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系统的互联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19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试系统的互联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集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市电或直流供电转接及网络集成连接功能的可用于测试系统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测试系统是一套包含软硬件的复杂系统,由多个分设备组成,通过集成互联设备统一受控于其中配备的计算机,计算机执行相应的测试程序,实现测试功能。目前的集成互联设备都是分立的,实现两部分功能,一个是各分设备的供电,一个是各分设备通讯控制互联。供电一般采用普通的插线板或者自制的供电分配装置实现,即一个市电或者直流供电输入转换成多个市电或直流供电输出给分设备;分设备通讯控制一般采用市购网络交换机,利用网线连接各分设备和测试计算机的网络接口,从而实现互通互联。

如图1所示的目前的集成方式,当十余台甚至二十余台这样的设备进行集成时,每个分设备至少需要一个供电插座和一个网络连接插座,外部至少需要一条供电线和一条网线,这种情况会占用分设备面板较多的空间,会导致测试系统中的连接线缆数量多,连接标识复杂,并且占用机柜内的较多布线空间,不利于大型系统集成。

因此,需要一种互联集成装置,能够将供电和网络连接合并,以便完成用户对测试系统的集成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供电和网络连接集成到一个连接器上的用于测试系统的互联集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测试系统的互联集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交换板、汇流排和电源板,用于网络互联的所述交换板分别与网络供电输入端口和网络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汇流排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电源板一端与交换板连接用于向交换板供电,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网络供电输入端口、网络输出端口、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分别设置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网络供电输入端口还与汇流排连接,所述汇流排与电源板连接向其供电。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金属制成且在壳体的端面连接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导电橡胶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铝镁合金。

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入端口上还设置有保险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紧凑小巧,将供电和网络集成到一个装置中便于在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节省了空间;本装置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三化产品,满足了测试系统通用化发展以及便捷集成的功能;本装置采用了屏蔽保护措施,能够有效的抵抗电磁屏蔽,提供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原理图,该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其内部的交换板1、汇流排2和电源板3,电源输入端口21分别与汇流排2和电源板3连接,外部供电包括市电或直流电由电源输入端口21输入,一路向电源板3供电,另一路经汇流排2分配后,通过电源输出端口22向外部设备供电;外部网络信号由网络供电输入端口11输入,然后通过交换板1实现网络互联,最后通过网络输出端口12给设备提供网络交换连接。当需要连接的设备较多时,可以通过多个本发明的装置实现设备的供电和网络互联。电源输入端口21上还设置有保险管23。

本装置采用了屏蔽保护措施,能够有效的抵抗电磁屏蔽,提供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措施包括:整个装置采用铝镁合金全金属外壳,在端面连接处开凹槽,内部填充导电橡胶软条,当两个端面安装对接时,在螺钉的锁紧力下,导电橡胶软条的弹性保证端面间紧密接触,无电磁引入或泄漏的空间,确保良好的屏蔽保护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列中,网络供电输入端口11分别与交换板1和汇流排2连通,外部电源和网络信号均通过网络供电输入端口11输入,网络信号通过交换板1实现网络互联,最后通过网络输出端口12给外部设备提供网络交换连接;外部供电经汇流排2分配后一路向电源板3供电,另一路通过电源输出端口22向外部设备供电。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