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缝合皮带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41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涉及一种皮带织物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织物领域。



背景技术:

皮革织物常见于日常生活中,有用于腰带、手表带、包带的制作,目前生产皮带的厂家也比较多,其中,利用现有的皮带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皮带不仅质量比较差,使用寿命短,而且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成本也就比较高,不易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皮带织物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错位缝合皮带织物,包括表皮层,所述表皮层的内部依次设有定型层、填充层和外皮层;所述表皮层采用头层小牛皮制成;所述定型层采用苎麻纤维织成,线密度1.02-1.31dtex,经密为110-120根/10cm,纬密为100-105根/10cm;所述填充层采用see生态棉填充;所述外皮层采用生革制成,各层采用棉纱线四周缝合固定。所述外皮层背面复合有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为保温织物,包括依次分布的五层:上表层、第一填充层、中层、第二填充层和下表层;其中,上表层、第一填充层和中层依次被穿过缝合在一起,并且每缝合一次形成一个第一缝合点;中层、第二填充层和下表层依次被穿过缝合在一起,并且每缝合一次形成一个第二缝合点;并且第一缝合点和第二缝合点间隔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织物整体结构简单,织物触感舒适,产品形状好,不易变形,制作工艺简单,改善了手感和皮具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保温织物采用错位缝合的方式,因而保温织物上不会形成使其内外通透的缝合点,从而提高了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皮带织物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表皮层1

定型层2

填充层3

外皮层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错位缝合皮带织物,包括表皮层,所述表皮层的内部依次设有定型层、填充层和外皮层;所述表皮层采用头层小牛皮制成;所述定型层采用苎麻纤维织成,线密度1.02-1.31dtex,经密为110-120根/10cm,纬密为100-105根/10cm;所述填充层采用see生态棉填充;所述外皮层采用生革制成,各层采用棉纱线四周缝合固定。

一种皮带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头层小牛皮牛皮切割成皮带状作为表皮层,将再生革切割成皮带状作为外皮层;

步骤二:将苎麻纤维织成的定型层和see生态棉填充的填充层按照表皮层边缘缩小1mm裁剪下料;

步骤三:在表皮层内侧涂布一层502胶水,然后将定型层、填充层和外皮层覆盖,然后使用压装机将织物层与底料层压紧;

步骤四:将织物固定后,沿着织物周边缝合固定;

步骤五:使用皮带打眼机在皮带的下端打出多个孔即可。

所述外皮层背面复合有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为保温织物,包括依次分布的五层:上表层、第一填充层、中层、第二填充层和下表层;其中,上表层、第一填充层和中层依次被穿过缝合在一起,并且每缝合一次形成一个第一缝合点;中层、第二填充层和下表层依次被穿过缝合在一起,并且每缝合一次形成一个第二缝合点;并且第一缝合点和第二缝合点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错位缝合皮带织物,包括表皮层(1),表皮层内部依次设有定型层(2)、填充层(3)和外皮层(4);表皮层采用头层小牛皮;定型层(2)采用苎麻纤维织成。所述外皮层背面复合有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为保温织物,包括依次分布的五层:上表层、第一填充层、中层、第二填充层和下表层;其中,上表层、第一填充层和中层依次被穿过缝合在一起,并且每缝合一次形成一个第一缝合点;中层、第二填充层和下表层依次被穿过缝合在一起,并且每缝合一次形成一个第二缝合点;并且第一缝合点和第二缝合点间隔分布。本发明织物触感舒适,稳定性好。本发明错位缝合。

技术研发人员:夏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全顺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