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724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线束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尤其是指在飞行器上使用的,用于提供安装和固定飞行器上的线束的线束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飞行器舱内系统中分布有很多种线束,如传感器线束、充电线束、信号传输线束等。不同的线束大多通过对应的线束支架进行单独的固定,导致支架数量较多,舱体框架需要对每个支架提供相应的安装点,导致飞行器舱体支架表面装配加工工艺复杂。
[0003]另一方面,飞行器的某些部位,比如机翼,尾翼等位置,其内部通常是具有一定的空间跨度,而在横向宽度上又经常需要布设一定数量的线缆,因此需要设置特殊的线束支架组件,以满足在空间位置上更好的安装这些线束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所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在较大跨度空间条件下固定安装线束的线束支架组件,同时可有效减轻份量,防止线束之间相互干涉,提高安装空间利用效率。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一对连杆,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一侧向下弯折形成有侧板,于所述支架本体及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本体或所述侧板上的所述通孔以平行于所述弯折部位分布,且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留有间距,所述连杆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或所述侧板的两端。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为纵长形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架本体间呈90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L”形,由相连接的两板体组成,所述板体为梯形结构,所述板体上设有连接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V’形,包括彼此平行的一对安装板及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板的连接位置一体设有加强筋,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可同时连接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束的卡箍。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间的间距范围为20mm-25mm。
[0012]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在空间范围内,线束的排布效率可得以最大化,增强了布线的灵活性。线束在不同的位置均可布线,且可互不干涉,进一步的,该线束支架组件在支架本体及侧板上开设了多个通孔,线束支架组件的重量显著降低,在飞行器上大量使用时减重效果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杆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杆的侧视图。
[0017]图5为如图4所不第一连杆的俯视图。
[0018]图6为如图5所不第一连杆的侧视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连杆的侧视图。
[0020]图8为如图7所示第二连杆的俯视图。
[0021]图9为如图8所示第二连杆的侧视图。
[0022]图10为运用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飞行器尾翼的示意图。
[0023]图11为如图10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一实施例100,包括:支架本体10以及连接在支架本体10两端的连杆20。所述支架本体10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对侧板11。侧板11与支架本体10之间形成有弯折线13,在所述支架本体10以及侧板1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2,相邻的通孔12间间隔预设的距离,并且通孔12沿平行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弯折线13排列,连杆20设于支架本体10的两端,用于将支架本体10连接至飞行器的框架上。
[0025]请参阅图2所示,连杆20设置成“V’形,包括彼此平行的一对安装板21及将该一对安装板21相连接的连接板22,在连接板22和安装板21的连接位置还设计有加强筋23,该加强筋23与连接板22及安装板21—体成形。请一并参照图1所示,连杆20的安装板21上设置有连接孔24,连接孔24与支架本体10两端的通孔12相配合,藉螺钉(未图示)穿过连接孔24及对应的通孔12而将连杆20固定在支架本体10上。
[0026]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10(/,包括支架本体1(T,以及连接在支架本体1(/两端的第一连杆2(Τ、第二连杆3(Τ。由支架本体1(Τ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侧板11、在所述支架本体10'以及侧板1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2',相邻通孔12'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前述第一连杆2(Τ、第二连杆3(Τ分别连接在支架本体1(Τ的侧板If的两端而将支架本体1(^连接至飞行器框架。
[0027]请参阅图4至图9所示,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30'均由金属板弯折成“L”形。其中,组成第一连杆2(/的第一板体2017、第二板体202,均基本设计为梯形,在保证强度基础上、减轻了第一连杆20'的重量。在第一板体201'、第二板体202'上设有连接孔203'用于将第一连杆2(/连接到支架本体1(/的侧板IV的一端。
[0028]组成第二连杆3(/的第三板体30V、第四板体302'均基本设计为梯形,在保证强度基础上、减轻了第二连杆30'的重量。在第三板体301'、第四板体302'上设有连接孔303'用于将第二连杆30'连接到支架本体10'的侧板1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30'比第一连杆2(/略长,且均设计有两个连接孔303,。
[0029]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100通常安装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位,如图10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100位于飞行器尾翼200的所处位置。
[0030]如图11所示,为如图10所示的A部位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100横跨于飞行器尾翼200的内部,在支架本体10及以及侧板11所设置的多个通孔12可同时用于安装多个固定线束300的卡箍310,实现了在飞行器尾翼200内较长的空间跨度上,同时布设安装多条线束300的目的。并且线束300的安装位置也比较灵活,在支架本体10上或者其侧板11上均可设置布线位置。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1OO',线束300在飞行器尾翼200的内部空间的上侧或下侧均可同时布设。进一步增强了布线的灵活性。所设置多个通孔12,使支架本体10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镂空的结构,有利于控制重量,当整架飞机大量使用此类线束支架组件100时,整体重量减轻的效果将十分明显。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一对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一侧向下弯折形成有侧板,于所述支架本体及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本体或所述侧板上的所述通孔以平行于所述弯折部位分布,且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留有间距,所述连杆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或所述侧板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为纵长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架本体间呈90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L”形,由相连接的两板体组成,所述板体为梯形结构,所述板体上设有连接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V’形,包括彼此平行的一对安装板及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板的连接位置一体设有加强筋,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连接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可同时连接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束的卡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间的间距范围为20mm-25mm 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一对连杆,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一侧向下弯折形成有侧板,于所述支架本体及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本体或所述侧板上的所述通孔以平行于所述弯折部位分布,且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留有间距,所述连杆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或所述侧板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在空间范围内,线束的排布效率可得以最大化,增强了布线的灵活性,进一步的,其重量显著降低,在飞行器上大量使用时减重效果十分明显。
【IPC分类】H02G3/02
【公开号】CN205178414
【申请号】CN201521001950
【发明人】贲沁毅, 高鹏程
【申请人】上海赛飞航空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