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164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风扇单元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强电盘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有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另外,在散热装置安装有风扇电动机,从而提高冷却效果。由于用于机床的风扇电动机在切削液雾沫、粉尘飞扬的环境下使用,而因长时间的使用导致其寿命降低,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检查。而且,通常,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散热装置冷却用的风扇电动机位于强电盘的背面侧。然而,强电盘的背面侧多与壁等相邻,事实上难以自强电盘的背面侧接近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由此,在以往技术中,为了更换、检查风扇电动机,需要将电动机驱动装置自强电盘上拆卸。在这样的将电动机驱动装置自强电盘拆卸的情况下,不仅导致作业时间延长,还存在将电动机驱动装置重新安装于强电盘时产生布线错误的可能性。专利文献1即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是关于不将电动机驱动装置自强电盘上拆卸就能够更换、检查风扇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专利。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一种构造:在变频器装置(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在安装于控制盘的凸缘固定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构件,并封闭凸缘的开口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342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优选将强电盘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内部与外部隔开。例如,在进行切削加工的场所使用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当含有切削液的空气(切削液雾沫)进入强电盘的内部时,可能引起电动机驱动装置内部的功率元件、印刷版上的电子部件的故障。这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利用风扇固定构件封闭凸缘的开口部,从而防止异物、污染的空气侵入内部。但是,由于风扇固定构件相对于凸缘的固定是通过在风扇固定构件的上下的多个部位紧固螺钉而进行的,因此,需要在每次进行风扇单元的维护作业时将上下多处的螺钉全部拆卸。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为了使用螺丝刀等的器具拆卸螺钉的作业空间,还存在必须拆卸其他的部件才可以进行风扇单元的维护作业的情况。这样,在以往技术中,从提高操作性的观点来看,还存在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风扇固定构件对安装风扇单元的安装孔进行封闭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维护的操作性的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构件(例如后述的凸缘20),其形成有安装孔(例如后述的安装孔21);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50),其具有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配置的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51)和支承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限制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钩部22),其配置于所述安装构件,该限制构件限制所述风扇固定构件的向自所述安装孔分开的方向的移动,所述限制构件具有与所述风扇固定构件嵌合的固定构件嵌合部(例如后述的嵌合凹部25),通过在所述风扇固定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将紧固构件(例如后述的螺钉60)紧固于所述安装构件,将所述风扇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

(2)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201),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构件(例如后述的凸缘220),其形成有安装孔(例如后述的安装孔21);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50),其具有可穿过所述安装孔配置的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51)和支承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限制构件(例如后述的滑块构件23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构件,该限制构件限制所述风扇固定构件的向自所述安装孔分开的方向的移动,在所述安装构件上形成有与所述限制构件的一侧的端部嵌合的限制构件嵌合部(例如后述的滑块钩部222),通过在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限制构件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将紧固构件(例如后述的螺钉60)紧固于所述安装构件,将所述风扇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

(3)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301),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构件(例如后述的凸缘320),其形成有安装孔(例如后述的安装孔21);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50),其具有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配置的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51)和支承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限制构件(例如后述的旋转构件33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构件,该限制构件限制所述风扇固定构件的向自所述安装孔分开的方向的移动,所述限制构件以能够在与所述风扇固定构件接触的限制位置和自所述风扇固定构件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安装构件,通过在所述限制构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将紧固构件(例如后述的螺钉60)紧固于所述安装构件,将所述风扇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

(4)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401),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构件(例如后述的凸缘420),其形成有安装孔(例如后述的安装孔21);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50),其具有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配置的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51)和支承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限制构件(例如后述的旋转构件43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构件,该限制构件限制所述风扇固定构件的向自所述安装孔分开的方向的移动,所述限制构件以能够在与所述风扇固定构件接触的限制位置和自所述风扇固定构件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安装构件,并且,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安装构件的上部嵌合的嵌合部(例如后述的嵌合部435),通过在所述限制构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嵌合部与所述安装构件的上部嵌合,将所述风扇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

