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冰箱及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2930发布日期:2020-02-08 00:3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冰箱及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冰箱及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机中,转子铁芯与磁瓦大多采用表贴式连接,表贴式连接的磁瓦和转子铁芯之间采用胶水粘连,这容易导致转子铁芯与磁瓦连接不牢靠且转子铁芯与磁瓦的粘接一致性无法保证,导致转子铁芯与磁瓦连接的可靠性不足,且转子铁芯与磁瓦配合的位置关系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转子铁芯与磁瓦连接可靠且配合位置关系稳定的转子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多块磁瓦,各磁瓦沿转子铁芯周向分布;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分别固定在转子铁芯的沿轴向的两端,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孔,第二端板上开设有第二槽孔;沿转子铁芯的轴向,各磁瓦的一端插于第一槽孔中,各磁瓦的另一端插于第二槽孔中;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磁瓦的背向转子铁芯的一侧与第一端板抵接,磁瓦的背向转子铁芯的一侧与第二端板抵接。

由上可见,本发明通过对转子组件的结构设计,磁瓦的两端分别插于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中,这样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为磁瓦进行周向定位,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为磁瓦进行径向上的定位,有利于提升磁瓦与转子铁芯在转子铁芯轴向上的配合精度,有利于提升转子铁芯与磁瓦配合位置关系的稳定性,此外,采用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对磁瓦进行限位,使磁瓦抱紧在转子铁芯外周,也有利于磁瓦与转子铁芯配合牢靠,有利于提升磁瓦与定子铁芯配合的可靠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磁瓦包括主体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主体部的沿转子铁芯轴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插接部从第一端面上凸出,第二插接部从第二端面上凸出;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第一插接部位于第一端面的靠近转子铁芯的一侧,第二插接部位于第二端面的靠近转子铁芯的一侧;第一插接部插于第一槽孔中,第二插接部插于第二槽孔中。

由上可见,这样在转子铁芯的径向上,能够避免第一端板的外周边缘大量超出磁瓦及转子铁芯之外,避免过度增大转子组件的尺寸,有利于减小转子组件的体积。

进一步的方案是,沿转子铁芯的轴向,第一端面与第一端板抵接,第二端面与第二端面抵接。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磁瓦在转子铁芯轴向上的定位和限位,有利于磁瓦在转子铁芯轴向上的位置关系稳定,有利于提升磁瓦在转子铁芯轴向上安装的可靠性。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槽孔设有多个,各第一槽孔与各磁瓦一一对应;和/或,第二槽孔设有多个,各第二槽孔与各磁瓦一一对应。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提升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对磁瓦的限定位精度,提升磁瓦安装的可靠性及位置稳定性。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依次贯穿第一端板、转子铁芯及第二端板。

由上可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第一端板、转子铁芯及第二端部在轴向上受力均匀,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对磁瓦的挤压力相当,有利于磁瓦受力及位置关系稳定,此外,也有利于减少螺栓的用量,简化转子组件的装配难度。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端板上设有第一护板,沿转子铁芯的轴向,第一护板从第一端板的外周边缘向转子铁芯伸出;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磁瓦安装于第一护板与转子铁芯之间。

由上可见,在磁瓦插接至第一端板上的过程中,第一护板对磁瓦的插接提供引导,有利于降低磁瓦的插接对准难度。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各安装槽之间由沿转子铁芯轴向延伸的凸条分隔,各安装槽沿转子铁芯的周向分布,各磁瓦一一对应安装于各安装槽中。

