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9426发布日期:2021-01-12 10:4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吹风机、烫发器等电气设备,其中,涉及覆盖从主体外壳导出的电源软线的外表面的软线铠装。



背景技术:

在吹风机等电气设备的领域中,以保护从电气设备的主体外壳导出的电源软线为目的,众所周知有利用筒状的软线铠装来包覆电源软线的外表面的技术。也公知使软线铠装的上下方向上的筒壁的壁厚尺寸大小产生变化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软线铠装中,与从主体外壳导出的导出基端侧(上方侧)的筒壁的壁厚尺寸相比,减小突出端侧(下方侧)的筒壁的壁厚尺寸,从而上方的导出基端侧难以弯曲,下方的突出端侧容易弯曲,在对电源软线施加扭转、弯曲的情况下,在两者(导出基端侧和突出端侧)的边界部断线。在软线铠装的内部形成有允许电源软线的插通的筒孔,在筒孔的内周面与电源软线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部。突出端的筒孔的开口尺寸与电源软线的外周面的外形尺寸一致,突出端的空间部被封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昭57-192424号(日本实开昭59-96878号)的缩微胶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的软线铠装所记载,若在导出基端侧与突出基端的边界部产生断线,则能够在软线铠装内产生断线,因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防止火花向外部飞散。除此之外,若突出端的空间部被封堵,则产生断线,绞线、绝缘包覆件等因其热而熔化,之后固化成液滴状,即使在产生了火花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火花片留在空间部内并在空间部内减弱势头,因而能够防止火花片从软线铠装的突出端飞出。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软线铠装中,有断线的发生部位在突出端附近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由于空间部的轴向长度不足,所以无法在空间部内减弱火花片的热,有在软线铠装的下端受到较大损伤的担忧,若要防止这种情况,则软线铠装变得大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断线时可靠地防止火花片从软线铠装飞出,从而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以如下的电气设备作为对象,该电气设备具备设备主体5、收纳设备主体5的主体外壳3、从主体外壳3导出并对设备主体5供给电力的电源软线8、以及覆盖电源软线8的导出部分的外表面的软线铠装10。软线铠装10具备在轴向上较长的圆筒状的主体部15和装配部16,上述主体部15具有设于主体外壳3侧的软线开口20和设于突出端21侧的前端开口22,并在两开口20、22之间具有供电源软线8插通的插通孔23,上述装配部16嵌装固定于主体外壳3的软线取出口18,软线铠装10是将上述主体部15和装配部16一体成形而成的具有挠性的成形品。电气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主体部15,从装配部16侧朝向突出端21侧设有在相邻的区域彼此之间弯曲刚性互不相同的第一铠装区域15a、第二铠装区域15b以及第三铠装区域15c,在将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设为b1、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刚性设为b2、将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设为b3时,构成为满足(b1>b2)的关系式以及(b3>b2)的关系式。

第一铠装区域15a~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b1~b3构成为满足关系式(b1>b3>b2)。

在第三铠装区域15c的突出端21侧设有弯曲刚性与该第三铠装区域15c不同的第四铠装区域15d。在该情况下,在将第四铠装区域15d的弯曲刚性设为b4时,构成为满足(b3>b4)的关系式。

第一铠装区域15a~第四铠装区域15d的弯曲刚性b1~b4构成为满足(b1>b3>b2>b4)的关系式。

在主体部15的外周面以朝向轴向延伸的方式突出设有至少一个肋30。

肋30从第一铠装区域15a形成至第三铠装区域15c。

在主体部15的外周面的对置位置突出设有一对肋30、30。

电源软线8由两根芯线11、11和包覆两芯线11、11的绝缘件12构成,并且形成为在剖视时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的长条形。由主体外壳3或装配部16规定的电源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突出设于外周面的对置位置的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一致。

在将肋30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设为宽度尺寸时,肋30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的宽度尺寸w1设定为比在第二铠装区域15b与第三铠装区域15c的边界部的宽度尺寸w2大。

