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821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驾驶舱内的信号灯和告警灯,有的是单一亮度状态,有的是各系统分别控制亮度状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号灯、告警灯亮度单一,白天/夜间亮度一样,不能调整,夜间亮度刺眼,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飞行安全;二是对信号灯和告警灯的检查和亮度转换各系统控制分散,不易操作;三是亮度虽能进行日/夜转换,但夜间亮度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解决飞机驾驶舱内所有信号灯和告警灯无统一的灯检和日/夜控制开关,使用很不方便的问题,在实现灯检和日夜控制的同时,灯检不影响信号控制,各受控灯之间也不互相干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部分、正控电路部分、双控电路部分、负控电路部分、状态电路部分,所述电源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正控电路部分、负控电路部分、双控电路部分、状态电路部分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控制部分包括日/夜控制端和亮度调节端,所述正控电路部分的正控信号输入端接相应正控灯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双控电路部分的正控信号输入端接相应双控灯正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双控负控信号输入端接相应双控灯负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负控电路部分的负控信号输入端接相应负控灯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部分的应急28V电源通过滤波器13连接继电器K2的2脚,28V电源通过滤波器连接继电器K2的3脚和5脚,继电器K2的4脚接地,继电器K2的1脚连接继电器Kl的2脚和PWM调制电路输入端,PWM调制电路输出端连接继电器Kl的3脚和5脚, PWM调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亮度调节端,继电器Kl的4脚连接日/夜控制端,继电器Kl的 1脚连接电源VCC。所述正控电路部分的正控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R5 —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阻 Rll的一端和光耦Ul的1脚,电阻Rll的另一端接地,光耦Ul的2、4脚接地,3脚连接电阻 R7 一端,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阻Rl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l的栅极1脚,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l和Q2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漏极2脚连接正控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Q2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2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 R9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所述双控电路部分的正控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和光耦U3的1脚,电阻R18的另一端和光耦U3的2脚接负控信号输入端, 光耦U3的4脚接地,光耦U3的3脚连接电阻R16 —端,电阻R16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5的栅极1脚,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5和Q6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5和Q6的漏极2脚连接双控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Q6的栅极1 脚连接电阻R14和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所述负控电路部分的负控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R12 —端和光耦U2的2脚,电阻 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光耦U2的1脚,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光耦U2 的4脚接地,光耦U2的3脚连接电阻R8 —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3的栅极1脚,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3和Q4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 VCC,场效应管Q3和Q4的漏极2脚连接负控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Q4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 R4和电阻RlO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lO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所述状态电路部分的场效应管Q7的源极3脚和电阻R20的一端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7的漏极2脚接状态灯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Q7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20和电阻R19 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集中控制、操作简单,该控制系统的控制由一个灯检开关、一个日/夜转换开关、两个微调旋钮进行控制操作,可完成近二百路灯的控制,而且控制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2)突破飞机驾驶舱内的信号灯和告警灯没有检查功能,或灯检需逐一进行,该控制系统用一个开关可完成驾驶舱内所有信号灯和告警灯的检查功能;3)改变飞机驾驶舱内信号灯和告警灯白天夜间亮度一样,夜间过于刺眼,或者信号灯和告警灯的夜间状态需逐一进行调整的弊端,该控制系统用一个开关可完成驾驶舱内所有信号灯和告警灯的日夜转换功能;4)改变飞机驾驶舱内夜间亮度一刀切的缺陷,该控制系统可通过两个微调旋钮, 对所有受控信号灯和告警灯的夜间亮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飞行员的视觉习惯;5)该控制系统选用先进的电子开关替代机械开关,不但控制简单、隔离效果好,而且使产品体积缩小了一半多;6)该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选用高可靠性的隔离开关,既有效防止各信号灯控制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避免使灯检信号和控制信号之间互相干扰,也有很好的电磁兼容性,可防止与外围电路之间的互相干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部分15、正控电路部分16、 双控电路部分17、负控电路部分18、状态电路部分20,所述电源控制部分1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正控电路部分16、负控电路部分18、双控电路部分17、状态电路部分20的电源输入端; 所述电源控制部分15包括日/夜控制端4和亮度调节端3,所述正控电路部分16的正控信号输入端5接相应正控灯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双控电路部分17的正控信号输入端12接相应双控灯正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负控信号输入端10接相应双控灯负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负控电路部分18的负控信号输入端7接相应双控灯负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上述电源控制部分15的应急28V电源2通过滤波器13连接继电器K2的2脚,28V 电源1通过滤波器14连接继电器K2的3脚和5脚,继电器K2的4脚接地,继电器K2的1 脚连接继电器Kl的2脚和PWM调制电路输入端,PWM调制电路输出端连接继电器Kl的3脚禾口 5脚,PWM调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亮度调节端3,继电器Kl的4脚连接日/夜控制端4, 继电器Kl的1脚连接电源VCC。