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合成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51754阅读:来源:国知局
dmax’)(1)
[0054]dmin" = MAX (dmin, dmin,)(2)
[0055]其中,dmax〃即为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为预设最大视差值,以及dmax为已位移视差最大值。而dmin"则为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为预设最小视差值,以及dmin为已位移视差最小值。式(1)即表示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等于已位移视差最大值dmax以及预设最大视差值dmax’中较小者,而式(2)即表示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等于已位移视差最小值dmin以及预设最大视差值dmin’中较大者。
[0056]在取得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以及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后,数据处理单元120便可以根据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以及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线性或非线性地调整该已位移视差图得到已调整视差图。以下提供两种转换方式,其一为根据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以及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比例调整已位移视差图中各像素的视差值(即,已位移视差值),并可表示如下式(3)、(4):
[0057]d’ = (d*dmax"/dmax),当 dmax">d>0 (3)
[0058]d,= (d*dmin"/dmin), when 0>d>dmin〃 (4)
[0059]其中,d’即为已调整视差图中,对应于图像内容中的各像素的已调整视差值,d则为已位移视差图中,对应于图像内容中的各像素的已位移视差值。
[0060]另外一种转换方式为根据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以及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以指数方式调整已位移视差图中各像素的视差值,并可表示如下式(5)、(6):
[0061]d, = [(1+dmax")d/dmax-1],when d>0 (5)
[0062]d, = [I—(1—dmin")d/dmin],when d〈0 (6)
[0063]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仅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转换,线性或非线性的调整已位移视差图的意义在于提供观看者可以更舒适的视觉享受。若欲更加简化上述的设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120也直接设定超出预设最大范围的视差值为预设最大视差值或预设最小视差值。例如,若已位移视差图有一物件区域的视差值小于预设最小视差值,数据处理单元120则直接将物件区域中各像素的视差值设定为预设最小视差值,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设置。
[0064]图3A至图3C则以图式的方式表示观看者、显示器与图像内容中视差值不同的物件之间的关系。为了解说方便,图3A?图3C中各物件虽以视差值作为表示,但图3A?图3C各物件的位置则是对应于各物件视差值所转换的深度值的位置。图3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显示器、观看者与根据视差图所显示的物件的关系示意图。请参照图2及3A,在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对应的图像内容中,包括了物件0B1?0B4。在本实施例中,物件0B1为图像内容中具有最大视差值(深度值)的物件,物件0B2次之。而对观看者VR而言,物件0B1、0B2凹入显示器300中。物件0B4则为图像内容中具有最小视差值的物件,物件0B3次之。对观看者VR而言,物件0B3、0B4突出显示器300外。
[0065]在经过零视差区域的判断(例如图1步骤S102)后,物件0B3被判定为零视差区域,由于物件0B3并未位于显示器300的平面上,因此数据处理单元120则根据物件0B3与显示器300的平面的视差距离DIS产生已位移视差图,而根据已位移视差图所显示的物件0B1?0B4则如图3B所示。
[0066]图3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显示器、观看者与根据已位移视差图所显示的物件的关系示意图。请参照图3B,在物件0B1?0B4从图3A所示位置位移视差距离DIS后,物件0B1?0B4则平行地位移深入显示器内。在图3B中,物件0B1与显示器300的平面之间的视差距离(对应于深度)即为式(1)中的已位移视差最大值dmax。同理,物件0B4与显示器300的平面之间的视差距离(对应于深度)即为式(2)中的已位移视差最小值dmin。而此时,物件0B2与显示器300的平面之间的视差距离则表示为同式(3)、(4)中的已位移视差d。
[0067]请继续参照图3B,在本实施例中,由数据处理单元120所预设的预设最大视差值dmax’和预设最大视差值dmin’则如图所示,其中预设最大视差值dmax’小于已位移视差最大值dmax,而预设最大视差值dmin’则也于已位移视差最小值dmin。则根据式(1)、(2),数据处理单元120则可判定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即等于为预设最大视差值dmax’,而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则可判定等于已位移视差最小值dmin。数据处理单元120则可进一步的根据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以及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调整已位移视差图为已调整视差图(步骤S104)。
[0068]图3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显示器、观看者与根据已调整视差图所显示的物件的关系示意图。图3C所示即为物件0B1?0B4根据已调整视差图所显示的结果。其中,物件0B1被调整于视差距离显示器300为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的位置,由于已调整视差最小值dmin"等于已位移视差最小值dmin,物件0B4的位置则为被调整,与图3B所示相同。物件0B2的视差距离(即,已位移视差值)d介于0 (显示器300的平面,物件0B3与零视差区域的位置)与已调整视差最大值dmax"之间,数据处理单元120则可通过式(3)得到已调整视差值d’。
[0069]请参照图1、2,在完成了视差图的调整后,数据处理单元120则根据已调整视差图合成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以产生多个虚拟视角图像VI (步骤S105)并传送虚拟视角图像VI至图像输出单元,供显示器(例如图3A?3C所示显示器300)播放。而通过具有立体图像合成装置10的显示器300显示如图3C所示视差/深度关系的图像内容,观看者VR则可在享受立体图像(上述虚拟视角图像)的同时确保了观看者VR的舒适度。根据第一图像頂G1、第二图像頂G2(或更多视角的图像)以及已调整视差图产生虚拟视角图像VI的方法众多,在此则不赘述。
[0070]在本发明中,数据处理单元120更于传送虚拟视角图像VI至图像输出单元130以供播放前,加强虚拟视角图像的一二维深度线索(two-dimens1ned depth cue)(步骤S106)。所述的二维深度线索指的是,图像观看者于观看一二维图像(例如上述的第一图像IMG 1、第二图像IMG2)时,藉以从直接从图像中所感受到的深度的线索,例如,物件的大小关系、清晰程度,或是物件间互相遮蔽的关系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120利用强度不同的低通滤波处理以及调整图像内容中的零视差区域中物件的比例来增强二维深度线索。
[0071]图4A、4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虚拟视角图像的示意图。其中,图4A所示虚拟视角图像40为经过步骤S106加强二维深度线索前的图像内容,而图4B所示虚拟视角图像41为经过步骤S106加强二维深度线索后的图像内容。请参照4A,虚拟视角图像40中主要包括了三个物件0B1?0B3,其中物件0B1为天,视差(深度)最深,物件0B2为山,视差值次之。而物件0B3为人,并且被被判断为零视差区域,视差为0。
[0072]再请参照图4B,数据处理单元120将首先对视差值不为0的区域进行调整。其中,视差值距离零视差区域越遥远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