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更换轴承室的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931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更换轴承室的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端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更换轴承室的电机端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端盖自带轴承室,两者为一体化铸造,受已经成型的轴承室的限制,使得电机端盖的种类繁多,通用性差,同时若轴承室受损需要更换整个电机端盖,成本较高,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更换轴承室的电机端盖,轴承室可轻易取下进行维修或更换,降低了成本,同时可实现电机端盖的通用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更换轴承室的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内部中心设有第一环形弧面,端盖本体的前方设有与其相配的卡盖,所述卡盖的内部中心设有第二环形弧面,所述第一环形弧面和第二环形弧面以端盖本体和卡盖的交界面对称设置,所述端盖本体和卡盖围拢的空间内设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的两端分别抵接端盖本体和卡盖,轴承室的外缘为圆弧形,轴承室的外缘抵接第一环形弧面和第二环形弧面,所述卡盖和端盖本体之间通过周向均布的螺栓和螺母连接,卡盖上周向均布抵住轴承室的外缘的螺钉,所述螺钉和螺栓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周向交替错开分布。

所述轴承室的外缘与第一环形弧面和第二环形弧面之间贴合设有耐磨层。

所述螺栓和螺母位于轴承室的外缘的外围,所述螺栓从卡盖侧穿入贯穿端盖本体并通过位于端盖本体后方的螺母拧紧。

所述端盖本体的内部中心位于第一环形弧面的后方设有环形平面,所述环形平面内设有弹性垫,所述轴承室的一端抵住弹性垫。

所述卡盖的中心设有贯穿的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轴承室安装在端盖本体和卡盖围拢的空间内,只需拆卸掉螺栓、螺母和螺钉即可轻易取出轴承室进行维修或更换,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针对不同的电机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内环尺寸的轴承室达到电机端盖通用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盖的侧视图。

图中:端盖本体1、环形平面11、第一环形弧面12、卡盖2、第二环形弧面21、中孔22、轴承室3、弹性垫4、耐磨层5、螺栓6、螺母7、螺钉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方便更换轴承室的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所述端盖本体1内部中心设有第一环形弧面12,端盖本体1的前方设有与其相配的卡盖2,所述卡盖2的内部中心设有第二环形弧面21,所述第一环形弧面12和第二环形弧面21以端盖本体1和卡盖2的交界面对称设置,所述端盖本体1和卡盖2围拢的空间内设有轴承室3,第一环形弧面12和第二环形弧面21配合形成与轴承室3的外缘相配的弧面,可轻易放入或取出轴承室3。

所述轴承室3的两端分别抵接端盖本体1和卡盖2,轴承室3的外缘为圆弧形,轴承室3的外缘抵接第一环形弧面12和第二环形弧面21,所述轴承室3的外缘与第一环形弧面12和第二环形弧面21之间贴合设有耐磨层5,耐磨层5为复合设在端盖本体1和卡盖2上,可以对端盖本体1和卡盖2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卡盖2和端盖本体1之间通过周向均布的螺栓6和螺母7连接,所述螺栓6和螺母7位于轴承室3的外缘的外围,所述螺栓6从卡盖2侧穿入贯穿端盖本体1并通过位于端盖本体1后方的螺母7拧紧。

卡盖2上周向均布抵住轴承室3的外缘的螺钉8,即卡盖2和对应的耐磨层5上要设有供螺钉8穿入的通道,同时轴承室3的外缘对应螺钉8抵接处可设相应的小凹孔,使得螺钉8的尖部伸入小凹孔内进行抵接,固定效果更好。

所述螺钉8和螺栓6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周向交替错开分布,互不干涉,对轴承室3的固定效果较好。

所述端盖本体1的内部中心位于第一环形弧面12的后方设有环形平面11,所述环形平面11内设有弹性垫4,所述轴承室3的一端抵住弹性垫4,通过弹性垫4能起到缓冲振动的作用。

所述卡盖2的中心设有贯穿的中孔22,该中孔22可供轴穿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