肋30包含水滴状的第一肋部30a和前端变窄的锥状的第二肋部30b,上述第一肋部30a设于装配部16侧并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鼓出形成并且宽度尺寸朝向突出端21渐减,上述第二肋部30b与第一肋部30a连续且宽度尺寸朝向突出端21逐渐变小。第一肋部30a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设定为比第二肋部30b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大。

在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轴向上交替并呈多级状地排列沿周向延伸的凹槽28和凸条27而成的波纹部。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凸条27(27a)的突端位置比轴向的端部的凸条27(27b)的突端位置位于周向的外侧。

在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轴向上交替并呈多级状地排列沿周向延伸的凹槽28和凸条27而成的波纹部。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的中央部的相邻的凸条27、27彼此的间隔尺寸(d1)设定为比轴向的端部的相邻的凸条27、27彼此的间隔尺寸小。

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电气设备中,在将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设为b1、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刚性设为b2、将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设为b3时,构成为满足(b1>b2)的关系式以及(b3>b2)的关系式,在从主体外壳3的软线取出口18导出的电源软线8受到外力而变形时,软线铠装10的第二铠装区域15b优先地弹性变形。根据这样的电气设备,例如即使在长期反复地对电源软线8的导出基端部施加弯曲力,电源软线8的导出基端部因疲劳破坏而断线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电源软线8在由第二铠装区域15b覆盖的部分断线。也就是说,能够将由第二铠装区域15b覆盖的部分作为预定断线部。因此,能够增大从火花片直至突出端21的飞散距离,从而能够在软线铠装10的内部可靠地释放火花片的热。

若软线铠装10的弯曲刚性构成为满足(b1>b3>b2)的关系式,则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容易使软线铠装10及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变形,从而能够在该边界部断线。由此,能够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最上部作为预定断线部,因而与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中央部作为预定断线部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从火花片直至突出端21的飞散距离。因此,能够在软线铠装10的内部释放火花片的热,并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火花片从软线铠装10飞出,从而能够有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在第三铠装区域15c的突出端21侧设有弯曲刚性与该第三铠装区域15c不同的第四铠装区域15d,在将第四铠装区域15d的弯曲刚性设为b4时,若构成为满足(b3>b4)的关系式,则能够使软线铠装10的突出端21追随电源软线8的运动而灵活地弯曲。由此,在电源软线8变形时,能够使软线铠装10的突出端21优先地弹性变形,因而能够减小在突出端21部分施加给该电源软线8的应力,防止突出端21部分比其它部分先断线。

尤其,若第一铠装区域15a~第四铠装区域15d构成为满足(b1>b3>b2>b4)的关系式,并使第四铠装区域15d的弯曲刚性为最小限度化,则在电源软线8变形时,能够使软线铠装10的突出端21更优先地弹性变形,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施加给该电源软线8的应力,能够可靠地防止突出端21部分比其它部分先断线。

能够采用在主体部15的外周面以朝向轴向延伸的方式突出设有至少一个肋30的结构。这样,若在主体部15的外周面突出设有肋30,则能够抑制软线铠装10的扭转变形,因而能够防止被该软线铠装10保护的电源软线8不注意地扭转,进一步能够防止电源软线8陷入断线。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若肋30从第一铠装区域15a形成至第三铠装区域15c,则能够较大地取得主体部15中的轴向的肋30的长度尺寸,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软线轴10的扭转变形。

若在主体部15的外周面的对置位置突出设有一对肋30、30,则能够抑制软线铠装10朝向上述肋30、30的形成方向而容易弯曲变形。也就是说,在肋30、30的形成方向上,能够对软线铠装10赋予针对弯曲变形的限制力。另一方面,在与肋30、30的形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肋30、30不会阻碍软线铠装10的弯曲变形。由此,能够实质上将软线铠装10的弯曲方向规定为与肋30、30的形成方向正交的方向。