由上可见,安装槽的设置进一步为磁瓦提供周向限位和定位,并且在磁瓦插接至第一端板上的安装槽孔的过程中,磁瓦沿安装槽插入至第一端板上的安装槽孔中,安装槽对磁瓦的插接提供引导,有利于降低磁瓦的插接对准难度。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磁瓦上设有第一引导压紧面,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第一引导压紧面位于磁瓦的背向转子铁芯的一侧,第一引导压紧面与第一槽孔的槽壁抵接;和/或,第一端板上设有第一引导压紧面,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第一引导压紧面位于第一槽孔的远离转子铁芯的一侧的槽孔壁上,第一引导压紧面与磁瓦抵接;沿磁瓦插入第一槽孔的方向由前至后,第一引导压紧面与转子铁芯在转子铁芯径向上的距离逐渐增大。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使转子铁芯与磁瓦挤紧固定,有利于磁瓦固定牢靠,增强磁瓦与转子铁芯固定的可靠性,避免磁瓦松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磁瓦上还设有第二引导压紧面,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第二引导压紧面位于磁瓦的背向转子铁芯的一侧,第二引导压紧面与第二槽孔的槽壁抵接;和/或,第二端板上设有第二引导压紧面,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第二引导压紧面位于第二槽孔的朝向转子铁芯一侧的槽孔壁上,第二引导压紧面与磁瓦抵接;沿磁瓦插入第二槽孔的方向由前至后,第二引导压紧面与转子铁芯在转子铁芯径向上的距离逐渐增大。

由上可见,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分别从磁瓦的两端将磁瓦压向转子铁芯,一方面进一步有利于使转子铁芯与磁瓦挤紧固定,有利于磁瓦固定牢靠,增强磁瓦与转子铁芯固定的可靠性,避免磁瓦松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磁瓦受力平衡,有利于磁瓦与转子铁芯各处挤压力均匀,有利于提升磁瓦与转子铁芯配合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转子铁芯与磁瓦连接可靠且配合位置关系稳定的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包括前述的转子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转子铁芯与磁瓦连接可靠且配合位置关系稳定的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器包括前述的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转子铁芯与磁瓦连接可靠且配合位置关系稳定的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前述的转子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是提供一种转子铁芯与磁瓦连接可靠且配合位置关系稳定的冰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包括前述的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转子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转子组件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转子组件实施例一中端板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转子组件实施例一中磁瓦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转子组件实施例二中磁瓦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冰箱及电器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冰箱采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本实施例的压缩机采用本实施例的转子组件,本实施例的电器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机,本实施例的电机包括本实施例的转子组件,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1、四个磁瓦2、两个端板3、四根螺栓4和四个螺母5。

请参照图2,转子铁芯1的主体部分为圆环柱体,转子铁芯1的外周壁上向外凸出有四根定位条体12,四根定位条体12均沿转子铁芯1的轴向延伸,四根定位条体12沿转子铁芯1的周向分布,四根定位条体12及转子铁芯1的周壁共同围成四个安装槽,四个安装槽对应的圆心角相等,四个磁瓦2一一对应安装于四个安装槽中。

请参照图2,转子铁芯1上开设有四个安装通孔11,四个安装通孔11沿转子铁芯1的轴向从转子铁芯1的一个端面贯通至另一个端面,四个安装通孔11沿转子铁芯1的周向分布。

请参照图3,端板3的主体部分为环状板体,环状板体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33和四个第二安装孔31,沿转子铁芯1的轴向,环状板体的环孔与转子铁芯1的环孔同轴相通,四个安装通孔11与同一端板3的四个第一安装孔33一一对应,各第二安装孔31与各安装槽一一对应相通。

请参照图3,端板3上还设有八个护板32,沿转子铁芯1的轴线方向,各护板32从端板3主体部分的周向边缘向转子铁芯1一侧伸出,每个安装槽对应两个护板32,同一端板3中与同一安装槽对应的两个护板32位于该安装槽的沿周向上的两端。

请参照图2,两个端板3分别为第一端板3a和第二端板3b,各螺栓4一一对应依次贯穿位于第一端板3a上的各第一安装孔33a、各安装通孔11以及位于第二端板3b上的各第一安装孔33b,各螺栓4从位于第二端板3b上的各第一安装孔33b一一对应穿出并与各螺母5一一对应连接。

请参照2及图4,磁瓦2为弧形板体,各磁瓦2的弧面轴线与转子铁芯1的轴线重合,磁瓦2的内侧主面与转子铁芯1的外圆周面贴合,磁瓦2的外侧主面与对应安装槽处的护板32贴合,沿转子铁芯1的轴线方向,磁瓦2主体部的两侧端面上均凸出有插接部,各插接部插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1中。

