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8060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新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热水器、开水器、玻璃电暖器等电子产品中,需要设置加热元器件,以前采用的加热元器件一般为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容易产生电火,膨胀系数大,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生产加热元器件时需要将玻璃等非金属导电材料和红外辐射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纳米微晶玻璃发热板,该纳米微晶玻璃发热板是将无机陶瓷、玻璃等多种非金属导电材料和红外辐射材料经过印刷、高温烧结等工艺复合在微晶玻璃板的外表面,与玻璃板永久制成一个整体而形成一层无机导电电阻膜层,电阻膜层通电发热后发出红外热量,形成热辐射源和传导、对流方式进行加热,其优势有:

1、元件工作时无明火不氧化,比普通电热丝等元件使用寿命长50倍;

2、元件采用微晶玻璃作为载体,膨胀系数小,红外辐射强,其远红外波长2-15um,有益人体健康;

3、元件采用面状加热方式,全面积加热,功率密度小,膜温低,工作时最高膜温≤230℃;

4、元件耐冷热冲击性能好,玻璃发热板在1.15倍额定输入功率下工作直到建立稳定状态为止。用1升水(水温15℃±5℃)倒入直径5mm的管子里,然后以大约10mL/S的速度直接倒向玻璃发热板正表面中心部位,玻璃板也不会有破碎和炸裂的痕迹;

5、元件表面具有采釉玻璃效果,色彩丰富多样,个性十足,永不褪色;

6、同一块玻璃板面,根据需求可设计成高、低温区,温差可达100℃以上,所存在的温差对玻璃特性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7、纳米微晶玻璃板发热元件作为一种板面发热元件,其电热效率大于90%,加热速度快,同时具有远红外辐射加热功能。

但是,目前的纳米微晶玻璃板组成质量配比为:四氯化锡40-50份;三氯化钛30-40份;三氯化锑0.1-0.3份;二氯化钙0.1-0.3份;异丙醇2-3份;乙醇10-13份;水,2-5份;按照这种质量配比生产出来的纳米微晶玻璃板缺点是最高工作温度仅为450℃,应用范围较窄,且此电热膜制造过程中需要多次喷入电热膜处理液,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的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生产的纳米加热板用途极广,制造方法简单、高效、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其主要成分重量份是:四氯化锡,5-15份;四氯化钛,2-8份;四氯化镍,2-8份;三氯化钛,2-8份;三氯化铁20-45份;三氯化锑,0.5-0.8份;二氯化钙,0.5-0.8份;氯化钾,1-4份;氯化镉,2-7份;二氧化锡,3-10份;四氧化锡,5-15份;氢氟酸3-8份;硼酸0.2-1份;乙醇,5-15份;异丙醇4-8份。

上述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采用上述配方经混合搅拌,在常温下制成电热膜施膜液;(2)接着将电热膜施膜液送入550℃~650℃的炉膛内,采用气相沉积法中的热熔法进行电热膜的实施成 膜;(3)在电热膜半成品上涂氧化银浆,经烧结形成银电极,即得纳米微晶玻璃发热板的成品。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一种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其主要成分重量份是:四氯化锡,10份;四氯化钛,5份;四氯化镍,5份;三氯化钛,6份;三氯化铁28份;三氯化锑,0.6份;二氯化钙,0.6份;氯化钾,2份;氯化镉,5份;二氧化锡,6份;四氧化锡,9份;氢氟酸6份;硼酸0.8份;乙醇,10份;异丙醇6份。

本发明是在无气化环境下成膜,晶体结构相对均匀,而现有技术中的电热膜因配方中含有较高成分的水分,使得成膜时高温气化,导致对照电热膜结构性损伤,因此本发明避免了因结构性损伤而产生局部灼热,并导致功率衰减的缺点。本发明生产的纳米微晶玻璃板的工作温度为500℃,工作温度大有提高,应用范围扩大,可以应用在电热水器、开水器、玻璃电暖器、保温台板、毛巾干燥架、烧烤炉等,本发明制造方法简单、高效、加热板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其主要成分重量份是:四氯化锡,10份;四氯化钛,5份;四氯化镍,5份;三氯化钛,6份;三氯化铁28份;三氯化锑,0.6份;二氯化钙,0.6份;氯化钾,2份;氯化镉,5份;二氧化锡,6份;四氧化锡,9份;氢氟酸6份;硼酸0.8份;乙醇,10份;异丙醇6份。一种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采用上述配方经混合搅拌,在常温下制成电热膜施膜液;(2)接着将电热膜施膜液送入550℃ ~650℃的炉膛内,采用气相沉积法中的热熔法进行电热膜的实施成膜;(3)在电热膜半成品上涂氧化银浆,经烧结形成银电极,即得纳米微晶玻璃发热板的成品。微晶玻璃发热板的技术指标:1、电气强度:3750V/1min0.5mA,无击穿闪络现象;2、使用寿命:200℃控温干烧≥20000小时;3、功率偏差:+5-10%;4、功率密度:膜有效发热面积(其功率密度同整机结构和使用温度有关系)≤1.00W/CM2;5、电源电压:交流/直流。

实施例2、一种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其主要成分重量份是:四氯化锡,5份;四氯化钛,2份;四氯化镍,2份;三氯化钛,2份;三氯化铁20份;三氯化锑,0.5份;二氯化钙,0.5份;氯化钾,1份;氯化镉,2份;二氧化锡,3份;四氧化锡,5份;氢氟酸3份;硼酸0.2份;乙醇,5份;异丙醇4份。

实施例3、种新型高效纳米加热板,其主要成分重量份是:四氯化锡,15份;四氯化钛,8份;四氯化镍,8份;三氯化钛,8份;三氯化铁45份;三氯化锑,0.8份;二氯化钙,0.8份;氯化钾,4份;氯化镉,7份;二氧化锡,10份;四氧化锡,15份;氢氟酸8份;硼酸1份;乙醇,15份;异丙醇8份。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