(5)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501),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构件(例如后述的凸缘520),其形成有安装孔(例如后述的安装孔21);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50),其具有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配置的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51)和支承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限制构件(例如后述的杆53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构件,该限制构件限制所述风扇固定构件向的自所述安装孔分开的方向的移动,所述安装构件具有:第1插入部(例如后述的上侧插入部54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该第1插入部能够供所述限制构件插入;以及第2插入部(例如后述的下侧插入部55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该第2插入部能够供所述限制构件插入,通过在所述限制构件贯穿于所述第1插入部的状态下将所述限制构件插入于所述第2插入部,将所述风扇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

(6)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601),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构件(例如后述的凸缘520),其形成有安装孔(例如后述的安装孔21);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50),其具有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配置的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51)和支承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限制构件(例如后述的杆63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构件,该限制构件限制所述风扇固定构件的向自所述安装孔分开的方向的移动,所述安装构件具有:第1插入部(例如后述的上侧插入部54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该第1插入部能够供所述限制构件插入;以及第2插入部(例如后述的下侧插入部55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该第2插入部能够供所述限制构件插入,所述限制构件具有能够插入于所述第1插入部的第1突出片(例如后述的第1突出片631)和能够插入于所述第2插入部的第2突出片(例如后述的第2突出片635),通过将所述第1突出片插入于第1插入部并且将所述第2突出片插入于第2插入部,将所述风扇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

(7)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701),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构件(例如后述的凸缘720),其形成有安装孔(例如后述的安装孔21);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750),其具有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配置的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51)和支承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构件(例如后述的风扇固定构件752);以及限制构件(例如后述的上侧钩部710和下侧钩部730),其配置于所述安装构件,该限制构件限制所述风扇固定构件的向自所述安装孔分开的方向的移动,所述风扇固定构件具有:盖部(例如后述的盖部753),其堵塞所述安装孔;以及嵌合部(例如后述的嵌合部760),其配置于所述盖部的周围,该嵌合部嵌合于所述限制构件。

(8)可以是,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构件安装于与形成于盘(例如后述的强电盘5)的开口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6)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安装孔将所述盘的一侧和另一侧连通。

(9)可以是,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所述风扇单元配置于对支承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散热装置(例如后述的散热装置12)进行冷却的冷却位置。

(10)可以是,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所述风扇单元的所述风扇固定构件堵塞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安装孔。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利用风扇固定构件对安装风扇单元的安装孔进行封闭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维护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风扇单元自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风扇单元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固定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风扇单元自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第2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风扇单元自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第3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固定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将第4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固定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风扇单元自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固定第5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构造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将第5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固定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风扇单元自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固定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构造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固定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固定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构造的主要部位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风扇单元自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第7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将第7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固定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凸缘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01、301、401、501、601、701、电动机驱动装置;5、强电盘(盘);6、开口部;12、散热装置;20、220、320、420、520、720、凸缘(安装构件);21、安装孔;22、风扇单元钩部(限制构件);25、嵌合凹部(固定构件嵌合部);50、风扇单元;51、风扇;52、风扇固定构件;56、贯通孔;60、螺钉(紧固构件);222、滑块钩部(限制构件嵌合部);230、滑块构件(限制构件);256、贯通孔;330、旋转构件(限制构件);356、贯通孔;430、旋转构件(限制构件);435、嵌合部;530、杆(限制构件);531、卡定部;540、上侧插入部(第1插入部);550、下侧插入部(第2插入部);630、杆(限制构件);631、第1突出片;635、第2突出片;710、上侧钩部(上侧限制构件);730、下侧钩部(下侧限制构件);750、风扇单元;752、风扇固定构件;760、嵌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中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20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中将风扇单元50安装于凸缘20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附图中,表示了从内部侧观察到的切取了强电盘5的盘面的一部分的状态的情况。

在强电盘5上形成有与其背面侧的外部空间连通的开口部6,在与该开口部6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凸缘20。

