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356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它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左端上侧设置有腹板A,所述的底板中间位置上侧设置有腹板B,所述的底板右端上侧设置有腹板C,所述的腹板A中部内侧面设置有角钢支撑A,所述的腹板C中部内侧设置有角钢支撑B,所述的腹板A、腹板B和腹板C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的顶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工字钢梁,所述的工字钢梁的下部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夹轨块,所述的角钢支撑A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中间偏左位置设置有加强板A,所述的角钢支撑B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中间偏右位置设置有加强板B;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地提高起重机主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吊装作业的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起重机主梁,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起重机在机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起重机主梁是承受主体重量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直接关系着起重机的工作性能;对于设置有轨道,使用起重小车的主梁,其主梁上表面支撑主梁的部分为主要的受力部位,在长期的工作之后,起重小车会发生啃道,运行阻力大,剧烈摩擦轨道,最终导致轨道甚至起重机主梁的破坏报废,所以优化改进起重机的主梁,特别是承载轨道部分的受力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受力均匀,能够提高起重机主梁使用寿命的起重机主梁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受力均匀,能够提高起重机主梁使用寿命的起重机主梁箱体。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它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左端上侧设置有腹板A,所述的底板中间位置上侧设置有腹板B,所述的底板右端上侧设置有腹板C,所述的腹板A中部内侧面设置有角钢支撑A,所述的腹板C中部内侧设置有角钢支撑B,所述的腹板A、腹板B和腹板C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的顶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工字钢梁,所述的工字钢梁的下部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夹轨块,所述的角钢支撑A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中间偏左位置设置有加强板A,所述的角钢支撑B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中间偏右位置设置有加强板B。
[0005]所述的腹板A、腹板B和腹板C的高度相同。
[0006]所述的角钢支撑A和角钢支撑B的结构尺寸相同。
[0007]所述的加强板A与腹板A之间的夹角为30-45°。
[0008]所述的加强板B与腹板C之间的夹角为30-45°。
[0009]所述的加强板A的上端与加强板B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梁下端截面的宽度。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设置有轨道,使用起重小车工作的起重机主梁,采用多腹板、角钢支撑和加强板组合的形式,提高了起重机主梁上表面轨道部分的承载能力,当起重机工作时,腹板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当吊装的载荷能够均匀分布在三个腹板上时,整个起重机主梁上表面发生的形变会比较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3个腹板,两个加强板连接到起重机主梁两侧的腹板上,并且起重机轨道下方的主要受力点分布的比较均匀,提高了起重机主梁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地提高起重机主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吊装作业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底板2、腹板A 3、腹板B 4、腹板C 5、角钢支撑B 6、加强板B 7、角钢支撑A 8、加强板A 9、顶板10、工字钢梁11、夹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它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I左端上侧设置有腹板A2,所述的底板I中间位置上侧设置有腹板B3,所述的底板I右端上侧设置有腹板C4,所述的腹板A2中部内侧面设置有角钢支撑A7,所述的腹板C4中部内侧设置有角钢支撑B5,所述的腹板A2、腹板B3和腹板C4的上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的顶板9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工字钢梁10,所述的工字钢梁10的下部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夹轨块11,所述的角钢支撑A7的上表面与顶板9的下表面中间偏左位置设置有加强板AS,所述的角钢支撑B6的上表面与顶板9的下表面中间偏右位置设置有加强板B3。
[0016]本实用新型针对设置有轨道,使用起重小车工作的起重机主梁,采用多腹板、角钢支撑和加强板组合的形式,提高了起重机主梁上表面轨道部分的承载能力,当起重机工作时,腹板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当吊装的载荷能够均匀分布在三个腹板上时,整个起重机主梁上表面发生的形变会比较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3个腹板,两个加强板连接到起重机主梁两侧的腹板上,并且起重机轨道下方的主要受力点分布的比较均匀,提高了起重机主梁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地提高起重机主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吊装作业的成本。
[0017]实施例2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它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I左端上侧设置有腹板A2,所述的底板I中间位置上侧设置有腹板B3,所述的底板I右端上侧设置有腹板C4,所述的腹板A2中部内侧面设置有角钢支撑A7,所述的腹板C4中部内侧设置有角钢支撑B5,所述的腹板A2、腹板B3和腹板C4的上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的顶板9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工字钢梁10,所述的工字钢梁10的下部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夹轨块11,所述的角钢支撑A7的上表面与顶板9的下表面中间偏左位置设置有加强板AS,所述的角钢支撑B6的上表面与顶板9的下表面中间偏右位置设置有加强板B3。
[0019]所述的腹板A2、腹板B3和腹板C4的高度相同。
[0020]所述的角钢支撑A7和角钢支撑B5的结构尺寸相同。
[0021]所述的加强板A8与腹板A2之间的夹角为30-45°。
[0022]所述的加强板B6与腹板C4之间的夹角为30-45°。
[0023]所述的加强板AS的上端与加强板B6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梁下端截面的宽度。
[0024]本实用新型针对设置有轨道,使用起重小车工作的起重机主梁,采用多腹板、角钢支撑和加强板组合的形式,提高了起重机主梁上表面轨道部分的承载能力,当起重机工作时,腹板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当吊装的载荷能够均匀分布在三个腹板上时,整个起重机主梁上表面发生的形变会比较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3个腹板,两个加强板连接到起重机主梁两侧的腹板上,并且起重机轨道下方的主要受力点分布的比较均匀,提高了起重机主梁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地提高起重机主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吊装作业的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它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左端上侧设置有腹板A,所述的底板中间位置上侧设置有腹板B,所述的底板右端上侧设置有腹板C,所述的腹板A中部内侧面设置有角钢支撑A,所述的腹板C中部内侧设置有角钢支撑B,所述的腹板A、腹板B和腹板C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的顶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工字钢梁,所述的工字钢梁的下部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夹轨块,所述的角钢支撑A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中间偏左位置设置有加强板A,所述的角钢支撑B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中间偏右位置设置有加强板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板A、腹板B和腹板C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钢支撑A和角钢支撑B的结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A与腹板A之间的夹角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B与腹板C之间的夹角为30-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A的上端与加强板B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梁下端截面的宽度。
【文档编号】B66C6/00GK204057706SQ20142050174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胡国和, 胡鹏辉, 伍耀军 申请人:河南重工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