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805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头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加工工艺中都需要用到射出冲头,射出冲头一般连接在射出杆前端,由于其往复运动会产生热量,内部依靠冷却水冷却。传统冷却内管的在冷却效果上不太理想,无法使冲头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从而导致冲头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
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和冷却内管,该冷却内管的一端由冲头的尾部伸入冲头内,冷却内管伸入冲头内部分的顶端设有冷却出水口,该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5-15mm。所述的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15mm,该冷却出水口管面沿轴向均匀开有六条矩形槽,形成6个等分的分割面,间隔的3个分割面向内弯折聚拢,其余3个分割面向外弯折扩散。所述的矩形槽长度为6mm,宽度为1mm。所述的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5mm,该冷却出水口前端面开有一个直径为3mm的出水孔,靠近前端面的管面上均匀开有4组出水孔。所述的4组出水孔每组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出水孔,沿轴向排列,孔间间隔3-10mmo所述的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15mm,该冷却出水口前端面开有直径与冷却内管内径相同的出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冷却内管前端的冷却出水口使冷却液更加充分地冷却冲头,有效提高冲头的冷却效果,延长冲头的使用寿命。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冷却内管2 —端伸入从冲头I尾端伸入冲头I内部,冷却内管2伸入冲头2内部分的顶端设有冷却出水口 21,冷却出水口21距离冲头I前端面15mm,其管面沿轴向均勻六条长6mm,宽Imm的矩形槽,形成6个等分的分割面,间隔的3个分割面向内弯折聚拢,其余3个分割面向外弯折扩散,使喷出的冷却液呈伞状,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实施例2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冷却出水口 21距离冲头前端面5mm,其前端面开有一个直径为3mm的出水孔,靠近前端面的管面上均匀开有4组出水孔,每组均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出水孔,沿轴向排列,孔间间隔3-10mm,其余同实施例I。实施例3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冷却出水口 21前端面开有直径与冷却内管2内径相同的出水孔,其余同实施例I。对实施例1-3分别进行冷却效果测试,将冲头与连接杆连接,接上 冷却水,使用煤气烧前端每2分钟测量一次冲头前端面和侧面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和冷却内管,该冷却内管的一端由冲头的尾部伸入冲头内,冷却内管伸入冲头内部分的顶端设有冷却出水口,该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5_15m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15mm,该冷却出水口管面沿轴向均匀开有六条矩形槽,形成6个等分的分割面,间隔的3个分割面向内弯折聚拢,其余3个分割面向外弯折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槽长度为6mm,宽度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5_,该冷却出水口前端面开有一个直径为3_的出水孔,靠近前端面的管面上均匀开有4组出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组出水孔每组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出水孔,沿轴向排列,孔间间隔3-lOm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15mm,该冷却出水口前端面开有直径与冷却内管内径相同的出水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射杆冷却内管的冲头组件,包括冲头和冷却内管,该冷却内管的一端由冲头的尾部伸入冲头内,冷却内管伸入冲头内部分的顶端设有冷却出水口,该冷却出水口距离冲头前端5-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冷却内管前端的冷却出水口使冷却液更加充分地冷却冲头,有效提高冲头的冷却效果,延长冲头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30B15/34GK102873906SQ2011101994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王金 申请人:上海胜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