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28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的转子一般包括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不少生产厂家在生产转子铁芯时均采用高速冲压机床来加工生产,然后通过专门的设备将铜线绕在转子铁芯上形成转子绕组,转子质量的好坏跟转子铁芯的加工质量以及转子绕组的绕线质量密不可分,现在市场上的转子绕组一般都是通过绕线机绕线加工而成。

但是上料机构将转子放置到转位分度装置上时角度不一定会刚好合适,此时就需要转位分度装置通过角度补偿以调整角度,但由于一台绕线机经常要绕不同型号的转子,而现在市场上的转位分度装置在每次更换转子后更换相应转子夹头的操作都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更稳定、适用性更广的转位分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分度装置包括基座、转位同步轮、转位轴、压紧轴和拉杆,所述转位同步轮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转位轴的下端与所述转位同步轮相固连,所述压紧轴设于所述转位轴内,所述压紧轴的下端通过前轴键和转位轴周向固定,所述压紧轴的上端从所述转位轴的上端伸出;所述拉杆设于所述压紧轴内,且所述拉杆、转位轴和压紧轴同轴设置;所述压紧轴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转位轴和拉杆滑动,所述拉杆的下端与转位轴通过后轴键固连,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转子夹头,所述转子夹头的上端从所述压紧轴的上端伸出。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转位分度装置通过压紧轴的上下滑动来固定或释放转子,后轴键的设计能够方便本转位分度装置根据不同的转子尺寸更换不同型号的拉杆和转子夹头,前轴键的设计不仅能够方便本转位分度装置根据拉杆和转子夹头型号的不同更换与其配合的压紧轴,还能够使压紧轴和转位轴在周向上固定,使转位同步轮带动转位轴转动时能够带动压紧轴同步转动,而当转子夹头和压紧轴处于夹紧状态时,处于转子夹头内的转子与压紧轴周向是固定的,从而实现了调整转子角度的目的,前轴键和后轴键结合可以根转子的不同更换适配的压紧轴和转子夹头,使本转位分度装置的适应性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中,所述前轴键包括主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且与所述主体垂直固定,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主体同侧,所述压紧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主体穿过所述驱动机构的上端和拉杆。本转位分度装置中前轴键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压紧轴和转位轴周向固定,还实现了压紧轴和驱动机构的上端的可拆卸固定,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压紧轴上下滑动,同时如果需要更换压紧轴,只需将前轴键横向移动,使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分离即可将压紧轴和驱动机构分离。

在上述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中,所述转位轴上设有将所述转位轴横向贯穿的第一长圆孔,所述拉杆上设有第二长圆孔,所述前轴键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所述第一长圆孔的两侧壁与所述前轴键的两侧壁紧贴,所述前轴键能够沿转位轴的轴线方向在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内滑动。本转位分度装置当压紧轴上下滑动时,前轴键势必跟随压紧轴上下滑动,由于前轴键横向贯穿转位轴和拉杆,因此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的设计能够确保前轴键在上下滑动时一直在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内,而不会影响到拉杆和转位轴。

在上述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中,所述拉杆的下端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后轴键沿拉杆轴线方向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一侧相接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拉杆下端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限位槽处拉杆的直径且小于拉杆下端的直径。更换转子夹头时,先拉动后轴键,使拉杆上的限位槽从第二通孔处移动到第一通孔,然后向上拉动拉杆,即可使拉杆和后轴键分离;当重新安装转子夹头时,拉动后轴键,确保拉杆的下端能够从后轴键的第一通孔穿过,当限位槽和第一通孔的孔壁对齐时,横向推动后轴键,使限位槽从第一通孔处移动到第二通孔,即实现拉杆的安装。

在上述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中,所述转子夹头上设有用于供转子插入的夹持腔,所述转子夹头沿其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圆形的切槽窗和狭缝状的切口槽,所述切槽窗将所述转子夹头的外壁贯穿且与所述夹持腔连通,所述切口槽从切槽窗沿转子夹头的轴线向转子夹头的上端面延伸。切口槽和切槽窗的设计能够使转子能够顺利的插入到夹持腔内,并且在压紧轴的作用下被转子夹头紧紧的夹住,提高了本转位分度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中,所述转子夹头的上端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直径沿转子夹头的轴线方向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所述压紧轴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夹持部配合的圆台面。夹持部形状和压紧轴上端配合,能够确保转子夹头更好的夹住转子,提高本转位分度装置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在上述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中,所述转位分度装置还包括驱动压紧轴沿其轴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上端通过前轴键与所述压紧轴固连。上述驱动机构包括推杆、连接杆和气缸,其中气缸可以推动推杆沿压紧轴的轴线方向上下滑动,连接杆位于推杆和压紧轴之间且分别两者固连,连接杆的设计能够使推杆带动压紧轴滑动,从而实现对转子的固定和释放。

