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785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升降通道内的上部配置驱动装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7-10434号公报、特开2000-44147号公报上揭示了不设置机械室、在升降通道内的上部配置驱动装置的电梯装置的所谓无机械室电梯。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7-10434号公报上所揭示的电梯装置中,使轿厢和配重升降的驱动装置由于配置成跨设在轿厢导轨上的状态,故在固定于1根轿厢导轨上的场合,驱动装置的安装部的刚性降低、或在通过安装横梁固定在导轨上的场合,存在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另外,在特开2000-44147号公报上所揭示的电梯装置中,在升降通道内的偏导器轮的上方配置驱动滑轮、并将驱动该驱动滑轮的驱动装置本体配置在轿厢侧,就存在需要偏导器轮的问题。
发明的概要本发明是为能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以简单的安装结构牢固地固定驱动装置、且不需要偏导器轮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升降通道;设置在该升降通道内的一对轿厢导轨和一对配重导轨;被上述轿厢导轨导向并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轿厢;被上述配重导轨导向并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在上述升降通道内的上部所配置的驱动装置本体、利用上述驱动装置本体进行旋转的驱动滑轮、使上述轿厢及上述配重升降的驱动装置;卷挂在上述驱动滑轮上、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将上述轿厢及上述配重下吊的主索;在上述轿厢的下部设置的一对卷挂上述主索的第1轿厢吊轮和第2轿厢吊轮;设在上述配重的上部、卷挂上述主索的配重吊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升降通道中沿铅垂方向看时,配置在上述配重上方的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驱动滑轮,被配置在一对上述配重导轨的中心线与上述轿厢的侧面之间,并被配置在上述第1和第2的轿厢吊轮中的第1轿厢吊轮的上方。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4是沿图3的电梯装置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6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7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8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图12是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7和实施形态8中所用的门厅操作盘的立体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对于在各实施形态中相同、同等的构件、部位,标上相同符号进行说明。
实施形态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图3是图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4是沿图3的电梯装置的IV-IV线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升降通道1;设置在该升降通道1内的一对轿厢导轨2和一对配重导轨3;被轿厢导轨2导向并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的轿厢4;被配重导轨3导向并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的配重5;在升降通道1内的上部所配置的作为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本体6、利用驱动装置本体6进行旋转的驱动滑轮7、并使轿厢4及配重5进行升降的驱动装置8;卷挂在驱动滑轮7上、在升降通道1内将轿厢4及配重5下吊的主索9;在轿厢4的下部设置的一对卷挂主索9的第1轿厢吊轮10和第2轿厢吊轮11;设在配重5的上部、卷挂主索9的配重吊轮12。
配置在配重5上方的驱动装置8的驱动滑轮7,在升降通道1中沿铅垂方向看时,被配置在一对配重导轨3的中心线A与轿厢4的侧面之间,并被配置在第1轿厢吊轮10的上方。另外,驱动滑轮7的中心轴线B被配置成与配重导轨3的中心线A的中心点进行正交。
将支承座13固定在一对配重导轨3上。在该支承座13上固定有固定主索9的端部的主索端固定用横梁15。在主索端固定用横梁15上固定有与配重导轨3平行向铅垂方向延伸的安装框架14。在安装框架14的上端部形成有向驱动装置8侧延伸的一对支承部14a。在该支承部14a的前端部上固定有驱动装置8。另外,在图3中将驱动装置8夹于其间的安装框架14的上下,分别固定有防止因驱动装置8的自重和主索9的推压力使驱动装置8向轿厢4侧倒伏的导向部16。而且,利用支承座13、主索端固定用横梁15和安装框架14,构成将驱动装置8固定在一对配重导轨3上的安装构件。
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一端部固定在轿厢侧主索紧固构件17上的主索9,向下方伸至碰到第2轿厢吊轮11。然后,主索9,在第2轿厢吊轮11上绕大致(1/4)周、并斜向地跨过轿厢4的底面后向第1轿厢吊轮10上绕大致(1/4)周。主索9继续向大致铅垂方向伸至碰到驱动滑轮7、并在驱动滑轮7上绕大致(1/2)周,再向下方伸至碰到配重吊轮12。主索9在配重吊轮12上绕大致(1/2)周,再上升,最后主索9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主索端固定用横梁15上。
采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配置在配重5上方的驱动装置8的驱动滑轮7,在沿铅垂方向看升降通道1时,由于配置在一对配重导轨3的中心线A与轿厢4的侧面之间、并配置在第1轿厢吊轮10的上方,在驱动滑轮7与第1轿厢吊轮10之间就无配置偏导器轮的必要。
另外,驱动滑轮7,由于其中心轴线B被配置成与配重导轨3的中心线A的中心点正交的状态,故能减轻通过主索9施加于驱动装置8上的偏负荷。
另外,由于驱动装置8通过安装构件(由支承座13、安装框架14和主索固定用框架15构成。)被固定在一对配重导轨3上,故驱动装置8能以简单的结构被牢固地固定在配重导轨3上。
另外,驱动装置本体6被配置在轿厢4侧,在驱动装置本体6进行保养、检查等时,能容易地从轿厢4向驱动装置本体6进行调整。
实施形态2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沿铅垂方向看升降通道1时,配重吊轮22相对于驱动滑轮斜向配置,构成配重吊轮22的吊芯靠近向配重5的铅垂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状态。其它的结构,与实施形态1相同。