在凸缘20的背面结合有散热装置12。在凸缘20上形成有用于在内侧保持功率元件11的开口部26和用于安装风扇单元50的安装孔2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凸缘20的背面(靠外部侧的面)的开口部26的周围的部分相接触的状态固定有散热装置12。而且,在散热装置12的表面(靠内部侧的面)固定有功率元件11,功率元件11位于强电盘5的内部侧。

在凸缘20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安装风扇单元50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使强电盘5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孔21的位置位于功率元件11和散热装置12的上方。另外,在凸缘20的表面的上侧的角部形成有螺纹孔23。在主视时,螺纹孔23形成于安装孔21的右上方、左上方的合计两个部位。

在凸缘20的表面的安装孔21的下方且功率元件11的上方设有风扇单元钩部22。风扇单元钩部22为通过卡定风扇单元50从而限制该风扇单元50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移动的限制构件。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的立体图。风扇单元50构成为相对于安装于强电盘5的凸缘20装卸自如。风扇单元50包括风扇51、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密封件55作为主要结构。

风扇51为用于冷却散热装置12的冷却装置。如图2所示,风扇51位于在将风扇单元50安装于安装孔21时对散热装置12进行冷却的冷却位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51的冷却位置位于散热装置12的上方。

风扇固定构件52作为支承风扇51的支承部发挥功能,并且,还作为堵塞凸缘20的安装孔21的盖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固定构件52包括覆盖安装孔21的盖部53、和自盖部53的背面侧向水平方向延伸并支承风扇51的支承部54。另外,在盖部53上形成有两个与螺纹孔23的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56。

密封件55配置于盖部53的靠外侧的面,为与安装孔21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为矩形的框状的弹性构件。在将风扇单元50安装于安装孔21时,密封件55通过弹性变形而填埋盖部53与凸缘20之间的间隙。

图4是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20的状态的侧视图。风扇单元钩部22形成为在自凸缘20的表面向水平方向突出之后向上方弯折的l字状。利用风扇单元钩部22的l字的弯折部分和凸缘20的表面形成用于嵌合风扇单元50的嵌合凹部25。

接着,说明将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安装于安装孔21的工序。首先,如图1所示,将风扇单元50的风扇51的部分插入安装孔21。接着,如图4所示,将盖部53的下端部嵌入风扇单元钩部22的嵌合凹部25,将风扇51配置于冷却位置。通过将盖部53嵌入风扇单元钩部22的嵌合凹部25,从而限制风扇单元50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移动,使风扇单元50成为保持于安装孔21的状态。在风扇单元50保持于安装孔21的状态下,将螺钉60穿过两个贯通孔56并与凸缘20的螺纹孔23螺纹结合。将盖部53的相当于下边的部分在长度方向上固定于风扇单元钩部22,并且,将盖部53的相当于上边的部分在两侧的两个部位利用螺钉60固定,由此,将风扇单元50密合性良好地固定于安装孔21。在为了进行维护作业等而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20拆卸时,按照与安装作业相反的顺序进行拆卸。即,拆下螺钉60并解除风扇单元50的盖部53与风扇单元钩部22之间的卡合,将风扇单元50自安装孔21拔出。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起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即,电动机驱动装置1包括:凸缘20,其安装于与形成于强电盘5的开口部6相对应的位置,该凸缘20形成有与强电盘5的背面侧(外侧)连通的安装孔21;散热装置12,其位于强电盘5的背面侧并支承于凸缘20;风扇单元50,其具有能够穿过安装孔21配置于强电盘5的背面侧的对散热装置12进行冷却的冷却位置的风扇51和在冷却位置支承风扇51并且堵塞安装孔21的风扇固定构件52;以及风扇单元钩部22,其配置于凸缘20,该风扇单元钩部22用于限制风扇固定构件52的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的移动。风扇单元钩部22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风扇固定构件52嵌合的嵌合凹部25,在风扇固定构件52形成有供螺钉60贯穿的贯通孔56,通过在风扇固定构件52与嵌合凹部25嵌合的状态下将螺钉60穿过贯通孔56并紧固于凸缘2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20。

