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和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958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和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和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速充电技术已经逐步普及应用到移动终端设备上,快速充电技术是能够在1至5个小时内将蓄电池达到或接近完成充电状态的一种充电方法,通过快速充电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人们设备的充电效率,减少充电时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然而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移动终端中的很多电子元件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和散热结构,主要目的是降低移动终端充电时电子元件的温度,提高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发热元件,还包括:

第一导热端子和第一导热带,所述发热元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带与所述第一导热端子导热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端子用于与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散热设备导热连接,所述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导热带和所述第一导热端子传递至所述散热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充电电路和/或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其中,设有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电路板独立于所述主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

具有第一充电端子的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其中,所述充电电路板相对于所述主板靠近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设置,所述主板远离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端子集成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端子为导热插口、导热插头或设于所述移动终端表面的导热触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散热元件、第二导热端子和第二导热带,所述散热元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热带与所述第二导热端子导热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端子用于与所述的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导热端子连接,从而使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元件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元件还包括风扇和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风扇的吹风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导热端子集成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内。

另一方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

第一散热部分和第二散热部分,所述第一散热部分设置于终端设备内,所述第二散热部分独立于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散热部分包括:第一导热端子和第一导热带,所述终端设备内的发热元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带与所述第一导热端子导热连接;

所述第二散热部分包括:散热元件、第二导热端子和第二导热带,所述散热元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热带与所述第二导热端子导热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能够相互导热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而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在充电时,移动终端内部与充电相关的电子元件将会发热,而这些电子元件又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内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这样就会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内部还设有第一导热带,当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通过第一导热带可以将移动终端内部的发热元件与第一导热端子连接,再通过第一导热端子与外部的散热设备连接,这样就可以使移动终端内部的发热元件将热量转移到外部的散热设备内进行散发,降低了移动终端内的温度,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和充电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发热元件13,还包括:第一导热端子11和第一导热带12,发热元件13通过第一导热带12与第一导热端子11导热连接,第一导热端子11用于与独立于移动终端的散热设备导热连接,发热元件13产生的热量依次经由第一导热带12和第一导热端子11传递至散热设备。

其中,移动终端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当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时,移动终端1内与充电相关的电子元件将会出现发热现象,例如:电池、充电电路、处理器等电子元件,又由于这些发热元件13一般都设置于移动终端1的内部,而且充电时这些电子元件的发热量要远高于正常使用时的发热量,移动终端1上的散热孔也无法将其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发掉,所以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充电时,可以通过第一导热带12将发热元件13内的热量导出到移动终端1的外部,通过散热设备将热量散发掉,这样就可以保证移动终端1的温度,另外,第一导热带12可以由导热材质制成,例如:铜质材质、银质材质。第一导热带12的一端连接于发热元件13,使其可以与发热元件13接触,并传递热量,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导热端子11,第一导热端子11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1的外部,该第一导热端子11可以为插接口,也可以为导热触点,使第一导热带12能够通过第一导热端子11与外部的散热设备连接,并实现热传递,即将发热元件13的热量传递给散热设备,并通过散热设备将该热量散发掉。

以下通过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1:

当上述移动终端1连接到充电装置上时,通过将第一导热端子11连接于外部的散热设备,使移动终端1在充电的同时,能够通过散热设备将移动终端1内的热量散发掉,其中,散热设备可以集成到充电装置内,使充电装置既可以对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同时还可以降低移动终端1内的热量,保证了充电的稳定性,提高了移动终端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而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1在充电时,移动终端1内部与充电相关的电子元件将会发热,而这些电子元件又设置于移动终端1的壳体内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这样就会影响移动终端1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1内部还设有第一导热带,当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时,通过第一导热带可以将移动终端1内部的发热元件与第一导热端子11连接,再通过第一导热端子11与外部的散热设备连接,这样就可以使移动终端1内部的发热元件将热量转移到外部的散热设备内进行散发,降低了移动终端1内的温度,提高了移动终端1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上述发热元件13可以为移动终端1内的电子元件,具体的,发热元件13包括充电电路131和/或电池1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时,充电电路131和电池132为主要的发热元件13,其中,第一导热带12的一端接触到充电电路131,或者电池132,或者充电电路131和电池132,这样发热元件13上的热量就可以传递给第一导热带12,再通过第一导热带12和第一导热端子11传递给外部的散热设备,可以通过散热设备对该热量进行散热。

上述的发热元件13除了包括充电电路131和电池132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电子元件,可选地,发热元件13还包括处理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在充电的过程中,由于处理器需要处理移动终端1的充电信息,同样也会发热,为了避免处理器由于温度过高而出现故障,所述第一导热带12的一端也连接于处理器,将处理器上的热量同时也传到出去。