在该例中,由于构成配重吊轮22的吊芯靠近向配重5的铅垂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状态,故在配重5通过配重吊轮12上升时,不容易产生配重5的倾斜,使配重5更圆滑地上升。
另外,主索9的端部固定在架设在一对配重导轨3间的主索端固定用横梁15上,但与实施形态1相比,由于从主索9作用于主索端固定用横梁15上的力更接近铅垂方向,相应地作用于主索端固定用横梁15上的扭转力降低。
实施形态3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在与从第1轿厢吊轮10向驱动滑轮7延伸的主索9相对的一侧的配重25上,形成有缺口部25a的这一点和使配重导轨3更向轿厢4侧接近而使升降通道1的正面宽度尺寸减小的这一点与实施形态2不同,其它的结构与实施形态2相同。
在该实施形态中,由于在配重25上形成了缺口部25a,故能防止主索9与配重25接触,并能使配重25向轿厢4侧靠近,也就是能使配重导轨3更向轿厢4侧接近,能使升降通道1的正面宽度尺寸减小。
实施形态4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使第1轿厢吊轮10与第2轿厢吊轮11的连接线与一对轿厢导轨2的连接线平行、使能容易地应对相对轿厢4的正面宽度及进深尺寸的变化。其它的结构与实施形态3相同。
实施形态5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控制轿厢4运行的控制盘50,将轿厢4夹在其间并与驱动装置8相对地配置在升降通道1内。其它的结构与实施形态4相同。
在以往的电梯装置中,控制盘50是配置在最上层的门厅处,而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将控制盘50配置在升降通道1内,故对门厅设计的制约较少,可提高外观性。
另外,由于控制盘50与驱动装置8相对,故能将轿厢4上面的用虚线所示的区域用作控制盘50与驱动装置8共同的作业区域,能有效地将轿厢4的上面用作作业区域。
实施形态6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6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由于即使在保养、检查及停电、故障等时,也能不对升降通道1内的控制盘50进行操作、而能从门厅容易地使轿厢4移动,故能将具有保养、检查、紧急救生运行时所必需的开关类的检查面板52内藏在最上层的门厅操作盘51内。其它的结构与实施形态5相同。
实施形态7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7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在升降通道1内将调整器53配置在轿厢导轨2与检查面板54之间。另外,在检查面板54上,如图12所示,设有可目视调整器53的绳索55的检查用窗56。在该绳索55上作有可从检查用窗56确认轿厢4是否在开门区内的标志。
其它的结构与实施形态6相同。
在该实施形态中,由于在紧急救生运转时等、通过一边从检查用窗56观察绳索55、一边使轿厢4移动,故能一边确认轿厢4的速度和轿厢4的位置、一边运行。
另外,由于将绳索55配置在靠近检查面板54的位置,故能容易且正确地看到标在绳索55上的标志。
实施形态8图11是在升降通道1内配置双轿厢4的电梯装置的概略俯视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是将实施形态7的电梯装置的发明应用于双轿厢的电梯装置的例子,与实施形态7同样,在紧急救生运转时等,通过一边从检查用窗56观察绳索55、一边使轿厢4移动,故能一边确认轿厢4的速度和轿厢4的位置、一边运行。另外,能容易且正确地看到标在绳索55上的标志。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装置,具有升降通道;设置在该升降通道内的一对轿厢导轨和一对配重导轨;被所述轿厢导轨导向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轿厢;被所述配重导轨导向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驱动装置,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的上部有通过安装构件而固定配置在一对所述配重导轨上的驱动装置本体、利用所述驱动装置本体进行旋转的驱动滑轮,使所述轿厢及所述配重进行升降;卷挂在所述驱动滑轮上、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将所述轿厢及所述配重悬吊的主索;在所述轿厢的下部设置一对、卷挂所述主索的第1轿厢吊轮和第2轿厢吊轮;设在所述配重的上部、卷挂所述主索的配重吊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通道中沿铅垂方向看时,配置在所述配重上方的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驱动滑轮被配置在一对所述配重导轨的中心线与所述轿厢的侧面之间,并被配置在所述第1和第2的轿厢吊轮中的第1轿厢吊轮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本体被配置在驱动滑轮的轿厢侧。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滑轮的中心轴线在配重导轨的中心线的中心点正交。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升降通道中沿铅垂方向看时,配重吊轮相对于驱动滑轮而斜向配置,所述配重吊轮的吊芯靠近向配重的铅垂方向延伸的中心线。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从第1轿厢吊轮向驱动滑轮延伸的主索相对的一侧的配重上,形在有避免主索与配重接触用的缺口部。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轿厢吊轮与第2轿厢吊轮的连接线与一对轿厢导轨的连接线平行。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轿厢运行的控制盘,夹有轿厢地与驱动装置相对配置在升降通道内。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上层的门厅操作盘内,具备对保养检查、紧急救生运转时所需的开关类的检查面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升降通道内,在轿厢导轨与检查面板之间配置有调整器,在所述检查面板上设有可目视所述调整器绳索的检查用窗。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装置,在升降通道中沿铅垂方向看时,配置在配重上方的驱动装置的驱动滑轮,配置在一对配重导轨的中心线与轿厢的侧面之间,并被配置在第1和第2的轿厢吊轮中的第1轿厢吊轮的上方。
文档编号B66B7/02GK1479693SQ01820266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2日
发明者小寺秀明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