由此,由于形成于盖部53的贯通孔56仅设于上部即可,因此,相比于将贯通孔56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两个部位的情况,能够缩短盖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另外,利用螺丝刀紧固螺钉60所需的凸缘20的前侧的空间仅考虑形成有螺纹孔23的部分即可,因此,能够提高配置场所、设计的自由度。另外,通过使风扇单元钩部22支承盖部53的下端部,从而在确定风扇单元5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基础上,在该位置保持风扇单元50,因此,作业人员能够使用双手进行螺钉的紧固作业。相比于仅使用螺钉6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20的以往的技术,能够减少螺钉60的数量,还能够实现紧固作业所花费的作业时间的缩短。

接着,说明将风扇单元安装于凸缘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其他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已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存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的情况。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201中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220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第2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安装于凸缘220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201所具备的凸缘220上形成有用于容纳风扇单元50的盖部53的凸缘凹部221。风扇单元50的盖部53与凸缘凹部221的形状相对应,通过将盖部53收纳于凸缘凹部221,使安装孔21成为关闭的状态。

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201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50的滑块构件230。滑块构件230为横宽的长方形状的板。在滑块构件230的表面的上部两侧的角部分别形成有与凸缘220的螺纹孔23相对应的贯通孔256。另外,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在盖部53未形成有在第1实施方式的盖部53形成的贯通孔56,风扇单元50成为不直接利用螺钉60紧固的构造。

在凸缘220的表面的凸缘凹部221的下方设有滑块钩部222。滑块钩部222形成为在自凸缘20的表面向水平方向突出之后向上方弯折的l字状。利用滑块钩部222的l字的弯折部分和凸缘220的表面形成用于嵌合滑块构件230的嵌合凹部225。

接着,说明将第2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安装于安装孔21的工序。首先,如图5所示,将风扇单元50的风扇51的部分插入安装孔21。在将风扇单元50沿水平方向插入于安装孔21的过程中,密封件55也均等地弹性变形,而不是仅上侧、下侧弹性变形,从而以确保了较高的密闭性的状态封闭安装孔21。

如图6所示,由于盖部53收纳于凸缘凹部221,因此,凸缘220的表面和盖部53的表面大致成为同一平面。在该状态下,自上方将滑块构件230插入滑块钩部222的嵌合凹部225。在将滑块构件230插入于嵌合凹部225的状态下,将螺钉60穿过贯通孔256并与凸缘220的螺纹孔23螺纹结合。由此,滑块构件230在凸缘220的正面侧被固定在限制风扇单元50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移动的位置。在为了进行维护作业等而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220拆卸时,按照与安装的作业相反的顺序进行拆卸。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201,起到以下这样的效果。即,电动机驱动装置201还包括滑块构件230,该滑块构件230配置于凸缘220,用于限制风扇固定构件52的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的移动。

在凸缘220上形成有与滑块构件230的一侧的端部嵌合的滑块钩部222,滑块构件230形成为板状,并且,在与滑块钩部222嵌合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供螺钉60贯穿的贯通孔256。通过在滑块构件230与滑块钩部222嵌合的状态下将螺钉60穿过贯通孔256并紧固于凸缘22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220。

由此,不需要形成于盖部53的贯通孔56,因此,相比于形成贯通孔56的情况,能够缩短盖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另外,由于利用螺丝刀紧固螺钉60所需的凸缘220的前侧的空间仅考虑形成有螺纹孔23的部分即可,因此,能够提高配置场所、设计的自由度。能够利用一侧的端部与滑块钩部222嵌合的滑块构件230来固定风扇单元50的位置,因此,相比于使用螺钉6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20的以往的技术,能够减少螺钉60的数量,还能够实现紧固作业所花费的作业时间的缩短。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包括密封件55的结构中,将风扇单元50沿水平方向插入,并利用形成为板状的滑块构件230以面按压风扇单元50,因此,能够使封件55均等地弹性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

