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8267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两个以上的情况下,若被检测的一备份二级液体循环回路异常,则切换至下一备份二级液体循环回路。
[0025]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二级液体循环回路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0026]将所述液体冷却系统的运行时间分为多段预设时间,前一段预设时间与后一段预设时间为所述多段预设时间中两段连续的时间段;
[0027]在前一段预设时间内,选择预设数目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作为备用停止运行;启动其余二级液体循环回路运行为待散热设备散热;所述预设数目为至少一个;
[0028]在后一段预设时间内,启动在所述前一段预设时间内作为备用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运行为待散热设备散热,从在所述前一段预设时间内运行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中选择所述预设数目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作为备用停止运行。
[0029]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各所述二级液体循环回路中均连接有热交换器,各所述热交换器上均设有制冷装置;
[0030]所述液体采样数据还包括液体温度;
[0031]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冷却控制装置计算出与制冷装置相对应的一制冷调控值;将所述制冷调控值由所述冷却控制装置发送给各所述制冷装置,使各所述制冷装置均以所述制冷调控值运行。
[00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利用冷却控制装置实现各液体采样数据的共享及统一分析处理,并发送相同的循环调控值至各循环泵;实现各循环泵的同步控制,使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在相同运行状态下运行;当其中一个二级液体循环回路的液体状况发生变化时,可对所有二级液体循环回路上的循环泵进行同时调整,以达到系统平衡状态,从而避免对循环泵调整的震荡问题,延长循环泵的寿命,提升整个散热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保证对待散热设备进行有效稳定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对图1中液体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6]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对图3中液体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主从机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0039]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0040]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对图6中液体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41]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43]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液体冷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冷却控制装置2和用于对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的至少两个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
[0044]所述至少两个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之间并联。各所述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均连接有热交换器13,各所述热交换器13上均设有制冷装置。本实施例中,制冷装置为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本实施例中,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为三个,相应地,热交换器13及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亦为三个。
[0045]各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并联连通,并共用冷却液体源3,冷却液体源3可以为一个,亦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热交换器13设置在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与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之间,用于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与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将二者内的液体循环水分离。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中的液体可通过热交换器13将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液体的热量带走。各所述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并联连通,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的液体回流后提供给待散热设备4,并带走待散热设备4的热量。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可以为一个待散热设备4散热,亦可为两个或更多待散热设备4散热。
[0046]—级液体循环回路11上设有阀门14,通过控制阀门14的开度大小可控制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中液体的流量,从而控制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流向待散热设备4的液体的温度。本实施例中,阀门14采用比例阀,比例阀的开度调控值即电压值,调整比例阀的电压,使其达到一定开度,实现控制一级液体循环回路11的流量,达到调整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液体温度的目的。此处,阀门14亦可为伺服阀等通过控制电信号即可控制其开度。
[0047]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上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动的循环泵15及用于获取液体采样数据的传感装置。通过控制循环泵15的运转控制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液体的流量。本实施例中,循环泵15为变频泵,通过控制变频泵的频率即可控制二级循环回路中液体的流速,从而达到控制液体流量的目的。此处,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循环泵15亦可为水泵或者步进电机控制的水泵。
[0048]液体采样数据包括液体流量及液体压力中的至少一个、及液体温度。在本实施例中,传感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T2和压力传感器P3、P4,温度传感器T2用于获取液体温度,且设置在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上流向待散热设备4的位置,可获取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流入待散热设备4的液体温度。此处,温度传感器T2亦可设置在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上从待散热设备4流出的位置,以获取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从待散热设备4流出的液体温度,保证各温度传感器在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上的位置相同、即获取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相同位置的液体温度即可。压力传感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上流向待散热设备4及从待散热设备4流出的位置,用于获取流向待散热设备4的第一液体压力值和从待散热设备4处流回的第二液体压力值。
[0049]此处,由于液体压力和液体流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所需采集的液体压力可替换为液体流量,压力传感器可以替换为流量计。同样液体流量包括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流向待散热设备4的第一液体流量和从待散热设备4流回的第二液体流量。分别计算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的第一液体流量和第二液体流量。
[0050]所述冷却控制装置2电连接于各所述传感装置、各所述循环泵15及各所述阀门14,冷却控制装置2用于实现所述至少两个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的传感装置的液体采样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处理所述至少两个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的传感装置的液体采样数据,并向各所述循环泵15发送相同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有循环泵15处于相同的运行状态;同时,向各所述阀门14发出相同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有阀门14处于相同的运行状态,使各循环泵15运行状态相同、各阀门14的开度相同。
[0051]如图2所示,对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2]S101、通过液体冷却系统的传感装置采集各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的液体采样数据。液体采样数据包括液体流量及液体压力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液体温度。由于液体流量和液体压力之间可根据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所用的管道数据进行互换,故采集其中任一种即可,本实施例中对液体压力进行采集,当然为了保证准确性亦可同时采集液体流量和液体压力。本实施例中,液体温度为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流向待散热设备4的液体温度。液体压力包括二级液体循环回路12中流向待散热设备4的第一液体压力和从待散热设备4流回的第二液体压力。
[0053]S102、所述液体冷却系统的冷却控制装置2实现各所述传感装置的液体采样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处理各所述液体采样数据,并根据所有所述液体采样数据计算出:与二级液体循环回路的循环泵15相对应的一循环调控值、及与一级液体循环回路的阀门14相对应的一开度调控值。循环调控值为可控制循环泵15工作效率的信号值,如循环泵15为变频泵时,循环调控值即为相应的变频泵频率值。开度调控值为可控制阀门14开度的信号值,如阀门14为比例阀时,开度调控值即为相应的比例阀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