上述正控电路部分16的正控信号输入端5连接电阻R5 —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阻Rll的一端和光耦Ul的1脚,电阻Rll的另一端接地,光耦Ul的2、4脚接地,3脚连接电阻R7 —端,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阻Rl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l的栅极1脚,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l和Q2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漏极2脚连接正控电源输出端6,场效应管Q2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2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VCC,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上述双控电路部分17的正控信号输入端12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和光耦U3的1脚,电阻R18的另一端和光耦U3的2脚接负控信号输入端10,光耦U3的4脚接地,光耦U3的3脚连接电阻R16 —端,电阻R16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5的栅极1脚,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5和 Q6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5和Q6的漏极2脚连接双控电源输出端9,场效应管Q6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14和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 R17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上述负控电路部分18的负控信号输入端7连接电阻R12 —端和光耦U2的2脚, 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光耦U2的1脚,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光耦U2的4脚接地,光耦U2的3脚连接电阻R8 —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3的栅极1脚,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3和Q4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3和Q4的漏极2脚连接负控电源输出端8,场效应管Q4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4和电阻RlO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lO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上述状态电路部分20的场效应管Q7的源极3脚和电阻R20的一端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7的漏极2脚接状态灯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Q7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20和电阻 R19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 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部分(15)、 正控电路部分(16)、双控电路部分(17)、负控电路部分(18)、状态电路部分(20),所述电源控制部分(1 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正控电路部分(16)、负控电路部分(18)、双控电路部分(17)、状态电路部分00)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控制部分(15)包括日/夜控制端(4)和亮度调节端(3),所述正控电路部分(16)的正控信号输入端(5)接相应正控灯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双控电路部分(17)的正控信号输入端(12)接相应双控灯正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负控信号输入端(10)接相应双控灯负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负控电路部分(18)的负控信号输入端(7)接相应双控灯负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部分(15)的应急28V电源⑵通过滤波器13连接继电器K2的2脚,28V电源⑴通过滤波器(14)连接继电器K2的3脚和5脚,继电器K2的4脚接地,继电器K2的1脚连接继电器 Kl的2脚和PWM调制电路输入端,PWM调制电路输出端连接继电器Kl的3脚和5脚,PWM 调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亮度调节端(3),继电器Kl的4脚连接日/夜控制端0),继电器Kl 的1脚连接其余各控制电路部分的电源输入端VC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控电路部分(16)的正控信号输入端(5)连接电阻R5—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阻Rll的一端和光耦Ul的1脚,电阻Rll的另一端接地,光耦Ul的2、4脚接地,3脚连接电阻R7 —端,电阻 R7另一端连接电阻Rl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l的栅极1脚,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场效应管Ql和Q2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漏极2脚连接正控电源输出端(6),场效应管 Q3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2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控电路部分(17)的正控信号输入端(12)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和光耦U3的1脚,电阻R18的另一端和光耦U3的2脚接负控信号输入端(10),光耦U3 的4脚接地,光耦U3的3脚连接电阻R16 —端,电阻R16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5的栅极1脚,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5和Q6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5和Q6的漏极2脚连接双控电源输出端(9),场效应管Q6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14和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控电路部分(18)的负控信号输入端(7)连接电阻R12 —端和光耦U2的2脚,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光耦U2的1脚,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光耦U2的4脚接地,光耦U2的3脚连接电阻R8 —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3的栅极1 脚,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3和Q4的源极3脚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 Q3和Q4的漏极2脚连接负控电源输出端(8),场效应管Q4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4和电阻 RlO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lO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电路部分00)的场效应管Q7的源极3脚和电阻R20的一端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7的漏极2脚接状态灯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Q7的栅极1脚连接电阻R20和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灯检控制端(11)。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飞机驾驶舱信号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部分、正控电路部分、双控电路部分、负控电路部分、状态电路部分,所述电源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正控电路部分、负控电路部分、双控电路部分、状态电路部分的电源输入端。本实用新型解决飞机驾驶舱内所有信号灯和告警灯无统一的灯检和日/夜控制开关,使用很不方便的问题,在实现灯检和日夜控制的同时,灯检不影响信号控制,各受控灯之间也不互相干扰,信号灯控制系统本身与外部电路互不干扰,有很好的电磁兼容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2085354SQ20112014294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张九毜 申请人:宝鸡市航宇光电显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