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301。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301中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320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安装于凸缘320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7所示,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在凸缘320形成有容纳盖部53的凸缘凹部321。在凸缘320的表面的凸缘凹部321的下方配置有作为限制构件的旋转构件330,该旋转构件330限制风扇单元50的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的移动。

旋转构件330为横宽的长方形状的板,旋转构件330的一侧的端部借助旋转轴331支承于凸缘320。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33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设于凸缘320的旋转轴331嵌合。

旋转构件330构成为能够在将风扇单元50自安装孔21拆卸时的分离位置、和将风扇单元50安装于安装孔21时的限制位置之间旋转。旋转构件330的分离位置设为不堵塞安装孔21、且不干涉风扇单元50的插入方向的位置。例如,如图7所示,成为旋转构件330的顶端能够旋转至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另外,并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状态,还可以将旋转构件330的顶端朝向下方的状态设为分离位置。

旋转构件330的限制位置为旋转构件330的一侧的平面部分与盖部53的表面相对的位置。如图8所示,旋转构件330的顶端朝向上方的状态为限制位置。另外,如图7所示,在旋转构件330形成有两个在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与螺纹孔23的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356。

接着,说明将第3实施方式中的风扇单元50安装于安装孔21的工序。首先,如图7所示,将风扇单元50的风扇51的部分插入安装孔21。接着,如图8所示,使旋转构件330自分离位置转动到限制位置。在旋转构件33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将螺钉60穿过贯通孔356并与凸缘220的螺纹孔23螺纹结合。由此,能够使旋转构件330固定在限制风扇单元50的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的移动的限制位置。在为了进行维护作业等而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320拆卸时,按照与安装作业相反的顺序进行拆卸。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301,起到以下这样的效果。即,作为电动机驱动装置301的限制构件的旋转构件330以能够在一侧的端部与风扇固定构件52接触的限制位置和自风扇固定构件52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凸缘320,并且,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供螺钉60贯穿的贯通孔356。通过在旋转构件33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将螺钉60穿过贯通孔356并紧固于凸缘32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320。

由此,不需要形成于盖部53的贯通孔56,因此,相比于形成贯通孔56的情况,能够缩短盖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另外,利用螺丝刀紧固螺钉60所需的凸缘320的前侧的空间也仅考虑形成螺纹孔23的部分即可,因此,能够提高配置场所、设计的自由度。由于仅通过使旋转构件330移动到限制位置就能够固定风扇单元50的位置,因此,相比于仅使用螺钉6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20的以往的技术,能够减少螺钉60的数量,还能够实现紧固作业所花费的作业时间的缩短。

另外,由于旋转构件330安装于凸缘320,因此,不需要作为单独构件进行拆卸、也不会产生因掉落而导致的丢失,因而操作性较佳。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包括密封件55的结构中,由于将风扇单元50沿水平方向插入,并利用形成为板状的旋转构件330以面按压风扇单元50,因此,能够使密封件55均等地弹性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

接着,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401。图9是表示将第4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420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中,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在凸缘420形成有与盖部53相对应的凸缘凹部421,并且,作为限制构件的旋转构件430借助设于凸缘凹部421的下方的旋转轴431固定于凸缘420。

在旋转构件430的顶端形成有钩状的嵌合部435。另外,在凸缘420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旋转构件430的嵌合部435相对应的嵌合凹部436。在将风扇单元50插入于安装孔21的状态下,使旋转构件430转动到限制位置,并将旋转构件430的嵌合部435的顶端嵌入嵌合凹部436,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安装孔21。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在解除了嵌合部435与嵌合凹部436之间的嵌合之后,使旋转构件430移动到分离位置并将风扇单元50自安装孔21拔出。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401,起到以下的效果。即,作为电动机驱动装置401的限制构件的旋转构件430以能够在与风扇固定构件52接触的限制位置和自风扇固定构件52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凸缘420,并且,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凸缘420的上部的嵌合凹部436嵌合的嵌合部435。通过在旋转构件43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将嵌合部435与凸缘420的上部的嵌合凹部436嵌合,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420。