一般而言,在剖视时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的被称为所谓的“扁平软线”的电源软线8中,虽然假定为电源软线8在短边方向上弯曲,但未假定电源软线8在长边方向上弯曲,若电源软线8朝向该长边方向反复弯曲变形,则因疲劳破坏而容易断线。也就是说,若扁平软线在长边方向上弯曲,则与在弯曲时位于内侧的芯线11相比,位于外侧的芯线11较大地伸长,因而无法避免施加给位于外侧的芯线11的应变、负荷等应力变大的情况,其结果,因疲劳破坏而容易产生断线。因此,若使由主体外壳3或装配部16规定的电源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突出设于外周面的对置位置的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一致,则能够抑制电源软线8在该长边方向上弯曲,从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源软线8因疲劳破坏而断线。不是利用肋30的存在而较大地妨碍电源软线8在短边方向(电源软线8的短边方向)上的弯曲,容易使电源软线8在短边方向上弯曲。因此,能够更顺畅且自然地进行将电源软线8缠绕并捆扎成环状等作业。

在将肋30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设为宽度尺寸时,若肋30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的宽度尺寸w1设定为比在第二铠装区域15b与第三铠装区域15c的边界部的宽度尺寸w2大,则能够在装配部16侧确保较大的限制力,并且减小突出端21侧的限制力。因此,能够在装配部16侧可靠地防止电源软线8的扭转,并且在突出端21侧使电源软线8能够容易地弯曲,能够更顺畅且自然地进行将电源软线8缠绕并捆扎成环状等作业。

肋30包含水滴状的第一肋部30a和前端变窄的锥状的第二肋部30b,第一肋部30a设于装配部16侧并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鼓出形成并且宽度尺寸朝向突出端21渐减,第二肋部30b与第一肋部30a连续且宽度尺寸朝向突出端21逐渐变小,第一肋部30a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设定为比第二肋部30b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大,这样的话能够在装配部16侧确保较大的限制力,并且能够使限制力随着朝向突出端21侧而逐渐减小。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装配部16侧可靠地防止电源软线8的扭转,并且在突出端21侧能够使电源软线8容易地弯曲,能够更顺畅且自然地进行将电源软线8缠绕并捆扎成环状等作业。

若第二铠装区域15b构成为能够以弯折的方式以锐角弯曲,换言之,若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能够弯曲半径设定为极小,则电源软线8也能够以锐角弯曲,因而尽管被软线铠装10覆盖,但在该弯曲的部分,电源软线8也容易疲劳破坏而直至断线。与此相对,如本发明所述,在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外周面,形成在轴向上交替并呈多级状地排列沿周向延伸的凹槽28和凸条27而成的波纹部,使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凸条27(27a)的突端位置相比轴向的端部的凸条27(27b)的突端位置位于周向的外侧,这样的话在弯曲时中央部的凸条27(27a)的突端彼此接触,从而能够限制第二铠装区域15b弯曲时的弯曲半径(弯曲极限)。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能够防止第二铠装区域15b及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从而能够实现断线寿命的提高。

同样,若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的中央部的相邻的凸条27、27彼此的间隔尺寸(d1)设定为比轴向的端部的相邻的凸条27、27彼此的间隔尺寸小,则在弯曲时,中央部的凸条27彼此接触,从而能够限制第二铠装区域15b弯曲时的弯曲半径(弯曲极限),因而能够防止第二铠装区域15b及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其结果,能够实现断线寿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气设备的软线铠装的纵剖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气设备的主视图。

图3是软线铠装的主视图。

图4的(a)是图1的v-v线剖视图,(b)是图1的w-w线剖视图,(c)是图1的x-x线剖视图。

图5是第二铠装区域的纵剖主视图。

图6是示出第二铠装区域的追随变形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气设备的软线铠装的纵剖主视图。

