输入端(L1~N1)连接在交流负载侧两交流电线L1、N1之上,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输出的直流电压V+2高于直流电压V+1,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初级线圈n1、n2是并穿入环形铁心孔中的两根交流电源线L1、N1,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是绕在其环形铁心上的线圈,所述次级线圈n3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次级线圈n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4R2、4R3的串接点上,电阻4R3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电阻4R2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端GND,电阻4R1一端连接直流电压V+1,电阻4R1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所述执行电路中继电器4J线圈两端并接在二极管4D3两极,二极管4D2、4D3正极相接后,二极管4D2负极连接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1,二极管4D3负极连接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2,继电器4J的两对常开触点4J连接控制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QD为人工启动按钮,按下后接通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根据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4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和电阻4R6及其电路连接。

作为改进的第二例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插头插座,其应用电路也如附图4所示:在完全采用所述的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基础之上,再增加过热保护电路;所述过热保护电路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和电阻4R6构成,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用于监控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一端接电源地端GND,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NTC另一端连接电阻4R6一端,电阻4R6另一端连接在核心器件RAH的外基设置端Vm之上。

(二)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如下:

第二例与第一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基本相同,区别只是在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电路中,直接将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4J和二极管4D2及二极管4D3)串接在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驱动输出端Vo1和驱动输出端Vo2之间,两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性能也基本相同。为限制说明书页数,恕不重复第二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

五、具体说明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

(一)图5是以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的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原理图。其中:

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是采用所述的防失控电路芯片RAH为核心电路或核心器件设计的,由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为其供电,其应用电路如附图5所示:图中还包括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前级检测电路、安控电路、后级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H;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由环形铁心、初级线圈n1、n2和次级线圈n3组成,所述前级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和电阻5R2、5R3构成,所述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就是核心器件RAH,所述安控电路仅由电阻5R6承担,所述后级驱动电路由电阻5R7、5R8和稳压二极管5WD1、5WD2及三极管5TV1、5TV2构成,所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5J和二极管5D3构成。

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电路连接方式如下:所述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的两个交流输入端(L1~N1)连接在交流负载侧两交流电线L1、N1之上,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输出的直流电压V+2高于直流电压V+1,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初级线圈n1、n2是并穿入环形铁心孔中的两根交流电源线L1、N1,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是绕在其环形铁心上的线圈,所述次级线圈n3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外基设置端Vm,次级线圈n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5R2、5R3的串接点上,电阻5R3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电阻5R2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端GND,电阻5R6一端连接直流电压V+2,电阻5R6另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所述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1连接电阻5R7一端,电阻5R7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5WD1正极,稳压二极管5WD1负极连接在三极管5TV1基极,三极管5TV1发射极连接直流电压V+2,核心器件RAH的驱动输出端Vo2连接电阻5R8一端,电阻5R8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5WD2负极,稳压二极管5WD2正极连接三极管5TV2基极,三极管5TV2发射极连接电源地端GND,所述执行电路中二极管5D3负极连接三极管5TV1集电极,二极管5D3正极连接三极管5TV2集电极,继电器5J线圈两端并接在二极管5D3两极,继电器5J的两对常开触点5J连接控制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QD为人工启动按钮,按下后接通交流降压整流直流稳压电源(18)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L、N)。根据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特征,已取消附图5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及其电路连接。

作为改进的第三例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插头插座,其应用电路也如附图5所示:在完全采用所述的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电路基础之上,再增加过热保护电路;所述过热保护电路是在原有电阻5R6两端并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构成,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用于监控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与电阻5R6并联之后,并联的一端连接核心器件RAH的安控输入端Vk,并联的另一端连接在直流电压V+2之上。

(二)第三例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或者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的应用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1.人工按下启动按钮QD后,执行电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维持吸合状态,持续接通交流电源,漏电保护器电路系统及其被控交流负载得电工作。若被控交流负载正常工作,无漏电或触电发生,通过交流电源线L1、N1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环形铁心内感应的磁通抵消为零,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的两端无交流电流或电压产生,此时,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的直流守备电位略低于外基设置端Vm和安控输入端Vk直流电位,将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维持在守备状态,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驱动输出端Vo1输出低电平,驱动输出端Vo2输出高电平,控制驱动电路导通,使执行电路继电器维持吸合状态,持续接通交流电源。

2.若被控交流负载发生漏电或触电,使交流电源线L1、N1上产生不平衡交流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环形铁芯内产生感应磁通,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的两端就产生感应电流或电压信号,若该信号电压大于设定值,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Vi2在原直流守备电位上叠加交流电压后产生的复合电位高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基设置端Vf设定的基准限位时,则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立即触发锁存在封闭状态,使其驱动输出端Vo1并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中三极管5TV1截止;使其驱动输出端Vo2并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中三极管5TV2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5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5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使漏电或触电得到正常安全保护。

3.当零序电流互感器H次级线圈n3发生断线故障时,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开路、或悬空、或与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和或Vi2电位冲高,立即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其驱动输出端Vo1维持在高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1截止;使其驱动输出端Vo2维持在低电位封闭状态,使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3TV2电路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5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5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4.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信号输入端Vi1或Vi2检测到的外部零序电流互感器H的次级线圈n3电路、或传感信号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使信号输入端Vi1或Vi2电位极低,低于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部两个跌底防护器的垫底限位,触发两个跌底防护器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5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5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5.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外基设置端Vm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因二极管D32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冲击内基设置端Vf设定的基准限位,不会引起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失控;当外基设置端Vm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只会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5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5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6.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安控输入端Vk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因防失控电路芯片RAH内部二极管D11、二极管D21的反向隔离作用,不会引起失控;当安控输入端Vk发生高电位冲击故障时,只会使触发防失控电路芯片RAH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5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5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7.当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驱动输出端Vo1和驱动输出端Vo2发生短路故障时,或当某个驱动输出端Vo1或Vo2发生对地短路、或对电源正极短路故障时,因常见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内部有防过流短路保护,加上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内部也有防短路保护,故不会引起电路系统失控。当然,另外还有更好的防失控的技术措施,置于特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难以透露或公开。

8.当直流稳压电源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时,当然只会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5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5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异常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

9.若防过热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的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接触电阻过大,通过大电流时大发热,温升过快过高,使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的等效阻值迅速减小,使防失控电路芯片RAH的安控输入端Vk电位迅速冲高,触发内部两个跌底防护器锁存在封闭状态,使驱动输出端Vo1输出高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1截止;使驱动输出端Vo2输出低电位,控制外接驱动电路三极管5TV2截止;同时强迫执行电路继电器线圈5J断电释放,继电器两对常开触点5J切断漏电保护器电路电源和被控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并始终维持断电状态,非人为不能恢复通电,因而,不会发生失控,避免发生失效假保的运行状态,让用电者避开危险。因此,在本身非常过热时也能得到安全保护。在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中,因取消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NTC,就没有防过热保护功能,如果交流电源侧和或交流负载侧的接线端子或者插脚插孔的工作温升过快过高,就会引起火灾发生。

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在正常工作时对交流负载的漏电或触电能进行安全保护控制,而且在其自身发生常见的异常故障时,或非常过热时,也能及时可靠地进行安全保护控制,强迫继电器切断交流负载的交流电源,将交流负载和用电者置于安全状态,能避免或防止自身故障失效时的触电事故,确保用电时人身安全。因而,本实用新型中防漏电保护器是一种能防过热、防失效、防触电的“本质性保证安全”的防漏电保护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