由此,不需要形成于盖部53的贯通孔56,因此,相比于形成贯通孔56的情况,能够缩短盖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仅通过使旋转构件430移动到限制位置并使嵌合部435与凸缘420嵌合就能够固定风扇单元50,而不需要进行螺钉60的紧固作业,还能够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

另外,除了不需要将旋转构件430安装于凸缘320以外,还不需要螺钉60,因此,也不需要将旋转构件430作为单独构件拆卸、不会因掉落而导致丢失,因而操作性较佳。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包括密封件55的结构中,将风扇单元50沿水平方向插入,并利用形成为板状的旋转构件430以面按压风扇单元50,因此,能够使密封件55均等地弹性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

接着,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501。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501中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520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固定第5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的构造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是将图10的虚线所示的区域放大后的图。图12是表示将第5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520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1所示,在凸缘520形成有与盖部53相对应的凸缘凹部521。在凸缘凹部521形成有安装孔21。如图12所示,在安装孔21的上方空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两个)上侧插入部540。在上侧插入部540形成有能够供作为限制构件的杆530插入的插入口541。另外,在安装孔21的下方、且在与上侧插入部54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两个)下侧插入部550。

在第5实施方式中,两个杆530成为限制构件并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520。在杆530的上部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卡定部531。通过将该卡定部531与上侧插入部540卡定,从而将杆530保持在限制风扇单元50的移动的位置。

在将风扇单元50安装于安装孔21的工序中,成为将风扇单元50的风扇51的部分插入于安装孔21并将盖部53收纳于凸缘凹部521的状态。接着,将杆530插入于上侧插入部540的插入口541。将贯穿于上侧插入部540的杆530的下端插入于下侧插入部550的插入口551。杆530利用卡定部531以不会向下方脱落的方式在凸缘520的前表面被保持。如图12所示,杆530位于风扇单元50的前侧,限制风扇固定构件52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的移动,使风扇单元50成为固定于凸缘520的状态。在为了进行维护作业等而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520拆卸时,按照与安装作业相反的顺序进行拆卸。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501,起到以下这样的效果。电动机驱动装置501的凸缘520具有:上侧插入部540,其作为第1插入部,该上侧插入部配置于安装孔21的周围的上方,能够供作为限制构件的杆530插入;以及下侧插入部550,其作为第2插入部,该下侧插入部550配置于安装孔21的周围的下方且与上侧插入部54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在杆530的上部具有与上侧插入部540卡合的卡定部531,通过在杆530贯穿于上侧插入部540的状态下将杆530插入于下侧插入部55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520。

由此,不需要形成于盖部53的贯通孔56,相比于形成贯通孔56的情况,能够缩短盖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仅通过将杆530插入于上侧插入部540和下侧插入部550就能够固定风扇单元50,不需要进行螺钉60的紧固作业,还能够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另外,不需要利用螺丝刀等紧固螺钉所需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只要不向与重力方向的反方向将门栓构造的杆530拔出,杆530就不会脱离,因此,能够实现风扇单元50的稳定的固定。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包括密封件55的结构中,将风扇单元50沿水平方向插入,并利用配置于左右两侧的多个杆530按压风扇单元50,因此,能够使密封件55均等地弹性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插入部的上侧插入部540和作为第2插入部的下侧插入部550以隔着安装孔21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第1插入部和第2插入部只要配置于安装孔的周围即可,第1插入部和第2插入部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结构等能够根据情况对该结构进行适当变更。

接着,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601。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601中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520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固定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的构造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将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520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固定风扇单元50的构造的主要部位的主视图。

如图13~图16所示,在第6实施方式中,作为限制构件而使用与第5实施方式的杆530不同形状的杆630。

杆630在其上部形成有l字状的上侧缺口部632,并且,形成有插入于上侧插入部540的插入口541的第1突出片631。第1突出片631为l字状的上侧缺口部632的上侧的缘部,该第1突出片631为向下方突出的形状。另外,上侧缺口部632的宽度根据上侧插入部540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而形成,并能够使上侧插入部540在水平方向上穿过。