图8是软线铠装的主视图。

图9的(a)是图7的v-v线剖视图,(b)是图7的w-w线剖视图,(c)是图7的x-x线剖视图,(d)是图7的y-y线剖视图。

图10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电气设备的软线铠装的第二铠装区域的纵剖主视图。

图11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电气设备的软线铠装的纵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至图6示出将本发明的电气设备应用于吹风机的实施例1。在本发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是指按照图1至图4所示的交叉箭头和在各箭头的附近标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显示。图2中,吹风机具备主体外壳3,该主体外壳3由横向长筒状的外壳1和连结在外壳1的靠后部下表面的把手2构成。在外壳1的内部配置有轴流型的送风风扇5a、用于驱动风扇的马达5b、以及加热从送风风扇5a输送的空气的加热单元5c等。上述送风风扇5a、马达5b、加热单元5c等相当于本发明的设备主体5。

在把手2的前表面设有使马达5b及加热单元5c起动的开关钮7。为了对马达5b、加热单元5c等供给驱动电流,从把手2的下端导出电源软线8,并在电源软线8的从把手2导出的导出基端部的外表面装配有防止该软线8断线的软线铠装10。如图4的(a)~(c)所示,电源软线8由两根作为绞线的芯线11、11和包覆两芯线11、11的绝缘件12构成,并且形成为在剖视时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的长圆形(长条形)。符号13是设于电源软线8的导出端的工业电源(插座)用的插入插头。

如图1所示,软线铠装10由一体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圆筒状的主体部15、设于主体部15的上端的装配部16、以及吊环17的成形品构成。装配部16是沿水平方向鼓出地形成于软线铠装10的最上部的凸台片,并在把手2的软线取出口18,凹入形成有与装配部16卡合的承受槽19。把手2通过将左右分割的对开外壳呈合盖状地接合来构成,在用未图示的螺钉将上述对开外壳紧固的状态下,承受槽19从前后左右的整周方向夹持装配部16,从而能够将软线铠装10以不能分离的方式嵌装固定于软线取出口18。软线铠装10优选为具有耐热性和挠性的弹性体材质,更具体地优选为将具有热固化性的合成橡胶等橡胶系原材料、具有热塑性的弹性体树脂等树脂系原材料作为原材料的材质。电源软线8以该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下述的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一致的方式定位固定于把手2(主体外壳3)。电源软线8由从合盖前就已经形成于把手2的一个对开外壳的肋夹持固定。在合盖时固定软线铠装10时,成为电源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一致的状态。

主体部15由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圆筒状的铠装筒壁24和设于铠装筒壁24的下端的底壁25构成,铠装筒壁24具有设于作为上方侧的主体外壳3侧的软线开口20和设于作为下方侧的突出端21侧的前端开口22,并在两开口20、22之间具有供电源软线8插通的插通孔23。如图4的(a)~(c)所示,插通孔23的内形尺寸设定为比电源软线8的外形尺寸大,在铠装筒壁24的内表面与电源软线8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部26。设于底壁25的前端开口22的内形形状设定为比电源软线8的外形形状稍小,在插通状态下,前端开口22紧贴于电源软线8的外周面来封堵空间部26。前端开口22形成为前后方向较长、左右方向较短的长圆状,构成为在主体部15内插通有电源软线8时,电源软线8成为长边方向指向前后方向、短边方向指向左右方向的姿势状态(参照图4的(a)~(c)。

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15,从装配部16侧(上方侧)朝向突出端21侧(下方侧)设定有相邻的区域彼此之间弯曲刚性互不相同的三个区域(第一铠装区域15a~第三铠装区域15c)。在将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设为b1、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刚性设为b2、将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设为b3时,以满足(b1>b2)的关系式以及(b3>b2)的关系式的方式设定各铠装区域15a~15c的弯曲刚性。也就是说,位于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刚性b2设定为比位于其上下的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b1以及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b3小。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b1比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b3大,满足(b1>b3>b2)的关系式。此外,此处所说的“弯曲刚性”是指各区域15a~15c中的弯曲刚性的平均值(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中除去吊环17)。

