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阻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482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薄板阻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挡结构,尤指一种可以在上下及前后方向移动,以阻挡剥膜机上的薄板前进的薄板阻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基板在曝光之前,都会在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光阻层及黏附于光阻层表面的薄膜,在曝光之后,再将薄膜剥离以使光阻层外露,以进行后续的显影及蚀刻程序。

现有剥膜机剥离薄膜的方式,主要是借由压花轮在薄膜表面上滚压之后,再以黏轮将薄膜剥离。但由于不同的印刷电路板,其邻近基板前端缘的薄膜宽度常会有所不同,当不同基板定位在相同位置之后,通过压花轮的施力滚压,很容易因为误压到基板定位区而造成基板无法定位以执行进一步的加工,或是滚压到光阻层而使基板面临报废的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阻挡结构,以能解决现有剥膜机在薄膜滚压过程中,会有误压到基板定位区或光阻层而使基板报废的问题,使压花轮能准确施力滚压于基板前端缘的薄膜上,从而使薄膜能顺畅且全面性的剥离,以进行后续的加工程序。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薄板阻挡结构供阻挡一剥膜机上的薄板前进,其中,剥膜机输入薄板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的前端,输出薄板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的后端,剥膜机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供输送薄板沿着由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薄板阻挡结构包括一本体、一第一移动组件以及一第二移动组件。该本体位于前输送段的后端;该第一移动组件的上方具有一顶板,第一移动组件以可相对于本体向上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本体上,借以使顶板阻挡于薄板的后端边缘;而该第二移动组件固定于剥膜机上,第二移动组件以可带动本体呈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本体,借以调整第一移动组件上方的顶板与薄板后端边缘的前后距离。

实施时,该本体具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一第一轨道及一第二轨道,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至少一第一滑轨及一推杆,至少一第一滑轨对应连结至少一第一轨道,推杆对应连结第二轨道,且推杆连接一第一驱动装置,供推压第一移动组件向上移动。

实施时,该第二移动组件包括一连动件,连动件的一端连接本体,连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驱动装置,供带动本体及第一移动组件呈前、后方向移动。

实施时,上述连动件包括一定位板以及一螺杆,定位板的一端连接本体,定位板具有一内螺孔,螺杆的一端螺合内螺孔,螺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第一支架及一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剥膜机上,第一支架具有一第一轴孔,第二支架具有一第二轴孔,螺杆的两端同轴穿过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二驱动装置分别固定于第三支架上,且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一伺服马达及一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分别连接伺服马达及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可以上下及前后方向移动,以有效调整薄板后端边缘的前进距离的薄板阻挡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输送薄板并阻挡于薄板后端边缘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薄板阻挡结构 11 剥膜机

12 薄板 121 基板

122 薄膜 13 前输送段

14 压花轮 2 本体

21 第一轨道 22 第二轨道

23 第一驱动装置 3 第一移动组件

31 顶板 32 第一滑轨

33 推杆 4 第二移动组件

41 连动件 411 定位板

412 螺杆 413 支撑轨道组

414 内螺孔 42 第一支架

421 第一轴孔 43 第二支架

431 第二轴孔 44 第三支架

45 第二驱动装置 451 减速机构

452 伺服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现详述于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板阻挡结构1供阻挡一剥膜机11上的薄板12前进,剥膜机11可供剥离一薄板12的一基板121上的至少一薄膜122,该至少一薄膜122结合于基板121至少一侧的光阻层上。实施时,剥膜机11输入薄板12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11及薄板12的前端,输出薄板12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11及薄板12的后端,剥膜机11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13,供输送薄板12沿着由剥膜机11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

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板阻挡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本体2、一第一移动组件3以及一第二移动组件4。

本体2位于前输送段13的后端,本体2呈长方体或大概呈长方体,本体2具有相互平行且直立设置的至少一第一轨道21及一第二轨道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22为长形孔,第二轨道22与一空压机连通,该空压机作为第一驱动装置23;第一轨道21设有两个,第一轨道21为长形孔且分别位于第二轨道22的两侧。

第一移动组件3包括一顶板31、至少一第一滑轨32及一推杆33,顶板31结合于第一滑轨32及推杆33的上方,至少一第一滑轨32及一推杆33相互平行且直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32设有两个,第一滑轨32为长形杆且分别插入两个第一轨道21内,以相对于两个第一轨道21上下滑动;而推杆33插入第二轨道22内,借以在第一驱动装置23输出高压空气时,在第二轨道22内推压推杆33,使推杆33相对于第二轨道22上下滑动。

第二移动组件4包括一连动件41、一第一支架42、一第二支架43及一第三支架44。当连动件41为气压缸时,连动件41的一端连接本体2,连动件41的另一端连接一空压机,该空压机作为第二驱动装置45,借以带动本体2及第一移动组件3以前、后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动件41包括一横长形定位板411以及一螺杆412,其中,定位板411的中间部分连接本体2的前侧,定位板411的一端连接一支撑轨道组413,定位板411的另一端具有一内螺孔414,供螺合螺杆412的一端,而螺杆412的另一端连接一减速机构451,减速机构451连接一伺服马达452,减速机构451及伺服马达452合设为第二驱动装置45。

第一支架42、第二支架43及第二驱动装置45分别固定于第三支架44上,而第三支架44固定于剥膜机11上。第一支架42具有一第一轴孔421,第二支架43具有一第二轴孔431,螺杆412的两端同轴穿过并轴接定位于第一轴孔421及第二轴孔431上,借以在螺杆412转动时,能使螺杆412形成稳固的支撑,并在第二驱动装置45动作时,带动螺杆412转动,使本体2及定位板411以前、后方向移动。

借此,如图3所示,当薄板12放置于前输送段13上,并沿着剥膜机11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3的动作,即可使第一移动组件3以相对于本体2的方向向上移动,以顶板31阻挡于薄板12的后端边缘;而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5的动作,则可带动本体2及第一移动组件3在前、后方向移动,以因应邻近基板121前端缘的薄膜122宽度不同的各种印刷电路板规格,有效调整薄板12后端边缘的前进距离,使剥膜机11的压花轮14能准确施力滚压于基板121前端缘的薄膜122上,从而使薄膜122能通过后续的加工以顺畅且全面性的剥离。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种可以上下及前后方向移动,以有效调整薄板后端边缘的前进距离的薄板阻挡结构,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特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