杆630在其下部形成有下侧缺口部636,并且,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第2突出片635。第2突出片635与第1突出片631的位置相对应,插入于下侧插入部550的插入口551。在第2突出片635插入于插入口551的状态下,下侧缺口部636的一部分与下侧插入部550的上表面接触,杆630成为自下方被支承的状态。

杆630在主视时分别配置于左右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的杆630的形状成为线对称的关系。如图16的虚线所示,在将杆630拔出时,仅通过将杆630向上方略微抬起,就能够解除其与上侧插入部540和下侧插入部550的嵌合。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601,起到以下这样的效果。作为电动机驱动装置601的限制构件的杆630具有以自其上部向水平方向延伸之后向下方弯折的方式形成的第1突出片631和自下部向下方突出的第2突出片635,通过将第1突出片631插入于上侧插入部540,并且,将第2突出片635插入于下侧插入部550,将风扇单元50固定于凸缘520。

由此,不需要形成于盖部53的贯通孔56,因此,相比于形成贯通孔56的情况,能够缩短盖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仅通过将杆630插入于上侧插入部540和下侧插入部550,就能够固定风扇单元50,不需要进行螺钉60的紧固作业,还能够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另外,不需要利用螺丝刀等紧固螺钉所需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只要不向与重力方向的反方向将门栓构造的杆530拔出,杆630就不会脱离,因此,能够实现风扇单元50的稳定的固定。另外,在拆卸杆630时,仅通过使杆630向上方移动与第1突出片631的插入量和第2突出片635的插入量相对应的量,就能够将杆630自凸缘520拆卸。由于仅通过略微抬起就能够拆卸杆630,因此,能够减小凸缘520的上部的维护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风扇单元750沿水平方向插入,因此,能够使密封件55均等地弹性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

接着,说明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701。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701中将风扇单元50自凸缘720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第7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750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将第7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750固定于凸缘720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7所示,在第7实施方式中,在凸缘720的表面的安装孔21的上方配置有上侧钩部710,在安装孔21的下方配置有下侧钩部730。

如图18所示,在第7实施方式的风扇固定构件752的盖部753的上下形成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嵌合部760。在上侧的嵌合部760的端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761,在下侧的嵌合部760的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761。

如图19所示,上侧钩部710在侧视时形成为在自凸缘720的表面向水平方向延伸之后向下侧弯折的l字状。在该上侧钩部710的表面与凸缘720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上侧嵌合凹部711。另外,下侧钩部730在侧视时形成为在自凸缘720的表面向水平方向延伸之后向上侧弯折的l字状。在该下侧钩部730的表面与凸缘720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下侧嵌合凹部731。

风扇单元750的嵌合部760在侧视时形成为朝向侧面的大致u字状。通过该嵌合部760在上下方向上弯折,成为上侧的嵌合部760的突出部761嵌入于上侧钩部710的上侧嵌合凹部711、并且下侧的嵌合部760的突出部761嵌入于下侧钩部730的下侧嵌合凹部731的状态。该状态下,成为利用上侧钩部710和下侧钩部730限制了风扇固定构件752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移动的状态。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701,起到以下这样的效果。电动机驱动装置701的风扇固定构件752具有:盖部753,其堵塞安装孔21;以及嵌合部760,其分别配置于盖部753的上侧的端部和下侧的端部,并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限制风扇固定构件752向自安装孔21分开的方向移动的限制构件包括:上侧钩部710,其配置于安装孔21的上方,并与上侧的嵌合部760嵌合;以及下侧钩部730,其配置于安装孔21的下方,并与下侧的嵌合部760嵌合。

由此,不需要形成于盖部53的贯通孔56,因而,相比于形成贯通孔56的情况,能够缩短盖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仅通过使盖部753的上下的嵌合部760与上侧钩部710和下侧钩部730嵌合,就能够固定风扇单元750,不需要进行螺钉60的紧固作业,还能够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另外,不需要利用螺丝刀等紧固螺钉所需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配置、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将风扇单元750沿水平方向插入,因此,能够使密封件55均等地弹性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