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077发布日期:2019-07-19 21: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转子组件。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中转子组件是电机组成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出现了不同种类的电机转子组件,电机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柱体、转子铁芯和转轴。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电机转子组件,电机转子组件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发生转轴与转子柱体相脱离的问题,致使转轴与转子柱体顶部连接处发生折断破裂问题,影响电机转子组件的正常使用,不利于该电机转子组件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机转子组件在长期使用时,转轴与转子柱体容易发生相脱离的问题,致使转轴与转子柱体顶部连接处发生折断破裂问题,影响电机转子组件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机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柱体、间隔连接于该转子柱体外侧壁的转子铁芯、垂直延伸入该转子柱体内腔中部的转轴、以及镜像设置并固定连接在该转子柱体端头处的连接防护机构,连接防护机构固连在该转子柱体与转轴的连接处;所述转子柱体顶端的中部开设用供转轴垂直穿过的轴孔;所述连接防护机构由活动套设在转轴外表面并紧贴于转子柱体表面呈圆环形结构的连接板、间隔连接于连接板顶部并将连接板固连在转子柱体顶端的第一螺钉、开设于该连接板外侧壁呈方形状的第一缺口、焊接于该连接板顶端中部并活动套设在转轴外侧壁的防护管、贯穿开设于防护管外侧壁的第二缺口、套设于防护管外侧壁并将防护管夹持于转轴外壁呈“U”形结构的加固环、固连在加固环外侧壁并将加固环固连在转轴外侧壁的第二螺钉、以及垂直插入于第一缺口内并通过螺丝固连在转子柱体顶端呈矩形状的限位块构成;第二螺钉的一端延伸入第二缺口并与转轴的外侧壁固定相连;加固环的环体一端固连有第一凸块,加固环的环体另一端固连有与第一凸块相平齐的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侧面之间连接有螺栓,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侧面均贯穿开设有供螺栓穿过且外形呈矩形状的滑孔。

优选的,连接板顶端的中部贯通开设有供转轴垂直穿过的穿孔,该穿孔的内孔壁与转轴的外轴体相接触。

优选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侧视外形均为矩形结构,该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整体大小相同。

优选的,螺栓的螺柱左端延伸出第一凸块的滑孔左侧,且螺柱左端焊接有定螺母;螺栓的螺柱右端延伸出第二凸块的滑孔右侧,且螺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母;螺栓的螺柱沿滑孔的长度方向人为滑动。

优选的,防护管的内管壁与转轴外侧壁相接触位置间隔分布有防滑槽,该防滑槽的截面外形呈“S”状波浪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防护机构,能够在转轴与转子柱体连接处形成加固结构,将转轴、连接板和转子柱体牢牢固连于一体,使得该电机转子组件在长期使用时,转轴与转子柱体始终稳固连接于一体,有效防止在使用时出现转轴与转子柱体相脱离影响电机转子组件正常使用的情况,同时能够利用防护管与连接板,在转轴与转子柱体连接处形成保护结构,对转轴与转子柱体连接处进行围合保护,降低该电机转子组件在使用时转轴与转子柱体顶部连接处出现折断破裂情况的几率,从而有利于该电机转子组件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环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子柱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防护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1转子柱体、11轴孔、2转子铁芯、3连接防护机构、31连接板、311穿孔、312第一缺口、32第一螺钉、33防护管、331第二缺口、34加固环、341第一凸块、3411滑孔、342第二凸块、343螺栓、35第二螺钉、36限位块、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电机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柱体1、间隔连接于该转子柱体1外侧壁的转子铁芯2、垂直延伸入该转子柱体1内腔中部的转轴4、以及镜像设置并固定连接在该转子柱体1端头处的连接防护机构3,连接防护机构3固连在该转子柱体1与转轴4的连接处;转子柱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用供转轴4垂直穿过的轴孔11;连接防护机构3由活动套设在转轴4外表面并紧贴于转子柱体1表面呈圆环形结构的连接板31、间隔连接于连接板31顶部并将连接板31固连在转子柱体1顶端的第一螺钉32、开设于该连接板31外侧壁呈方形状的第一缺口312、焊接于该连接板31顶端中部并活动套设在转轴4外侧壁的防护管33、贯穿开设于防护管33外侧壁的第二缺口331、套设于防护管33外侧壁并将防护管33夹持于转轴4外壁呈“U”形结构的加固环34、固连在加固环34外侧壁并将加固环34固连在转轴4外侧壁的第二螺钉35、以及垂直插入于第一缺口312内并通过螺丝固连在转子柱体1顶端呈矩形状的限位块36构成;第二螺钉35的一端延伸入第二缺口331并与转轴4的外侧壁固定相连;加固环34的环体一端固连有第一凸块341,加固环34的环体另一端固连有与第一凸块341相平齐的第二凸块342,第一凸块341与第二凸块342的侧面之间连接有螺栓343,第一凸块341与第二凸块342的侧面均贯穿开设有供螺栓343穿过且外形呈矩形状的滑孔3411。