在上述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中,所述转位分度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转位同步轮通过同步带相连。伺服电机更够更加精确和平滑的控制转位同步轮的转动,从而使本转位分度装置的转位控制更加精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的前轴键和后轴键结合可以根转子的不同更换适配的压紧轴和转子夹头,使本转位分度装置的适应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转位分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转位分度装置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转位分度装置的后轴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转位分度装置转子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转位同步轮;3、转位轴;4、压紧轴;5、拉杆;6、前轴键;7、后轴键;8、转子夹头;9、主体;10、连接部;11、第一凸起;12、第一凹槽;13、第一长圆孔;14、第二长圆孔;15、限位槽;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切槽窗;19、切口槽;20、夹持部;21、驱动机构;22、伺服电机;23、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6的一种绕线机的转位分度装置,所述转位分度装置包括基座1、转位同步轮2、转位轴3、压紧轴4和拉杆5,所述转位同步轮2设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转位轴3的下端与所述转位同步轮2固连,所述压紧轴4设于所述转位轴3内,所述压紧轴4的下端通过前轴键6和转位轴3周向固定,所述压紧轴4的上端从所述转位轴3的上端伸出,所述拉杆5设于所述转位轴3内且所述拉杆5、转位轴3和压紧轴4同轴设置,所述压紧轴4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转位轴3和拉杆5滑动,所述拉杆5的下端与转位轴3通过后轴键7固连,所述拉杆5的上端设有转子夹头8,所述转子夹头8的上端从所述压紧轴4的上端伸出。

如图2和图3,所述前轴键6包括主体9和连接部10,所述连接部10设于所述主体9的一端且与所述主体9垂直固定,所述连接部10的上端设有第一凸起11,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主体9同侧,所述压紧轴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11配合的第一凹槽12,所述主体9穿过所述驱动机构21的上端和拉杆5。本转位分度装置中前轴键6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压紧轴4和转位轴3周向固定,还实现了压紧轴4和驱动机构21的上端的可拆卸固定,使驱动机构21能够驱动压紧轴4上下滑动,同时如果需要更换压紧轴4,只需将前轴键6横向移动,使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12分离即可将压紧轴4和驱动机构21分离。

如图2和图4,所述转位轴3上设有将所述转位轴3横向贯穿的第一长圆孔13,所述拉杆5上设有第二长圆孔14,所述前轴键6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13和第二长圆孔14,所述第一长圆孔13的两侧壁与所述前轴键6的两侧壁紧贴,所述前轴键6能够沿转位轴3的轴线方向在第一长圆孔13和第二长圆孔14内滑动。本转位分度装置当压紧轴4上下滑动时,前轴键6势必跟随压紧轴4上下滑动,由于前轴键6横向贯穿转位轴3和拉杆5,因此第一长圆孔13和第二长圆孔14的设计能够确保前轴键6在上下滑动时一直在第一长圆孔13和第二长圆孔14内,而不会影响到拉杆5和转位轴3。

如图5,所述拉杆5的下端设有环形的限位槽15,所述后轴键7沿拉杆5轴线方向设有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所述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的一侧相接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6的孔径大于所述拉杆5下端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17的孔径大于所述限位槽15处拉杆5的直径且小于拉杆5下端的直径。更换转子夹头8时,先拉动后轴键7,使拉杆5上的限位槽15从第二通孔17处移动到第一通孔16,然后向上拉动拉杆5,即可使拉杆5和后轴键7分离;当重新安装转子夹头8时,拉动后轴键7,确保拉杆5的下端能够从后轴键7的第一通孔16穿过,当限位槽15和第一通孔16的孔壁对齐时,横向推动后轴键7,使限位槽15从第一通孔16处移动到第二通孔17,即实现拉杆5的安装。

如图6,所述转子夹头8上设有用于供转子插入的夹持腔,所述转子夹头8沿其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圆形的切槽窗18和狭缝状的切口槽19,所述切槽窗18将所述转子夹头8的外壁贯穿且与所述夹持腔连通,所述切口槽19从切槽窗18沿转子夹头8的轴线向转子夹头8的上端面延伸。切口槽19和切槽窗18的设计能够使转子能够顺利的插入到夹持腔内,并且在压紧轴4的作用下被转子夹头8紧紧的夹住,提高了本转位分度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6,所述转子夹头8的上端具有夹持部20,所述夹持部20的直径沿转子夹头8的轴线方向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所述压紧轴4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夹持部20配合的圆台面。夹持部20形状和压紧轴4上端配合,能够确保转子夹头8更好的夹住转子,提高本转位分度装置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如图1和图2,所述转位分度装置还包括驱动压紧轴4沿其轴向滑动的驱动机构21,所述驱动机构21的上端通过前轴键6与所述压紧轴4固连。上述驱动机构21包括推杆、连接杆和气缸,其中气缸可以推动推杆沿压紧轴4的轴线方向上下滑动,连接杆位于推杆和压紧轴4之间且分别两者固连,连接杆的设计能够使推杆带动压紧轴4滑动,从而实现对转子的固定和释放。

如图1,所述转位分度装置包括伺服电机22,所述伺服电机22和所述转位同步轮2通过同步带23相连。伺服电机22更够更加精确和平滑的控制转位同步轮2的转动,从而使本转位分度装置的转位控制更加精确。

本转位分度装置通过压紧轴4的上下滑动来固定或释放转子,后轴键7的设计能够方便本转位分度装置根据不同的转子尺寸更换不同型号的拉杆5和转子夹头8,前轴键6的设计不仅能够方便本转位分度装置根据拉杆5和转子夹头8型号的不同更换与其配合的压紧轴4,还能够使压紧轴4和转位轴3在周向上固定,使转位同步轮2带动转位轴3转动时能够带动压紧轴4一起转动,而当转子夹头8和压紧轴4处于夹紧状态时,处于转子夹头8内的转子与压紧轴4周向是固定的,从而实现了调整转子角度的目的,前轴键6和后轴键7结合可以根转子的不同更换适配的压紧轴4和转子夹头8,使本转位分度装置的适应性更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