具体而言,在主体部15的轴向(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波纹部,该波纹部通过在轴向上交替并呈多级状地排列沿周向形成的凸条27和凹槽28而成,将具有该波纹部的区域规定为第二铠装区域15b,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装配部16侧(上方侧)的区域规定为第一铠装区域15a,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突出端21侧(下方侧)的区域规定为第三铠装区域15c。第一铠装区域15a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t1设定为比第三铠装区域15c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t3大(参照图4的(a)、(c)),由此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b1比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b3大。并且,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凹槽28的壁厚尺寸t2设定为比第三铠装区域15c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t3小,与形成波纹部的结构相结合,该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刚性b2比其它铠装区域15a、15c小。综上所述,在电源软线8弯曲时,能够使第二铠装区域15b先于其它铠装区域15a、15c优先地弯曲变形。

如图5所示,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凸条27(27a)的突端位置相比轴向的端部的凸条27(27b)的突端位置位于周向的外侧。由此,中央部的凸条27(27a)的突端彼此接触,从而能够限制第二铠装区域15b弯曲时的弯曲半径(弯曲极限(参照图6)。因此,能够防止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从而能够实现断线寿命的提高。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主体部15的外周的前后表面突出设有加强用的前后一对肋30、30。如图3所示,在主视情况下,各肋30由设于上方侧的左右宽度较宽的第一肋部30a和设于第一肋部30a的下方侧的细长的第二肋部30b构成。第一肋部30a形成为上端侧在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宽地鼓出形成且宽度尺寸随着朝向下方渐减的水滴状。第二肋部30b形成为与第一肋部30a的周缘平滑地连续且宽度尺寸朝向下方逐渐变小且细长的前端变窄的锥状。第一肋部30a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设定为比第二肋部30b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大。各肋30从主体部15的第一铠装区域15a直至第三铠装区域15c在上下方向上较长地形成,肋30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1设定为比肋30在第二铠装区域15b与第三铠装区域15c的边界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2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肋部30a中宽度尺寸最大的部分构成为位于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并且,第一肋部30a的宽度尺寸朝向下方的渐减比例设定为比第二肋部30b的宽度尺寸朝向下方的渐减比例大,并且在第一肋部30a中宽度尺寸急剧变小。

如上所述,在将电源软线8插通到主体部15内时,电源软线8被定位并固定而成为长边方向指向前后方向、短边方向指向左右方向的姿势状态。相对于此,一对肋30、30配设于主体部15的外周的前后表面。因此,电源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均在前后方向上一致(图4的(b)、(c))。

软线铠装10的各部分的尺寸如下设定。将软线铠装10的全长l1设为65mm,将肋3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2设为48mm。并且,将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壁厚尺寸t1设为4mm,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壁厚尺寸t2设为1.4mm,将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壁厚尺寸t3设为2mm。肋30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之间的边界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1为9.5mm,肋30在第二铠装区域15b与第三铠装区域15c之间的边界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2为2.3mm。第一铠装区域15a、第二铠装区域15b以及第三铠装区域15c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尺寸分别为20mm、23mm、18.5mm,由上述第一铠装区域15a~第三铠装区域15c将主体部15的上下尺寸大致三等分。