具体地,请参照图4,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部21和第二插接部22,转子铁芯1主体部23的沿轴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面231和第二端面232,第一插接部21从第一端面231上凸出,第二插接部22从第二端面232上凸出,沿转子铁芯1的径向,第一插接部21位于第一端面231的靠近转子铁芯1的一侧,第二插接部22位于第二端面232的靠近转子铁芯1的一侧。

优选地,请参照图4,第一插接部21上设有第一引导压紧面211,沿转子铁芯1的径向,第一引导压紧面211位于第一插接部21的背向转子铁芯1的一侧,第一引导压紧面211与对应第二安装孔31a的孔壁抵接;沿第一插接部21插入第二安装孔31a的方向由前至后,第一引导压紧面211与转子铁芯1在转子铁芯1径向上的距离逐渐增大。

这样在第一插接部21插入第一端板3a上的第二安装孔31a的过程中,第一引导压紧面211引导磁瓦2逐渐沿径向挤压转子铁芯1,使转子铁芯1与磁瓦2挤紧固定,有利于磁瓦2固定牢靠,增强磁瓦2与转子铁芯1固定的可靠性,避免磁瓦2松动。

可选择地,也可以在第一端板3a上设置第三引导压紧面(图中未示出),并且沿转子铁芯1的径向,第三引导压紧面位于第一端板3a上的第二安装孔31a的远离转子铁芯1的一侧的孔壁上,第三引导压紧面与第一插接部21抵接。

同理优选地,请参照图4,第二插接部22上设有第二引导压紧面221,沿转子铁芯1的径向,第二引导压紧面221位于第二插接部22的背向转子铁芯1的一侧,第二引导压紧面221与第二安装孔31b的孔壁抵接;沿第二插接部22插入第二安装孔31b的方向由前至后,第二引导压紧面221与转子铁芯1在转子铁芯1径向上的距离逐渐增大。

同理,这样有利于使转子铁芯1与磁瓦2挤紧固定,有利于磁瓦2固定牢靠,增强磁瓦2与转子铁芯1固定的可靠性,避免磁瓦2松动;并且,第一端板3a及第二端板3b分别从磁瓦2的两端将磁瓦2压向转子铁芯1,有利于磁瓦2受力平衡,有利于磁瓦2与转子铁芯1各处挤压力均匀,有利于提升磁瓦2与转子铁芯1配合的稳定性。

可选择地,也可以在第二端板3b上设置第四引导压紧面(图中未示出),并且沿转子铁芯1的径向,第四引导压紧面位于第二端板3b上的第二安装孔31b的朝向转子铁芯1一侧的孔壁上,第四引导压紧面与第二插接部22抵接。

在装配本实施例的转子组件时,首先采用螺栓4一一对应依次贯穿第一端板3a上的第一安装孔33a和转子铁芯1上的安装通孔11,接着再将各磁瓦2一一对应安装至各安装槽中,并将各磁瓦2的第一插接部21插于第一端板3a上的第二安装孔31a中,然后再安装第二端板3b,使各螺栓4一一对应贯通第二端板3b上的各第一安装孔33b,各第二插接部22插入第二端板3b上的第二安装孔31b中,最后为各螺栓4拧上螺母5,在拧紧螺母5的过程中,沿转子铁芯1的轴向第一端板3a、转子铁芯1及第二端板3b逐渐挤紧,并且在第一引导压紧面211和第二引导压紧面221的作用下,使得转子铁芯1、各磁瓦2及端板3在转子铁芯1径向行挤紧,使得转子铁芯1、磁瓦2及端板3在轴向、径向及周向均固定可靠。

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冰箱及电器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磁瓦2直接在沿转子铁芯1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五引导压紧面24和第六引导压紧面25,第五引导压紧面24与转子组件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引导压紧面211类似,第六引导压紧面25与转子组件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引导压紧面221类似,磁瓦2的设有第五引导压紧面24的一端插于第二安装孔31a中,磁瓦2的设有第六引导压紧面25的一端插于第二安装孔31b中,同样能实现将磁瓦2与转子铁芯1径向压紧的发明目的。

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冰箱及电器实施例二的其余部分同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冰箱及电器实施例一。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