连接板31顶端的中部贯通开设有供转轴4垂直穿过的穿孔311,该穿孔311的内孔壁与转轴4的外轴体相接触。

第一凸块341与第二凸块342的侧视外形均为矩形结构,该第一凸块341与第二凸块342的整体大小相同;螺栓343的螺柱左端延伸出第一凸块341的滑孔3411左侧,且螺柱左端焊接有定螺母;螺栓343的螺柱右端延伸出第二凸块342的滑孔3411右侧,且螺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母;螺栓343的螺柱沿滑孔3411的长度方向人为滑动。

防护管33的内管壁与转轴4外侧壁相接触位置间隔分布有防滑槽,该防滑槽的截面外形呈“S”状波浪形结构;防滑槽的设置能够增大防护管33内管壁的粗糙程度,增大防护管33内管壁的摩擦力,使得防护管33能够牢牢抓住转轴4的外壁,方便使用防护管33对转轴4与转子柱体1连接处进行增固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防护机构3,能够在转轴4与转子柱体1连接处形成加固结构,将转轴4、连接板41和转子柱体1牢牢固连于一体,使得该电机转子组件在长期使用时,转轴4与转子柱体1始终稳固连接于一体,有效防止在使用时出现转轴4与转子柱体1相脱离影响电机转子组件正常使用的情况,同时能够利用防护管33与连接板31,在转轴4与转子柱体1连接处形成保护结构,对转轴4与转子柱体1连接处进行围合保护,降低该电机转子组件在使用时转轴4与转子柱体1顶部连接处出现折断破裂情况的几率,从而有利于该电机转子组件的推广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预先利用第一螺钉32将连接板31固连在转子柱体1的顶端,此时连接板31顶端的穿孔311与转子柱体1顶端的轴孔11垂直相对且相互贯通,限位块36垂直安置在第一缺口312内,并且利用螺丝将限位块36固连在转子柱体1的顶端;然后将防护管33垂直焊接在连接板31的顶端中部,加固环34套设在防护管33的外管壁,而后将转轴4依次垂直插入于防护管33内腔、穿孔311和轴孔11,此时再利用加固环34将防护管33牢牢夹持在转轴4的外表面,完成转轴4与转子柱体1安装的工作即可;最后将电机转子组件的转子铁芯2、转子绕组安置在转子柱体1上,完成电机转子组件的安装,其转子铁芯2、转子绕组安装在转子上的方法为市场上的常用方法,故在此不作赘述。

其中,加固环34环体一侧的第二螺钉35需预先伸入第二缺口331,将加固环34与转轴4固定相连于一体;使用加固环34将防护管33牢牢夹持在转轴4上,从而对转轴4起到加固的目的,降低该电机转子组件在使用时转轴4与转子柱体1顶部连接处出现折断破裂情况的几率,防止在使用时出现转轴4与转子柱体1相分离影响电机转子组件正常使用的情况。

加固环34的加固步骤为:使用者首先使用第二螺钉35,将加固环34中段与转轴4的轴体固定相连于一体,再移动螺栓343在滑孔3411中的位置;当螺栓343位置靠近防护管33外管壁时,转动螺栓343的活动螺母,驱使第二凸块342持续靠近第一凸块341,在第二凸块342向第一凸块341持续靠近的过程中,加固环34的内环孔径持续缩小而产生夹持力,驱使防护管33管径持续缩小而产生夹持力,将防护管33紧紧夹持在转轴4上,继而加固环34对防护管33起到夹紧效果,使得防护管33与转轴4牢牢夹持于一体,当螺栓343位置远离防护管33外管壁时,加固环34不再对防护管33进行夹持,从而防护管33不再对转轴4进行夹紧。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36的横向宽度与第一缺口312的横向宽度相等,从而让限位块36的外侧壁紧紧贴合于第一缺口312的内壁,有利于限位块36对连接板31进行限位,防止在转轴4使用时连接板31在转子柱体1顶端发生位移的情况,方便该电机转子组件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