在具备由以上那样的结构构成的软线铠装10的吹风机中,在从主体外壳3的软线取出口18导出的电源软线8受到外力而变形的情况下,软线铠装10的第一铠装区域15a以及第三铠装区域15c很难容易地追随电源软线8的变形而弯曲,仅第二铠装区域15b优先地弹性变形。在电源软线8中,由第二铠装区域15b包覆的部分也会优先地弯曲。由此,即使例如长期反复地对电源软线8的导出基端部施加弯曲力,电源软线8的导出基端部因疲劳破坏而达到断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由第二铠装区域15b包覆的部分使电源软线8断线。也就是说,能够将由第二铠装区域15b包覆的部分作为预定断线部。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增大火花片至到达突出端21的飞散距离,能够在软线铠装10的内部可靠地释放火花片的热。并且,即使在电源软线8断线而火花片飞散到铠装筒壁24的内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空间部26内使火花片反复碰撞到铠装筒壁24的内周面和电源软线8的周面,因而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可靠地释放火花片的热。综上所述,即使在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降低飞散中途的火花片的温度,由铠装筒壁24承受热衰减后的状态的火花片,从而能够防止火花片从软线铠装10飞出。而且,由于在软线套10的突出端21,由底壁25封堵空间部26,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火花片向外部飞出。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b1设定为比第二铠装区域15b、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b2、b3大,所以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容易使软线铠装10及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变形,从而能够使之在该边界部断线。由此,能够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最上部作为预定断线部,因而与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中央部作为预定断线部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从火花片至到达底壁25的飞散距离。因此,能够在软线铠装10的内部释放火花片的热,并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火花片从软线铠装10飞出。

若在主体部15的外周面以朝向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突出设有肋30,则能够抑制软线铠装10的扭转变形,因而能够防止被该软线铠装10保护的电源软线8不注意地扭转,能够防止电源软线8陷于断线。并且,若在主体部15的外周面以朝向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突出设有肋30,则能够对软线铠装10赋予针对肋30的形成方向的弯曲变形的限制力,因而能够规定软线铠装10的弯曲方向。尤其,若肋30从第一铠装区域15a形成直到第三铠装区域15c,则能够较大地取得主体部15中的轴向(上下方向)的肋30的长度尺寸,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软线铠装10的扭转变形。由于能够防止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的预定断线部电源软线8被不注意地扭转,所以能够减小在该预定断线部施加给电源软线8的应力,能够提高断线寿命。

尤其,若肋部30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的宽度尺寸w1设定为比在第二铠装区域15b与第三铠装区域15c的边界部的宽度尺寸w2大,则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的预定断线部电源软线8被不注意地扭转。因此,能够减小在该预定断线部施加给电源软线8的应力,能够提高断线寿命。

若在主体部15的前后表面突出设有肋30、30,则能够赋予针对软线铠装10的前后方向的弯曲变形的限制力,因而能够抑制软线铠装10在前后方向上容易地弯曲变形的情况。另一方面,肋30、30不会阻碍软线铠装10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弯曲变形,因此,能够实质上将软线铠装10的弯曲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一般而言,在剖视时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的被称为所谓的“扁平软线”的电源软线8中,虽然假定为电源软线8在短边方向上弯曲,但未假定电源软线8在长边方向上弯曲,若电源软线8朝向该长边方向反复弯曲变形,则容易因疲劳破坏而断线。也就是说,若扁平软线在长边方向上弯曲,则与在弯曲时位于内侧的芯线11相比,位于外侧的芯线11较大地伸长,因而无法避免施加给位于外侧的芯线11的应变、负荷等应力变大的情况,其结果,容易因疲劳破坏而产生断线。因此,如本实施例那样,若使由把手2规定的电源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突出设于外周面的对置位置的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在前后方向一致,则能够抑制作为扁平软线的电源软线8在长边方向(前后方向)上弯曲,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源软线8因疲劳破坏而断线。而且,通过将电源软线8还由形成于突出端21的底壁25的前端开口22规定为电源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一致,能够抑制电源软线8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由此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源软线8因疲劳破坏而断线。不会因肋30的存在而较大地妨碍电源软线8在短边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弯曲,容易使电源软线8在短边方向(左右方向)上弯曲,因此,例如在收纳吹风机时,能够更顺畅且自然地进行将电源软线8缠绕并捆扎成环状等作业。

