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及其振动发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645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手机及其振动发音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及其振动发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手机多采用手机听筒的发音方式,该种发音方式可以满足正常听力人群的使用。但对于有听力障碍(指外耳不能正常工作,而听觉神经正常)的用户,无法通过耳道接收利用空气传播的声波,该种发音方式的手机则不能满足这一人群的使用。
[0003]另外,设置听筒的结构手机还存在以下缺点:1、听筒的电磁场对蓝牙天线、WIFI天线以及射频天线会产生影响;2、由于听筒的存在,需要在手机屏幕上开设听筒孔,而手机触摸屏开孔工艺良率比较低,这无疑会增加触摸屏成本;3、听筒孔的防水结构不容易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及其振动发音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听筒结构的手机无法满足有听力障碍人群使用手机、听筒的电磁场对蓝牙天线、WIFI天线以及射频天线产生影响、由于听筒的存在,需要在手机屏幕上开设听筒孔,而手机触摸屏开孔工艺良率比较低,增加触摸屏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发音装置,所述振动发音装置包括:振动外壳、振动传递柱、振动元件以及信号输入端;所述振动传递柱固设于所述振动外壳的内表面;所述振动元件通过所述振动传递柱与所述振动外壳连接,以将振动传递到所述振动外壳;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振动元件电连接,用于使所述振动元件产生振动。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振动发音装置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与所述振动外壳配合形成一腔室,用于容置所述振动传递柱、所述振动元件以及所述信号输入端。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振动元件为压电单晶体或压电陶瓷驱动器或压电聚合物或压电复合材料。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振动外壳为手机触摸屏幕,所述机壳为手机外壳。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振动传递柱为硬质材料。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硬质材料为电木或者硬质塑料或者金属。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机壳与所述振动外壳的配合形式为卡合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以及粘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机,所述手机配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使所述振动元件产生振动。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振动发音装置设置于所述手机的听筒位置以替代手机听筒,通过手机屏幕的振动将声音信号以振动的形式传递至使用者的头部骨骼,进而传递至使用者的听觉神经,使使用者接收到声音信号。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电材料产生振动,使用户能够通过将手机屏幕贴近头部进行传递声波,可以满足有听力障碍人群的使用。另外,由于通过振动发音,因此克服了传统听筒结构中的听筒的电磁场对蓝牙天线、WIFI天线以及射频天线会产生影响问题、由于听筒的存在,需要在手机屏幕上开设听筒孔,而手机触摸屏开孔工艺良率比较低,增加触摸屏成本问题以及听筒孔的防水结构不容易做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音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实施例中的振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图;以及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机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音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振动发音装置I包括:振动外壳2、振动元件4、振动传递柱5以及信号输入端6。
[0021]具体而言,振动传递柱5固设于振动外壳2的内表面,振动传递柱5为硬质材料,对于硬质的要求是为了能够将振动元件4产生的振动不失真的传递到振动外壳5,另外,对振动传递柱5还有绝缘的要求,为了防止振动元件4与振动外壳2之间导电,优选地,该硬质材料可以为电木或者硬质塑料或者金属,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
列举。另外,该振动外壳2为手机触摸屏。
[0022]振动元件4呈片状或者棒状并通过振动传递柱5与振动外壳2连接,以将振动传递到振动外壳2。该振动元件4为压电单晶体或压电陶瓷驱动器或压电聚合物或压电复合材料,请参阅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的振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图,压电材料具有逆压电效应,通过信号输出端给压电陶瓷驱动器(或者其他压电材料)外加交流电信号,使内部晶体改变方向,压电材料在受到交流电压驱动时会产生变形,从而实现电到力的转换,以将振动元件4产生的振动带动手机触摸屏幕振动。
[0023]信号输入端6与振动元件4电连接,用于输入交变电信号,以使振动元件4产生振动。
[0024]优选地,该振动发音装置I还包括机壳3,该机壳3与振动外壳2配合形成一腔室,用于容置振动传递柱5、振动元件4以及信号输入端6。其中,该机壳3可以为手机外壳,机壳3与振动外壳2的配合形式可以为卡合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以及粘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彡口口 ο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发音装置,利用压电材料产生振动,使用户能够通过将振动外壳贴近头部进行传递声波,可以满足有听力障碍人群的使用。另外,由于通过振动发音,因此克服了传统听筒结构中的听筒的电磁场对蓝牙天线、WIFI天线以及射频天线会产生影响问题、由于听筒的存在,需要在手机屏幕上开设听筒孔,而手机触摸屏开孔工艺良率比较低,增加触摸屏成本问题以及听筒孔的防水结构不容易做问题。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机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手机300配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振动发音装置301以及控制单元302,控制单元302与振动发音装置30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以通过信号输入端向振动发音装置301发送控制信息,使振动元件产生振动。
[0027]其中,振动发音装置301设置于手机300的听筒位置以替代手机听筒,通过带动手机屏幕的振动将声音信号以振动的形式传递至使用者的头部骨骼,进而传递至使用者的听觉神经,使使用者接收到声音信号。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振动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音装置包括: 振动外壳; 振动传递柱,固设于所述振动外壳的内表面; 振动元件,通过所述振动传递柱与所述振动外壳连接,以将振动传递到所述振动外壳; 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振动元件电连接,用于使所述振动元件产生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音装置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与所述振动外壳配合形成一腔室,用于容置所述振动传递柱、所述振动元件以及所述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为压电单晶体或压电陶瓷驱动器或压电聚合物或压电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外壳为手机触摸屏幕,所述机壳为手机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柱为硬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材料为电木或者硬质塑料或者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与所述振动外壳的配合形式为卡合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以及粘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
8.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音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使所述振动元件产生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音装置设置于所述手机的听筒位置以替代手机听筒,通过手机屏幕的振动将声音信号以振动的形式传递至使用者的头部骨骼,进而传递至使用者的听觉神经,使使用者接收到声音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及其振动发音装置,该振动发音装置包括:振动外壳、振动传递柱、振动元件以及信号输入端;振动传递柱固设于振动外壳的内表面;振动元件通过振动传递柱与振动外壳连接,以将振动传递到振动外壳;信号输入端与振动元件电连接,用于使振动元件产生振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发音装置利用压电材料产生振动,并利用人体头骨传递声音,可以满足有听力障碍人群的使用。还克服了传统听筒结构中的听筒的电磁场对蓝牙天线、WIFI天线以及射频天线会产生影响问题、由于听筒的存在,需要在手机屏幕上开设听筒孔,而手机触摸屏开孔工艺良率比较低,增加触摸屏成本问题以及听筒孔的防水结构不容易做问题。
【IPC分类】H04M1-02
【公开号】CN204334655
【申请号】CN201420761407
【发明人】魏伟, 倪漫利
【申请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