上述移动终端1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电路131将会发热,而现有技术中,充电电路131一般都集成在主板上,当充电时,由于充电电路131的温度升高,就会影响主板的温度,导致主板的使用效果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1,还包括主板14,其中,设有充电电路131的充电电路板独立于主板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电路131设置于充电电路板上,而充电电路板独立于主板14,这样当充电时,充电电路131发热就不会传递给主板14,保证了主板14的工作问题,提高了主板14的工作性能。

为了可以进一步降低主板14的温度,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1还包括:具有第一充电端子的第一充电接口12,充电电路板连接于第一充电端子,其中,充电电路板相对于主板14靠近第一充电接口12设置,主板14远离第一充电接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电路板通过第一充电接口12与外部的充电时设备连接,为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将充电电路设置于靠近第一充电接口12一侧,可以减少连接导线长度,合理的分布移动终端1的内部空间,在充电时,充电电路将会发热,为了避免影响主板14的温度,主板14可以与充电电路板分布设置于移动终端1的两侧,即使主板14远离与充电电路板,这样当充电电路充电发热时,就降低对主板14温度的影响,提高主板14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减小移动终端1的端口数量,提高移动终端1的壳体强度和加工成本,可选地,第一导热端子11集成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12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热端子11可以集成在第一充电接口12内,而充电装置既可以进行充电,又可以进行散热,这样当对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时,只需要将充电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12连接即可,使移动终端1即可进行充电,又可以将热量传递到充电装置内,并通过充电装置内的散热设备进行散热,使用起来非常的快捷方便。

上述第一导热端子11除了可以集成在第一充电接口12内,还可以独立设置,具体的,第一导热端子为导热插口、导热插头或设于移动终端表面的导热触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热端子11与第一充电接口12分离设置,第一导热端子11可以为导热插口或导热插头,通过插接的方式使第一导热带12与外部的散热设备导热连接,当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时,第一连极端可以连接散热设备,进行散热,上述移动终端为无线充电的方式时,第一导热端子11还可以为导热触点,当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导热触点的接触进行导热。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2,包括:散热元件21、第二导热端子22和第二导热带23,散热元件21通过第二导热带23与第二导热端子22导热连接,第二导热端子22用于与上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导热端子连接,从而使发热元件13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元件进行散热。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提到的散热设备中的一种,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装置只具有充电的功能,而不具备对移动终端1进行散热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既可以对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导热端子22与移动终端1的第一导热端子11连接,使移动终端1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带12和第二导热带23传递给散热元件21,并通过散热元件21将热量散发掉,这样就可以保证移动终端1在充电时的内部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上述散热元件21的种类可以有多种,可选地,所述散热元件包括散热片211,其中,散热片211可以为多个,即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片211,多个散热片2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散热片211由导热材质制成,其中散热元件21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片211,多个散热片211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从散热片211中散发出来的热量就可以从间隙中传递到空气中,并散发掉,多个散热片211的设置可以提高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速度,其中,散热片211由导热材质制成,例如:铝制材质、铜质材质等。

另外,散热元件还可以包括风扇212,多个散热片211设置于风扇212的吹风区域内。这样可以加快散热片211周围热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冷空气补充进来,进而也壳体提高散热速度。

为了进一步加快散热片211的散热速度,具体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散热元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散热通孔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元件21设置于本体的壳体内,通过第一导热带12和第二导热带23可以将热量传导到散热元件21,使散热元件21的温度升高,然后散热元件21再将热量散发掉,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元件21的散热速度,在壳体的侧壁上可以设有散热通孔24,使外部的空间与腔体相互连通,加快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元件21的散热效果。

上述充电装置可以对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也可以对其进行散热,为了方便与移动终端1连接,具体的,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充电接口25,所述第二导热端子22集成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25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热端子22可以集成在第二充电接口25内,这通过第二充电接口25既可以对移动终端1进行充电,又可以传递移动终端1内的热量,并且减少了接口的数量,非常的使用方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

第一散热部分和第二散热部分,第一散热部分设置于终端设备内,第二散热部分独立于终端设备;

第一散热部分包括:第一导热端子和第一导热带,终端设备内的发热元件通过第一导热带与第一导热端子导热连接;

第二散热部分包括:散热元件、第二导热端子和第二导热带,散热元件通过第二导热带与第二导热端子导热连接,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子能够相互导热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而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在充电时,移动终端内部与充电相关的电子元件将会发热,而这些电子元件又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内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这样就会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内部设有第一导热带,当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通过第一导热带可以将移动终端内部的发热元件与第一导热端子连接,再通过第一导热端子与外部的散热设备连接,这样就可以使移动终端内部的发热元件将热量转移到外部的散热设备内进行散发,降低了移动终端内的温度,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