肋30包含水滴状的第一肋部30a和前端变窄的锥状的第二肋部30b,第一肋部30a设于装配部16侧并在左右方向上鼓出形成并且宽度尺寸朝向突出端21渐减,第二肋部30b与第一肋部30a连续且宽度尺寸朝向突出端21逐渐变小,若第一肋部30a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设定为比第二肋部30b的宽度尺寸的渐减比例大,则能够在装配部16侧确保较大的限制力,并且能够随着朝向突出端21侧而渐减限制力。因此,能够在装配部16侧可靠地防止电源软线8的扭转,并且在突出端21侧能够使电源软线8容易地弯曲,从而能够更顺畅且自然地进行将电源软线8缠绕并捆扎成环状等作业。

若第二铠装区域15b构成为能够以弯折的方式以锐角弯曲,换言之,若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能够弯曲半径设定为极小,则电源软线8也能够以锐角弯曲,因而尽管被软线铠装10包覆,但在该弯曲的部分,电源软线8也容易疲劳破坏而直至断线。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软线铠装10中,在第二铠装区域15b设置用于限制其弯曲半径的限制构造,防止第二铠装区域15b及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使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凸条27(27a)的突端位置相比轴向的端部的凸条27(27b)的突端位置位于周向的外侧,换言之,构成为在第二铠装区域15b中凸条27的高度随着从两端朝向中央部逐渐变高,如图6所示,在弯曲时,中央部的凸条27(27a)的突端彼此接触,从而限制第二铠装区域15b弯曲时的弯曲半径(弯曲极限)。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能够防止第二铠装区域15b及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因此能够实现断线寿命的提高。

(实施例2)图7至图9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该实施例2中,在以下方面与上述的实施例1不同:作为主体部15的铠装区域,设定有弯曲刚性不同的四个区域(第一铠装区域15a~第四铠装区域15d)。并且,在以下方面与上述的实施例1不同:肋30形成为直到第一铠装区域15a~第四铠装区域15d。除此以外的方面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因而对同一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主体部15的轴向(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在轴向上交替并呈多级状地排列沿周向形成的凸条27和凹槽28而成的波纹部,将具有该波纹部的区域规定为第二铠装区域15b,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装配部16侧(上方侧)的区域规定为第一铠装区域15a,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突出端21侧(下方侧)的区域规定为第三铠装区域15c,而且在第三铠装区域15c的突出端21侧(下方侧)规定第四铠装区域15d。比第二铠装区域15b靠突出端21侧(下方侧)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设定为朝向突出端21侧(下方侧)逐渐变小,在本实施例中,在位于比第二铠装区域15b靠突出端21侧(下方侧)的区域内,将比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凹槽28的壁厚尺寸t2大的部分规定为第三铠装区域15c,将比凹槽28的壁厚尺寸t2小的部分规定为第四铠装区域15d。

第一铠装区域15a中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t1设定为比第三铠装区域15c中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t3大(参照图9的(a)、(c)),由此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b1比第三铠装区域15c的弯曲刚性b3大。除此之外,由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凹槽28的壁厚尺寸t2比第三铠装区域15c中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t3小,所以与形成波纹部的结构相结合,该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刚性b2比铠装区域15a、15c小。由于第四铠装区域15d中的铠装筒壁24的壁厚尺寸t4比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凹槽28的壁厚尺寸t2小,所以该第四铠装区域15d的弯曲刚性b4比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刚性b2小。如上所述,第一铠装区域15a~第四铠装区域15d的弯曲刚性b1~b4满足关系式(b1>b3>b2>b4)。

这样,若位于软线铠装10的突出端部的第四铠装区域15d的弯曲刚性b4设定为比其它的铠装区域(第一铠装区域15a~第三铠装区域15c)小,则能够使软线铠装10的突出端21追随电源软线8的运动而灵活地弯曲。由此,能够减小在突出端21施加给电源软线8的应力,因而即使在该突出端21保持电源软线8,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由该突出端21保持的电源软线8的部分比其它部分先断线。

