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095280阅读:来源:国知局
相连;分压电阻R8的一端与第一触发器的管脚Q7和第二触发器的管脚D相连,分压电阻R8的另一端与输出端7连接。
[0076]其中,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4和电阻R16,滤波电容C4的一端与分频电路的输出端7相连,另外一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6脚相连,滤波电路的输出端6通过电阻R16接地。
[0077]分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方波信号通过稳幅控制端口 20进入的分频电路,通过第一分频电路的第一触发器和第二分频电路的第二触发器以及分压电阻R1?R15将输入的方波转换成具有多级小台阶型的T型波。T型波经过滤波电路从而转换成正弦波。
[0078]其中,图4为增益控制电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增益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增益控制电路,第一增益控制电路包括仪表放大器Ub及电阻R19。仪表放大器Ub的正极输入端与第一增益控制电路的正极增益控制输入端18相连,仪表放大器Ub的负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19与第一增益控制电路的负极增益控制输入端17相连,仪表放大器Ub的输出端与第一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16相连;仪表放大器Ub的ref端接地,仪表放大器Ub的负电平输入端与负电源的输入端10相连,仪表放大器Ub的正电平输入端与正电源的输入端12相连,负极增益控制输入端17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6相连。
[0079]增益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增益控制电路,第二增益控制电路包括仪表放大器Ua ;仪表放大器Ua的正极输入端与第二增益控制电路差模信号的正输入端8相连,仪表放大器Ua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二增益控制电路差模信号的负输入端9相连,仪表放大器Ua的输出端与第二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11相连;仪表放大器Ua的ref端接地,仪表放大器Ua的负电平输入端与负电源的输入端10相连,仪表放大器Ua的正电平输入端与正电源的输入端12相连,第二增益控制电路差模信号的正输入端8或负输入端9与第一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16相连。
[0080]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稳定的正弦波信号经过第一增益控制电路、或第一增益电路和第二增益电路进行增益放大并推送进入功率驱动电路。
[0081]其中,图5为功率驱动电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功率驱动电路包括仪表放大器U8,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41,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及电容C12。仪表放大器U8的负极输入端与驱动功率控制端口 14相连,仪表放大器U8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15连接;仪表放大器U8的输出端与驱动功率控制端口 14之间连接有电容C12,仪表放大器U8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3与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37与驱动电压正极端相连,场效应管Q2的源极通过电阻R36与驱动电压负极端相连,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电阻R30与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13相连。电阻R41的一端与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15相连,另一端与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13相连;电阻R34—端与驱动功率控制端口 14相连,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或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电阻R34通过电阻R31和接地端GND相连,驱动电压正极和负极端分别都与仪表放大器U8的共模输出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15与第一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16或第二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11或滤波电路的输出端6相连。
[0082]功率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弦波电流进入功率驱动电路,最终以恒定正弦波电流的形式发射出去。
[0083]如图2所示,稳幅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7和稳压二极管D1。其中,电容C1的一端与稳幅控制端口 20相连,另一端与分频模块的管脚接地(GND)相连;电容C7的一端与分频模块的管脚正极(Vcc)相连,另一端与分频模块的管脚GND相连;分频模块的管脚重启控制(RST)与管脚GND相连;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与稳幅控制端口 20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3和分频模块的管脚GND相连。
[0084]图6为本实施例泥浆电阻率信号驱动电路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泥浆电阻率信号驱动电路的主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泥浆电阻率信号驱动电路封装在金属壳体内,其中外壳具有双列引脚,双列引脚中每列12个,共24个引脚。本实施例泥浆电阻率信号驱动电路采用高温厚膜集成电路工艺制作,将原型电路集成进35毫米(mm) X20mmX4.5mm的长方体金属壳体内,大大减小了泥浆电阻率信号驱动电路尺寸和空间。
[0085]图8为本实施例的高温泥浆信号驱动电路的引脚名称图,如图8所示,分配如下:管脚1、2为高频晶体输入端口的两个引脚,管脚1和管脚2外接晶体的两端;管脚3为接地端;管脚4为外壳端(单独接地后可对电路进行屏蔽);管脚5为开机清零端,外接电阻(未图示)用于控制振荡分频电路工作与否;管脚6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管脚7为第一分频电路或第二分频电路的输出端;管脚8为第一增益控制电路正极输入端,管脚9为第一增益控制电路负极输入端,管脚11为第一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管脚10为负电源的输入端,管脚12为正电源的输入端;管脚13为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管脚14为驱动功率控制端口,管脚15为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管脚16为第二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管脚17为第二增益控制电路负极增益控制输入端,管脚18为第二增益控制电路的正极增益控制输入端;管脚19为振荡分频方波输出端口 ;管脚20为稳幅控制端口,用于外接电阻分压,调整稳幅电路的电压;管脚21为频率控制(1/512分频)端;管脚22频率控制(1/2048分频)端;管脚23为频率控制(1/4分频)端;管脚24频率控制(1/128分频)端。
[0086]其中,使用时,管脚8、管脚9、管脚11作为推动仪表放大器的三个端口,配合使用,实现了正弦信号的推动功能;管脚13、管脚14、管脚15组合实现驱动电路功率控制;管脚16、管脚17、管脚18组合实现增益控制;管脚19连管脚21?24其中之一,作为分频滤波电路输入。
[0087]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改进等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用于将输入晶体频率进行分频输出方波信号的振荡分频输出电路; 用于将方波信号转换为具有多级小台阶型的T型波的分频电路; 用于将T型波转换成正弦波信号的滤波电路; 以及, 用于驱动并发送正弦波信号的功率驱动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调节正弦波信号的振幅的增益控制电路; 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具体用于:驱动并发送调节振幅后的正弦波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稳定正弦波信号幅度的稳幅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分频输出电路至少包括:具有频率控制端(21)、频率控制端(22)、频率控制端(23)、频率控制端(24)的分频模块,电阻R0,电容C2、电容C3、及二极管U1、二极管U2 ; 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高频晶体输入端口(1)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3 —端与高频晶体输入端口(2)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0的一端与高频晶体输入端口(1)相连,另一端与高频晶体输入端口(2)相连; 所述二极管U1的正极与高频晶体输入端口(1)相连,负极与高频晶体输入端口(2)相连; 所述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