(实施例3)图10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该实施例3中,用于限制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弯曲半径的限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具体而言,在以下方面与上述的实施例1不同:构成具有波纹部的第二铠装区域15b的凸条27的突端位置全部均匀地设定;以及具有波纹部的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相邻的凸条27彼此的间隔尺寸设定为比轴向(上下方向)的端部的相邻的凸条27彼此的间隔尺寸小。此处,相邻的凸条27彼此的间隔尺寸设定为随着从中央部朝向端部而逐渐变大。即,在将相邻的凸条彼此的间隔尺寸设为“d”时,设定为在中央部相邻的凸条27、27彼此的间隔尺寸d1最小,与之相比位于端部的凸条27、27彼此的间隔尺寸d2、d3、d4、d5逐渐变大(d1<d2<d3<d4<d5)。

这样,若将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轴向(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相邻的凸条27彼此的间隔尺寸设定为比轴向(上下方向)的端部的相邻的凸条27彼此的间隔尺寸小,则在弯曲时,中央部的凸条27彼此接触,因而能够限制第二铠装区域15b弯曲时的弯曲半径(弯曲极限),因此能够防止第二铠装区域15b及电源软线8以锐角弯曲,能够实现线寿命的提高。

(实施例4)图1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在该实施例4中,在以下方面与上述的实施例1较大地不同:在软线铠装10的主体外壳3侧(上方侧)的端部,设有用于使电源软线8的长边方向与一对肋30、30的排列方向一致的电源软线8的定位构造;以及废除底壁25而使软线铠装10的突出端21敞开。在除此以外的方面,例如在以下方面等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b1设定为比第二铠装区域15b、第三铠装区域的弯曲刚性b2、b3大,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成为预定断线部。

具体而言,在插通孔23的上端,形成有与电源软线8的外周面紧贴并夹持保持电源软线8的狭窄部35,通过使电源软线8插通在该狭窄部35中,来对电源软线8进行定位,规定该电源软线8的姿势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将插通孔23的第一铠装区域15a的上半部分作为狭窄部35。

在将第一铠装区域15a的弯曲刚性b1设定为比第二铠装区域15b、第三铠装区域的弯曲刚性b2、b3大并将第一铠装区域15a与第二铠装区域15b的边界部作为预定断线部的情况下,形成于第二铠装区域15b和第三铠装区域15c的空间部26能够有助于火花片的散热效果,第一铠装区域15a中的空间部26实质上不需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与形成狭窄部35的量相应地减小第一铠装区域15a中的空间部26,并且至少在第二铠装区域15b和第三铠装区域15c的插通孔23形成空间部26。

前端开口22的内径尺寸设定为比电源软线8的外形尺寸大,前端开口22的内周面未紧贴于电源软线8的外周面,空间部26敞开。由此,与前端开口22紧贴于电源软线8的外周面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在突出端21施加给电源软线8的应力,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该突出端21电源软线8断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吹风机的例子,但本发明除了吹风机以外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烫发器、带梳子的吹风机、按摩器、电钻、电锯等手持式的电气设备。在上述实施例中,利用软线铠装10的各区域的厚度的差,使各个区域的弯曲刚性各不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改变各区域的硬度,来使各区域的弯曲刚性各不相同。此外,在该情况下,各区域并不限定于由同一材料成形,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成形。在改变各区域的硬度的情况下,各区域的筒壁的厚度能够相同。

符号的说明

3—主体外壳,5—设备主体,8—电源软线,10—软线铠装,11—芯线,15—主体部,15a—第一铠装区域,15b—第二铠装区域,15c—第三铠装区域,15d—第四铠装区域,16—装配部,20—软线开口,21—突出端,22—前端开口,23—插通孔,26—空间部,27—凸条,28—凹槽,30—肋,30a—第一肋部,30b—第二肋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